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居士酒醉飯飽,倚于幾上。白云左繚,清江右洄,重門洞開,林巒坌入。當是時,若有思而無所思,以受萬物之備,慚愧!慚愧!” ——蘇軾《書臨皋亭》
若說揮灑自若,揮斥恣意,文字間上下縱橫極瀟灑的,大概蘇軾若排了第二,世間恐無人敢稱第一了吧?讀這等小品文,如嚼橄欖,回味無盡。 從文字上就能看到一片開闊景色:白云清江,山巒樹林,撲面而來,一人坐擁無限美景,呈現(xiàn)在眼前,似乎可以想點啥,然而終是被美景所惑,什么也沒想,而心無掛礙,看萬物呈現(xiàn)豐美之態(tài)。最妙的是,此人還是“酒足飯飽”!一覽風(fēng)光秀色,面對自然的豐厚饋贈,直呼“慚愧”,這該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滿意足和別無所求? 不以世間得失縈懷的人是真正的閑人。放得下世間塵煙,才能看見天地之美,心中若是有得失算計,身處仙境恐怕也心不離凡塵。蘇軾在黃州,是人生至暗時刻,然從至暗中重生,亦是自黃州起。 悟得“萬物皆備于我”,便是有了主人意識,天地間一切皆屬我; 悟得“萬物皆備于我”,便是有了與萬物平等為友的意識,我和萬物一樣存在于世,他們在等待我發(fā)現(xiàn),與他們嬉游; 悟得“萬物皆備于我”,便是有了世界存于我心的開闊,還有什么可以滯礙我和世界的交流?人世的一點磕絆能奈我何? 悟得“萬物皆備于我”,便有了收受世界恩典的感激,自然世界饋贈的豐厚宴饗,此刻專美于我,十分滿足,受寵若驚,受之惶惶; 自足、自信、自得,自在,黃州時的蘇軾,在從“子瞻”向“東坡”的轉(zhuǎn)換中,跳脫了得失的窠臼,成了天地間的自由閑人。 那最后兩句的“慚愧”,像極了平常人得到寶貝后的喜悅外溢又假裝掩飾的矜持,可愛,可愛! 這樣的一顆心,實在是自由的無有邊界了。 ——極喜歡這篇小文,特記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