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您可以點擊【關注】成為鐵粉,每天第一時間收到最新的文章推送,了解黨史熱點、領袖過往等相關內容,不忘歷史,永記先輩! 北京中南海西花廳,是我們敬愛的周恩來總理和鄧穎超大姐曾經生活和工作過的地方。 西花廳,位于中南海的西北角。清末宣統(tǒng)皇帝溥儀繼位后,他的父親攝政王載灃就住在這里;清廷被推翻后,北洋軍閥、國民黨都先后在這里辦公,幾經更迭,戰(zhàn)火流連,這個昔日的王府,早已褪色斑駁,絲毫不見過去王府的豪華氣派。 解放前夕,西花廳是北平特別市政府的辦公場所。北平剛剛解放初期,這里已經變得荒蕪不堪了。 一開始周總理并不是住在西花廳。1949年3月,黨中央領導人和中共中央機關從西柏坡進駐北平,住在提前選定好的地方:香山。毛主席住在香山雙清別墅,周恩來與朱德、劉少奇、任弼時等領導人則入住來青軒。 入駐北平后,毛主席、周恩來一方面要指揮作戰(zhàn),香山是共產黨領袖領導解放戰(zhàn)爭走向全國勝利的總指揮部;另一方面,他們要籌備召開新政協(xié),力邀各界人士,共商建國大業(yè)。 香山位于北京市區(qū)西北郊,周恩來每天要處理許多事務,會見各方人士,有時一天之內要不止一次地在市區(qū)和郊區(qū)之間往返,路上就要花費大量的時間,這對當時日理萬機的周恩來而言,既浪費時間,又奔波勞累。 經認真考慮后,周恩來搬出了來青軒,與幾位領導人先住進中南海,周恩來和林伯渠住在豐澤園里院的正房里;后來毛主席住進豐澤園,周恩來就先搬到中院的正房;再后來,毛主席的家人也來到豐澤園居住,周恩來搬到豐澤園外院。 10月新中國成立,周恩來眾望所歸,成為開國總理,他住在豐澤園外院不太方便。11月,周總理選定距離豐澤園不遠的西花廳,和鄧穎超搬進西花廳,作為自己生活、辦公的地方。 在以后悼念周總理的文章中,鄧穎超大姐如此寫道:“解放初期,你偶然看到這個海棠花盛開的院落,就愛上了海棠花,也就愛上了這個院落,選定這個院落,到這個盛開著海棠花的院落來居住,整整居住了26年?!?/span> 自建國伊始,西花廳就與周總理的名字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不同的領導人來到西花廳,與周總理商議研究祖國建設事業(yè)。 事實上,周總理與鄧穎超大姐剛搬進西花廳時,這里到處都是歲月斑駁的痕跡,嘎吱作響的房門、褪色陳舊的廊柱、裂縫漏風的窗扇、潮濕破舊的地磚,都在告訴人們,它的年代有多么久遠。周總理鄧穎超只簡單收拾了院落,就住了進來,他們的住房陳設,一切還仍然是陳舊的模樣。 親人們甚至都看不下去,委婉地提起來,周總理和鄧穎超就表示:“不要忘了艱苦奮斗是共產黨人的光榮傳統(tǒng),我們都要保持?!?/span> 讓大家心疼的是,這樣簡陋的居住條件還影響到了周總理的身體。 周總理已經年過百半了,戰(zhàn)爭年代他的身體就受過傷,如今這里潮濕不堪的地磚讓日夜在此辦公的周總理雙腿時常疼痛,他夜里工作時,不得不蓋上一條舊毛毯,看到周總理這個模樣,西花廳的工作人員都忍不住心疼。 周總理就這樣一直住著,相關部門曾多次提出,要修繕周總理的辦公室和住房,周總理都沒有點頭同意。1959年12月,趁著周總理和鄧穎超要到南方出差,何謙報經上級批準,對西花廳進行簡單修繕。 何謙,出生于1921年,1938年參加革命,多年來擔任周恩來的警衛(wèi)秘書,何謙向來做事謹慎可靠,追隨周恩來多年,他深知周總理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 在周總理離開的這段時間里,何謙本著節(jié)儉的原則,修繕西花廳,他主要考慮到的是周總理、鄧穎超大姐的身體情況,帶人將西花廳潮濕的磚地換成地板,修補了漏風的門窗,更換了腐朽的房梁,簡單新添了一些沙發(fā)、地毯等。 等周總理回來,看到西花廳煥然一新的模樣,他沒有為此而高興,而是罕見地發(fā)了脾氣。周總理一向溫和,哪怕是對身邊的工作人員,也甚少疾言厲色,這次卻對何謙大加責問:“我是怎么交代你的?誰叫你添這些東西?到底是誰的主意?” 周總理也不進門了,他生氣說道:“我不進,那不是我的家!”他直接搬出西花廳,臨時搬到了釣魚臺的招待所。 何謙一連寫了好幾份檢查,反思自己的過錯,可任憑誰勸,周總理都不回來。 這件事驚動了陳毅老總,陳毅是周總理幾十年的老朋友,也是西花廳的常客,有時工作人員做錯事,陳毅常常在旁邊打圓場。這次陳毅也去勸周總理,笑道:“啥子了不起的事嗎?我看,只是修了該修的地方嘛!”但陳毅老總出馬,也沒能將周總理勸回來。 與親人們聚會時,家人主動提起修繕西花廳的事,對何謙的行為表示理解,勸周總理:“伯伯,您平時經常教育我們,要愛護國家財產,說實在的,西花廳已經相當破舊了。其實這也是歷史文物,簡單維修一下,也是屬于保護國家財產,從這個意義上講沒有什么大錯,您不要再生氣了?!?/p> 周總理教育大家,自己并非反對修繕,而是反對裝修太過。 他說:“西花廳這樣的房子,不用裝修還能住嘛,我們國家現在還窮嘛,很多群眾還沒有房子住。改善群眾的生活,讓老百姓都能安居樂業(yè),才是最重要的事情、第一位的事情!” 他還問在座的侄子侄女:“有沒有讀過杜甫的詩《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說到詩里面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顧名思義,杜甫詩中的意思是:如何能得到千萬間寬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底下那些貧寒的讀書人,讓他們得以開顏歡笑,房子在風雨中也不為所動,安穩(wěn)得像是山一樣? 和杜甫一樣,周總理記掛的也是百姓們,他強調:“要記住,什么時候都不能忘記群眾!” 此外,在周總理看來,自己是一國總理,是要起表率作用,他說:“我是國家總理,如果我?guī)н@個頭,下邊就會跟著來,還有副總理,還有部長,如果一級一級地照這樣下去,不知道會造成多么嚴重的后果?!?/p> 無論如何,周總理都不能接受西花廳這樣的裝修結果。最終,何謙將那些新添置的窗簾、沙發(fā)全都撤走,恢復西花廳原本的模樣。 陳毅老總也在,他打趣道:“油漆要不要刮掉啊?地板要不要撬掉啊?那就不是節(jié)儉,而是真正的浪費了!”大家都被陳毅一句話逗笑,周總理的怒氣終于消解了不少,決定搬回西花廳。 事后,周總理還問何謙:“我在銀行有多少存款?” 何謙告訴他:“哪還有什么存款,那么一點工資,都用來交黨費和補助別人了?!敝芸偫碇坏瞄L嘆一口氣,說道:“賠也賠不起?!?/p>
他將責任都攬在自己身上,絕口不提何謙。經此一事,何謙對周總理的艱苦樸素又有了更新的認識,尤其是周總理的自我批評,更讓他心中難受。 以后的工作過程中,何謙更是將周總理勤儉節(jié)約、心系百姓的作風銘記于心。一如陳毅元帥所言:“廉潔奉公,以正治國者,周總理也?!?/span> 位于中南海的西花廳,始終保持著樸素、幽靜、莊嚴的開國總理風格。周總理在這里生活了26年,直到他去世前住進醫(yī)院。周總理去世后,鄧穎超大姐又繼續(xù)在此居住,直至1992年逝世。 周總理與鄧穎超大姐曾留下遺言,西花廳不得用作故居或紀念場所。他們先后辭世后,西花廳交由中央部門管理,過去“西花廳不滅的燈光”成為百姓永遠記在心上的故事...... 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每天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了解那些年真實的動人的歷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