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一段話,給做父母的每個人都有提醒:“如果你是一個普通的父母,沒有什么資源,沒有什么太多文化,也不知道怎么去教育好自己的孩子,那么就請你多鼓勵他,多認(rèn)可他,多表揚他,多理解他,還有多支持他。千萬不要把自己的認(rèn)知,焦慮,恐懼,憤怒,委屈強行轉(zhuǎn)移給孩子,這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孩子若是平凡之輩,那就承歡膝下,若是出類拔萃,那就讓其展翅高飛,要學(xué)會能夠接受孩子的平庸,就像孩子從來沒有要求父母一定要多好一樣?!?br> 對于我們的孩子,無論是誰,都希望孩子以后你自己強,然而,我們都是平凡而普通人,怎么去正確引導(dǎo)孩子走上社會,并且過得比我們好呢? 或者說,我們把自己的期望和夢想,甚至后半輩子,都寄托在了孩子身上。 或許是因為自己活得太普通,有些不甘心,或是有些美好想法已經(jīng)錯過了實施的計會,自己的生活沒了盼頭,才愿意把一切寄托在孩子身上。 也許,曾經(jīng)我們的父母也這樣期望我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卻不知,現(xiàn)在的我們既不是龍也不是鳳,而是平凡而普通的自己。 其實,任何時候自己想的只是自己想的,并不符合別人的意愿,當(dāng)你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的時候,你是否想過孩子的想法? 或許,你也是經(jīng)歷了生活的磨難,社會的拷打才有了這種想法,但是,孩子還是一張白紙,你的勾畫,讓孩子壓力倍增,也少了屬于自己的快樂。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做家長的總是喜歡用別人家的孩子為例,來教育自己家的孩子。 你是否想過自己家孩子的感受?你是否想過,孩子沒有用別人家的父母來跟我們比,任何時候,都不要去比較,這樣的結(jié)果,只能讓人崩潰。 說白了,這就是以愛之名去精神綁架,用父母的身份,去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活著。 對孩子來說,這應(yīng)該就是最痛苦的事情了,久而久之,在父母面前也就少了自信和尊嚴(yán)。 我們小的時候,是不是喜歡被鼓勵,被表揚而不愿意被否定?當(dāng)我們?nèi)〉靡稽c小小成績的時候,希望得到父母的欣賞和表揚,這樣才會覺得有自尊和價值。 孩子終究是有自己的生活和人生的,你鋪的路不一定就是正確的,讓孩子自己選擇,我們只是引導(dǎo)就好。 現(xiàn)實生活中,最好做到:接受父母的平凡,接受自己的平凡,以及接受兒女的平凡。做好自己應(yīng)該做的,原諒父母的不完美,接納孩子的平庸。 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自己就是平凡的人,沒資源,沒太高的文化,不要讓自己的認(rèn)知影響了孩子,不要苛求孩子必須能夠出人頭地。 只是給予鼓勵和理解,肯定和支持,讓孩子有自己的選擇和自由地發(fā)展空間。 張愛玲說過:“如果孩子的出生,是為了繼承自己的勞碌,恐慌,貧困,那么不生,也是一種善良。” 因此,做為父母,就不應(yīng)該把自己的焦慮,恐慌傳遞給孩子,千萬別把自己的一切寄托在孩子身上。 所以,對于孩子,只要付出自己的努力,給他們一個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有好的家風(fēng),他若是出類拔萃,就讓他展翅高飛,若是平凡之輩,那就接受他的平凡。 我們能夠給孩子的就是一個溫暖的家,一個愛他們,能給他們自信和支持,多肯定自己的孩子,不要跟別人家孩子攀比。 而我們卻不能替代他們做出太多的選擇,與其拔苗助長,不如默默陪伴。 讓他們擁有自己善良的品性和良好的修養(yǎng),有能夠適應(yīng)生活的能力,在自律之中尋求自我發(fā)展。 當(dāng)我們想明白了,就會少一分焦慮和煩惱,多一分驚喜和快樂,孩子有出息更好,沒出息就做一個平凡普通的人也很好。 |
|
來自: 小橋流水1i79ra > 《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