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諺語說得好:“老人不講古,后生會失譜?!?/strong> 生而為人,就要知道“古”的作用。 我們學的知識,很大一部分是古人留下來的,無數的道理,是老人口授的。 別以為自己很年輕,什么都不怕,什么時候都能闖一闖。若是你一切都要自己去探索,注定會比同齡人慢一些。 從老人的身上學習,獲取到做人處事的智慧,再去改變命運,就容易多了。 01 學習職場老手,工作順利。 初生牛犢不怕虎,這是勇敢;憑借經驗辦事,這是習慣。 每個人都要有創(chuàng)新意識,但不是所有的創(chuàng)新,都能成功。大部分的創(chuàng)新,本質上是“推陳出新”。 完全沒有前人的基礎,靠自己慢慢去摸索,從零開始,這是很難的,也是不現實的。
宋仁宗在位時期,黃河北都商胡決口,大臣郭申錫奉命去督工。 按照傳統(tǒng)的方式,堵住決口處的水流,嘗試了多次,都沒有成功。 有一個叫高超的水工提議,堵水的東西太大了,人也拉不住,還無法下沉到底部,因而會被水沖走。把堵水的東西縮小一些,人工牽著,慢慢放下放,決口就會慢慢縮小。 郭申錫不聽建議,持續(xù)多月都沒有成績,被貶了。 事實上,堵住決口的最后方案,還是采用了高超的建議。 學問再多,不如一線的經驗。實踐出真知,這是硬道理。 職場上,有很多老人,你若能謙虛一些,很快就會適應工作,并且靠工作改變命運。 02 幫助身邊的老人,善有善報。
當下,總有老人訛詐人的事情發(fā)生,因此導致社會道德風氣敗壞。 可是我們要相信,世上總是好人多。老人的群體里,訛詐人的人,是少數,不能以偏概全。 有一段時間,一個叫張夢真的視頻博主,被人們關注到了。 他拍攝的《如何如何》系列視頻,告訴人們如何乘坐高鐵、飛機、公交,還告訴大家,如何去醫(yī)院看病,有什么流程。 二十八歲的他,是江蘇人,對城里的生活比較了解。網友戲稱他為“社會生存學頂流”。 為什么這些生活小事,也會火起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老人們有需求。 尤其是生病的老人,到了醫(yī)院都不知所措,也是常態(tài)。若之前學到了相關的流程,就簡單多了。 當然,我們在告訴老人如何生活的時候,自己也會得到關注和點贊,也會有一定的收入。
“愛人者,人恒愛之”,把愛心給老人,那么你的生活會變得溫暖,指不定有老人給你介紹對象、找工作呢。 03 珍惜老人的成果,獲取利益。 什么是初衷?不僅僅是自己最初的夢想,還是幾代人的夢想。 一個人要改變命運,也許不是自己一個人就能完成,需要幾代人的鋪墊。 作為年輕人,依靠父母的努力,送到了大城市,這就是老人幫忙的事實。 也有一些時候,我們享受到了老人的成果,但是覺察不到。 五代十國時期,吳越王錢镠為了避免海潮災難,在錢塘江修筑了堤壩,還在海里埋藏了很多的木樁。 宋朝時,有人把木樁取出來,當成木材使用。 木樁被取出之后,潮水直接沖上了堤壩,導致到處決堤。原來,木樁是用來阻擋海浪的。 當宋朝人厭恨水患的時候,是不是應該反思自己,為什么不珍惜錢镠留下的成果?
俗話說:“前人栽樹,后人乘涼?!?/p> 我們只要在大樹下,好好休息就行了,或者把樹木修剪,擴大種樹的規(guī)模。怎么能夠把大樹砍掉,當成柴火呢?這是舍本逐末的做法。 04 漠視老人的人,吃虧在眼前。 “北青網”平臺上,有一條消息。 冬日里,煙臺萊州的路邊,一位八旬老人騎車出行,不小心跌倒了。 一名執(zhí)勤輔警路過,立馬停下來,扶了老人一把。 一位開車的小伙子見狀,也停下來問,是否需要幫忙。 當小伙子下車后,忽然喊了一句:“這是俺爹?!?/p> 網友對此事的評論也很溫暖。 有人說:“愿意幫助別人的人,也是想著自己的父母遇到同樣的情況,也有人伸手幫忙。” 若是你冷漠了,我也冷漠了,老人就真正成為社會上的弱勢群體了。我們的父母在某個角落里,受苦了,也沒有人同情。 越來越多的人,習慣了“你不麻煩我,我不麻煩你”,相信“各人自掃門前雪”的原則。這是要看具體情況來定的。 年輕人之間的社交,可以互不麻煩,但是老人們做不到。 也許被你漠視的,就是你的父母。如果不是,那就是別人的父母。 05 你遲早會明白,今天的老人,就是明天的“你”。 你今天對老人的態(tài)度,就是在成就明天更好的自己,命運如何,一目了然。 關注職場上,那些年紀偏大的人,他們也要養(yǎng)家糊口;關注已經很老的人,他們茍延殘喘,更需要關愛;關注年邁的父母,反哺他們的愛。 不論老人還是年輕人,人生對于我們來說,僅此一次。 來世界一趟,不容易, 彼此善待,彼此成就。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