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進化的圈圈 年紀越大,我越能體會到一項人際交往的玄學: 一個人,越照顧別人的感受,就會越冷落自己,心情就越不舒暢。 想要做一個受人歡迎,但又不被拿捏的人,其實需要一點點技巧。 那如何成為這樣一個人呢? 1 適度冷漠 知乎上有句熱門的文案:冷漠能夠省掉至少80%的麻煩。 冷漠不是拒人于千里之外,而是不對所有人熱情,有選擇性地對人熱情。 熱情本身沒有錯,不加節(jié)制的熱情只會讓我們失去快樂。 豆瓣上一個網(wǎng)友分享: 大學的時候,她總是會把家鄉(xiāng)的特產(chǎn)帶來學校分給室友們。但有一次,因為提前來了學校,就沒有帶特產(chǎn),就遭到了一個室友的埋怨:不想帶就不帶,找那么多借口干嘛! 她很不理解,明明好心分享,卻好像被“道德綁架”了。 其實,并不是每個人都值得付出熱情,因為并不是每個人都懂得感恩。 學會適度冷漠后,就不必刻意討好誰,誰愿意尊重自己的時間和規(guī)則,就跟誰親近。 這樣不僅可以專心做事,還不用為此出現(xiàn)情緒上的內(nèi)耗。 冷漠地回應不相關的人和事,把時間花讓自己變優(yōu)秀的事情上。 你變強的時候,是別人巴結你,而不是你討好別人。 2 付出有邊界 經(jīng)濟學上有個名詞叫做:沉沒成本。 簡單來說是:已經(jīng)發(fā)生,沒有辦法改變的付出。 有時候,愿意放棄已經(jīng)投入的成本,才不會失去更多。 剛參加工作那會,為了融入集體,我接受了很多不屬于我的工作,以為這樣可以得到尊重和認可。 但實際上,額外的工作量,讓我耗費了很多精力,工資沒漲,晚上還失眠,生活質(zhì)量嚴重下降,也并沒有換來同事們的尊重。 跟領導溝通后,我明確了我的工作范圍和時間限制,工作和生活才慢慢達到相對平衡,同事們對我的態(tài)度也好很多。 職場上,每個人都希望付出有回報。 沒有邊界地付出,就好像便宜的商品,不具有肉眼可見的價值。 樹立起邊界意識,明確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這不是要遠離別人,而是尊重自己的感受,維護自己的價值。 一個不懂得尊重自己,維護自己的人,還能指望別人尊重你嗎? 3 拒絕無意義的迎合 《論語》里面提到: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strong> 這不是要我們盲目地跟隨,而是告訴我們,在人際交往中,要擦亮眼睛,選擇那些有益于自身成長的價值觀和建議。 我的一個大學室友歡歡,是個學霸。大一的時候,其他室友們都在歡歡喜喜地討論要加入什么社團,周末去哪里玩,唯獨她一個人安安靜靜地在圖書館看書學習。 她很少和室友們在一起玩,但因為學習成績好,期末考試的時候,室友們都紛紛求助,她也很耐心地解答。 畢業(yè)的時候,大家都愁容滿面,因為找不到合適的工作,開始后悔那些虛度的光陰了。唯有歡歡,在大三就開始有收入,畢業(yè)的時候,已經(jīng)是一位很厲害的內(nèi)容編輯了。 她說,一個人獨來獨往,挺怪的。但無意義的迎合,只會讓人更疲憊。 有時候,一群人的狂歡,更多時候是多巴胺分泌之后的上頭,散場之后,更感覺空虛無聊。 只有學會獨處,保持清醒的頭腦和獨立的思考,才能做出更好的選擇。 在人生這場長跑中,誰擁有拒絕迎合的勇氣,誰就具備了贏家的條件。 寫在結尾: 做個受人歡迎,又不被牽著鼻子走的人,并不意味著委屈自己。 相反,它是在保持真實自我的基礎上,自然而然地與人相處。 誰都沒有辦法來定義你,做真實的自己,才會真正愛上自己,人生才會越來越順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