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衰竭是指心臟無法有效泵血,身體器官無法得到足夠的血液供應的疾病。它可以分為左心衰竭、右心衰竭或兩者同時發(fā)生的全心衰竭。 近年來,心臟衰竭的患病率逐漸增加,并且已成為全球范圍內的重大健康問題。 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全球每年約有300萬人死于心臟衰竭,截至2017年,心臟衰竭的全球平均死亡率為0.46‰。心臟衰竭已成為全球最常見的死因之一,尤其是在發(fā)達國家。隨著人口老齡化和不健康生活方式的普及,心臟衰竭的發(fā)病率和死亡人數(shù)呈現(xiàn)上升趨勢。 對于心臟衰竭的患者來說,按時服用藥物是控制疾病最有效的方法,但是您知道嗎?藥物雖是治病的,但服用不當或服用過量也會致命。根據(jù)科學研究顯示,這四類藥物的長期使用可能會導致心臟衰竭的病情加重,快來看看您有沒有誤食! 一、心臟衰竭的原因是什么?您清楚嗎?心臟衰竭是指心臟無法將足夠的血液泵送到全身組織器官,造成組織器官灌注不足的情況。根據(jù)心臟衰竭的發(fā)生時間和病程,可以將其分為急性心臟衰竭和慢性心臟衰竭兩種類型。 而根據(jù)心臟衰竭的左心室和右心室受累情況,又可將其分為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和雙心衰竭三種類型。 心臟衰竭發(fā)病的誘因非常復雜,主要有以下幾種。 1、冠心病 冠心病是指血管壁內膜發(fā)生脂質沉積并逐漸形成血管斑塊,導致血管狹窄和阻塞。 冠狀動脈狹窄導致供血不足,心肌細胞無法獲得足夠的氧氣和養(yǎng)分,從而造成損傷和功能不全。長期以來,這種持續(xù)的心肌缺血狀態(tài),會逐漸導致心臟的結構和功能發(fā)生變化,最終可能演化為心臟衰竭。 2、長期性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指心臟的電活動出現(xiàn)異常,導致心臟跳動的節(jié)律紊亂。 當心律失常發(fā)生時,心臟無法按照正常的節(jié)奏收縮,從而影響其泵血功能。長期性心律失常會導致心臟負荷加重,使心肌長時間處于不正常的工作狀態(tài),心臟節(jié)律紊亂,使得心臟泵血效率下降,從而導致心臟負荷加重,導致心肌逐漸受損,最終發(fā)展為心臟衰竭。 紐約大學朗貢醫(yī)院曾進行了一項臨床研究,研究采用回顧性隊列研究的設計方法,共計選取了35000患者進行為期5年的觀察分析。這些患者的臨床檔案中包含了詳細的病史、檢查結果以及隨訪信息。通過觀察研究顯示,患有心房顫動的患者心臟衰竭的風險,是正常人的5倍以上。在觀察期內,有近10%的心房顫動患者出現(xiàn)了心臟衰竭。 這一研究結果表明,心房顫動是一個獨立的心臟衰竭危險因素。心房顫動所致的心室率不規(guī)則和心房功能減退,會導致心臟負荷增加,心肌收縮力下降,從而加重心臟負擔,使心臟衰竭的發(fā)生風險增大。 二、長期服用四種藥物,或引發(fā)心臟衰竭1、降糖藥物 降糖藥物是用于治療糖尿病的藥物,可以幫助降低血糖水平并改善胰島功能。然而,近年來的一些研究表明,使用降糖藥物可能會對心臟功能產生不良影響。 多項研究表明,使用某些降糖藥可能會增加心臟衰竭的風險。例如,一些二甲雙胍類藥物和胰島素類藥物被證實與心血管事件和心臟衰竭的發(fā)生率增加有關。二甲雙胍類藥物可能會導致乳酸性酸中毒,這是一種嚴重的酸堿平衡紊亂,可導致心血管系統(tǒng)受損。此外,胰島素類藥物可能會導致血糖水平過低,心臟無法得到足夠的能量供應,從而影響心臟功能。 對于已經(jīng)患有心臟疾病的患者,選擇合適的降糖藥物至關重要。一些降糖藥物在心臟疾病患者中具有一定的安全性,甚至可能對心臟功能產生積極影響。例如,GLP-1受體激動劑和SGLT-2抑制劑被證實不僅可以有效控制血糖,還對心血管系統(tǒng)具有保護作用。 2、抗精神病藥物 抗抗精神病藥物是指用于治療精神病和其他心理疾病的藥物。它們通過干擾大腦中的神經(jīng)遞質來減輕癥狀,包括幻覺、妄想和思維紊亂等。這些藥物的應用范圍廣泛,包括精神分裂癥、雙相障礙、抑郁癥等精神疾病的治療。 研究表明,抗精神病藥物與心臟衰竭之間存在一定的關聯(lián)。 抗精神病藥物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對心臟產生不良影響,增加心臟衰竭的風險。特別是長期使用高劑量的抗精神病藥物,其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負面影響更為明顯。大量的研究也已經(jīng)探討了抗精神病藥物與心臟衰竭之間的關系,并提供了一些支持性證據(jù)。 例如《JAMA Psychiatry》即美國醫(yī)學會精神病學期刊,就曾發(fā)表過一項關于精神病疾病對心臟衰竭的病例對照的研究報告。報告顯示在對調查的大約2.5萬例患者中,其中精神病患者或長期使用抗精神病藥物的患者心臟衰竭的風險會比正?;颊吒叱?0%~36.5%。 此外,一些觀察性研究也發(fā)現(xiàn),特定類型的抗精神病藥物與心臟衰竭之間存在關聯(lián),但具體的作用機制尚需進一步研究。 3、 非甾體藥物 非甾體藥物是一類常用的抗炎藥和鎮(zhèn)痛藥,廣泛用于治療各種炎癥和疼痛癥狀。它們作用于環(huán)氧酶系統(tǒng),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從而發(fā)揮抗炎和鎮(zhèn)痛的效果。 心臟是人體重要的器官之一,而非甾體藥物與心臟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lián)系。研究表明,長期、高劑量使用非甾體藥物會增加心血管系統(tǒng)的風險,包括心血管事件和心臟衰竭。此外,某些個體對非甾體藥物更為敏感,容易在使用后發(fā)生心臟相關的不良反應。 非甾體藥物對心臟的影響機制是多方面的。 首先,它們抑制了環(huán)氧酶系統(tǒng)中的前列腺素合成,導致缺乏了一種重要的抗凝血作用。其次,非甾體藥物還可影響腎臟的功能,引起水體潴留和高血壓,進而增加心臟負擔。 此外,非甾體藥物還可以導致血管收縮,使心臟供血不足,進而引發(fā)心肌缺血和心臟功能的損害。 使用非甾體藥物可能引起心臟衰竭的臨床癥狀和表現(xiàn)有很多,包括呼吸困難、浮腫、乏力、心悸等。這些癥狀在使用藥物后可能逐漸發(fā)展,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一旦出現(xiàn)這些癥狀,患者應及時就醫(yī),并告知醫(yī)生自己正在使用非甾體藥物。 4、β受體阻滯劑 β受體阻滯劑是控制血壓常用的藥物,藥物通過阻斷心臟和其他組織上的β受體,起到降低心率和血壓的作用,在臨床上廣泛應用于治療高血壓、冠心病、心絞痛等心血管疾病。 盡管β受體阻滯劑在治療心血管疾病方面有著顯著的療效,但它們也被發(fā)現(xiàn)與心臟衰竭之間存在一定的關聯(lián)。研 究表明,β受體阻滯劑可能會引起心肌收縮力的降低和心肌重塑的發(fā)生,從而導致心臟衰竭的發(fā)展。此外,慢性應用β受體阻滯劑也可能導致神經(jīng)內分泌激素的反應性增加,進一步損害心臟功能。 β受體阻滯劑對心臟功能有著復雜的影響。一方面,β受體阻滯劑通過減慢心率和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了心肌缺血和心肌纖維化的情況,從而保護了心臟功能。另一方面,長期應用高劑量的β受體阻滯劑可能會導致心肌收縮力下降和心臟重塑,甚至誘發(fā)心臟衰竭。 三、總結目前,藥物引起的心臟衰竭仍然是一個研究熱點領域。研究人員通過深入探索藥物和心臟之間的相互作用機制,尋找新的治療靶點,以及開發(fā)新的藥物來預防和治療藥物引起的心臟衰竭。藥物引起心臟衰竭的問題值得我們更加重視,對于患者和醫(yī)生而言都具有重要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