一些老朋友常常建議我,寫一本有關(guān)“時間管理”的書,因為知道我這些年做了不少事情。 確實,退休之前,我除了在臺大教書以外,平均每一年講座二百場,出四本書。 大家就好奇問,你為什么能做這么多事? 關(guān)于這一點,我可以打一個比方: 假設(shè)做一件事需要十分鐘,那么通常我們在事前會“猶豫”十分鐘,在事后又“后悔”十分鐘,結(jié)果總共花去三十分鐘。 可見,我們大多數(shù)人做事,往往會花去原本所需時間的三倍,當然常常覺得時間不夠用。 1 事前不猶豫,事后不后悔 我的做法很簡單:事前不猶豫,事后不后悔。 于是,三十分鐘可以充分利用,然后效率自然提高了。 不過,這種效率要依靠長期的自我訓(xùn)練。 以我的寫作為例: 我在大學(xué)時代就練習(xí)翻譯,主要是從英文譯為中文,所需用心的是理解英文與表達中文。 英文提供內(nèi)涵與思想,中文則側(cè)重形式與技巧。 翻譯的目的是讓不懂英文或沒看到英文的人,可以理解原文的意思。 由此,我養(yǎng)成了高度的同理心,就是很容易從讀者的角度及眼光來看看自己所譯或所寫的東西。 更重要的是,英文哲學(xué)作品中的推理及鋪陳方法,在不知不覺中影響了我的運思習(xí)慣,形成了說理的特性。 我的文章以說理見長,其故在此。 2 劃定自己的能力范圍 梁啟超先生的“筆鋒常帶感情”,是我羨慕而無法模仿的。 我深信:一個人只有知道自己的限制,才可發(fā)揮自己的能力。 所謂限制,就是給自己劃定范圍,絕不去做太過勉強的事。 我曾經(jīng)受邀為一家報紙寫了三年專欄,后來還是婉謝了主編的美意,自動停筆。 原因是,該刊的風(fēng)格多半以抒情為主,而我之所長并不在此,與其為之苦惱,不如去做自己擅長的事。 做自己“能夠做并且愿意做”的事,那么自然比較得心應(yīng)手,并可以在工作中品嘗樂趣。 所謂“舉重若輕”,即是此意。 世間之人,各有所長;分工合作,才可皆大歡喜。 換言之,這是“化被動為主動”的秘訣。 表面上看,我是被動的,亦即是由別人提出邀請; 事實上,我保有決定權(quán),若無把握就謹慎拒絕,或者推薦更合適的人去做。 3 說做就做是一種態(tài)度 另一個重要的心得是,一旦答應(yīng),就立刻動手。 理由是:既然答應(yīng)了,就是職責所在,現(xiàn)在不做,將來還是要做; 與其逼近期限再寫,不如早些解決,以便不影響自己的作息。 有些報紙主編認為我是“快筆”,幾乎可以“按時索卷”。 事實上,我只是盡我所能,不耽誤別人編報的時限。 說做就做,其實是一種人生態(tài)度。 我的老師杜普瑞先生,在他的一本書的序言中提到: 書中許多觀念不盡完善,總想留待將來修訂;但是人生苦短,有些事“現(xiàn)在不做,永遠都不會做”(Now or never),那么還是放手去做吧。 世間沒有完美。甲以為完美的,乙未必認同;今日以為完美的,來日未必認同。 時間像流水一樣,你做或不做某件事,它都是悄然流逝。 因此,想到就做,是把握生命、活得踏實的第一步。 4 功夫在事外 當然,立刻動手的前提是,自己的實力可以勝任這件事。 所以,我們在平時最要注重的,就是培養(yǎng)自己的實力。 就拿寫文章來說,所謂“快筆”并不是一時之功,真正的功夫在于平時的觀察與思考。 不管你做什么事,想要得心應(yīng)手,平時的預(yù)備功課并不輕松。 我平時念書看到精彩的觀念,就會隨手記下;閱讀報紙與雜志時,發(fā)現(xiàn)有趣的材料,也會做記錄; 甚至在看電視與電影時,也會默記重要的對白、畫面與故事。 這些片紙只字在我提筆時,成為靈感的泉源,使我的思想獲得具體的印證。 要知道,再好的思想要獲得大眾的認同,就必須在實際生活中找到印證,這樣大家才更容易接受。 也正是在這種寫作的過程中,我更加體會到哲學(xué)與人生互動的豐富趣味。 所以,時間管理的訣竅,在于抉擇得明快,執(zhí)行得及時; 在這背后,是你抉擇時所秉持的觀念,以及平時積累的實力。 繼而,要有勇氣去抉擇,并在發(fā)現(xiàn)誤差時勇于改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