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無極之為“無極”,在于他沒有停留在印象派層面止步不前,而是繼續(xù)探索更前衛(wèi)的圖像表達,那就是對“光”的追逐。用《圣經(jīng)》開篇那句話形容他的這一特點再恰當不過了:“起初,神創(chuàng)造天地。地是空虛混沌;深淵上一片黑暗;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神看光是好的,他就把光暗分開了。” 趙無極早期作品受印象派的影響很大,甚至可以說是對印象派的摹仿,主要表現(xiàn)為游離“再現(xiàn)”藝術觀念而注重朦朧的主觀感受,致力于將“記憶”和“想象”“從自然的束縛下解放出來”。就像很多印象派的作品那樣,似乎為對象世界蒙上了一層面紗;這“面紗”,就是“印象”。 僅就上述三幅作品來看,趙無極顯然受到印象派的影響,就物象的朦朧性、表現(xiàn)的主觀性而言,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特別是對“光”的理解和處理,已經(jīng)表現(xiàn)出超出常人的天才,即以“色”繪“光”,將“色”轉(zhuǎn)化為“光”,“色”是繪畫的語言,“光”是繪畫的目標。正是沿著這條路徑,趙無極成為了“無極”,以至于在他的后期作品中簡省了標題,僅以“日期”(數(shù)字)標注不同的作品,類似“無題”這樣的標題也沒有了,如下: 需要說明的是,“光”與“色”是一般繪畫藝術的造型語言,特別是現(xiàn)代繪畫對此更加注重,注重光色超過線條。趙無極的特別之處在于“色”為“光”服務(線條淹沒其中),后者是目的,是繪畫追逐的藝術理想。其次,趙無極的“光”不是物理世界之光,而是從畫面背后、面對觀看者投射來的逆光——上帝之光;前者是透視,后者是信仰;前者使世界真實,后者使世界透明……一言以蔽之,在趙無極的作品里,我們看到了俗世不可見之光——上帝之光,它是世界的由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