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日前,俄羅斯衛(wèi)星網報道了一位中國的科學巨人,文章標題為《中國科學家因何獲得800萬美金?》,向俄羅斯人民介紹了一位中國科學家,并且在文章末尾,俄羅斯媒體還呼吁本國的青少年,應該向這位中國科學家學習,為自己的祖國貢獻一份力量。 這位被多個國家報道的中國科學家,就是中國的“雷達專家”劉永坦。 可以說,在中國雷達領域,所有的科研人員不是這位院士的弟子,就是他弟子的弟子,但是,這位當今的雷達泰斗不僅在平常的生活中低調又謙虛。 在拿到國家獎勵800萬獎金以后,馬上就捐掉了,設立了獎學金基金,繼續(xù)支持哈爾濱工業(yè)大學雷達專業(yè)的發(fā)展。 這位在日常生活中平平無奇的老人,就像金庸筆下的“掃地僧”一般,是真正的高手。 他發(fā)明的超視距雷達,讓美國傳說中的F-22隱形戰(zhàn)機無所遁形,只能在中國的雷達“天眼”下顯示出它的真面目,并且,讓美媒也大為驚嘆,只要美國的航母一接近,中國的轟K6戰(zhàn)機就掛彈起飛了。 那么,到底是什么讓劉永坦院士堅定的選擇雷達項目?他的發(fā)明又對中國的國防工程又有什么樣的影響呢?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在2018年的中國科學大會上,劉永坦院士從主席手中接過了代表中國科技領域的最高獎項——最高科學技術獎的獎章。 這位82歲高齡的老院士依舊奮斗在我國雷達最前沿的領域,正是因為他對于雷達領域的突出貢獻,才讓我國的雷達技術實現(xiàn)了從0到1的突破,讓雷達在中國扎根。 更重要的是,雷達項目是我國國防項目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其中由劉永坦院士牽頭的超視距雷達無疑是大國重器。 在頒獎典禮結束以后,劉永坦院士在其他科研人員的陪同下,參觀陳列了自己數(shù)十年來科研成果的展覽館。 在看到中國的國防科技技術越做越大、越做越強時,劉永坦院士不僅流下了熱淚,他說自己不會因為年邁就選擇退休,而是會繼續(xù)沖在第一線,為我國的國防科技和雷達事業(yè)繼續(xù)發(fā)光發(fā)熱。 這位已在耄耋之年的老人的話,卻給了在場所有科研工作者非常大的觸動。 劉永坦院士是中國雷達行業(yè)的的領頭羊,他一生的經歷交織著坎坷和輝煌,也是中國國防技術發(fā)展的寫照。 劉永坦院士是我國提出“新制式雷達”這一課題的第一人,當時中國雷達的發(fā)展方向就只是看的遠。 但是劉永坦院士提出:中國的雷達不僅要看的遠,而且要纖毫畢現(xiàn),要達到孫悟空“火眼金睛”的程度,雷達能看的多好,就意味著中國的國防能達到多高的程度。 要知道,當時中國還是一個雷達弱國,跟前沿的英國和美國相比,不占任何優(yōu)勢。 而且劉永坦院士提出來的新制式雷達還是一項國際上都沒有出現(xiàn)的新技術,也就是說,這是中國需要獨立攻堅的難題。 但是,也正是因為在國際上獨一無二,才讓他有這種決心和毅力,“要是跟在別人后面,永遠都做不出好東西”。 于是劉永坦毅然決然的帶領了一組科研人員組建團隊,一起開拓這一塊科研的“無人區(qū)”。 作為國家科研的保密項目,工作組的工作地點只能選擇在人跡罕至的地帶,保障日常生活都成了一個很大的麻煩,并且他們研究的是最前沿的技術。 中國的基礎設備卻十分落后,完全跟不上。 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劉永坦選擇了扎根土地,也留下了一句名言:“科研不就是攻克難點嗎?” 雷達團隊在這種艱苦的條件下,還要每天超負荷的工作,因為當時沒有電腦,所有的數(shù)據和論文都要手寫紙質報告,一頁紙如果出現(xiàn)一個錯誤,整頁紙都要全部重寫。 在700多頁的報告寫完之后,光是廢紙就留了得有半米多高。 劉永坦院士當時回憶說,因為天氣太冷,也沒有取暖設備,只能硬著頭皮寫,最后吃飯時候連雞蛋都拿不起來。 最終,科研團隊就憑借著當時落后的裝備,在進行了上千次改進實驗以后,終于在1990年出了成果,給中國的海上軍事團隊裝上了雷達天眼。 繼續(xù)前進當時“新制式雷達”這項技術不僅給他帶來了許多獎項,還帶來了腰肌勞損等常年握案工作積勞成疾的疾病。 但是劉永坦院士并沒有選擇止步于此,他覺得自己還“寶刀未老”。 于是又帶領團隊繼續(xù)解決雷達的電離干擾問題,要知道,這個問題當時在國際上還沒有妥帖的解決方法,也就是說,他又一次帶領團隊進入了科研的無人區(qū)。 但是,哪知道這一次竟然比第一次攻關研究更為艱難。 劉永坦面臨的是內外兩重的壓力,妻子遭遇了車禍,只能每天拄著雙拐活動,并且雷達研制的樣品和正品之間的差距很大,無法按時交付。 最后,劉永坦院士咬咬牙,向他自己供職的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借了800萬元,重新開始走雷達的“長征路”。 為了對抗來自赤道的電磁干擾,讓雷達能夠在赤道附近安家,他每天和團隊成員輪流三班倒,研究室每天都是燈火通明,直到2011年,終于守得云開見月明。 這項前所未有的雷達技術,得到了世界上其他國家的認可。 此前在雷達領域享有盛名的美國和英國,也派了大量的科研人員來中國學習技術,劉永坦院士“讓中國雷達走在世界前列”的愿望也得以實現(xiàn)了。 隨后,為了不讓中國的雷達團隊后繼無人,在2021年,劉永坦又牽頭在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建立了著名的“永坦班”,并由自己親自擔任班主任,為中國的雷達事業(yè)培育后備力量。 他在開學典禮上說,希望廣大的學子能夠積極投入到中國雷達事業(yè),讓中國的天眼看得更遠。 同時將自己獲得的全部的獎學金悉數(shù)捐出,以獎學金的形式幫助學生。 劉永坦院士的這份淡泊名利,正是來自于他的父母。 他的父親曾經在他求學的時候告訴過他,要幫國家干一點實事,這句話他一直記得,劉永坦院士也說,父母的教誨才是他最大的支撐。 鴻鵠之志劉永坦院士出生于書香門第之家,外祖父一家五代都是教師,他的母親也是一位小學老師,因此,母親的諄諄教誨也讓他覺得受益匪淺,從小就立下了大志向。 當時,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是中國水深火熱的時代。 在戰(zhàn)亂的背景之下,劉永坦一家人一路流離失所,為了生活,在十年之間換了六五個城市。 從小開始,劉永坦就對家難和國難有了深刻的認識,他小時候曾經很天真的問過父親,“為什么日本人進攻中國,那么中國不開飛機把他們攆走?” 他的父親回答說,“現(xiàn)在中國積貧積弱,在武器上是沒有辦法和日本人抗衡的”。 這句話就是引領他未來走向中國國防事業(yè)的一個“引線”,從此,劉永坦就立志要改變中國的現(xiàn)狀,走上科學家的大路。 并且,當小學老師的母親也十分善于教孩子,在很小的時候,母親就會給他讀一些科普讀物。 上高中的時候,恰好老師也十分善于啟發(fā)學生,他的老師也認識到了劉永坦在物理方面的天賦,并鼓勵他考取了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當時,哈工大在一篇報紙上投了文章,講述的就是哈爾濱工業(yè)大學一直以來的紅色傳統(tǒng)。 劉永坦就是在這個時候找到了自己未來的方向,他要成為一名“紅色工程師”,報效祖國。 隨后,他憑借著非常優(yōu)異的成績進入了自己夢寐以求的哈工大,當時雖然學校的條件非常艱苦。 但有哈工大著名的“八百壯士”,也就是哈工大的800多名師生,成為了未來哈爾濱工業(yè)大學的基石。 在這樣的學術氛圍之下,劉永坦也深受啟發(fā),一直努力刻苦的學習。 在1978年,國家決定派出一批公費留學生,到當時雷達技術非常先進的英國進行學習,劉永坦成功入選,當時,他來到了英國著名的伯明翰大學。 在這里,他看到了很多在中國從未看到過的國際上最為先進的設備,也讓他更加深刻的意識到了當時中國和其他國家的差距。 一時百感交集,于是一頭扎進了伯明翰大學的圖書館,孜孜不倦的翻閱起各種前沿的外文文獻。 他在伯明翰大學的導師希爾曼對他刮目相看,并且還讓他獨立負責了一個民用的雷達項目。 在留學期間,謝爾曼曾經多次邀請劉永坦留在英國,但是劉永坦不為所動,非常堅定的說:“我的生命牢牢的扎根在中國的土地里”。 在進修結束后的1981年,劉永坦毅然決然的選擇了回到祖國,為中國的雷達事業(yè)添磚加瓦,于是才有了后來中國新制式雷達的誕生。 在2021年的一檔節(jié)目《中國輿論場》中,討論了一個當時在美國媒體中引起了轟炸的問題:
當時這個場面在美國媒體中引起了非常大的轟動,讓美國清晰的認識到了中國雷達先進性。 如果美國以后再想要進入中國的海域進行演習,或者想要神不知鬼不覺的靠近中國,是異想天開的了。 而中國的這份底氣,背后依靠的就是中國設立在海上的雷達天眼。 而雷達天眼就是來自于劉永坦院士的新制式雷達項目,不僅有海上的這一個,而且劉永坦院士掌握的其他技術也成了中國海疆之中不可代替的一種強大力量。 結語在中國,每一個時代都有每一個時代的英雄,這一位年邁的老人,在本應該安享晚年的年齡,卻毅然決然的選擇堅守在雷達行業(yè)的最前沿,為中國培養(yǎng)出一批又一批的雷達科學家。 劉永坦院士可以說是為中國的雷達事業(yè)嘔心瀝血,無愧于他“雙院士”之名,這種一心為國為民,不求回報的精神,也同樣值得我們后輩尊敬和學習。 相信在中國科研前輩的扶持之下,中國未來會在更多項目上突破西方國家的技術封鎖,實現(xiàn)未來中國科研技術的偉大復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