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書上把這一部分放在了七下的第一課第一節(jié),書中對于隋朝的建立和統(tǒng)一只用了區(qū)區(qū)120個字,更是僅僅用“楊堅奪取北周政權(quán)”這七個字一筆帶過,而真正的這段歷史,那可是驚心動魄,精彩紛呈。 要說從古至今,這婚姻也大都講究個門當戶對,皇親國戚更是沾親帶故,一衣帶水。這楊堅本是南北朝時期北魏要臣獨孤信的小女婿,他的岳父大人獨孤信也稱獨孤如愿,是西魏和北周時期的名將,那可是八柱國之一,楊堅的連襟有的地方也稱連橋,那也個個都是朝中重臣,有兩個和他一樣都做了皇帝,這里很多同學可能會有疑問,怎么同一時期會出現(xiàn)這么多皇帝,這要和當時的歷史背景相聯(lián)系,在南北朝時期政權(quán)頻繁更替,但是我們要清醒地認識,無論怎么更替,那也都是人家那些親戚之間的事。 楊堅和妻子獨孤伽羅的故事,我已在上節(jié)課中講過,她們倆相親相愛,不離不棄,遵守一生只愛一個人的誓言,生了五個兒子五個女兒,這十個孩子日后也都飛黃騰達,今天就說他的大女兒楊麗華,當她長大成人之后,憑借自己顯赫的家世和出色的外貌,就被楊堅許配給了宇文泰的大兒子宇文毓,這宇文泰又是誰呢?當時北魏被分裂為東魏和西魏,東魏皇帝元善見是傀儡,高歡把持朝臣,西魏皇帝是元修,宇文泰是實際掌權(quán)人,后來宇文泰殺掉了元氏兄弟,自己成了皇帝,也就是說這時候楊堅已經(jīng)是和當時西魏的皇帝結(jié)成了親家,這宇文泰兒子可不少,但嫡子只有一個,即第三子宇文覺,生母是元修的妹妹。長子宇文毓歲倒是成年了,但因生母是個庶族女子,所以在宇文泰外出征戰(zhàn)中突然暴斃之后,他的嫡長子宇文覺因為母家關(guān)系,再加上宇文家族的堂兄弟宇文護的擁護下就登上了皇位,但是這宇文覺不想做傀儡皇帝,他想徹底擺脫宇文護的控制,這時候宇文覺不干了,他想我擁護你登上了皇位,如今你不聽我話,那我必不能再挺你,可是他畢竟不是宇文泰的親兒子,況且這時候還有宇文毓的存在,如果他自己當皇帝,可能會名不正言不順,會有不少人不服,起來反抗,于是他果斷鏟除宇文覺,轉(zhuǎn)而支持了宇文毓,就這樣在宇文護等人的大力輔佐下,宇文毓登上了皇位,建立了北周王朝,到這時,楊堅已經(jīng)不單是與皇帝聯(lián)姻的親家,更是當朝皇帝的岳丈,那身份地位是更加尊貴,楊麗華也從一個皇妃順理成章的成了皇后,怎奈這宇文毓他不太靠譜,他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昏君周宣帝,要知道剛開始的時候他應該不是這樣,自從當上皇帝之后,他的性情大變,越來越殘暴無道,他和他的老丈人正是兩個極端,他不僅廣納美女,充實后宮,更過分的是,他陸陸續(xù)續(xù)封了五位皇后,因為正牌皇后楊麗華的反對,他竟然荒唐的下令斬殺楊麗華,她的岳母獨孤伽羅在朝堂上苦苦哀求,把頭都磕淌了血,都沒有喚醒昏君的理智,后來在楊堅等人的全力營救下,才得以從刀下救出自己的愛女。 歷經(jīng)這件殘酷之事以后,楊堅深知伴君如伴虎這個道理,皇權(quán)的紛爭讓他意識到,應該暫時遠離朝堂,先躲開這明里暗里的算計,于是他自己主動向皇帝要求外放,來替自己的女兒擔責,想消減這件事給皇帝帶來的記恨。不作不死,蒼天有眼,這個周宣帝只在位一年,就因為荒淫無度。一病不起,不久就病亡在皇榻之上,此時楊麗華作為中宮皇后,帶著年僅8歲的兒子,處在風口浪尖之上,因為周宣帝的暴斃,誰做繼承人,誰來輔政成了最迫切最棘手的問題。一時之間北周朝廷出現(xiàn)了權(quán)力的真空,這時候大部分朝臣都主張讓嫡皇子楊麗華的兒子繼位,要知道一個8歲小孩怎能執(zhí)掌國事,那就是誰輔政誰就能操縱他控制大權(quán),這時候朝中出現(xiàn)了兩派,一派是主張外戚楊堅輔政,一派是主張皇室宇文一族輔政,兩派勢力勢均力敵,正當他們爭執(zhí)不下的時候,皇帝生前的寵臣劉昉和鄭譯趁虛而入,利用多年來侍奉周宣帝的便利條件,先下手為強偽造了遺詔和簽名,直接任命楊堅為輔政大臣。這兩年楊堅流放在外雖說也積累了一定的實力,但此時他還是猶豫的,正當他猶豫不決是回還是不回的時候,我們上一節(jié)課上講了,他收到了他的妻子獨孤伽羅的來信,信中寫到“大勢已然,騎獸之事,必不得下,勉之”意思是你別糾結(jié)了,你已經(jīng)無路可退了,騎虎難下,為了自己的女兒外孫,你也得把這條路走下去,當楊堅快馬加鞭敢回宮后,他搶先一步奪得了玉璽,就這樣順利奪得了輔政大權(quán)。 一年多的時間里,楊堅真可謂盡心盡力,嘔心瀝血,他實心實意地輔佐著自己的外孫,想把北周做大做強,他自己雖然甘于權(quán)臣,但是卻是多少人的眼中釘肉中刺,不管是宇文家族還是一些朝中大臣,都在背地里煽風點火,他們唯恐天下不亂,楊堅此時深知,為了朝廷的穩(wěn)固,他必須堅持,不能放手,而一旦朝廷穩(wěn)定,皇帝長大的那一天,也必是他的死期,有很多事情我們后來人都能體會那種迫不得已和騎虎難下,我想楊堅就是吧。 在公元581年,北周年僅九歲的小皇帝——周靜帝,禪讓皇位給他的外公,就是楊堅。楊堅剛開始是推辭的,但是事情有再一再二,不能有再三再四,在第四次的時候,楊堅沒有辦法只能接受,后世對這段歷史的認識大不相同,有很多人認為楊堅是假意推辭,我卻非常理解他的苦衷,楊堅登基改國號為隋,至此北周徹底滅亡,楊堅勵精圖治,開創(chuàng)了開皇盛世,結(jié)束了中國400多年的分裂,誰能不佩服這位專情且有勇有謀的帝王呢? #歷史故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