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到了大一點的年紀,如何為人處世,如何養(yǎng)生都成了人們探討的話題。古人通過不斷的總結(jié)和歸納,感悟到了很多人生的哲理,比如有這樣一句老話說“五十不交錢,六十不交言”,這句話究竟說的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可尋嗎,其實看懂后,還真長了不少學問。
這句看似簡單的俗語,其實是告誡人們要做到老有所樂,如果不明白這些人情世故,就會后悔莫及。
五十不交錢
這里的五十,其實指的是五十歲,人到了五十歲,其實已經(jīng)處于一個衰老期,身體上也不如原來那么強壯,在飲食方面,也很難像年輕人那樣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而這里的“不交錢”其實就是指不要去交往跟錢有關(guān)系的朋友,簡而言之的說明,其實就是不要隨意的向外借錢。
一般老人都會有一些積蓄,畢竟通過一生的打拼,在存款上不說大富大貴,但是做到自己的溫飽是不成問題的。但是到了老年,自己就再也沒有那么多心氣去干活了,這樣的話經(jīng)濟來源也就慢慢的減少,有的人只拿著補貼過日子。
這個時候如果在借錢給別人,自己的生活就無法得到有效的保障,而且借出去的錢也不一定及時要回,這樣難免會落得一個晚景凄涼的下場。自己生活拮據(jù),錢又都借了出去,誰都不希望處在這么一個尷尬的境地。所以古人之所以這么說,其實主要是一種生活經(jīng)驗之談,仔細品味一下,道理還是十分深刻的。
六十不交言
人到了六十歲,其實就是一個甲子,嘗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也知道了人生百態(tài)。對于自己一生看得也淡了,什么金錢名利,再也沒有力氣去追求了,只想過了安康的晚年。這個年紀的人們,對待事情上往往都是“事不關(guān)己,高高掛起”,對于一些與本人無關(guān)的時事熱點,都抱著無所謂的態(tài)度,有的人看得比較開,甚至會明哲保身,往往會放下一切的偏見。
而這里的不交言,其實就是指不要與人發(fā)生糾紛和矛盾。畢竟自己的身體就沒以前那么好,如果什么事情都看不慣,都要出去管一管,難免會被人說“倚老賣老”,甚至還會被年輕人恥笑。長輩就該有長輩的作風,而不應(yīng)該自認為特權(quán)在手,可以橫行天下。對于矛盾之事,應(yīng)該和平解決,這樣事情處理好了,心情也會變好。
綜上所述,其實下半句俗語說的是謙讓,是放下固執(zhí);而上一句是告誡我們要謹慎,給自己留些財富。總體來看,這句俗語其實都是生活經(jīng)驗的總結(jié),人生的智慧是來源于生活的。
對此,你對這句俗語“五十不交錢,六十不交言”有什么獨到的見解,歡迎留言交流。
文|國學大觀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