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性病,下利而有表證者,有汗與桂枝湯加葛根,無汗與葛根湯。
下利不止,脈促,喘而汗出者,此里熱雍盛,表亦不解,葛根芩連湯請內外之熱,喘利自止。
下利兼表證,小便不利,渴欲飲水者,五苓散。
中虛少熱,下利不止,心下痞硬之協(xié)熱利,桂枝人參湯。
下利而現少陰者,白通湯。
下利而顯柴胡證,有腹痛以小柴胡加芍藥湯治之,口舌干燥加生石膏。
下利,陽性病居多,且多發(fā)熱,腹痛,若無表證,也不見柴胡證者,屬于黃芩湯。
下利同時嘔逆(干嘔,下利,發(fā)熱),偏實者(有腹痛)用黃芩湯加半夏生姜;偏虛者(無腹痛而心下痞硬)用六物黃芩湯,此證若煩熱甚,進而心悸而煩者,用黃連湯。
下利屬于上熱(熱亢于上,胸中煩熱)下寒(下利心下痞硬)食入即吐,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
無菌之腸炎,下利腹痛而胸脅滿者,可用四逆散。
嘔而下利,發(fā)熱不止,脈數,無論便血還是不便血(有似表證用葛根湯,病無所去),可用大柴胡湯和調胃承氣湯,有黏血便者和桂枝茯苓丸。
痢疾,大柴胡湯加石膏。
夏季細菌性痢疾,多以里急后重,肛門灼熱,腹痛,便膿血為主證,白頭翁湯加大黃,腹痛加芍藥。如果脈實,此痢未欲止也或有嘔吐,用白頭翁湯合大柴胡湯。
紅水痢,用白頭翁湯加阿膠甘草,大柴胡湯和桂枝茯苓丸大黃牡丹湯也可以。
噤口痢,此證多嘔,小柴胡加石膏。
腸炎,腸鳴下利不止,或大便溏,嘔而心下痞或痞硬,均以三瀉心湯主之(具體哪個瀉心湯需要仔細辨證)。
少陰太陰并病,下利清谷,虛寒在里致厥逆,通脈四逆湯。
里有水飲,下利而心悸,頭眩,真武湯。
下痢腹痛,便膿血,脈微而遲,毫無熱像,桃花湯。
中毒性痢疾,來時高熱不退,干熱而不拉稀,時昏迷,脈實數,面灰白,急用大承氣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