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巢湖 奶奶馬義英, 1907年出生,1976年去世,我一直以為她的娘家在肥東縣長臨河鎮(zhèn)的許家榨村。許家榨是一個有豐富文化底蘊的古村落,明代出過著名的文化人許如蘭。 許如蘭,字湘畹,號芳谷,別稱湘畹主人,明代萬歷四十四年(1616年)進士,歷任光州知縣、工部郎中、紹興知府、浙江按察司按察使、河南按察使、廣西巡撫、副都御史等職,有作為。任光州知縣時,“疏韶奇冤陳尚寶等七人,治獄稱神”;任工部郎中時,平反了很多冤案;任紹興知府時,“始下車,周咨民隱、清課額、崇學(xué)校、省刑出滯,不數(shù)月間,士民興頌”,并帶頭“捐俸”,修筑“久漸圯”的三江閘,惠及蕭山、山陰、會稽三縣百姓等。許如蘭著有《香雪庵集》《天然硯譜》《撫廣奏議》等,四頂山上“都堂石”傳說中的主人公,指的就是他。他的兒子許裔蘅、許裔馨和孫子許孫荃都擅長詩文,許孫荃還是清代康熙庚戌年(1670)進士,任過翰林院侍講、刑部主事、戶部郎等職。 許家榨村名與榨油的作坊有關(guān)。村里老人回憶,從清朝開始,村里就有三個作坊六個榨,用于榨油,村民們用自家收的油菜籽、花生米、棉花籽等可以榨出油的東西換油。 1991年2月,農(nóng)歷臘月二十幾,我們家從定遠縣張橋搬到肥東縣撮鎮(zhèn)還不到一年時間,我放寒假在家,父親的大表哥在他的兒子、女婿陪同下找到我家,說家住許家榨。這是我第一次見到奶奶的娘家人,也第一次聽說奶奶的娘家在許家榨。媽媽記得,生產(chǎn)隊時期,爸爸的大表哥還挑著菜籽油擔子到過小徐村,小徐村人用油菜籽換油。 父親的大表哥一年后去世,我們兩家交往幾年,也失去了聯(lián)系,我甚至都不記得他們家人的名字。 2016年8月,父親不幸去世。2019年,我開始研究老家歷史,寫了一些文章。文章里,寫到奶奶,都理所當然地認為她的娘家在許家榨。 合肥市肥東縣長臨河鎮(zhèn)許家榨《許氏宗譜》 合肥市有一大批可敬的、致力于合肥地區(qū)歷史文化挖掘、研究和傳承的人,有各種歷史文化微信群和微信公眾號,影響最大的微信公眾號莫過于“最憶在巢州”,由網(wǎng)名為“銀山智人”的昂云主辦,每天發(fā)表關(guān)于巢湖區(qū)域歷史文化的原創(chuàng)性文章。今年3月12日,在“最憶在巢州”上讀到許銘傳、許正華著的文章《許氏宗祠考》,文中介紹許家榨村許氏族人的“許氏宗祠”歷史、規(guī)模和建筑特點等,可惜已經(jīng)湮滅。 我當然想到了奶奶,便在文后留言:“我奶奶的娘家就在許家榨村,奶奶馬義英?!睕]想到,許正華主動加我微信,告訴我說,他看到我的留言后問了許家榨的老人,許家榨村沒有姓馬的人家。他問我是不是記錯了。 我大吃一驚! 許正華說,許家榨村附近有個馬正二村,都是馬姓人家,有不少馬姓人家的女兒嫁到許家榨村,我奶奶娘家有可能在馬正二村。 立即打電話問媽媽和在老家的二嬸,她們也不清楚。問堂姐吳永芝,吳永芝是二叔女兒,嫁在小徐村本村,二叔在世時,經(jīng)常聽二叔講家里的事。堂姐說,她好像聽二叔講過,奶奶娘家在馬集。 馬集是否就是馬正二村? 我向許正華介紹我父親情況、介紹父親大表哥家庭情況,請許正華幫忙尋找他的后人。 3月14日,想辦法找到馬正二村75歲的老人馬禮明電話號碼,打電話向他請教。馬正二村現(xiàn)屬長臨河鎮(zhèn)東光社區(qū),沒有拆遷。我說出奶奶的名字,馬禮明說與他們村馬姓人家輩份字吻合,我奶奶娘家應(yīng)該就在馬正二村。問他村里有沒有家譜,他說有。我說想利用休息日時間去當面請教,他答應(yīng)下來,并說到時候再找?guī)孜焕先藥臀一貞洝?/span> 許家榨村已于2019年拆遷,許正華經(jīng)過多方詢問,也找到了我父親大表哥后人的消息。我父親的大表哥名許詩林,他的長子許書海夫婦現(xiàn)住在長臨河街上。許正華將許書海的電話號碼找到,發(fā)給我。不勝感激! 許如蘭簡介 3月18日,周六,我撥通許書海表哥的電話,莫名地想流淚,有些哽咽地說不出話。表哥說,我奶奶出生在馬正二村,一歲左右就抱養(yǎng)在許家榨他家。他爺爺叫許家聲,排行老大,我奶奶排行老二,還有個三弟弟許家發(fā),后來去了馬鞍山。 原來是這樣! 1952年出生的許書海喊我奶奶“姑奶”,說“姑奶”1961年回許家榨時,他還記得。我奶奶住在許家,一直沒有改姓,出嫁時,從許家榨走。許書海有一兒一女,都住在合肥市區(qū),兒子許進峰也跟我聯(lián)系,說他在撮鎮(zhèn)參加中考時,就住在我家。 4月6日,又給表哥打電話請教,他說他爺爺實際兄妹4人,他爺爺許家聲老大,老二是妹妹許家珍,我奶奶馬義英老三,許家發(fā)老四。 按照表哥的說法,我奶奶在許家年齡排在第三,按許家排行不可能被喊為“二姐”??墒俏腋赣H回憶文章里,說我奶奶小時候帶他從小徐村到六家畈親戚家玩,六家畈親戚稱呼我奶奶為“二姐”,這個“二姐”稱呼從何而來? 我問媽媽,媽媽說我奶奶有個兄弟,不知道是哥哥,還是弟弟。問堂姐吳永芝,堂姐說聽我二叔說,我奶奶有個兄弟,不過去世早,我奶奶中年時期將她父母的墳遷來小徐村,我們現(xiàn)在每年回老家祭祀時的“老太墳”,就是我奶奶父母親的墳。老家方言里,曾祖父、曾祖母和曾外祖父、曾外祖母都被稱為“老太”。沒有區(qū)別地都稱“老太”,可能是因為過去年代人們生活困苦,壽命低,能夠活到四代人的老人很少。 媽媽和堂姐都提到我奶奶兄弟行為不端的傳說,說她的兄弟沒有結(jié)婚,沒有后人。 根據(jù)了解到的我奶奶的這些情況,基本可以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我奶奶自家有個哥哥,她在馬姓排行第二,所以被同輩的年齡小一點的人稱為“二姐”。她在許家沒有改姓,不參加許家的兄妹的排行。 合肥市肥東縣長臨河鎮(zhèn)馬正二村 4月10日,周日,到長臨河鎮(zhèn)東光社區(qū)的馬正二村,拜訪提前約好的馬禮明老人。馬正二村不大,一條水泥路從村中間穿過,路邊有太陽能路燈。兩邊房屋,既有傳統(tǒng)的披廈式的磚瓦房,也有部分兩層樓房,幾輛小汽車停在房前屋后。前些年人口統(tǒng)計時,戶籍人口192人,常住人口96人,耕地145畝。 馬禮明老人在水泥路邊馬梓權(quán)老人的家等我,接到我到達的電話,出門接我。馬梓權(quán)老人1932年出生,家里有1999年修的家譜。向這兩位老人家介紹情況,他們都說要查家譜。翻看1999年修的馬氏家譜,確實有“義”字輩,然而卻沒有找到我奶奶的姓名。馬禮明又到另一家取來1930年修的家譜,這個家譜記載有馬姓女性的名字,了不起,然而還是沒有查到我奶奶的名字。我向兩位老人請教,馬正二村是否也被稱為“馬集”,兩位老人說是。 馬梓權(quán)老人(左)、馬禮明老人翻看《馬氏宗譜》 時間不早,快到中午,我想將1999年的家譜帶到合肥細心研究,為馬家歷史文化研究做點貢獻,沒有被同意,只好作罷。 感謝馬梓權(quán)老人、馬禮明老人的辛苦,感謝! 我們在查馬姓家譜時,不斷有人好奇地過來問,我都非常誠懇地介紹情況和來意。馬正二村與拆遷前的許家榨村確實很近,兩村人互有交往,很多人都認識我許家榨的表哥許書海。 沒有在馬正二村的家譜里找到我奶奶的名字,沒辦法找到奶奶的父親、祖父及更上輩人的姓名,有點遺憾。臨走時,站在馬正二村中的水泥路上,望著兩邊和更遠處稀疏的房屋,思慮萬千。我想像著100多年前奶奶在這里出生、少年時來這里玩耍、年輕時來這里省親的場景,眼睛不禁又濕潤了。 許書海表哥的長子許進峰回長臨河,將他家保存的《許氏族譜》帶給我,我細細查找,在第八卷的第49頁、50頁,看到抱養(yǎng)奶奶的許傳鈞名字。許傳鈞的妻子也姓馬,應(yīng)該是我奶奶的姑媽,難怪我奶奶那么小就被抱養(yǎng)到許家。 《許氏族譜》記載,許傳鈞,“字正清,行一,生于清同治癸酉年(1873)潤六月十四日亥時,配馬氏,生于光緒乙亥年(1875)三月初一時寅時,子二:家聲、家發(fā)”,“女一,適丁大成,鈞卒于三月二十四日亥時,葬于丁家崗老瑩向”。 感謝許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