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長姐如母 ?我有個朋友,媽媽有輕微的智障,爸爸以前是個伐木工很少回家。她姐妹三個,她是老大,二妹也有輕微的智障,三妹比她小十二歲。 初中沒有畢業(yè)她媽媽就去世了,爸爸在外面又成家不再回來。她怕二妹跑丟,三妹還很小,她只能輟學(xué)在家里守著二妹,幫別人放二只羊,割豬草,砍柴賣掙點零花錢。 晚上睡覺遇到打雷下雨的時候,兩個妹妹嚇得直哭,她雖然也害怕,可還是抱著她們說:“別怕,有大姐呢?” 就這句“有大姐呢”,陪伴二個妹妹長大了!二妹就嫁在家附近,也好隨時照看。三妹讀高中了,她快三十歲才結(jié)婚。
靠幫人守店,餐館打工給了小妹和兒子一個家。小妹高中畢業(yè)以后在城里找了個工作、結(jié)婚安了家。 朋友的兒子長大結(jié)婚生子,六十多歲的時候,找了一個退休干部結(jié)婚,她才開始真正屬于自己的生活。 張愛玲的小說《半生緣》里曼楨對世鈞描述自己家里情況時,有一段話: “父親一死,家里簡直不得了,那時候我們還不懂事呢,只有我姊姊一個人年齡大些。從那時候起,我們家里就靠著姊姊一個人了?!?/span> 話里話外透著心酸和對姐姐曼璐的感激之情。 姐姐曼璐在17歲那年,和表親張豫瑾相識并且定了親。只等過些日子就結(jié)婚。 偏偏天不遂人愿,就在兩人濃情蜜意情書滿天飛的時候,曼璐的父親去世了,望著家里哭啼無助的老幼八個人,為了養(yǎng)家糊口,無一技之長的曼璐不得已做了舞女。 不管曼璐后來的人生是怎么樣的扭曲,有一點是不可抹殺的,那就是開始她是非常愛自己的母親,奶奶和弟妹的,不然她也不會放下尊嚴(yán)靠當(dāng)舞女來養(yǎng)家。 現(xiàn)如今,如果遇到曼璐這種情況,會被人冠以“伏地魔”、“扶娘家魔”的稱號??墒钦l又知道這背后的無奈! ?2.長兄如父: 朋友老王初中畢業(yè)以后,在鄉(xiāng)小學(xué)當(dāng)了民辦老師,雖說后來他已結(jié)婚生子,但是弟妹們的事情,都是他在操辦。 弟妹們可以說是在他的背上長大的,他很早就體會到了“大哥”這個稱呼的份量。 不多的工資如數(shù)交給家里安排一大家子的開銷用度。 比他小很多的二個弟弟結(jié)婚他要幫助,沒錢用了找他訴苦情,他們不管哪家夫妻之間吵嘴也要他來評理,弟兄妯娌間有矛盾了,也只有他這個大哥做出讓步。 作家路遙的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里的孫少安,13歲就輟學(xué)跟著父親下地勞動,為了年邁的奶奶和弟妹上學(xué),早早地就體驗到了“長兄”的艱難。 孫少安結(jié)婚以后,老婆秀蓮不愿意像個牛一樣拉著破敗不堪的家庭。分家以后,弟弟孫少平就像接力賽一樣,繼續(xù)擔(dān)起了養(yǎng)家供妹妹讀書的責(zé)任。 有句話說“窮人的日子,未必不堪,沒有錢的日子也不一定痛苦?!?/p> 在這句話的背后我們看到的是“愛在支撐這沒有錢的日子”!? 這個愛,來自我們的父母或者更多的是見證我們長大的長兄和長姐。 ?從古至今,我們都很講究孝悌之道,要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老話說“長兄如父,長姐如母”,一個“長”字,賦予了一奶同胞的兄姐一輩子的責(zé)任和擔(dān)當(dāng),注定他們是父母愛的接力者。 作為兄姐,要起到帶頭作用,要幫父母照顧好弟弟妹妹。如果父母不在了或者父母失去了照顧子女的能力,弟弟妹妹未成年,兄姐要承擔(dān)起責(zé)任,代為照顧弟弟妹妹。 ?寫在最后的話: ?八九十年代出生的年輕人,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體會不到也理解不了“大哥,大姐”的情感。 聽到那一聲“哥”或者“姐”,心里就會油然生出責(zé)任和擔(dān)當(dāng),不會比父母差。 哥哥姐姐陪伴我們的時光比父母還長,雖然他們也各自成家,各有子女,但是只要是弟妹們需要,他們依然會挺身而出。 ?感恩,父母賦予我們生命還有伴我們成長路上的兄弟姐妹! ?End ?作者簡介:?大家好,我是花式奶奶,一個50+寶奶!年過半百踐心讀書,改變自己!遠(yuǎn)離牌桌走向書桌。讓生活更有意義! |
|
來自: 新用戶64783Sli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