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帖內(nèi)容為杜甫五言律詩《送張十二參軍赴蜀州,因呈楊五侍御》:好去張公子,通家別恨添。兩行秦樹直,萬點蜀山尖。御史新驄馬,參軍舊紫髯?;嗜A吾善處,于汝定無嫌。 全卷共16行,42個字,正文單字大小足有10厘米。曾有人言:“篆無隸法,不得飛動;無草法,不得古雅;無斯法,不得嚴肅?!倍鴳阉剡@件草篆之作堪稱一大嘗試,也可以說是“破體書”的一種實踐,昔日王獻之變王羲之行體為行草并用,此后,諸多名家都進行過嘗試,如張旭的“草隸”、顏真卿《送裴將軍詩帖》和懷素這件《杜詩五律》。 這件“草篆”最突出的特點是篆法的“逆回”,即逆鋒起筆、回鋒收筆,以及連筆的運用,每一行的字連帶極為自然,甚至多以以一筆寫就,而在寫的過程中,依然能注意到大小、方圓、粗細、左右的使轉(zhuǎn)變化,可知行筆絕非迅疾、揮毫寫就的,而是胸有成竹、結(jié)字、章法在心中早已安排布置好了的。 《杜詩五律》的另一大特點就是“以圓為法”,書寫時的頻繁絞轉(zhuǎn),生成了筆畫結(jié)字中形成的圓,再配以中鋒行筆和絲絲飛白,又多了幾分草書的縱逸灑脫之氣。相比于懷素的《自敘帖》《論書帖》,這件作品筆法更加復雜,不追求端莊與高古,但更注意圓整與節(jié)奏型,中心的左右搖擺變化,體現(xiàn)的是行筆自由的趣味性。 《杜詩五律》仍是以草書為體,以篆書點畫為用,不僅保留了草書書寫時的速度感與時序感,又讓端肅古雅的篆書變得率意有個性。 《杜詩五律》要注意幾個問題,首先是以草書筆法為主,注意連筆、快寫等,將此作的外在特征表現(xiàn)出來,其二是注意某些字的運筆,把握住筆畫使轉(zhuǎn)的豐富性與厚重感;其三是飛白的運用,注重虛實、枯潤變化。 好去張公子,通家(別恨添。) (通家)別恨添。兩行(秦樹直,) (兩行)秦樹直,萬(點蜀山尖。) (萬)點蜀山尖。御史(新驄馬,) 御史新驄馬,參(軍舊紫髯。)
(參)軍舊紫髯。 皇華吾善處,于汝(定無嫌。) (于汝)定無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