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路軍三個主力師中,120師人數最少,剛成立時僅有1.4萬人。該師的活動范圍主要在晉綏地區(qū),承擔著拱衛(wèi)陜甘寧邊區(qū)的任務,因此也限制了部隊的發(fā)展,在三大主力中實力是最弱的。眾所周知,120師是由紅二方面軍改編而來的,而紅二方面軍又是由紅2、6軍團這兩支來自不同根據地的部隊合成的,因此,其干部大部分都是來自紅2、6軍團。不過,120師也有一些原紅一方面軍的干部擔任要職,其中不乏張宗遜、陳伯鈞等重量級人物。這樣一來,在120師無形中就有了三個“山頭”,如何平衡,就成了干部配置時必須認真考慮的。 當初紅2、6軍團會合時,6軍團的人數因為之前在西征中損失大,明顯少于2軍團,但6軍團保留的干部較多,因此在紅二方面軍的干部中比重較大,在核心決策層中除了賀龍和關向應是來自洪湖蘇區(qū)的紅2軍團領導人,任弼時、蕭克、王震、李達4人都是來自湘贛蘇區(qū)的紅6軍團領導人。從組織上講,任弼時是紅二方面軍的核心,但賀龍卻是事實上的靈魂人物。120師成立時,師長賀龍、副師長蕭克原本就是紅二方面軍正副總指揮,分別是紅2軍團和紅6軍團的代表,出任正副師長自然順理成章。按照這種邏輯,原紅二方面軍的正副政委任弼時、關向應就應該擔任120師正副政委才是。但任弼時擔任的是八路軍總政治部主任的重要崗位,未隨120師出征,因此,關向應就出任了師政訓處主任,實際上是政委(接受改編時,要按蔣氏給的編制配干部)。 關于師參謀長一職,按理來說應該是原紅二方面軍參謀長李達來擔任,但李達被調到129師去當參謀處處長了(一年后升任師參謀長),120師參謀長則成了沒有“山頭”背景的周士第。其實,周士第也不是突然空降而來的。1937年初,陜甘寧紅軍組建援西軍,去接應突圍的西路軍幸存人員。這支援西軍的司令員是劉伯承,參謀長正是抽調過去的李達。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李達一直扮演“劉伯承的參謀長”的角色,長達十幾年。也正是李達調走之后,紅二方面軍的參謀長就換成了周士第。沒多久,紅軍就改編成了八路軍,周士第自然也就是120師的參謀長。 之所以說周士第沒有“山頭”背景,是因為他南昌起義之后脫離隊伍時間較長,沒有參與開辟根據地的斗爭。他是1933年才回到江西蘇區(qū)的,等于是走了一大段彎路,昔日的下級很多都成了紅軍的高級將領,他只能去紅軍大學當教員,長征時也只是跟著隊伍走,沒有在重要領導崗位上。但他畢竟是黃埔一期畢業(yè)的北伐名將,陳毅等人都曾經是他的下級,組織上沒有忘記他。以周士第的資歷和才干,以及之前短暫擔任過紅二方面軍參謀長的經歷,出任120師參謀長算是人盡其用。前面說了,關向應擔任了120師政訓處主任,那么按理來說,副主任就應當是原紅6軍團政委王震。但王震去了359旅擔任副旅長,從此轉型為軍事干部。如此一來,政訓處一職就由原紅6軍團政治部主任、紅二方面軍政治部副主任甘泗淇擔任。 【359旅717團連以上干部合影。第一排右起:李銓、陳外歐、晏福生、劉轉連、王震】在120師政治部,還有軍法處處長黃新遠,宣傳部部長張平化,供給處處長陳希云,軍醫(yī)處處長劉運生等干部。這幾位因為解放后都脫離軍隊系統(tǒng),到地方任職了,沒有參與授銜,所以較少被公眾熟知。黃新遠是來自紅2軍團的,曾當過軍團保衛(wèi)局局長;張平化也是來自紅2軍團的,曾任紅二方面軍宣傳部長;陳希云來自紅6軍團,曾在軍隊和地方長期領導財政工作,一直是紅二方面軍供給部部長;劉運生也來自紅2軍團,一直在后勤、衛(wèi)生系統(tǒng)工作,曾任紅二方面軍衛(wèi)生部政委。這幾位如何解放后能參與授銜,都應當是少將軍銜。120師下轄358和359兩個旅,358旅基本上由紅2軍團演變而來,359旅則主要是紅6軍團。但這兩個旅的旅、團兩級干部,卻打破了原軍團的人員編制。 358旅旅長原本任命的是盧冬生,他曾是特科成員,因護送賀龍去湘西而與賀龍相識,之后一路成長為紅2軍團主力師師長,可以說是賀龍的左膀右臂。但盧冬生事實上沒有到任,而是在抗大學習,之后被組織派到蘇聯(lián)伏龍芝軍校進修。這樣一來,旅長一職實際上由副旅長張宗遜代理。盧冬生為何沒有到任?通常的說法,是有人指責二方面軍“軍閥作風”嚴重,矛頭直指賀龍。盧冬生對此不滿,據理力爭,結果被扣上了帽子。組織派他出國學習,既是為了培養(yǎng)人才,也是讓他遠離是非之地,事實上是對他的保護。紅二方面軍被人批評“軍閥作風”,主要集中在2軍團。這支部隊由于長期脫離總部的領導,獨立性很強,難免有“家長制”的作風,這和原本在上級直接指揮下的紅6軍團大不一樣。三大主力會師后,紅一方面軍的一些干部對紅四方面軍的“軍閥作風”不滿,多次公開批評,順便把紅二方面軍也批一通,實際上傷了不少人的感情。 張宗遜是參加秋收起義的元老,在紅一方面軍當過師長,也在紅四方面軍當過軍參謀長,后來又調到以紅二方面軍為主體的120師當旅長,三大主力都任過職。358旅副旅長李井泉,也是在三個方面軍都任過職,他一開始在紅一方面軍當師政委,紅一、四方面軍會師后調到紅四方面軍,紅二、四方面軍會師后又調到紅二方面軍當師政委,直到擔任358旅副旅長,兩年后又升為政委。359旅旅長陳伯鈞的經歷和張宗遜、李井泉相似,也是井岡山的老人,長征時曾是紅5軍團參謀長,紅一、四方面軍會師后調到紅四方面軍第9軍當參謀長,但很快被撤職,直到三大主力會師后調任紅6軍團軍團長。紅6軍團改編成359旅,他自然成了旅長。 【解放戰(zhàn)爭時期的張宗遜和彭德懷在一起】這樣看來,120師兩個旅的4個正副旅長,只有王震是原紅二方面軍的干部,其他三位都是來自一方面軍的,這正是體現了主席一貫倡導的“五湖四?!痹瓌t。在紅軍改編成八路軍的過程中,事實上也是體現了這一原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