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味草藥來化解帶狀皰疹,哪一味呢? 杠板歸。 杠板歸,名字是有些別扭,而且杠板歸三個字怎么看都像是個動詞,但它確確實實是一味草藥,而且是能挑大梁的一味藥。 對杠板歸藥性的深入了解得益于隔壁老人家,當時鄰居有人得了帶狀皰疹,腋下有兩三處大小不一的紅色條狀疹帶,這些密密麻麻的小疹子和衣服摩擦以后,非常容易產(chǎn)生疼痛,這還不是最折磨人的,最讓人難以忍受的是帶狀皰疹那種風馳電掣的抽痛,痛起來讓人一宿一宿睡不好覺。 老人家知道后,就采來杠板歸,搗爛,敷在那人的皰疹處,當下,疼痛就大為減輕,第二天,就已明顯好轉。
老人家說,這杠板歸搗爛后,治療帶狀皰疹,效果極佳。 對于杠板歸我倒是不陌生,小的時候,經(jīng)常在田間地頭看見它,只不過彼時年紀尚小,不明白它的藥用價值,只覺得這草令人生厭,因為它渾身上下都長滿了刺,一不小心就會被它勾到。聽村里的老人說,就連蛇看見了都不敢穿行而過,都要繞道而行,因此,杠板歸在我的記憶里一直有一個抹不去的名字,蛇倒退。 也是后來才知道,杠板歸的刺不僅是一把自我保護的利器,用它來祛除人體內(nèi)部的一些邪氣簡直是極妙。 古醫(yī)書上說,葉邊有刺皆消腫,因為有刺,所以才有了穿破性,才有了消腫的可能。 也就是說,凡是帶刺的草藥,都特別善于開通,杠板歸的刺就像是一把長茅,可以把人體的一些瘡腫給破開,這第一步叫逢山開路;破開以后再把里面的邪氣引入膀胱經(jīng),從小便排出去,這第二步叫遇水搭橋。逢山開路,遇水搭橋,說的就是杠板歸,也只有杠板歸才有這樣的魄力。 杠板歸又是藤本植物,它的藤可以向四周到處攀爬,大張旗鼓的攻城略地。所以杠板歸一進到體內(nèi),不是說不動的,而是上竄下達,這樣一來,就可以把郁積在身體里的各種邪毒紛紛搜刮出來,再把它們聚在一起,然后給它們一個出路。邪氣嘛,只要排出去,只要不留在身體里,它就沒有辦法作亂了,中醫(yī)一直是這樣的理念,叫“給邪以出路”。
帶狀皰疹就是邪氣長期關在身體里,想出但是出不來,最后只能像冒火山一樣,在皮膚表面高高鼓起,你看帶狀皰疹發(fā)作起來是不是一簇一簇的小水泡連成一片,看上去紅赤紅赤的?用寒熱來區(qū)分,色紅說明有熱,色白說明有寒。大家看火是紅色的,雪是白色的,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所以你看到的是皰疹,其實里面包裹著的都是一些無名的火毒。這些火毒從哪里來的?從各種壞情緒而來,比如,生氣,兩天一小氣,三天一大氣。 外邪侵入人體的過程是由表及里,現(xiàn)在這些火毒由里及表了,也就是從臟腑走到體表了,這種情況也不完全是壞事,你想啊,這個火毒是留在身體里好,還是排出去好?答案很明顯,當然是排出去好。但是因為一些原因它發(fā)散不出去,只好郁積在皮下。 注意,這可不是一般的火邪,一般的火邪頂多就是牙痛、嗓子痛,這種火毒已經(jīng)成了氣候,力量已經(jīng)強大了,所以必然會引起一系列猛烈的反應。到了這一步,也從側面說明,病邪在身體里不是一日兩日了,所以說有了氣一定要及時排解出去,氣這種東西最怕堆積,因為窩氣成災啊。 回到杠板歸,杠板歸的作用,專業(yè)術語是這么說的,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簡單來講就是既然這個火毒要往外走,那就創(chuàng)造條件,讓它走。 《江西民間草藥》里記載了杠板歸治帶狀皰疹的用法,取鮮杠板歸葉適量,搗爛絞汁,調雄黃末,敷患處,一日數(shù)次。如果找不到新鮮的杠板歸,干品也可以。
杠板歸這么厲害,那它究竟長什么樣呢?明代的《萬病回春》里是這樣記載的:杠板歸,四、五月生,至九月見霜即無。葉尖青,如犁頭尖樣,藤有小刺。有子圓黑如睛。 杠板歸的葉子是三角形的,有點像以前耕田的犁,大家看,這種看上去有棱有角的是不是比珠圓玉潤的要更有開破之力?似乎給人一種“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感覺。杠板歸還有一個圓圓的托葉,能夠把整個莖都包裹住,或者說它的莖剛好直直地穿過托葉,這在植物當中也是很少見的。 杠板歸的葉子和莖上有倒生的小勾刺,如果你在野外行走,突然感覺被什么東西給勾住了,很有可能就是杠板歸。杠板歸未結果以前是不怎么引人注目的,可是一旦掛果,萬綠叢中就會顯得格外耀眼,因為它的果實有著讓人驚艷的藍色或者藍紫色,遠遠望過去,一眼便被它吸引住了。 杠板歸有這么多的與眾不同之處,輕易是不會認錯的,如果你在野外遇見了,千萬不要錯過,采回來,曬干,研成粉末,裝在瓶子里備用,平時不小心有個燙傷了,用香油調一下敷在傷口上,可以快速止痛,而且不容易留疤。 |
|
來自: 昵稱47732715 > 《中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