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是一代名將,一代忠良,他的故事廣為流傳。 歷史上的岳飛,是南宋中興四將之首,他一生抗擊金軍,為收復失地而不斷努力,成為人人敬仰的民族英雄。 岳飛雖是一代武將,但其從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加上自己又勤奮好學,文學、書法也甚是了得,乃一代儒將也。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他的詩詞中,來感受他的赤膽忠心和赤子情懷。 先來說說他的詩,在這里薦讀他的《池州翠微亭》、《題青泥市蕭寺壁》和《送紫巖張先生北伐》三首。
1135年春,岳飛兵駐池州,游齊山翠微亭,寫下這首詩。 在岳飛的筆下,祖國的河山壯麗,深深地吸引了他。 這個常年帶兵打仗的將領,征衣上早已經(jīng)灑滿了灰塵。 今天,他特地騎馬來到翠微山上游春看花,欣賞齊山的美景。 岳飛的心里,一定是特別興奮的,因為他騎著馬兒,游覽了那么久,還是看不夠祖國的大好河山,直到月華初上,才依依不舍地離開,只留下一串馬蹄聲,還在山間回響。 正因為岳飛這么喜愛祖國河山,所以他才會為了她而英勇戰(zhàn)斗,成為人們心中的大英雄。
公元1133年,抗金形勢雖一片大好,但秦檜等主和派卻加緊時間與金人議和。 岳飛在青泥市蕭寺壁上題寫此詩,表達了自己收復失地、一洗靖康之恥的決心。 二十八宿中有斗宿和牛宿,而岳飛詩中的斗牛指的是天空。 起句便極有氣勢,說自己的英勇殺敵之膽氣極盛,直沖云霄,立誓要為君王報“靖康恥”之仇。 頑惡之徒,自然是金人了。岳飛要斬除頑惡,驅逐金人,收復失地,迎徽欽二帝回國。 作為一代名將,岳飛出生入死,為的是忠君愛國,一雪國恥,而不是自己登壇封侯的榮耀,高官厚祿的榮華。 “功成不受爵,長揖歸田廬”,是中國古代高尚士人們的人生追求。詩言志,這也正反映出岳飛高潔的精神操守,一個愛國者的浩然正氣,令人傾佩!
紫巖張先生,即詩人的朋友張浚,他也是一位抗金名將。 公元1134年,金人聯(lián)合偽齊劉豫的軍隊聯(lián)合南侵,張浚任防守長江的統(tǒng)帥,這首詩就是他要去前線督戰(zhàn),出發(fā)時岳飛寫給他的。 這首詩不同于一般的送別詩,而是一首愛國主義的進行曲,全詩洋溢著高昂豪邁的英雄主義氣概。 北伐出師的號令如颶風雷霆,撼動了天地間的每一個角落。 岳飛對這次北伐充滿了必勝的信心,在他的預言里,張浚統(tǒng)率的大宋軍隊會長驅直入,勢如破竹,渡黃河,收復河洛,一直打到燕云十六州。 戰(zhàn)馬踏著入侵者的鮮血一路前進,直到把敵國統(tǒng)治者的頭顱懸掛在旗桿上示眾。 到時候北伐勝利,官軍凱旋而歸,再把這個好消息告訴給皇帝: 去除外虜,收復失地,祖國終于又得到統(tǒng)一啦! 這首詩寫出了岳飛心中的夙愿,也是他和張浚等抗金者心中的理想,為此,他們出生入死,赴湯蹈火也在所不惜。 這種深沉的愛國主義情感,令每一個讀者感動。 這首詩也成了一首絕佳的愛國主義詩篇,經(jīng)久流傳不衰。 岳飛的詞寫得豪放雄壯,這里薦讀兩首:《滿江紅·寫懷》、《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
這首《滿江紅》,是岳飛的代表作,也是不朽的愛國名篇。 岳飛還是少年時代,家園被金兵占領了。這種經(jīng)歷,讓他從小就立下大志,長大要報效祖國。后來,他從了軍,英勇善戰(zhàn),屢立奇功,他的岳家軍令敵人聞風喪膽,一路敗退。岳飛直追到距汴京城四五十里的朱仙鎮(zhèn),收復中原指日可待。 可誰知,秦檜等人卻一日之內(nèi)連下十二道金字牌,令岳飛班師回朝。最后甚至以莫須有的罪名將他害死。 有人認為這首詞應該就是岳飛入獄前不久所作。 詞中寫自己憤怒極了,氣的頭發(fā)都豎了起來,帽子都被頂翻了。 一個人站在高處,憑欄遠望,驟雨初歇,天高地遠,岳飛只覺得心中的怒氣翻涌,禁不住對著天空長嘯數(shù)聲,心旌神搖,甚是激動。 回望來路,三十多年建立的功名,不過如塵土一般微不足道。 這些年南征北戰(zhàn),行了多少路,打了多少仗,經(jīng)歷了多少風云變幻??!怎么能夠忘記? 莫要白白地浪費掉光陰??!白了少年頭,到老了只會留下悲切的嘆息。 靖康之恥,還沒能雪洗,作為大宋臣子的岳飛,心中的憤恨何時才會消解? 他要駕著戰(zhàn)車踏平賀蘭山,矢志不移,雪洗國恥,餓了就吃敵人的肉,渴了就喝敵人的血。 他要收復中原,統(tǒng)一祖國,回京向皇帝報告勝利的捷報! 這首詞,感情激蕩,風格豪放,藝術感染力強,多少年來,它激勵著一代代中華兒女的愛國心,成為愛國詩篇中的絕唱。
公元1136年至1137年,正當岳飛準備北上滅金,收復中原時,宋高宗及朝內(nèi)的主和派卻對此大加阻撓,甚至罷免和殺害了主戰(zhàn)派多人。眼看著抗金勝利在望,形勢一片大好,卻遭遇如此打擊,岳飛的心中極度憤慨,寫下這首《小重山》。 昨天夜里,蟋蟀不停地在叫,把岳飛從夢中給驚醒了。 夢里依稀是率兵與金人作戰(zhàn),金戈鐵馬,陣陣廝殺聲不絕于耳。 如今,叫這蟋蟀的鳴叫給吵醒了,此時已經(jīng)是三更時分了,岳飛心里很亂,沒有了一點兒睡意,他起身獨自繞著臺階緩步而行,月光朦朧,周遭靜悄悄的,只有蟋蟀在不知疲倦地狂叫。 為了驅逐金兵,收復失地,岳飛早已經(jīng)是人未老頭已白。 此時此刻,他想到自己多年來抗擊金兵,離家鄉(xiāng)是越來越遠了。家鄉(xiāng)的山上那些松樹和竹子應該早都已經(jīng)長大變老了吧!什么時候才能夠一雪國恥,再回到家鄉(xiāng)? 可是以現(xiàn)在的形勢來看,主和派干涉抗金大業(yè),阻斷了岳飛的報國志和歸鄉(xiāng)夢。他想把滿腹的心事付與一曲瑤琴,可是,難覓知音啊,縱使將琴弦彈斷,又有誰來聽? 壯志難酬的憤慨,含蓄蘊藉的表達,岳飛通過這首《小重山》委婉地道出了自己憂國憂民的悲苦心境和深摯的愛國情懷。 感謝您抽出 . . 來閱讀本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