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8月2日到10日,我們驅(qū)車川西,穿行于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和甘孜藏族自治州。瑰麗的雪山、如茵的草地、茂密的森林、澄澈的湖泊……我看到了我所見過的最美的自然風景;金頂?shù)陌姿⒍嗖实慕?jīng)幡、恢宏莊嚴的寺院、默默無語的瑪尼堆……我感受到了雪域高原濃濃的宗教氛圍。堅韌而純樸,豪爽而虔誠,我見識了藏羌民族獨特的性格和風情。歷時九天,每天都是耳目一新,每天都使我驚奇驚喜。然而,不斷吸引我的目光,撥動我的心弦,震撼我的心靈,使我強烈感受到什么是崇高和偉大的,是87年前那次舉世聞名的長征。沿途多處留下了紅軍長征的足跡,我仿佛看到紅軍遠去的背影:強渡的大渡河,飛奪的瀘定橋,走過的松潘草地,爬過的夾金雪山,第一次會師的圣地達維,到處高高飄揚的中國工農(nóng)紅軍軍旗,刻在山崖上的巨幅紅色標語,一排排介紹紅軍長征的照片文字版面……我一次次從對高原美景的陶醉中冷靜下來,思維和想象的空間里,幾乎全是紅軍和長征。隱隱覺得,長征就是寫在這山山水水間的一部史詩般的宏篇奇書。我真真切切行走在這山水間,正將這部書輕輕打開。我站在大渡河邊的瀘定橋頭,舉頭向東南望去。我知道紅軍是從那里一路打過來的??墒怯帜芡噙h呢?進入川西的每一天,車子從早到晚總在崇山峻嶺上盤旋,在激流險灘邊繞行,在絕壁深谷側(cè)避閃。我多次驚嘆,川西咋就有這么多的山!我坐在舒適的車上都煎熬難忍,當年紅軍戰(zhàn)士背著沉重的行囊,拖著疲憊的身子,饑腸轆轆,每天都是急行軍,他們是怎樣硬撐著一步步走過這“萬水千山”的呢?更何況,前有重兵層層圍堵,后有追兵步步緊逼,上有飛機狂轟濫炸?!爸坏乳e”?這當然是偉人的浪漫。我從眼前的山水和想象的硝煙彈雨里讀出的是:遠征真是難!你看,他們剛剛沖開戒備森嚴的四道防線,突破烏江,攻占遵義,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面對的又是我眼前這座重兵把守固若金湯的瀘定橋。瀘定橋高高懸掛在大渡河上,夾在中國第二高山貢嘎山與二郎山之間。橋不算長,103.97米。但紅軍趕來時,鐵索上的木板已被拆光,只剩下光禿禿的13根索鏈,閃著黑色的寒光。對面橋頭堡早架好了輕重機槍,正對著這百米來長的鐵索。鐵索下,大渡河惡浪滾滾,驚濤拍擊著兩岸的礁石,騰起茫茫水霧。迷濛的霧里鐵索若隱若現(xiàn),仿佛伸入詭譎的魔窟。浪濤的轟鳴聲 回蕩在高山峽谷間,震耳欲聾。別說站在光禿禿的鐵索上,就是站在岸邊,也使人頭暈?zāi)垦#戭澬捏@。難怪像楊成武這位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將軍站在岸邊,也倒吸一口冷氣。紅軍沒有別的路可選擇?有。200多公里外有個叫安順場的渡口,紅軍已搶先占領(lǐng)。但僅有的三條小船,要渡過三萬將士就得幾十天。敵人緊追而來,若從那里來渡,必然是全軍覆沒。歷史有時驚人的相似。當年赫赫有名的太平天國名將石達開,也是率三萬人馬,試圖從安順場渡過,結(jié)果全軍覆沒。然而,領(lǐng)導(dǎo)著工農(nóng)紅軍的共產(chǎn)黨人不是石達開。他們知道,奪下瀘定橋,紅軍才有一線希望。紅軍戰(zhàn)士也不是石達開旄下之眾,22位戰(zhàn)士自告奮勇,冒著槍林彈雨,冒著敵人隨時可能炸毀索橋的危險,一手抓住冰冷的鐵索,一手緊握沖鋒槍,強行飛渡。勇士的鮮血染紅了鐵索,四位壯烈犧牲,十八位沖到了對岸,為后續(xù)的部隊奪得了一條生路。他們被譽為“十八勇士”?,F(xiàn)在,那22位戰(zhàn)士中僅有八位的姓名可以確定,剩下的只有清代康熙年間建造的這座鐵索橋記得。1984年,曾任政委指揮奪橋的楊成武老將軍再次來到瀘定橋邊。他撫摸著碗口粗的鐵鏈,一時間老淚縱橫:“22個勇士,22個戰(zhàn)友??!咋就剩我一個?你們都在哪里啊?”我肅然站立在橋頭,心情沉重,百感交集,默默地向勇士致哀。我為他們的壯烈之舉而動容,為英雄死未留名而悲傷。我仿佛聽見老將軍悲愴的呼喊聲。紅軍在長征途中爬過六座雪山。這些山終年積雪,海拔都在四千米以上。爬過的第一道雪山是夾金山,它位于阿壩州小金縣南部,與著名的四姑娘山毗鄰。我在小金縣和四姑娘山景區(qū)就望見過幾座雪山。夾金山藏語“甲幾”山,意為“很高很陡”的山。山勢險峻,山峰連綿,積雪沒膝,杳無人煙,被稱為“雪豹和雄鷹的世界”。而且天氣變化無常,忽而烈日灼照,強光刺眼,忽而狂風卷雪,漫天迷濛。更可怕的是輕微的聲音震動,也易引起雪崩。當?shù)赜羞@樣的民謠:“夾金山,夾金山,鳥兒飛不過,凡人不敢攀。要想翻過夾金山,除非神仙到人間。”紅軍為什么非要爬這座雪山呢?當時有三條路可選擇:一條在雪山以西,要通過藏民居住的密集區(qū),當時民族關(guān)系比較緊張,易引起摩擦。一條在雪山以東,容易受到川軍圍堵。紅軍選擇了中間的夾金山。有道行的喇嘛說:“凡是能翻越夾金山的人,除非騎著豹子。徒步者能夠翻過雪山,功德無量,必能成就大業(yè)?!?/span>喇嘛們紛紛站在寺廟前,遠遠望著十幾里的紅軍隊伍,浩浩蕩蕩開向雪山,個個驚愕地睜大著雙眼。他們一改向來漠然淡定,相顧咋舌,連聲嘆道:“神兵!神兵!真是神兵!”在這“雪豹和雄鷹的世界”,一幅幅氣壯山河的畫卷在我眼前徐徐展開……連綿起伏的夾金山,白雪皚皚,寒光冷射,冰峰直插云霄。半山腰間,一面面鮮紅的旗幟在白雪的映襯下格外耀眼。獵獵風卷的旗幟之下,身著灰色軍裝的戰(zhàn)士,頂著刺骨的寒風,緩緩向上蠕動。他們相互攙扶著,鼓勵著,從沒膝的深雪中拔出凍僵的腳,掙扎著一寸寸向上躋攀。高山缺氧,胸悶氣憋,呼吸困難,但他們絕不能停下。一但停下來,就再難邁動雙腳。強烈的高原反應(yīng),多少戰(zhàn)士前一秒還在攀登,后一秒就直挺挺倒在了雪中……雪光強烈反射,日光如刀刺眼。疼痛難睜的淚眼,強辨著模糊的前路。稍有不慎,便滑墜萬丈深淵……天氣說變就變。剛剛還藍天白日,忽而烏云壓頂,電閃雷鳴??耧L暴雨中,高原上雞蛋大小的冰雹劈頭蓋腦砸下來……多少可愛的戰(zhàn)士倒在這雪山之上。他們并非什么“神兵”,夾金山真的成了一座“紅軍墳場”。然而,那雪卷的紅色軍旗沒有倒下,高高飄揚到了雪山的另一面。喇嘛說對了,紅軍“真是神兵”!夾金山,這位傲視一切的巨人,卻托起了一支更偉大的軍隊,從自己的肩胛走過。夾金山,夾捧起無數(shù)金子般的堅硬的軀體和靈魂,那金色的光芒照射在天地間,與日月同輝。紅一方面軍的先頭部隊翻過夾金雪山,在山北鹿的達維鎮(zhèn)附近與紅四方面軍部分軍團勝利會師。這座偏僻荒涼的小鎮(zhèn)一時間熱鬧起來。兩軍戰(zhàn)士載歌載舞,喜淚盈眶。我在川西兩次來到達維。一次是路經(jīng),一次是專程返來,拜謁高聳于沃日河畔的紅軍會師紀念碑。達維會師是長征途中第一次重大的軍事集結(jié)。兩軍會師,極大地鼓舞了紅軍的士氣。“草地”一詞,在現(xiàn)代人的語境里象征著綠色、自然、生命和活力,是多少旅行者向往的境地。我們翻山越嶺,車輪顛簸上百公里,又徒步行走幾十公里的泥濘馬道,就是想一睹高原草地的旖旎風光。它縱橫300余公里,平坦開闊,滿眼綠茵。墨曲河和葛曲河自南而北縱貫其間。河道迂回曲折,蜿蜒著把草地分隔成了無數(shù)個大大小小的綠洲。綠州上零星地點綴著紅頂白墻的藏族民居,點綴著游人撐起的一頂頂白色帳篷。黑色的牦牛三五成群悠閑地低頭吃草。幾匹紅色的藏馬昂首挺胸,相隨著行走在綠洲的邊緣,仿佛忠于職守的巡邏兵,護衛(wèi)著這片人間仙境。然而,87年前的松潘草地卻是一片“生命禁區(qū)”。草甸之下常年積水,到處是荒草腐爛后的黑色污泥和大大小小的沼澤,散發(fā)著怪異的臭味。不見山丘,不見樹木,沒有道路,鳥獸絕跡。遠遠望去,好似一片灰綠色的海洋。先說行路難。戰(zhàn)士們拄著木棍,踩著草叢根跳躍前行。盡管小心翼翼,仍有許多人陷進沼澤,數(shù)秒之內(nèi)沉得沒了蹤影。身邊的戰(zhàn)士眼看著自己親愛的戰(zhàn)友被污泥吞沒而無法施救,只能仰天長嘯。再說吃飯難。數(shù)萬大軍一下子來到這偏荒之地,雖有受感動的藏民傾其所有,哪里能弄來那么多糧食?極少的干糧戰(zhàn)士們幾乎是一粒一粒數(shù)著吃。很多人在草地行走不到一半就吃光了。皮帶煮了,馬鞍煮了,甚至有人從糞便里搜尋未消化的糧粒沖洗了又吃。能吃的草根吃光了,不少人吃了有毒的野草,無藥可救,只能眼睜睜倒下。最大的難是御寒難。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原上,溫差極大。天氣說變就變,陽光剛照了一會,忽而冷霧濛濛,氣溫能驟然降到零度。有時風雨夾著冰雹又瘋狂地砸了下來……單薄的衣服幾乎整天濕漉漉貼在身上,冰冷切膚入骨。夜幕降臨,找不到一塊無水的高丘可以躺下,只得背靠背蜷縮在水草地上硬往天亮熬。在漫漫長夜里,他們盼著天亮,然而多少人沒能盼到天亮。有一個班的戰(zhàn)士,抱著槍兩兩背靠著,天亮時都像睡熟了一樣,再也沒有醒過來。熬到天亮的戰(zhàn)士們又掙扎著站起來,繼續(xù)朝著隨時有死亡危險的前方,朝著有一線希望的前方,頑強地走著。只要還有一口氣,還能抬起腳,還能向前邁進一步,他們絕不放棄。這樣的戰(zhàn)士,這樣的壯舉,這種一往無前的精神,天地也會驚駭,鬼神也會垂淚!據(jù)有關(guān)資料,紅軍主力部隊過草地用了7天,凍死餓死病死和陷入沼澤而死的人數(shù)就超過一萬二。這里沒有硝煙彌漫,沒有槍林彈雨,卻成了紅軍損失最大的真正的“死亡之地”!我站在松潘草地,遠望著西北。我知道紅軍是從我腳下的草地出發(fā)向西北一直走到延安的。層巒疊嶂,遮住了我的視野。我不知道紅軍還要翻過多少座山,渡過多少條河,經(jīng)歷多少艱難險阻,最后才到了延安。憑借有限的資料,我知道剛走出草地時,許多戰(zhàn)士身體已極度虛弱,接近生命的極限,紅軍物資彈藥嚴重不足,急需休整。但是敵人虎視眈眈,正在布著天羅地網(wǎng)。不能停下腳步,只能馬不停蹄。該往哪里走?最終的目的地在哪?不知道。饑餓困頓可以克服,前路茫然讓紅軍焦慮不安。行至甘肅一個叫哈達鋪的小鎮(zhèn),聶榮臻從一張包燒餅的舊報紙上意外讀出了驚喜。這是一張《大公報》,上有“陜北共匪甚為猖獗…32縣皆已赤化”等字句。他激動極了,邊拍大腿邊高興地說:“這太好了!這可是天大的喜事?。 ?/span>當時條件限制,消息不通。這是黨中央第一次得到確切的書面信息,知道陜北還有紅軍和根據(jù)地存在。據(jù)此,中央正式?jīng)Q定“到陜北去”,與陜甘革命根據(jù)地的劉志丹紅軍部隊會合。這是長征以來中央紅軍第一次明確清晰的最終目的地。過草地以來的迷茫低落氣氛一掃而光,戰(zhàn)士們斗志昂揚,蓄勢待發(fā)。隨著紅一、紅四、紅二方面軍相繼會師,中國工農(nóng)紅軍勝利完成了戰(zhàn)略大轉(zhuǎn)移。其中紅一方面軍從瑞金算起,共走了367天。走過11省,最多的走了兩萬五千里。犧牲約27萬,幸存者不足三萬,無名烈士不計其數(shù)。在陜北甘泉縣一個叫象鼻子灣的地方,毛澤東站在雪地高坡上,迎著漫天飛舞的雪花,發(fā)表了慷慨激昂的講話:“我們用雙腳用一年的時間,走了兩萬五千里,這是史無前例的壯舉,這是真正的長征。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長征以我們的勝利敵人的失敗而告終。”是啊,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只有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dǎo)的紅軍才有氣魄走過這兩萬五千里。他們是真正的英雄好漢。長征不僅僅是一次戰(zhàn)略轉(zhuǎn)移,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禮和升華。這種精神的力量鼓舞了全中國,震撼了全世界。愛德加.斯諾在《西行漫記》中說:“長征是當今時代無與倫比的一次史詩般的遠征”,“這些千千萬萬青年人經(jīng)久不息的熱情、始終如一的希望、令人驚詫的革命樂觀情緒,像一把烈焰貫穿一切?!?/span>紅軍到達延安后,延安成了照亮中華民族解放道路的燈塔。眾多仁人志士、社會名流甚至大家閨秀心向延安。他們沖破重重阻力,紛紛奔向延安。一把烈焰燃成了熊熊大火,燃燒在抗日戰(zhàn)場,燃燒在解放戰(zhàn)場……我在松潘草地上四處張望,想尋覓到一片當年紅軍走過的“死亡之地”,我失望了,舊貌早已變新顏。我想爬一爬紅軍翻過的那座夾金山,我已望見它白皚皚的峰頂了。當?shù)氐娜苏f,下面沒膝厚的雪早已融化,只有嶙峋的巖石。瀘定橋兩岸也依山就勢建起了幢幢高樓,把鐵索橋擠壓在狹小的空間;濃濃的人間煙火巳逼散了鐵索的寒氣。87年的風雨滄桑,長征這部史詩般的書,紙頁顯得發(fā)黃,字跡也有些模糊。而且書的上面還不斷覆蓋著許多五顏六色的紙片,使人眼花繚亂。小時候常唱的《長征組歌》,那時而低沉雄健,時而高亢激越的旋律,而今已淹沒在時尚的喧鬧聲中?!伴L征”,似乎成了一個尋常的歷史事件的名詞。走在長征路上,我多次想,在紅軍的隊伍里,多是不足30歲的年輕人,是什么東西召喚著他們離開親人和家鄉(xiāng),走過了天下最難走的路,承受了天下最難忍受的艱難困苦呢?是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愿望和信念?是以天下為己的責任感?我想都是。是這種信念和責任感,使他們活成了一把熊熊燃燒的烈焰,面對千難萬險,勇往直前,義無反顧!走了九天長征路,一路賞不完的美景。我又想,我們真的是處處鮮花鋪地、鶯歌燕舞嗎?我分明看到眼前正面對著兩個戰(zhàn)場:有硝煙的和沒硝煙的。美西方正全方位擠壓著我們的生存空間??茖W的進步給我們帶來奢華的享受,也給我們帶來諸多的挑戰(zhàn),說“危機四伏”也不為過。我們不能自我麻醉,不能“娛樂至死”。我們正走在新的長征路上。長征這部書,我只是輕輕地翻過幾頁。它帶著歷史的滄桑,博大精深厚重,永遠給人以精神的滋養(yǎng)。我們只有一代代讀下去,才能守住無數(shù)先烈用鮮血染紅的這個江山,才能建設(shè)好我們的幸福家園,也才能安慰長眠于長征路上的無數(shù)個英靈。 謹以此紀念長征勝利八十七周年 2023.10.20 司文生,1956年3月生。萬榮縣李家莊村人。先后在運城市和河津市教育系統(tǒng)工作,現(xiàn)退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