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兒張某,2023年9月29日就診,年3歲,感冒3天,咳嗽1天,黃痰黏不易咳出,就診時清如水狀的鼻涕從鼻孔流下來,亦伴流眼淚。舌兩邊乳頭突出,舌根兩邊白膩。 脈診: 左寸浮關浮滑尺沉細 右寸浮關浮滑尺沉 處方: 蜜麻黃3g 桂枝10g 杏仁10g 炙甘草6g 黃芩6g 柴胡8g 當歸10g 紫菀15g 桔梗15g 浙貝8g 木香3g 地龍3g 熟大黃3g 魚腥草10g 生姜10g 大棗10g 患兒山根發(fā)青,脾胃虛寒,大小魚際通紅,心肺經有郁熱。表證未解而肺經郁有痰熱,與紫菀湯加減。紫菀湯加減是我常用來治療干咳痰黏難出的常用處方,介紹如下:支原體肺炎的經方治療。 紫菀湯方義介紹: 紫菀湯出自《小品方·治少小百病諸湯方》,后被《千金要方》、《外臺秘要》、《醫(yī)心方》等方書所抄錄,主治相同,劑量略有不同,《小品方》載紫菀湯原文如下: 治小兒中冷及傷寒暴咳嗽,或上氣咽喉鳴氣逆者,或惡寒鼻塞清水出,紫菀湯方。 紫菀、杏仁(去皮尖)、甘草(炙)、黃芩、麻黃(去節(jié))、橘皮、桂心、青木香、當歸(各一兩)、大黃(三分) 上十味,切,以水三升,煮取九合,去滓,一歲以上,至五歲兒以意量之,分服。 紫菀湯原文記載主治小兒咳嗽,紫菀湯可以看做由經方麻黃湯為底方化裁而來,方中麻黃、杏仁、桂枝、炙甘草乃麻黃湯,散寒解表,麻黃中含有麻黃堿,可以擴張支氣管;紫苑辛而不燥,潤而不寒,補而不滯,主咳逆上氣,胸中寒熱結氣,下氣,通利大小便,消痰、止咳嗽,現代藥理學研究顯示,紫苑既有鎮(zhèn)咳、祛痰、平喘、抗氧化、抗缺氧以及通便利尿作用。黃芩瀉肺熱,對氣管過敏性收縮及過敏性氣喘均有緩解作用,具有抗炎、抗病原微生物作用,為天然抗生素;當歸,《神農本草經》記載其“主治咳逆上氣”,當歸多油脂,主滋潤,長于潤肺止咳、潤腸通便,有較好抗炎作用,并具有平喘作用;因青木香是含有馬兜鈴酸的藥材,此處用木香代之。木香行氣解痙,對支氣管平滑肌的痙攣有較好的解痙作用,對陣發(fā)性刺激性嗆咳有效。橘皮辛能散,苦能泄,溫能通行,則逆氣下,主胸中瘕熱、咳嗽痰多、氣實痰滯,橘皮有松弛支氣管平滑肌作用;大黃瀉熱毒,破積滯,療時行熱疫,泄肺胃之熱,現代藥理學研究顯示,大黃有多種藥理作用,其中就包括抗炎及抑菌的作用。 原方即針對虛人外感后,太陽陽明合病發(fā)熱、咳嗽,若陽明熱勢顯,癥見發(fā)熱惡熱,口干、鼻干,舌紅或舌乳頭突出,脈洪滑,亦可加石膏、知母退熱。 中冷及傷寒為感受風寒邪氣,惡寒鼻塞清水出是太陽病未解之證。暴咳嗽,或上氣咽喉鳴氣逆者為太陽經表閉,肺氣宣發(fā)不利,郁而化熱之象,為寒包火型咳嗽。而木香有解痙止咳之作用,當歸養(yǎng)血止咳,可治療虛人外感,橘皮化痰行泄氣實痰滯,紫苑化痰,黃芩大黃清熱泄火。 應用紫菀湯合方治療支原體肺炎的辨證加減經驗: 若太陽表證不明顯者,如不流清涕、不惡寒者,去桂枝。若脈浮,發(fā)熱惡寒者,即仍存在太陽病,則可用桂枝,發(fā)汗解表用生麻黃,止咳平喘用炙麻黃。 若脈洪滑,發(fā)熱惡熱、汗出者即為陽明病,癥狀還可見口干、鼻干,舌紅或舌乳頭突出,為里熱盛之證,原方可加石膏、知母。若大便干、不解大便者,為合病陽明腑實證,仍用大黃,腹?jié)M者,還可加厚樸、枳實,即小承氣湯。 若舌質紅,舌乳頭突出者,此為陽明熱盛,除加加石膏、知母者,還可加魚腥草,魚腥草清熱解毒以治療痰熱喘咳。 若舌干黃或脈沉滑者,為有積食,可用大黃、枳實,治療食積證。 若脈弦弱,此為有少陽病,方中以柴胡易麻黃,以和解少陽樞機,通利三焦。 若舌質淡白,右關脈沉弱,為有太陰病,原方加生姜大棗,可以助脾胃運化,扶助正氣以抗邪。若舌苔白膩者,原方加生白術或砂仁、姜半夏以行氣健脾,有明顯消化不良癥狀的,可加小建中湯治之。 若尺脈沉弱,此為有少陰病,方中加附子細辛以振奮正氣,祛邪外出。 若脈細弱,此為有厥陰肝經陰血虛之證,原方在用當歸的基礎上加烏梅生津養(yǎng)陰。 肺炎支原體肺炎往往痰粘難咳癥狀多見,則加桔梗、麥冬,玄參消肺熱,桔梗有黏液促排劑作用,麥冬養(yǎng)陰潤肺,下氣止咳,可以潤肺止咳,發(fā)揮稀釋痰液的作用,此二味藥即玄麥甘桔湯的主要成分。 若舌苔黃膩者,為有濕熱,原方加三仁湯治之以清熱化濕。 若舌苔水滑,為有水氣,原方加當歸芍藥散以活血利水,其惡寒、脈浮者,原方加五苓散。 若痙咳重,即陣發(fā)性刺激性嗆咳癥狀明顯,原方在木香的基礎上可加全蝎、地龍、蟬蛻等解痙類蟲類藥,可以解痙止咳,可明顯緩解陣發(fā)性刺激性嗆咳癥狀。 |
|
來自: 花無缺3myj1j3d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