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圖以圓為形,代表陰陽互抱,周而復始,生生不息。 中國人對于“圓運動”向來有著無比的癡迷,認為圓運動是生命運動的主要模式。自古就對圓運動有著深刻的體認,在舞蹈和京劇乃至武術(shù)中都有廣泛的運用,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掌體現(xiàn)了圓運動的精髓。 中醫(yī)領(lǐng)域的“圓運動” 一詞,是由清末民初醫(yī)學家彭子益提出,發(fā)端于《四圣心源》。他以“天人合一”思想為基,以河圖象數(shù)之理為要,建立了“中氣如軸,四維如輪,軸運輪行,輪運軸靈”的人體氣機圓運動模型,并應(yīng)用這一理論闡釋了人體生理特點、病理機制及選方思路。 脾主升,胃主降,形成一個圓運動,產(chǎn)生中氣,中氣如軸,四維如輪。圓運動的核心思想簡單地說就是“木火升,金水降,土在中間轉(zhuǎn)”。 可以說,圓運動理論是初學者最直接最快捷的學中醫(yī)的不二法門。 古中醫(yī)的圓運動理論
一年中季節(jié)的變化是太陽熱量在地面、土壤中運動的結(jié)果,具體表現(xiàn)為春升夏浮,秋降冬沉,周而復始。夏秋之間,升降交合,則中氣化生;自然界的生物順應(yīng)四季規(guī)律,隨一年中大氣的變化表現(xiàn)為生長化收藏。 世間萬物皆由圓運動所生,同時也都遵循圓運動的規(guī)律。 人體內(nèi)氣分陰陽,謂孤陰直降,孤陽直升,陰陽交合,則升已而降,降已而生,環(huán)周不休,而生中氣,如此才會有生命的產(chǎn)生。
人與天地相參,人體氣機運行亦應(yīng)圓運動法則。 在君相二火的推動下,脾胃居中央如軸之運旋于內(nèi),其余臟腑如輪之升降于外,每一維相表里的臟腑又在經(jīng)絡(luò)的聯(lián)通下組成各自的圓運動。 無論軸輪的哪一部分運動失常,最終都會影響整體,圓運動的平衡被打破,則疾病叢生。
人秉天地五行之氣而生臟腑,互為表里的臟腑生于同一大氣,具有相同的生理特性。 氣血在經(jīng)脈內(nèi)運行流通,六氣通過經(jīng)脈聚于臟腑,表里臟腑通過經(jīng)脈相互絡(luò)屬。 經(jīng)氣運動一升一降,合為一圓運動,其運動規(guī)律與經(jīng)絡(luò)循行的方向有關(guān)。
土氣居大氣升降之中,脾胃秉土氣而生,故脾胃居人體圓運動的中心,為人體圓運動的軸樞。 其中脾氣上升,胃氣下降,兩者升降相因,形成一圓運動,帶動著其余四臟的氣機運行。 黃元御評價脾胃斡旋氣機的作用:“脾升則腎肝亦升,故水木不郁;胃降則心肺亦降,金水不滯”。 脾為諸升之關(guān),胃為諸降之門。
肝腎居人體下焦,心肺居人體上焦,在下者必升,在上者必降,《素問·五運行大論》云:“上者右行,下者左行”,故言“左升右降”。 心腎水火相交,心火下降,溫暖腎水,腎水上升,滋潤心火,腎水需肝木溫升得以上承,心火需肺金涼潤得以下行。 肝肺皆主司氣的運行,肺氣右降,肝氣左升,升降得宜,則全身氣機舒展。 若肝肺升降失常,一方面會擾亂脾胃之升降;另一方面則心腎無以交通。 心腎為氣機升降的根本,水涵則木榮,火旺則伐金,脾胃亦需水火交濟而潤燥相宜。
膽、心包、三焦皆歸屬于相火,相火得降,需金氣收斂,中氣運化;相火下行,中氣即運,金氣涼降,水氣封藏,水中有火。 水中之火,是中氣之根。相火借肝木之氣溫升,由升而浮,則生君火,君火升極而成相火,如此周流不休,為人體圓運動的動力。 圓運動停滯是疾病的根本病機治病先理氣,氣機失常是疾病的根源,人體的圓運動一旦中軸停運,四維升降倒作,而致上下左右內(nèi)臟俱病。即臟腑氣機失常。 《素問? 六微旨大論》曰:“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 故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 是以升降出入,無器不有”。 氣之圓運動乃性命之根本,津血化生亦有賴于此,若圓運動之周流受阻,氣機不暢,則無以生津血行津血攝津血,津血化痰成瘀,竅絡(luò)受阻,血行不暢,疾病叢生。 黃元御也認為:陰虛是“胃土不降,金水失收藏之政”、陽虛是“脾土不升,木火失生長之政,一陽淪陷,腎氣凘亡”。 二個根本方,恢復圓運動其一為理中湯(丸),加強圓運動根本樞紐,培植中土。 中焦乃脾胃之居所,為人體氣機升降之樞紐,中軸停運,四維升降倒作,而致上下左右俱病。 此方專為脾氣之陽虛而致升發(fā)無力,氣機升降紊亂而設(shè)。主治中焦虛寒,自利不渴,嘔吐腹痛,不欲飲食,以及霍亂等。 該方由人參、干姜、白術(shù)、炙甘草四味藥組成。 白術(shù)燥中土之濕,干姜溫中土之寒,參、草補中氣之虛。一燥一溫一補,此運軸行輪之法,帶動木、水兩氣流轉(zhuǎn),即補火扶陽、培土瀉水之法。理中湯著眼于圓心中焦脾胃,溫振中焦陽氣,祛除中土寒濕,使中軸運轉(zhuǎn),軸動輪行,四輪隨之轉(zhuǎn)動,整個圓運動也就得以正常進行,使離位之邪歸位,機體恢復圓運動狀態(tài)。 其二,為四逆散。四逆散是調(diào)和臟腑氣機升降運動的基礎(chǔ)方劑。 四逆散首見于仲景《傷寒雜病論》少陰病篇:“少陰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為治療陽郁肢厥的基礎(chǔ)方。 肝郁氣滯,陽氣內(nèi)郁或濕郁于里、陽氣不能外達,四末失溫,不能受氣血的敷布而不達四末,故病人可覺手足冰冷。 本方由柴胡、芍藥、枳實、炙甘草組成,功在疏肝解郁,醒脾開滯,暢達氣機以復氣機升降。旨在恢復圓運動的正常運轉(zhuǎn),恰合“軸輪并運”的復圓思想。
四逆散是疏木運土的基礎(chǔ)方,柴胡疏肝散、逍遙散等常用的疏肝方劑皆由此加減而成。 方中柴胡疏肝木之郁滯,散膽木之郁火,調(diào)節(jié)肝膽的疏泄;芍藥與柴胡相伍,能防其“劫肝陰”之弊,使疏中有斂,散中有養(yǎng),降甲木,舒乙木,意在恢復肝膽的一圓運動。
方中四藥皆與脾胃相關(guān),《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謂柴胡“善達少陽之木氣,則少陽之氣自能疏通胃土之郁,而其結(jié)氣飲食積聚自消化也”,以木能疏土,肝氣升發(fā)則脾氣得升;枳實為行氣破結(jié),瀉痞消滿之品,與柴胡一降一升,啟脾胃樞機,使清氣得升,濁氣得降。 中氣健運則氣機升降有根,氣路暢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