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主張給陳毅授帥,對他現(xiàn)在和將來的工作都沒什么影響” 毛主席:“那就“讓賢”吧!” 前言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首次實行軍銜制時,榮獲元帥軍銜的10位開國元勛中,八路軍占9人,而新四軍占僅有1人,還是周恩來強力推薦陳毅授帥。 有人會問,八路軍和新四軍都是抗戰(zhàn)時期領導下的正規(guī)武裝力量,為什么會相差如此懸殊?而周恩來為何力挺給陳毅授為元帥軍銜呢? 一、武裝力量中的“八爺”和“四爺”1937年全面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陜北主力紅軍被正式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在當時“路軍”可是高于“軍”的編制指揮機構,所以第八路軍總指揮朱德,曾被任職“上將總指揮”。 其實“路軍”這個高級編制存在的時間并不短,自從1929年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每一個路軍要么是根正苗紅的軍事集團、要么就是“草根”出身的一方諸侯。直到1935年軍銜銓敘,各路軍總指揮基本上都是一、二級上將或者是中將加上將銜,這足以說明路軍的級別之高。 其中第五路軍總指揮李宗仁、前第八路軍總指揮陳濟棠,均在此期間被授陸軍一級上將;其余第二、三、四、六、十的總指揮也都是陸軍二級上將,由此可見“第八路軍”這個番號的含金量極高。 其實陸軍編制的福利待遇等同于當時的“一方諸侯”,是毛主席他們經(jīng)過艱苦的談判才爭取下來的,估計也是蔣某人后悔大半輩子的決定。 第八路軍的編制比較特殊,它的級別跟其他“路軍”相同,但并不是普通的軍級單位,竟然直轄了三個師,雖然當時被蔣某人在背地里搞小動作,不過為了盡快出兵抗日,有些問題便不再去爭論罷了。 既然分為三個編制師團,意味著80000多紅軍不可能全部編入八路軍,只能挑選出精英中的精英,至于余下的指揮員們,只能以警備團、保安團之類的編制暫時留在陜北。 實際上來說,陜北主力紅軍在1937年,并未全部編入八路軍的三個師,因此無法第一時間奔赴抗日前線,因為他們沒有“合法”身份證明。 八路軍是人民的守護隊,怎么會拋下家園,他們隱藏在華北敵后與日寇幾乎天天交戰(zhàn),老百姓私下里談到八路軍時,都親切的稱呼為“八爺”,還時不時的揚起大拇指贊揚他們。 紅軍主力干部體系完美編制成八路軍各級將領,無論以后他的趨勢發(fā)展的如何壯大,最高指揮官只有總部首長和三個師的師首長,這也是人民軍隊在抗戰(zhàn)爆發(fā)中最初的“種子部隊”。 因此在未來十大元帥的們名額中“八爺”隊伍就產(chǎn)生了七位,分別是朱德、彭德懷、葉劍英、林彪、賀龍、劉伯承和徐向前,除非有人犧牲或者有意外情況,這七人均是開國元帥。 最初在十大元帥的提名中,原本有陳毅的名字,不過當時在人選討論會上有領導提出,陳毅已經(jīng)離開軍隊,在地方任職,便不再是十大元帥的考慮人選,但這時周恩來卻力挺陳毅,一句話便讓楊尚昆主任轉變態(tài)度。 二、周恩來提議陳毅授帥1955年9月11日下午,楊尚昆接到周恩來從北戴河打來的緊急電話,中心內(nèi)容只有一個,那就是力挺授予陳毅元帥軍銜。此前在商討元帥名單問題時,周恩來正在北戴河休養(yǎng),為此書記處特地委托楊主任,會議結束后要單獨征求一下總理的意見。 經(jīng)過深思熟慮后周恩來寫下一封親筆信: “1955年9月11日,周致函,主張給陳毅授帥,認為對陳(毅)現(xiàn)在和將來的工作都沒什么影響。” 此前毛主席在聽完評銜的工作匯報后說:“你們搞評銜,是很大的工作,難度系數(shù)非常高,還要翻閱分析每個人的狀況,我這個大元帥就不要了,我還是更喜歡到群眾中講話,依我看呀,地方工作的同志們,都不評軍銜好!” 也因此中共中央規(guī)定,到地方工作的將領們,原則上不再有機會被授予別的頭銜。比如鄧小平、劉少奇等人,盡管他們的行政級別很高但是未必會授予元帥的頭銜。 此外陳毅擔任副總理和外交部部長一職,主抓外事工作不再參與軍部事務。可以說,陳毅完全不在授銜的人選中。 周恩來作為中央五大書記之一,無疑對陳毅的授銜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他怕書信的方式不起作用,特地打來電話強調(diào)授予陳毅元帥軍銜的必要性,他引用蘇聯(lián)布爾加寧做例子說: “軍銜授予,對陳毅同志現(xiàn)在和將來的工作都決定性阻礙,他平時可以不穿軍服,但是在必要場合還是要正裝出現(xiàn)。蘇聯(lián)的布爾加寧同志也有元帥銜,但他現(xiàn)在是部長會議的主席,元帥只是他的另一頭銜,并不參與相關事務決斷,這就是個很好的例子?!?/p> 一直處于領導核心層的周恩來深知陳毅的為人,他們早在上世紀20年代初陳毅在勤工儉學時認識,此后兩人結下深厚的友誼關系。 周恩來認為授陳毅為元帥應當是名副其實,極具代表性。至于已經(jīng)到地方工作之事,正如蘇聯(lián)布爾加寧元帥一樣,多一個元帥外交家,非但沒什么影響,反而也是趣談和好事。 書記最后采納了總理的建議,就這樣,陳毅雖然在十大元帥名單中綜合排列順序為第六,卻反而是最后一個才確定的人選,而且還是周總理力爭后的結果,否則差一點就跟元帥的軍銜失之交臂了。但是在猛將如云的新四軍中,為何周恩來單單力挺陳毅? 三、陳毅的優(yōu)勢無人能比陳毅和粟裕是我軍歷史上的最佳拍檔之一。在陳毅總指揮的前提下,讓軍事鬼才粟裕放開手打仗,兩人配合的天衣無縫,簡直無敵。事實上的確如此,華東野戰(zhàn)軍名聲顯赫,是四大野戰(zhàn)軍出名的厲害角色。 雖說陳毅的軍事才能比粟裕稍遜一籌,但他打仗的能力無可置疑。只是粟裕軍事能力太逆天,才顯得陳毅似乎差了點。事實上陳毅在人民武裝奮斗史上,曾多次扮演扭轉乾坤的角色,所做出的貢獻非一般人能想象。 南昌起義時陳毅就做出極為特殊的貢獻,正是他和朱德對士氣低迷的起義部隊進行改編,經(jīng)過湘南起義后,把800名起義軍成功帶上井岡山和毛主席成功會師,保留了極為珍貴的革命火種。 井岡山時期,陳毅是除了毛主席、朱德以外的“第三號人物”,一度擔任紅四軍前委書記,和毛主席、朱德兩人一起決策軍事,為早期紅軍的創(chuàng)建和發(fā)展做出了杰出貢獻這一經(jīng)歷是,新四軍中無人可比擬的。 此外在陳毅數(shù)不清的歷史功績中,危難之際力挽狂瀾重建新四軍軍部,應該算是他最具有代表性的事件。 在中央紅軍長征結束后,陳毅因為重傷無法隨從部隊前行,因此被留在新改編的新四軍中打游擊,但陳毅在新四軍的職務并不算突出,只是4個支隊司令員之一。 突如其來的“皖南事變”對新四軍是打擊性的毀滅,主力部隊9000人被國民黨重兵包圍,軍長葉挺在談判時慘遭非法扣押,隨后副政委兼項英、副參謀長周子昆相繼犧牲,政治主任袁國平自殺,部隊傷亡慘重,新四軍的首腦人物幾乎一夜之間消失。 關鍵時刻陳毅挺身而出,他和劉少奇緊密合作,重建新四軍,并將江北新四軍和八路軍部隊進行改編和整合,揭露國民黨制造反共摩擦的真相,乘勝追擊挫敗蔣某人第二次反共高潮,用兵如神的策略使得新四軍涅槃重生。 陳毅作為戰(zhàn)略出身,對時局有著驚人的準確判斷能力。在“皖南事變”之前,中央已經(jīng)從各個方面感知到新四軍即將面臨危險,在這個問題上,陳毅和中央的態(tài)度不謀而合。 他和粟裕本來是新四軍江南指揮部的正副指揮,在揮軍北上的問題上和中央默契配合,毫不猶豫整頓部隊向北挺進,正是由于陳毅正確的戰(zhàn)略眼光,江北局面迅速打開,陳毅也和黃克誠的八路軍順利會師。此后與敵人進行長達三年的艱苦游擊戰(zhàn)役,可以說,陳毅是“紅軍南方游擊戰(zhàn)爭的代表和旗幟之一”。 結語陳毅一直是軍事干部,后來被毛主席任命為中央軍委委員,除此之外他還擁有卓越的軍事戰(zhàn)略才能、臨危不懼的應變能力、高瞻遠矚的戰(zhàn)略眼光以及身擔職務新四軍軍長,所以陳毅資質(zhì)和經(jīng)歷絕對過硬,周恩來力挺已經(jīng)離開三野的陳毅授予元帥軍銜,也是多方面考慮過后的結果。 因此陳毅成為新四軍唯一一位元帥,但他也是不拿軍隊工資的3位元帥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