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花園位于故宮中軸線的北部,明清時為帝后休憩的場所。其景觀特色之一,就是園林內(nèi)點綴的奇石。它們種類豐富,有木變石、太湖石、英石、鐘乳石、紋理石、珊瑚石、靈璧石等,這些奇石源于自然,卻又有著深厚的歷史人文氣息,為我國古代賞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木變石 絳雪軒(位于御花園東南部)前的庭院內(nèi),有一塊木變石。該石高約1.3米,寬約0.18米,坐落在高約1.1米的圓盆形石座上。其外觀類似于被切開的樹干,正面平整,背面呈弧形。石材表面紋理清晰,與周邊細(xì)小的斑片巧妙地融合為一個整體。這塊木變石是清代時,黑龍江將軍富僧阿進(jìn)獻(xiàn)給乾隆帝的禮物。乾隆帝命人將其放在御花園,并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正月,在石塊正立面刻詩:“不記投河日,宛逢變石年??那米早H爾,節(jié)理尚依然。旁側(cè)枝都謝,直長本自堅??蹈呻m歲貢,遜此一峰全?!鼻〉墼谠娭刑氐卣f明:吐魯番、哈密等地的官員幾乎每年都要進(jìn)貢木變石,但是每塊木變石的尺寸很小(不足一尺),只能當(dāng)磨刀石;但這塊木變石不一樣,不僅尺寸長、體形大,而且表面尚有清晰木紋,敲之又發(fā)出鏗鏘有力的聲音,因而是一塊難得的木變石。 木變石 木變石上的乾隆御筆 木變石的形成,主要源于樹木與泥沙之間的交代作用?!敖淮睘榛瘜W(xué)變化及置換作用,即原有礦物分解、新礦物同時生成的過程。樹木因地質(zhì)或氣候的變化而被推倒,并進(jìn)入河湖的泥沙中。在成千上萬年的地質(zhì)時光中,密封在泥沙中的樹木以水為媒介,與周邊的礦物質(zhì)產(chǎn)生交代作用,使得二氧化硅等物質(zhì)取代了樹木的組織結(jié)構(gòu)。 英石 欽安殿圍墻的西門外,有一塊英石,此英石為深灰色,體量較大,質(zhì)地堅硬,形體較薄。石高約1.5米,最寬處約1.4米,最厚處約0.3米,坐落在高約0.4米的長方形底座上。其整體表面呈扁平狀,造型有空靈幽靜之感。從外形來看,此英石猶如一只蹲坐地上、昂首前視的母雞,雞胸、雞喙、雞尾分明,但雞冠不突出。雞的頭部、背部表面粗糙,有大量細(xì)小的蜂窩,但其頭頂、背頂各有圓洞一個;胸部有若干豎向彎曲的凹槽,或為長條狀,或為葉形,尺寸大小不一,最寬約為0.05米,最深處約為0.1米,最長約為0.3米。此英石表面的褶皺干練有力,少有因風(fēng)化而出現(xiàn)的松散顆?;蚍勰P枰f明的是,此石的孔洞及外輪廓邊緣均有人工鏨削的痕跡,下部以灰泥與漢白玉底座粘牢。整體來看,此英石氣勢宏偉,造型美觀,為御花園中難得的賞石精品。 欽安殿圍墻西門外的英石 英石產(chǎn)自廣東英德市英山,是一種天然賞石。英山屬于喀斯特地貌,其主要特點是溶洞眾多,因地下水或地表水對可溶性巖石的溶蝕,加以風(fēng)化作用而形成。英石表面堅硬、有鋒棱,有的敲擊之音如金玉般,為園林中假山或盆景之佳品。 太湖石 瓊苑西門位于御花園的西南角,是西六宮夾道通向御花園的入口。瓊苑西門靠近夾道的一側(cè),有一塊太湖石。此太湖石體形碩大,高約1.6米,最寬處約1.2米,坐落在高約0.93米的長方形須彌座上。石頭呈灰白色,左側(cè)下部凹進(jìn),右側(cè)端部近似豎直狀。其造型符合“瘦、漏、皺、透”的特點。“瘦”是指石頭體形纖瘦、富有曲線,“漏”是指石頭玲瓏剔透、渦洞相通,“皺”是指石頭體態(tài)起伏,凸凹有變,“透”是指石頭紋路直通、渾然天成。相應(yīng)的,此石整體棱角分明,造型獨特;孔洞遍布石身,尺寸較大,且多有貫通;各部位凸凹相間,猶如犬牙交錯;石頭盡管為風(fēng)化形成,但表面紋理較為清晰,粉末狀部位較少。而從人文意蘊角度而言,此石雖為自然形成,但堅硬的質(zhì)地給人“古拙”之美,遒勁的形態(tài)賦以人陽剛之感,表面的“皺”又產(chǎn)生類似水波的視覺,給人以山水環(huán)繞、動靜相宜的遐想。 瓊苑西門外太湖石 太湖石主要源于我國華東太湖地區(qū)。湖水中的石灰?guī)r經(jīng)過千萬年的波浪沖擊,石中裂縫經(jīng)溶蝕逐步形成嵌空的石塊,此即太湖石的形成過程。唐人吳融撰《太湖石歌》載:“洞庭山下湖波碧,波中萬古生幽石。鐵索千尋取得來,奇形怪狀誰能識。”這首詩生動描繪了太湖石的形成過程以及采石方式。 鐘乳石 天一門(位于園內(nèi)正中)前西側(cè)有一塊鐘乳石,高約1.5米,最寬處約0.95米,坐落在高約0.7米的圓瓣形須彌座上。其塊體較大,顏色以灰色為主,個別部位泛黃且呈松散狀。石塊底部與底座之間,有細(xì)碎卵石嵌縫。此石遠(yuǎn)看,左凸右凹,下大上小,猶如一犬側(cè)頭而坐;近看,盡管石塊表面有大小不一、數(shù)量較多的凹陷或洞口,但并無“瘦”、“漏”、“透”等特點,這些凹陷應(yīng)該是水滴作用或碳酸鈣自然沉積而成。令人驚奇的是,石塊右側(cè)有若干個尖狀凸起的部位,猶如一根根竹筍拔地而起,其形象自然而又逼真。從神態(tài)來看,此石雖為靜物,因其極具特色的造型,卻給人十足的靈動感。在御花園中安放此石,不僅點綴了園林的景觀,而且令人賞心悅目,回味無窮。 天一門外西側(cè)的鐘乳石 紋理石 天一門前的庭院西側(cè),有一塊紋理石,其紋理形狀猶如一名古人朝北斗七星作揖,因而又被稱為“諸葛拜北斗”石?!爸T葛拜北斗”石整體為上大下小,呈僧帽形,高約0.7米(含假山形底托),最寬處約0.66米,坐落在高約0.45米的長方形須彌座上。巖石正面的顏色以褐色和灰色為主。褐色區(qū)域位于巖石正面的右側(cè),呈豎向?qū)挆l狀,似乎把巖石從左往右分為“灰—褐—灰”3塊。中間褐色區(qū)域內(nèi)的下部,有若干灰色的小圓形,組成一個類似北斗七星的形狀;左側(cè)灰色區(qū)域的下部,有古人拱手、面向北斗七星作揖的褐色形狀。上述天然紋理形成的造型,與《三國志》中諸葛亮拜北斗七星續(xù)命的故事相似:諸葛亮長年征伐勞頓,自知壽命殆盡,因而設(shè)七星燈陣,每日祈拜延壽(在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認(rèn)為,“北斗七星”掌管人的死亡)?!爸T葛拜北斗”石為自然形成的紋理,但又與古代歷史有巧合,因而增添了這塊石頭的人文特色。 紋理石之“諸葛拜北斗”石 珊瑚石 天一門前的庭院西側(cè),與紋理石相對的位置,有一塊珊瑚石。由于其外觀猶如成百上千條海參凝聚而成,因而又被稱為“海參石”。此“海參石”高約0.65米,最寬處約0.75米,底部最厚處約0.15米,坐落在高約0.45米的長方形須彌座上。從單體外觀看,每個珊瑚石的長度相近,體形均為中間粗、兩端細(xì)并略帶彎曲的管狀物,且表面密布米粒大小的顆粒物,與海參的外形極其相似,不由令人感嘆自然造物之奇妙。 珊瑚石之“海參石” “海參石”為珊瑚石單體互相粘連而形成,其數(shù)量眾多,色澤鮮明,彼此之間縱橫交織、錯落有致,給人以視覺上的靈動感。從整體造型看,“海參石”外輪廓近似扇形,又猶如大量海參組成的一個插屏,形成御花園中的一處別致景觀。由于珊瑚單體堆積的方式為自然而成,因而并非處處密實狀態(tài),部分珊瑚的堆積處形成孔洞,增添了視覺上的欣賞樂趣。 靈璧石 欽安殿圍墻的東門外,有一塊靈璧石,高約1.95米,最寬處約1米,最厚處約0.5米,坐落在高約0.45米的長方形漢白玉石座上。從造型來看,該靈璧石類似一個做懷抱姿勢的人形,頭、身、手、足等部位較為明顯。其左端、右端及背面因人工切削而呈豎向平面狀,正面則有若干溝槽,在豎向、斜向把石頭分成若干部分。這些溝槽的痕跡,均為水流沖刷而形成,似乎是山中的溝壑,給人在視覺上以曲折、深邃及幽靜之美感。石頭底部與石座間,有很多細(xì)小的卵石用以嵌縫,不僅有利于石頭的穩(wěn)固,而且增添了欣賞的雅趣。 欽安殿圍墻東門外靈璧石 靈璧石產(chǎn)于安徽省宿州市靈璧縣,成分以碳酸鈣為主。靈璧石因敲之能發(fā)出動聽的聲音,因而又被稱作磬石或八音石。而我國古代打擊樂器之“磬”,有的就是以靈璧石為主要材料制成。1950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陽殷墟的虎紋石磬,就是用靈璧石制作,其磨工細(xì)膩,音色純美。靈璧石為我國古代園林造景中難得的點綴物,亦深受文人雅士的喜愛。如北宋蘇軾多次去靈璧縣賞玩,并留有《靈璧張氏園亭記》等佳作。故宮御花園中靈璧石極具特色的造型特點,增添了皇家園林的藝術(shù)氛圍與欣賞情趣。 圖片 周乾 提供 |
|
來自: singer0852 > 《京城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