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譜研究
化州塘表石龍《董氏宗譜》“居一公”考 廣西 賀州 董全吉 化州董氏族譜,從董仲舒記載世系到化州遷徙祖。對比廣東花都高氏、茂名許氏的族譜,寬公之前世系名字大體一致,名字或增或減,同名卻是各世代穿插安放,為此,僅作粗略分析,不當之處,敬請斧正! 一、寬公號居一前的世系與遷徙,難以采信 早年對上海馬橋遺址、浙江桐鄉(xiāng)新地里遺址良渚文化墓葬中人骨的古DNA研究顯示,墓主個體在遺傳結構上與百越系統(tǒng)尤其是東南沿海的越族群體較為接近。根據現代上海郊區(qū)人群與其他人群的比較,研究者認為良渚、馬橋先民的血脈仍是當地人的主要構成。同時,被稱為“仙篆”的原始圖像文字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福建當地早期土著文化所達到的水平。章學誠《文史通義·外編》曾說:“譜系之法,不掌于官,則家自為書,人自為說,子孫或過譽其祖父,是非或頗謬于國史。其不肖者流,或謬托賢哲,或私鬻(yù)宗譜,以偽亂真,悠謬恍惚,不可勝言?!保弧段氖吠x·永清縣志 士族表序例》“今大江以南,人文稱盛,習尚或近浮華。私門譜牒,往往附會名賢,侈陳德業(yè),其失則誣”。 “八姓入閩”說法主要源自福建家譜,然幾乎所有南方人的家譜中,都有“衣冠南渡、根在河洛”的記載,以證明自己是古代名門望族的后裔(見網絡文獻《福建人的祖先,是從哪里來的?》);三次大規(guī)模衣冠南渡,分別為:晉末永嘉南渡、安史黃巢之亂南渡、靖康之難衣冠南渡。很多家族也把自己的歷史追溯到中原,自稱是在永嘉之亂后由中原南遷的 “衣冠望族”。福建的開發(fā)晚于周圍的浙江、江西和廣東,葛劍雄在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論證《“八姓入閩”說不可信》。(宋)方大琮《鐵庵集·卷三十二》:“《題跋·跋敘長官遷莆事始》:……及觀鄭夾漈(鄭樵)先生集,謂王緒舉光、壽二州以附秦宗權,王潮兄弟以固始之眾從之。后緒拔二州之眾南走入閩,王審知因其眾以定閩中,以桑梓故獨優(yōu)固始人,故閩人至今言氏族者皆云固始,以當審知之時尚固始人,其實非也。然后疑始釋,知凡閩人所以牽合固始之由”。 化州董氏宗譜也有遷徙福建的“先祖”記載。結合化州《董氏宗譜》、花都《高氏宗譜》、茂名《許氏宗譜》,化州其記載的遷徙路徑:端州刺史(唐朝896年進士左右廣東肇慶)至929年天福己丑進士福建推官……北宋1038年江西吉州府刺史----1010進士……1180進士湖北武昌……1195后遷徙江夏……寶佑二年(1254年)官至中丞----寬公號居一,遷居高涼石龍。寬公之前的世系基本雷同,但一些名字(包括寬公號居一的父輩)錯亂交織,否定屬于三姓同宗,也就否定這些遷徙與世系及遷徙路徑的可信性。 二、三姓世系基本雷同,否定化州寬公前世系的真實性 世系雷同則否定遷徙路徑,則蔡維卿、陳一振、陳塤所作譜序(見備注1),相應則予以排除。查閱古籍,三位南宋作序者中,只有陳塤有記載。但《序》都涉及雷同世系的敘說,也就無法認可其真實性、合理性。 —————————————————————————— 【注1】:①、宋淳熙甲午年(1174年)仲春上浣四日國子監(jiān)祭酒蔡維卿頓首拜撰《董氏族譜原序》“遂召其族人問之,其大理寺評事蒞(li、安南尉)公之子告予日:自吾祖鹽運使銅公至少監(jiān)巨材……尚書玭(pin,葬錢貫山后)公世居莆之樓后;鐵公子孫居于莆之樓頭而家焉?!保?span lang="EN-US"> ②、宋嘉定八年(公元1216年)乙亥歲夏朔日大理寺少卿 陳一振頓首拜撰《董氏族譜原序》“論其居,則由景州而閩而楚之盛;論其人,……如玉貫珠聯交輝相映。譜牒如此信乎?前后作序之有人,不可誣也!……今年夏其嫡傳裔孫太仆寺正卿名岡字道隆,一日造予語曰:吾董族之先譜系最明……”; ③、宋嘉熙三年歲(1239)在已亥孟春吏部侍郎改授國子監(jiān)司業(yè)陳塤頓首拜撰《董氏族譜原序》“吾祖仲舒公自廣川一脈相傳迄,節(jié)度使鐵公子孫居莆之樓頭、鹽運使銅公子孫居莆之樓后,嗣后十傳至峰公為湖廣武昌府江夏司戶”。 明末清初大學者黃宗羲著《南雷文案·卷四·唐氏家譜序》中說:“今日譜之為弊,不在作譜者之矯誣,而在偽譜之流傳,萬姓蕓蕓,莫不家有偽譜?!?;(清)丁若鏞《與猶堂全書·第一集詩文集第十卷·文集》:“李仁華《仁蕃等偽譜情節(jié)論報狀》:故欲知其系派真?zhèn)?。索其族譜。則所謂族譜。偽端百出。奸狀盡露。所列系派。無非架虛鑿空”;(明)陸容《菽園雜記·卷七》載:“常州某縣一富家欲求通譜,士學力拒之,歿后無子,家人不能自存。富家乃以米一船易譜去,以此觀之,則圣賢之后為小人妄冒以欺世者多矣”……古人揭露的買譜、偽造族譜,確實存在。 那這三譜序是否如北宋周翰、南宋董槐右丞相首修族譜的“創(chuàng)意為之”前部分呢?(元)托克托《宋史·卷四百三十九·列傳第一百九十八》:“咸平三年,召入翰林為學士,受詔與趙安易同修屬籍。唐末喪亂,籍譜罕存,無所取則,創(chuàng)意為之,頗有倫貫”。因董、高、許三姓幾乎雷同,也就排除首創(chuàng)修譜的“創(chuàng)意”。 三、“三譜序”疑為明朝或清朝乾隆甲申(1764)的作品 明朝大興修譜之風,族譜發(fā)現修譜時間是乾隆乙酉(1765)《增修董氏族譜原序》、嘉慶庚午(1810)《重修董氏族譜原序》、同治辛未(1871)《重修董氏族譜原序》、民國甲子(1924)《重修董氏族譜原序》、1988年《重修董氏族譜原序》。化州元明清(前期)三個朝代沒有修譜,到清朝中期的乾隆乙酉(1765)才修譜,是難以令人置信的。 嘉靖十九年(1536)禮部尚書夏言上疏 “乞詔天下臣工建立家廟”, 民間建祠堂之風興起。姓族間競爭攀比,催生了各姓各氏的統(tǒng)宗統(tǒng)系的族譜、宗譜、大宗譜。 修譜上升到“孝道”、“尊祖重本”,有利于 “朝廷之勢自尊”等。古人多有論述(見備注2)。 ——————————————————————— 【注2】:④、(明)《宋學士文集·卷第三十九·翰苑別集卷第九》:“《符氏世譜記》:……嗟夫,古之所甚重者,譜牒也。三世不修譜,謂之不孝。夫孝者,莫先于敬身,身之所從來,可不知歟能知其所自出。尊祖敬宗之心,當油然而生矣。魏晉以來,圖譜有局郎令史設官,所以稽其貴賤,慎其昏姻,辨其親疏,其事為尤嚴,又不特如前所云而巳也?!?; ⑤、(明)徐一夔《始豐稿·卷五》:“是故譜牒不修,雖有孝子慈孫,欲以展追崇之敬,有不可得,豈不可嘆也哉?!?span lang="EN-US"> ⑥、(明)羅倫《一峰文集·卷二》:“修譜立族之大本,修身立天下之大本。譜不修也,無以紹其先;身不修也,不辱其先乎?”; ⑦、(明)宋時烈《宋子大全·卷一百四十》:“抑嘗聞程子曰管攝人心。使人不忘本。須是明譜系收世族。譜牒廢則人不知來處。雖至親恩亦薄。人知尊祖重本。則朝廷之勢自尊?!?; ⑧、(明)方孝孺《遜志齋集·卷一》、(明)程敏政《明文衡·卷五十四》:“《重譜》:尊祖之次莫過于重譜,……故君子重之不修譜者,謂之不孝。然譜之為孝難言也。有征而不書,則為棄其祖;無征而書之,則為誣其祖;有恥其先之賤旁援顯人而尊之者,有恥其先之惡而私附于聞人之族者,彼皆以為智矣,而誠愚也”。 從化州明清譜序發(fā)現,仲舒公至唐的世系,更不可信。歐陽修、楊萬里等皆已論述“譜牒亡矣”(見備注3)。對“由漢歷宋”這些歷代世系不可采信。 ———————————————————————————— 【注3】:⑨、(宋)歐陽修《歐陽文粹·卷十六》:“《集古錄跋尾十》……唐世譜牒尤備,士大夫務以世家相高至其弊也,或陷輕薄婚姻附托邀求貨賂君子患之。然而,士子修飭喜自樹立,兢兢惟恐墜其世業(yè),亦以有譜牒而能知其世也。今之譜學亡矣,雖名臣巨族,未嘗有家譜者。然而,俗習茍簡廢失者非一,豈止家譜而已哉?”; ⑩、(宋)楊萬里《誠齋集·卷七十二》:“《龍伯高祠堂記》……相傳伯高葬于成市,而子孫因家焉,證諸陶岳之記。良然問其世次,則譜牒亡矣。問以伯高之遺事,所對如史。問此邦之長老,以伯高之政,則皆不能言矣。” 對乾隆乙酉(1765)之前基本以“譜未續(xù)修,即有所謂譜亦稿焉,而未梓”作為其世系“初稿”,但此“初稿”何以弄出三大宋“序”?是與常理不符的。當然,這些在化州之前的“迨欽公入閩,又十二傳;至峰公始遷湖廣武昌司戶江夏”的“歷代遷徙”不可采信(見備注4)。 追根溯源,乾隆乙酉(1765)描述了“所存真者,不過二陳公(注:指陳一振、陳塤)之譜序,與居一公先世之勛名事跡,世系之由來耳”、“歷年多而本源難稽,歷代繁而支派難辨”、“叔祖古(言)與伯三物,協(xié)力續(xù)譜,而世系詳明。前代之功勛考核有據,后進之修為賞罰不紊。”,證明這些世系是在二十世德光公、緯國公,二十一世曾慶公,董古言公、二十二世董三物諱德先共同所作的“協(xié)力續(xù)譜”。因此,依據三姓世系雷同,借用蔡維卿、陳一振、陳塤的名義所作譜序并共同撰以世系的可能性極大。 —————————————————————————— 【注4】:⑾、乾隆乙酉(1765)二十二世孫三物德先撰《增修董氏族譜原序》:“客歲甲申(1764),族叔諱古言,于物曰:吾族籍高涼,蓋五百歲于茲矣。譜未續(xù)修,即有所謂譜亦稿焉,而未梓。所存真者,不過二陳公(注:指陳一振、陳塤)之譜序,與居一公先世之勛名事跡,世系之由來耳?!捪胫偈婀酀h凡六十傳;迨欽公入閩又十二傳;至峰公始遷湖廣武昌司戶江夏,由漢歷宋,累世簪(zan)纓,譜牒昭明。居一公于景定癸亥,由鄉(xiāng)薦任高涼石龍教諭,始籍于興賢坊九甲,附郭水塘表居焉?!?b style="mso-bidi-font-weight:
normal">單傳九世,始誕文、富、貴三公,文公遷籍吳邑,福、貴二公守籍石龍,數傳始漸蕃碩”。 ⑿、嘉慶十五年(1810)二十三世孫達德撰《重修董氏族譜原序》:“太始祖自宋籍化,迄今五百余歲,傳世二十有七。歷年多而本源難稽,歷代繁而支派難辨。譜之作也,豈易事哉。所可幸者:二十世德光祖與緯國祖,二十一世曾慶祖,倡率建祠,而先靈已妥,叔祖古(言)與伯三物,協(xié)力續(xù)譜,而世系詳明。前代之功勛考核有據,后進之修為賞罰不紊。……功何偉哉!……延至于今又十余載矣。” ⒀、同治十年(1871)《重修董氏族譜原序》:二十三世孫州庠生子醇曰“族譜何為三十年一修,蓋以三十年為一世?!纤莼魁垺⑦h追漢代,自閩而楚,由楚而化”;二十四孫廩生家策曰“吾族本源之遠,綿支派之繁盛。累代雖疊,有記載但稿焉,而未梓也。乾隆乙酉,族叔祖諱三物公始譜于前;嘉慶庚午,族伯諱達德公續(xù)修于后……”;二十六世孫瑞書敬撰曰“故言譜者,自廣川始,自是由廣而閩,由閩而楚,史冊昭垂?!┪易妫壕右还?,由楚宦粵,教諭石龍,遂卜居于化州之東岸塘表,此則籍化之始祖也。自宋元以迄,昭代繼繼繩繩,其尊卑之有等,昭穆之有序,歷代雖記載詳明,厘然不紊,但稿焉,而未梓也。迨乾隆乙酉,三物公始譜于前;嘉慶庚午,達德公續(xù)修于后,迄今幾六十矣?!味∶?span lang="EN-US">1867),族長壯乾公,集合族衿(jīn)
耆(qí)公議修譜?!叫廖矗?span lang="EN-US">1871)而告成焉”。 四、居一公其父“中丞”,其后單傳九世分三支 寬公號居一謚簡敏,宋景定癸亥(1263)由鄉(xiāng)薦任高涼石龍教諭,為化州石龍遷徙祖,“居一”是否為首先居住的意思,本文不予考證。 從族譜記載,乾隆乙酉(1765)《增修董氏族譜原序》以“單傳九世,始誕文、富、貴三公,文公遷籍吳邑,福、貴二公守籍石龍,數傳始漸蕃碩”、同治十年(1871)《重修董氏族譜原序》:以“單傳八代,巾卷相承,至九世始分三支”。族譜明確了九世之前(成化1465-1487左右時間)旁支無后相當于沒有向外遷徙,到文孫(明成化間即明朝第六個皇帝1465-1487年間,以子貴受封宜人),為長房祖;福孫為二房祖;貴孫為三房祖(見備注5)。 ———————————————————————————— 【注5】:⒁、同治十年(1871)《重修董氏族譜原序》:二十三世孫廩生程文曰:“譜之所由來尚矣,粵稽我太祖自宋宦游入化,歷元明清四朝。”;廩生二十六世孫昌齡敬撰曰:“吾族自景定間,始祖居一公,由湖廣鄉(xiāng)舉任石龍教諭,遂家于州之東塘表,單傳八代,巾卷相承,至九世始分三支?!?;二十六世孫監(jiān)生慶龍撰曰:“吾始祖居一公,自來景定間,游宦入化,始分三支?!?;
⒂、民國甲子(1924)紹舒謹序《重修董氏族譜原序》:“我化董氏族譜,創(chuàng)于清乾隆乙酉、續(xù)于嘉慶庚午、同治辛未、至民國甲子,乃第四次纂輯也。溯始祖居一公,由宋景定間服官于化,遂卜居東岸之塘表而居焉。” 五、寬公之父官職“中丞”的探討 雖對寬公前世系不予采信,亦對從湖北江夏的遷徙也就基本否定。但對寬公父輩的“全”公,同樣因為與花都間隔不同時代有相同的名而否定。但其官職卻是可以口傳的。 從族譜記載寬公之父,宋寶佑二年(1254)官至“中丞”,御史中丞實為御史臺長官。隋置御史大夫,不置御史中丞,宋均大夫與中丞并置,唯大夫極少除授,仍以中丞為長官。明朝廢御史臺,改設都察院,遂廢。清朝,督撫常帶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銜,時以為副都御史可比前代御史中丞,故習稱督撫為中丞。 查閱《宋史》,在理宗時期《宋史》記載的有:副都統(tǒng)董琳、董槐、董亮(《宋史》僅載“各加贈恤”)、董玉(《宋史》僅載“各加贈恤”)、董橚洎(《宋史》載:詔橚官一轉,屬于一般武官)、董堯臣(嘉熙二年【1238】十二月丙午,光州守臣董堯臣棄城遁,伏誅)、董宋臣(淳佑中,以睿思殿祗候特轉橫行官,提舉奉安符寶所,戊戌【1238】,以董宋臣為入內內侍省押班。寶佑三年【1255,當年是董槐拜右丞相時間】兼干辦佑圣觀。乙丑【1265】,命董宋臣兼主管御前馬院、御前酒庫。董宋臣引臨安名妓唐安安入宮淫樂,在理宗的寵信下,勾結宰相丁大全,恃寵弄權,不可一世,人稱“董閻羅”)。 當然。在度宗時期的如董樸:咸淳八年(1272),加觀文殿學士提舉萬壽宮兼侍讀,詔遣刑部郎官,但不在理宗時期。此外,理宗朝(1224—1264年)40年,共有宰相16人:……吳潛、董槐、程元鳳、丁大全與賈似道(丁、賈二人為南宋有名的奸相,直接導致了南宋王朝的沒落衰亡),也證明董槐在此時期。 化州族譜載:寬公之父南宋寶佑二年(1254)官至“中丞”,該年期間,董槐進參知政事,第二年寶佑三年(1255)拜右丞相兼樞密使,董槐為右丞相時董宋臣在干辦佑圣觀,屬于朝廷內的小官。化州族譜該時間只有董槐符合的。至于達到“中丞”以上,《宋史》有記載的理宗皇帝時期,真的找不出。 是否是口傳的有誤,把淳祐六年(1246)出知靜江府(今桂林)兼廣西經略安撫使,權廣西運判兼提點刑獄,槐至邕州(今南寧)上守御七策。是否以“廣西經略安撫使、廣西運判兼提點刑獄”作為“中丞”記譜,或是否以“右丞相”作為“中丞”載譜?這就無法考證了。 六、寬公與槐公三子的差異,待考證 從化州三姓譜基本雷同,因此疑為該族譜在明清時期所撰。 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始置沙羨縣,為武昌縣建縣之始,治涂口(今金口)隸江夏郡。孫權自公安遷鄂稱吳王,將南江夏郡改名為武昌郡。隋朝移江夏縣治于鄂州城(武昌),涂口屬之。后梁龍德三年(公元923年),江夏縣隸屬鄂州武昌郡。后周顯德五年(公元958年),改鄂州為武昌郡。元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改鄂州路為武昌路。江夏縣城為武昌路及湖廣行省行政中心。湖廣行中書?。ㄖ挝洳?,今湖北武昌),直屬元朝的一級行政區(qū)
,簡稱“湖廣”或“湖廣省”,管轄范圍為今湖北 、湖南、廣西和廣東、貴州的一部分,是全國最大的行省。江夏隋開皇九年更名為江夏縣,遷治鄂州城。明代中期成化年間,由漢陽龜山之南入江的漢江主道改由山北入江,由此而形成漢口新鎮(zhèn),奠定了武漢三鎮(zhèn)的地理基礎。因化州譜實際在明清修譜,考慮到寬公前世系及官爵都是不可采信,以江夏治所代替“湖廣”為遷徙地,也可能會出現這一現象。 《華夏董氏通譜》記載董槐的廣西后裔:少相槐公有四子在粵西:世福、世祿、世禎、世祥。名隨居桂林府前街。長子生四子;次子養(yǎng)四男;三子生三桂。分支不序。敬序。四子留于桂林,子孫后裔繁茂。世福公官名董信,遷徙廣西潯州府貴縣,曾任賓州清江縣巡檢司,后調任瓊州,升特簡主薄事。生子四(失考);世祿公字夢璧【注:欽州譜載:譜載“我族乃祥符公之后裔也,公諱槐,號祥符,事宋為右丞相”,至越騰公明萬歷神宗辛巳(1581年)生于廣東三水,三十歲(萬歷三十九年公元1611年)官至粵西武緣(今武鳴)縣宰,繼遷宣化縣宰(今南寧市內),于崇禎九年(公元1636年)解甲,從宣化(今南寧市內)定居欽州竹山村,娶竹山村陳氏,育三男:長子茂茗、次子茂熙、三子茂蘭】;世禎公生子三,遷徙未詳(失考)。世祥公仍居靜江府(明稱桂林府)前街,后于元朝世祖第十年共立政鄉(xiāng)董家里。畢竟董槐在廣西僅僅一年,故四子應該有三個以上在湖南等地出生,但世祿生子四(欽州僅載三)、世禎生子三,僅僅從生子來分析也與寬公號居一的生子,有一些細微的差異。 當然,肇慶德慶的“隲公”,撇開族譜的記載是與否,僅從咸淳(1265年~1274年)初年、自南雄府寶昌縣沙水村遷徙,都晚于化州寬公寬公號居一謚簡敏,宋景定癸亥(1263)由鄉(xiāng)薦任高涼石龍教諭,也早于“隲公”。故 寬公謚號“簡敏”不是隲公之子董敏。 假設“中丞”對照“董槐”,則“世禎”對照“寬公”,景定三年(1262)董槐去世,董槐去世的第二年景定四年癸亥年(1263)與董槐在桂林、南寧時間已經18個年頭。因董槐在到廣西前,即 1238年知常德府、提點刑獄, 1239年知江州兼都督府參謀、 1240年知潭州、主管湖南安撫司公事、 1242年主管江西安撫司公事、 1243年進秘閣修撰、 1244年江東安撫使兼知建康府兼行宮留守等。因董槐廣西的有三子起碼在20歲以上(另有一個在18歲左右),時間基本吻合。 該推測尚需考證,不是結論。僅作一種推定的參考分析。 2023年8月3日 |
|
來自: 荷香月暖 > 《董氏等姓氏宗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