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三一診陸續(xù)進行,“重慶教科院卷”已經(jīng)塵埃落定。 據(jù)反饋,難度相當炸裂。 為一探究竟,我選取了第21題作為觀摩樣本。因為22題難是理所應當,而21題往往才能最真切的反映現(xiàn)狀。 在我看來,差強人意。沒有標新立異,也沒有出其不意,考的都是基本功。 本題幾乎是照搬2021年的八省聯(lián)考,無獨有偶,2022年廣州一模也高仿過(附在最后)。所以大型考試,值得玩味。 第一問,定義法求軌跡方程。這是教材中反復出現(xiàn),也是高考常考的題型。 求軌跡方程的方法甚多,諸如直譯法、定義法、相關點法、參數(shù)法、交軌法等等。 有人說求軌跡方程已經(jīng)是過去式,不必抱殘守缺。 對此,我不敢茍同。 原因很簡單,解析幾何的基本問題就兩個——已知幾何性質求方程、已知方程研究幾何性質。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這樣的錯覺? 解析幾何就是坐標幾何,幾何元素坐標化是解題的關鍵。直線傾斜角的正切值定義為斜率,而過兩點的斜率即可表示為坐標,于是一切都順理成章。 如果有人折戟沉沙,一定是因為三角恒等變換的計算。這沒有捷徑,只有多記多練。值得注意的是,斜率需要考慮不存在的情況,不要放過任何阻撓自己完美的過失。 橢圓與雙曲線的第二定義,教材倒是真的弱化了。當下流行的是第三定義。 第二定義關乎焦半徑,更深層次的本質是極點極線,而這些恰恰都是解題的利器。對于解題工具,我不會盲目貪多,但也從來不會嫌少。 焦半徑有坐標形式和夾角形式,二者各有千秋。本題只需簡單添加輔助線,借助坐標形式便可一舉拿下。相較法1,法2在計算上占優(yōu)勢。但不要忘了,這優(yōu)勢是借助了二級結論。 解析幾何包含兩層意思——解析和幾何,前者是工具,后者是對象。幾何對象本來就擁有一套自己的解題系統(tǒng),而這往往可以出其不意。 說來說去,法3還是第二定義。你看,這就是所謂淡化的東西。 另外,本題還可以利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利用角平分線定理先猜后證,利用向量夾角公式推導,利用參數(shù)方程優(yōu)化……不一而足。感興趣的,自行嘗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