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泊邊尋古州 ——《水滸傳》中的梁山泊、濟州、鄆州、東平府簡考 作者:許安民 《水滸傳》中的一百零八位好漢,“八方共域,異姓一家”,從祖國的四面八方聚義水泊梁山;他們曾經(jīng)南征北戰(zhàn),“鐵馬夜嘶山月小,玄猿秋嘯暮云稠”,因此書中提到的古地名很多。歲月悠悠。這些古地名,有的沿用至今;有的改名、遷址,中間發(fā)生了很大變化;有的已經(jīng)消失了?!端疂G傳》中反復(fù)出現(xiàn)過的濟州、鄆州、東平府,都是真實存在的古地名和行政區(qū)名。 山東省梁山縣,是水滸故事的發(fā)祥地;梁山就位于縣城的東南部。這里離濟寧、鄆城、東平都不遠。初讀《水滸傳》,以為濟州州治就是現(xiàn)在的濟寧,鄆州州治就是現(xiàn)在的鄆城縣城。后來通過學習,才逐漸知道,濟州、鄆州的治所均曾多次遷徙,最早的“濟州”,竟然是在今聊城市茌平縣境內(nèi)的碻磝(qiāo'áo);“鄆州”長期設(shè)在今東平縣境內(nèi),還曾“吞并”過濟州;“東平郡”也曾設(shè)在鄆城;“東平府”則是由鄆州“升格”改名而來。我想,這些事可能有很多人并不清楚,特根據(jù)有關(guān)史料和相關(guān)資料,對梁山泊及附近的古州、府——濟州、鄆州、東平府的來龍去脈加以整理,或?qū)Τ踝x《水滸傳》、想了解梁山泊附近古地名者有所裨益。 一、梁山泊 既然濟州、鄆州、東平府都在梁山泊附近,在《水滸傳》中又都和梁山泊有不解之緣,所以首先說說梁山泊。 “梁山泊”和“濟州”兩個地名,是在《水滸傳》第十回《朱貴水亭施號箭, 林沖雪夜上梁山》里同時出現(xiàn)的。林沖被高俅陷害發(fā)配滄州后,殺死了受高俅指使追殺他的陸虞侯、富安及差撥三人,官府挨捕甚緊。林沖在柴進莊上躲了五七日,為不連累柴進,執(zhí)意要走。柴進向林沖推薦一個去處時說:“是山東濟州管下一個水鄉(xiāng),地名梁山泊,方圓八百里,中間是宛子城、蓼兒洼。如今有三個好漢在那里扎寨……三位好漢,亦與我交厚,常寄書往來。我今修一封書與兄長去,投那里入伙如何?” 梁山泊 ,在今山東省梁山、東平 、鄆城等縣間,本系古大野澤的一部分,五代時因黃河多次決口淤積,澤面北徙,環(huán)梁山成巨泊,始稱梁山泊 。梁山周圍滯洪的最早記錄,是后晉開運元年(944年)黃河決于滑州(今河南省滑縣),洪水東注,“環(huán)梁山合于汶”;“梁山泊”名稱在文獻中最早出現(xiàn),是宋代司馬光《資治通鑒》卷294記載的后周顯德六年(959年)“命步軍都指揮使袁彥浚五丈渠,東過曹濟梁山泊”?!端疂G傳》中寫北宋年間梁山泊方圓八百里、“山排巨浪,水接遙天”也所言非虛?!读荷娇h志·大事記》記載:“宋天禧三年(1019年) 六月乙未夜,滑州河溢城西北天臺山旁,俄復(fù)潰于城西南,岸摧七百步,漫溢州城,歷澶、濮、曹、鄆,注梁山泊。宋熙寧十年(1077年) 此年至金大定二十年(1180年),黃河連續(xù)決口,梁山泊水勢達到極盛時期,有'方圓八百里’之說。宋政和年間 ,宋江等好漢起義,占據(jù)梁山,主要活動于魯、豫、皖、蘇一帶,給宋王朝沉重打擊。宣和三年(1121年),在海州被張叔夜率官軍擊潰。金大定二十年(1180年),黃河改道走淮、泗入海,梁山泊漸涸為陸地,百姓墾種?!惫糯娙藗兠鎸α荷讲矗苍粝略S多膾炙人口的詩句:“長天野浪相依碧,落日殘云共作紅”(宋·宋庠);“巨澤杳無際,齋船渡日撐”(宋·韓琦);“梁山水泊八百里,容得碧鷗千萬群”(元·袁桷);“濟陰極東原,連云浩無際”(元·朱思本)……復(fù)旦大學吳兆路教授在其《水泊梁山考記》中經(jīng)考證斷定:“唐宋時期的梁山泊,它南至巨野,北至梁山以北數(shù)里,東到濟寧南旺湖畔,西至鄆城黃堆集(后有碑文為證)。以今日計程,南北長約三百里,東西寬約一百四十里,可知《水滸傳》中謂'梁山泊方圓八百余里'并非夸大之詞?!保ㄒ粤荷娇h政協(xié)文史委《梁山之水》,中國戲劇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第82頁)京劇《烏龍院》:“這梁山泊四下方圓八百里,縱橫河港一千條,地勢險要?!焙髞?,“和巨野澤被梁山泊接替一樣,梁山泊被安山湖等湖泊接替了。金末梁山泊大部涸為農(nóng)田后,其殘水沿北清河退縮到安山(筆者注:安山,即安民山,俗稱小安山,在今梁山縣境內(nèi))周圍,于是因名安山湖;另一支殘水……向東南退縮,依次形成馬踏、南旺、蜀山、馬場、南陽、獨山、微山等湖;這些湖原來是巨野澤的一部分,五代后又成為梁山泊的一部分,金末之后,它們便和安山湖相分離,各自成湖了。”(聊城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岳玉璽《梁山泊古今考略》。引自梁山縣政協(xié)文史委1981年1月出版的《梁山文史資料》第四輯第178—179頁)“安山湖……舊小洞庭也。明貫小洞庭,開會通河,置湖岸南以濟運,周圍八十三里有余”,明、清兩朝,“壘受河患十余次。咸豐甲寅,河決蘭陽,安民山屹立波中二十年。” (清·蔣作錦《東原考古錄》)安山湖一直存在到二十世紀中葉。關(guān)于東平湖,《梁山縣志·湖泊·大野澤》記載:清咸豐五年(1855年),黃河北徙,奪大清河入海,汶水不能北注,滯蓄于安山湖,汛期黃河水倒漾入湖,湖面日益増廣。為防黃水南侵,當?shù)孛癖娦拗藦狞S河岸邊的十里堡到東平州城西解河口的圍堤,形成周圍87千米的滯洪區(qū),始稱“積水洼”(其范圍大致相當于現(xiàn)在的東平湖一級湖區(qū)),1939年“東平湖西辦事處”成立后,才普遍使用“東平湖”的名稱。 二、濟 州 因梁山泊是“山東濟州管下的一個水鄉(xiāng)”,而且是三任梁山泊主——王倫、晁蓋、宋江及眾好漢聚義的地方,所以《水滸傳》中提到濟州之處甚多;北宋王朝屢次征剿梁山農(nóng)民起義軍,也都是從當時的濟州(今山東省菏澤市巨野縣)水陸并進直奔梁山的。 歷史上,濟州曾先后有過三處州治:碻磝、巨野、任城。 北魏泰常八年(423年)置濟州,因其地臨濟水而得名,治于碻磝(其故址在今聊城市茌平縣西南高垣墻村),領(lǐng)東平、濟北、濮陽、平原四郡十二縣(范縣、蛇丘、鄄城、茌平、谷城等)。碻磝城位于濟水南岸,即后來的黃河南岸,是河上要津,史稱碻磝津。當時,碻磝城作為大河重鎮(zhèn),是南北雙方保衛(wèi)疆土、擴充地盤的往來關(guān)隘和軍事要津,為兵家必爭之地。北魏于碻磝津置關(guān),名濟州關(guān),隋末廢。唐天寶十三年(754年,安史之亂的前一年),州城為河所陷,轄地并入鄆州。 金天德二年(1150年),黃河泛濫,淹沒巨野,濟州又遷到任城。其間,在巨野、任城兩地數(shù)次來回遷移。元至元八年(1271年),升濟州為濟寧府。因“濟水南會泗,北會汶,州居其中”;又因巨野一帶曾被河水淹沒,而任城“地勢高亢,關(guān)津險阻”,“可保安寧”,故名“濟寧府”。濟寧之名首見。府治仍在巨野。次年,移府治于任城。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升濟寧府為濟寧路,轄兗州、濟州、單州。明代洪武十八年(1385年),濟寧府降為州,屬兗州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升濟寧為直隸州,隸兗沂曹濟道(治濟寧)。1948年8月,濟寧全境解放。1953年7月,建立濟寧專署,1967年改稱濟寧地區(qū),1983年10月改稱濟寧市。 三、鄆 州 《水滸傳》第23回、第45回、第48回、第49回、第119回等回目中,都提到過鄆州?!班i州”的名號,還在宋江第三次攻打祝家莊時起了重要作用:宋江兩次攻打祝家莊不成,又被祝家莊捉去了幾個頭領(lǐng),因而在寨中眉頭不展,面帶憂容。恰在此時,來投奔梁山的登州兵馬提轄孫立主動提出,由于自己和祝家莊的教師鐵棒欒廷玉是一個師父教的武藝,彼此熟悉,“我們今日只做登州對調(diào)來鄆州守把,經(jīng)過來此相望,他必然出來迎接。我們進身入去,里應(yīng)外合,必成大事?!彼谓犝f此計大喜,把愁悶都撇在九霄云外,經(jīng)過精心安排,孫立、宋江里應(yīng)外合,順利地打下了祝家莊。這祝家莊屬鄆州管轄。當欒廷玉向莊主祝朝奉介紹孫立“今奉總兵府對調(diào)他來鎮(zhèn)守此間鄆州”時,祝朝奉道:“老夫亦是治下?!?/p> 不少人認為鄆州一直設(shè)在鄆城縣。其實,鄆州設(shè)立于隋開皇十年(590年),治萬安;鄆城縣設(shè)立于隋開皇十八年,系由萬安縣改名而來,比鄆州的設(shè)立還晚了八年;當時州治、縣治都在今鄆城縣城東約九公里處的古鄆邑(周春秋魯成公四年[公元前587年]冬,始城鄆,為魯西鄙,地鄰曹、衛(wèi),嘗聚軍于此,以防侵軼[yì侵軼:侵犯襲擊],故名鄆。據(jù)考該“鄆邑”址在今鄆城縣城東九公里處的張營)。(另:《山東通志》卷三《泰安府·東平州》載:隋“開皇十六年(596年)析兗州萬安縣置鄆州,大業(yè)三年(607年)改為縣”。也說明鄆州的設(shè)立要早于鄆城縣的設(shè)立)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鄆州屬河南道,鎮(zhèn)五縣:一須昌、二巨野、三宿城、四壽張、五鄆城。貞觀八年(634年),以州治卑濕,徙鄆州州治于須昌(在今東平縣州城鎮(zhèn)西北7.5公里、鄆城東北約50公里,土山以東、埠子村舊址以西,東經(jīng)116°20′、北緯35°43′-36°71′之間。已淹沒于東平湖中),下領(lǐng)九縣:須昌縣、壽張縣、鄆城縣、巨野縣、盧縣、平陰縣、東阿縣、陽谷縣、中都縣。唐憲宗元和年間(806—820年),鄆州“管縣十:東平、須昌、陽谷、壽張、盧、東阿、鄆城、巨野、平陰、中都?!苯鸫蠖辏?166年)五月,河決陽武,由鄆城縣境東流入梁山泊;為避河決,鄆城縣徙治地勢較高的盤溝,即現(xiàn)在的鄆城縣城。清·光緒《鄆城縣志》卷一《方域志·沿革》:“自隋置鄆州,至唐貞觀八年(公元634年)以上,鄆州即今鄆城縣。自貞觀八年至周廣順二年(公元952年),鄆州即今東平州”。北宋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河決鄆州,州城浸沒,遂移州、縣城于五陵山前五里平原處(今東平縣州城)。 歷史上,鄆州名稱多有變動。隋大業(yè)二年(606年),改鄆州為東平郡,治鄆城;唐武德四年(621年),東平郡改鄆州,初治鄆城,后治須昌。唐天寶元年(742年),全國州改郡,鄆州改為東平郡(治須昌);乾元元年(758年),全國郡改州,東平郡又改為鄆州(治須昌)。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升鄆州為東平府,至此不復(fù)置鄆州。 無論州治設(shè)在鄆城還是設(shè)在須昌,鄆州都是戰(zhàn)略要地。從隋開皇十年至北宋宣和元年(公元590—1119年)鄆州存續(xù)的五百三十年間,以“鄆州”命名且駐鄆州或雖未以鄆州命名但治所在鄆州的更高級別的行政機構(gòu)有: 鄆州總管府。唐武德五年 (622年) 討平徐圓朗,置鄆州總管府,轄鄆、濮、兗、戴、曹5 州32 縣,府治鄆州(今鄆城縣)。總管府作為州級政區(qū)之上的政治建制,既管民政,又管軍政,甚至擁有中央授予的州縣官員任免權(quán)??偣芨能娛侣毮?,主要是鎮(zhèn)撫一方;其次是訓教管內(nèi)府兵,管理軍坊。按照常例,凡任總管之職者,必定兼任駐在州的刺史——二級行政區(qū)的行政長官,且以駐在州的全名作為本總管府的專名,合稱'囗州總管府'。這是隋唐時代總管府、都督府的顯著特征。 鄆州都督府。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改鄆州總管府為鄆州都督府,府治鄆州(今鄆城縣),管州十二:鄆州、兗州、青州、齊州、曹州、濮州、密州、海州、沂州、萊州、淄州、登州,轄七十三縣。都督府是唐王朝在重要地區(qū)設(shè)置的地方行政機構(gòu),與其屬州是上下級的統(tǒng)屬關(guān)系,具體表現(xiàn)在上下級行政關(guān)系、對屬州的監(jiān)察職能以及軍事管理職能等三個方面。都督掌督諸州兵馬、甲械、城隍、鎮(zhèn)戍、糧廩,總判府事。都督一般兼任治所州的刺史。唐貞觀元年(627年)撤府。 平盧淄青節(jié)度使(淄青鎮(zhèn))。其治所原在青州,轄青、淄、齊、沂、密、海六州。由于唐代安史之亂后藩鎮(zhèn)割據(jù),平盧淄青節(jié)度使李正巳借戰(zhàn)爭時機不斷擴充地盤,到唐代宗大歷十一年(776年),其地盤已擴大為淄、青、齊、登、萊、兗、海、沂、密、鄆、曹、濮、德、棣、徐等十五州之地,大致相當于今山東省幾乎全部,以及江蘇省北部的徐州、連云港,河南省東北部的濮陽等地區(qū)。為了更好地控制新得到的曹、濮、兗、鄆、徐五州,同年,李正巳把鎮(zhèn)治從青州遷移到鄆州,并以其子李納為青州刺史,鎮(zhèn)守青州。至此,平盧淄青節(jié)度使(淄青鎮(zhèn))成為唐朝的第一大藩鎮(zhèn)。后來,李正巳之孫李師古、李師道先后擔任節(jié)度使,二人皆圖謀自立,并聯(lián)合其他節(jié)度使,反叛朝廷。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七月,唐憲宗下詔討伐淄青鎮(zhèn),朝廷派遣大將田弘正、李光顏、李愬等率宣武、魏博、義成、武寧、橫海五鎮(zhèn)聯(lián)合舉兵共同討伐,從而形成了數(shù)路大軍一起壓到淄青鎮(zhèn)的局面。面對唐軍的強大攻勢,淄青軍節(jié)節(jié)敗退,淄青鎮(zhèn)內(nèi)部也開始瓦解。元和十四年(819年)二月,駐扎在陽谷的淄青軍都兵馬使劉悟率一萬多軍隊舉兵反正,從陽谷殺回鄆州,真搗平盧淄青節(jié)度使李師道的老巢;同時他還派人通知魏博軍,請求援助。一夜之間,劉悟軍攻破鄆州城,殺死了李師道,向朝廷投降。淄青鎮(zhèn)其他各州也全部繳械投降。至此,割據(jù)長達六十年之久的淄青鎮(zhèn)最終被唐朝廷收復(fù)了。 天平軍節(jié)度使。唐憲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山東藩鎮(zhèn)李師道被殺后,唐王朝將原平盧淄青節(jié)度使所轄地區(qū)平分為三道,以華州刺史、禮部尚書、兼御史大夫馬摠(zǒng)為鄆、曹、濮節(jié)度觀察使;十五年,改稱天平軍,轄鄆、曹、濮三州,治所在鄆州。穆宗長慶元年(821年),因劉總以幽鎮(zhèn)地歸順朝廷,徙天平軍節(jié)度使,乃召馬摠歸京。馬摠歸京途中,劉總病死,于是復(fù)命馬摠還鎮(zhèn)天平軍。原來的淄青鎮(zhèn)一分為三后,各自管轄其所轄范圍,勢力均衡,都直接服從朝廷,成為唐王朝牢固控制的地區(qū)。唐咸通五年(864年),天平軍增領(lǐng)齊州、棣州;咸通十三年(876年),齊州、棣州劃出。北宋沿襲唐制,仍置天平軍。北宋至道三年(997年),以鄆州屬京東路。 京東西路安撫使。歷史資料中記載京東西路安撫使使治鄆州有三次:一、北宋至道三年(997年),置京東西路安撫使于須城,治鄆州(后唐同光元年[923年],改須昌為須城縣,為鄆州治)。二、慶歷(1041—1048)初,置西路安撫使。三、北宋熙寧七年(1074年)析京東路西部置,治鄆州,后徙治應(yīng)天府(今河南商丘市南)。當時全國分十五路,路下轄府、州、軍、監(jiān)、縣等?!鞍矒崾埂睘檎乒芤宦奋娛潞兔裾母呒壒賳T,也稱“經(jīng)略安撫使”。 鄆州大都督府。北宋大觀元年(1107年),升鄆州為大都督府。宣和元年(1119年)改為東平府。該史料見《山東通志》卷三《泰安府·東平州》。 四、東平府 《水滸傳》中兩次集中寫東平府。第一次是二十六回,關(guān)系到梁山好漢、打虎英雄武松的命運。武松為給哥哥武大郎報仇,在到縣里告狀官府不予受理的情況下,殺了仇人潘金蓮和西門慶,提著兩顆人頭、押著王婆,到陽谷縣衙投案自首??h官念武松是個義氣烈漢,又想他為自己上東京去了一遭等好處,一心要周全他,把人們的招狀從新做過,將罪行改得輕了,念給武松聽后,寫一道申解公文,將一干人犯,解本管東平府,申請發(fā)落。東平府尹陳文昭是個聰察的官,哀憐武松是個仗義的烈漢,把招稿卷宗都改得輕了上報,并差人星夜赴京師與他干辦,從而判王婆凌遲處死,判武松脊杖四十、迭配孟州牢城。武松看剮了王婆,自和兩個防送公人,離了東平府,徑投孟州去了。第二次寫東平府,則關(guān)系到梁山的前途和命運——盧俊義與宋江誰為山寨之主。按晁蓋晁天王遺言,盧俊義活捉了史文恭,就應(yīng)做梁山泊主;但盧俊義執(zhí)意讓宋江做,眾頭領(lǐng)對盧俊義做梁山泊主也嘖有煩言。宋江為不負晁蓋遺言,提出向梁山泊附近的東平府、東昌府借糧:“可寫下兩個鬮兒,我和盧員外各拈一處。如先打破城子的,便做梁山泊主”。宋江拈了東平府,盧俊義拈了東昌府。結(jié)果,宋江先打下東平府,名正言順地坐上了梁山泊第一把交椅。 宋宣和元年 (1119年) 升鄆州為東平府,府治即今山東東平縣州城。宋靖康二年(1127年)正月癸已,河北兵馬大元帥康王趙構(gòu) (南宋高宗) 移軍東平。宋建炎四年(1130年),金立劉豫為傀儡皇帝,國號大齊,始治大名,后遷治東平府須城(今州城),時稱'東京'。元改東平府為東平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東平路為東平府。洪武八年(1375年),東平府降為州,同年撤須城縣并入東平州,屬濟寧府。 上述考證,內(nèi)容均取自相關(guān)史料或權(quán)威資料。但由于原記載多有不一致處,筆者含毫有寄,反復(fù)斟酌,方有此篇。由于本人對有關(guān)歷史、地理知識學習不夠,文中如有不當之處,敬請賜教。 編輯:梁山發(fā)布 榮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