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上次推文里面《高一月考帶給我的思索》,我已經(jīng)介紹了一種方法,主要用于針對歷史材料分析題的作答,但限于上文倉促寫就,難免疏漏,所以再整理成文。 之所以會對這個問題重視起來,源于我所帶的班級通過月考測驗以后,發(fā)現(xiàn)學生們普遍對材料題的答題稍顯稚嫩。所以就做了幾個材料題的作答示范。 就我所批閱的歷史試卷來看,材料題目的審題呈現(xiàn)不清楚的情況。學生不看清楚根據(jù)哪則材料就任性作答;另外,題目中的一些限定詞語也不仔細分別就下筆。 由之產(chǎn)生的結果就是答非所問,偏離題目設問的本來面目。或者,不注明所答題目的標記,講好幾問題的答案膠著在一起,讓閱卷難度增大,最大危害的其實還是學生(膠著在一起的答案,閱卷者容易忽略其中要點。) 上面所述的問題,主要是態(tài)度端正的問題,只要臨場注意,仔細分別,很快就可以得到糾正。但是,閱卷中還發(fā)現(xiàn)有一個普遍性的毛病,就是答題語言單調(diào),囫圇話、籠統(tǒng)話來回寫,作答用詞不規(guī)范,偏日??谡Z化。這是涉及歷史素養(yǎng),歷史語感的問題,不容易在短期內(nèi)驟然扭轉。需要給出方法,多加訓練。 針對這個問題,我想到了個辦法。其實也是我此前學習政治和歷史等文科科目經(jīng)常用的方法。說白了,就是模仿歷史課本中的話語,尤其是模仿總結概括類的語言,根據(jù)具體歷史情況,置換詞句,自己重新組合。 為此,我花了大半天時間做了示范,選擇示范的題目主要是月考試卷中的材料。因為,月考試卷中這些材料題他們思考了許久,印象更深,也好講一些。 以第一道材料題第(2)個問題中的“這一時期(三國至北周)民族交融對中華民族影響”為例。 首先民族問題都具有相似性,即共性。那么先從課本教材中尋找敘述民族的內(nèi)容。我把歷史課本前六課中有關民族的段落句子都找了出來,并標注了具體頁碼,方便學生后續(xù)查找。 接著,主要結合所要回答的問題的具體史實,對課本原文原句進行改裝,最終形成自己的答案。我的示范如下: 歷史教材是集合眾學者之力,出自名家之手,文筆流暢、用語的考究,遣詞的斟酌,都是仔細推敲過,慎之又慎的,正好作模仿學習的范例。 通過這種拆分組合課本話語的方法,基本上使用課本就可以作答大部分高中歷史材料題。而且可以靈活遷移,通過模仿編著專家們的語言規(guī)訓學生作答用字用詞,長久練習,以達到規(guī)避口語化的問題。 但這模仿需要史實清楚(任何題目問題都是具體的,史實掌握很關鍵),也必須具體問題具體運用。除了上面示例的民族方面的題目外,政治、經(jīng)濟、文化思想也可以依據(jù)這種思路作答。 即:先從課本教材中尋找敘述某一方面的內(nèi)容,然后,結合所要回答的問題的具體史實,對課本原文原句進行改裝(需要改換的課本原文用紅線標注了。),最終形成答案。(訓練到一定程度,讓學生自主總結,前后回顧,并且將各方面內(nèi)容記在心里,從而達到遷移知識,靈活運用。) 隨后,我還以同樣的方法示范了月考第二道材料題,和練習題中的一道大題。 除了,對月考測試材料題目的示范之外,還挑了《優(yōu)化方案》第6課的材料題,進行了示范訓練,強化一下這種思路。題目:漢朝民族政策對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積極影響。示范如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