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時86 新材料作文審題立意——明確類型,抓住核心 復習任務 掌握單則材料與多則材料的審題立意方法,重點掌握關系型材料作文的審題立意方法。 知識圖要 審題立意原則 應試寫作取勝首在審題,通俗地說,必須先明白命題有什么要求,即知道“要我寫什么”;其次則在立意,通俗地說,就是要知道應表達什么意思,即確定“我要寫什么”。審題是立意的起點與前提,立意是審題的結(jié)果與落腳,只有審題仔細,辨析清楚,才能立意切題,立論明確。審題與立意都要遵循一定的原則。 1.審題三原則
2.立意四原則
活動一 單則與多則材料的審題立意之法新材料作文由三部分組成:①所給材料(或單則,或多則);②寫作導引;③寫作要求(“三自”指自選角度、自定立意、自擬標題,“四不”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它們是普適要求,這里不作贅述)。這里要重點討論的是“所給材料”部分,也會涉及“寫作導引”(它也很重要,考生千萬不可忽視)。 (一)單則材料的審題立意之法 1.關鍵詞句法 關鍵詞句往往是材料的“文眼”,蘊含著材料的主旨。如果材料中有關鍵詞句,就可以考慮將其作為審題、立意的抓手與突破口。 (2021·新高考Ⅰ)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1917年4月,毛澤東在《新青年》發(fā)表《體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論及“體育之效”時指出:人的身體會天天變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聰可以聰。生而強者如果濫用其強,即使是至強者,最終也許會轉(zhuǎn)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鍛煉,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會變而為強。因此,“生而強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誘我以至于強,未可知也”。 以上論述具有啟示意義。請結(jié)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審題立意:
答案
2.由果溯因法 事物都是互相聯(lián)系的。比如,有很多事物就是以因果關系的形式存在的。寫新材料作文,審題時如果能由材料中列舉的現(xiàn)象或結(jié)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現(xiàn)象或結(jié)果的根本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角度。這種方法適合有故事情節(jié)的材料。 (2018·全國Ⅱ)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二戰(zhàn)”期間,為了加強對戰(zhàn)機的防護,英美軍方調(diào)查了作戰(zhàn)后幸存飛機上彈痕的分布,決定哪里彈痕多就加強哪里。然而統(tǒng)計學家沃德力排眾議,指出更應該注意彈痕少的部位,因為這些部位受到重創(chuàng)的戰(zhàn)機,很難有機會返航,而這部分數(shù)據(jù)被忽略了。事實證明,沃德是正確的。 要求:綜合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審題立意:
答案
3.對象切入法 抓對象,即明確材料的陳述對象。如果一則材料中出現(xiàn)了好幾個對象,那么一個對象就是一個角度。同時還要注意分清材料陳述對象的主次或?qū)哟?。盡管材料涉及很多人或事,但有的人或物只是議論的對象,在文中不起什么作用。審題時,要分清整體與局部、主要與次要的關系,要從重要的人或物的角度入手思考。材料重點寫哪個對象,就從哪個對象入手,這是立意的根本點。 (2020·全國Ⅰ)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春秋時期,齊國的公子糾與公子小白爭奪君位,管仲和鮑叔分別輔佐他們。管仲帶兵阻擊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帶鉤,小白裝死逃脫。后來小白即位為君,史稱齊桓公。鮑叔對桓公說,要想成就霸王之業(yè),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鮑叔甘居其下,終成一代霸業(yè)。后人稱頌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為“春秋五霸”之首??鬃诱f:“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司馬遷說:“天下不多(稱贊)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 班級計劃舉行讀書會,圍繞上述材料展開討論。齊桓公、管仲和鮑叔三人,你對哪個感觸最深?請結(jié)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寫一篇發(fā)言稿。 要求:結(jié)合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審題立意:
答案
4.寓意揭示法 對于一些寄寓性材料,如寓言、童話、漫畫等,須透過材料的表象,進行“由物及人”“由物及事”的聯(lián)想,即由材料中的物聯(lián)想到人,進而聯(lián)想到與材料內(nèi)容相類似的人生哲理、社會現(xiàn)象等,挖掘其真正的內(nèi)涵,從而確立最佳立意角度。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一片曾經(jīng)豐饒的土地逐漸變得貧瘠,許多動物陸續(xù)離開了這里。 小鳥對蚯蚓說:“我也要走了,你不走嗎?”蚯蚓說:“我還是想留在這里。”小鳥拍拍翅膀,依依不舍地飛走了。蚯蚓看了看小鳥的背影,繼續(xù)埋頭松土。 甲蟲從遠方趕來,和蚯蚓一起忙碌起來。 幾年之后,小鳥回來了,帶著一群伙伴,它們嘴里銜著各種各樣的種子。小鳥驚訝地發(fā)現(xiàn),這片土地已經(jīng)變得松軟,還長出了小草。蚯蚓說:“你離開的這段時間,甲蟲和我一起翻土堆肥,這里漸漸變好了。” 小鳥和伙伴們把種子播撒在大地上。大地上開滿了鮮花,蝴蝶和蜜蜂也來了。 根據(jù)上面的材料,結(jié)合自己的閱讀感受和思考,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審題立意:
答案
(二)多則材料的審題立意之法 1.審題立意的步驟 (1)弄清每則材料的內(nèi)涵。命題者往往提供二至三則材料,如果是事件或現(xiàn)象類材料,首先要弄清其主旨或意圖;如果是論斷或名言類材料,則要提煉出思想觀點。 (2)辨析材料間的關系。命題者提供的這些材料往往不是同一層面的,材料內(nèi)涵豐富。辨析材料間的關系是審題立意的關鍵,只有關系清楚了,審題立意的方法才能確定下來。 (3)確定立意。性質(zhì)相同的材料容易找到共同點;性質(zhì)相對的材料容易從互補疊加角度立意;性質(zhì)相異的既可以從共同點角度立意,也可以從相異點角度多向立意??偨Y(jié)起來就是要根據(jù)材料本身的性質(zhì)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立意。 2.審題立意之法 (1)求同求異法 ①異中求同法 這種方法適用于具有相同內(nèi)涵的多則材料。方法是逐則分析材料的內(nèi)涵或意義,然后比較幾則材料的內(nèi)涵,找出其中的共同點,這個共同點就是作文的立意所在。有時候,材料數(shù)量多,還可以取其中二至三則的共同點立意。 ②同中求異法 這種方法適用于各則材料內(nèi)涵相對相反,構(gòu)成鮮明的對比關系的多則材料。方法也是先分析各則材料的內(nèi)涵,再比較出相異點,這相異點就是作文的立意所在。 (2019·天津)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不錯,目前的中國,固然是江山破碎,國弊民窮,但誰能斷言,中國沒有一個光明的前途呢?不,決不會的,我們相信,中國一定有個可贊美的光明前途。——方志敏 國家是大家的。愛國是個個人的本分。——陶行知 若能作一朵小小的浪花奔騰,呼嘯加入獻身者的滾滾洪流中推動人類歷史向前發(fā)展,我覺得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驕傲和自豪的事情。——黃大年 以上材料觸發(fā)了你怎樣的思考和感悟?請據(jù)此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選角度,自擬標題;②文體不限(詩歌除外),文體特征明顯;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襲,不得套作。 審題立意:
答案
(2)互補疊加法 這種材料的特點是幾則材料的內(nèi)涵既不相同,也不相反,而是針對某問題各有偏執(zhí),帶有片面性。只有將它們疊加起來,才是科學合理的,也只有這樣才能提煉出正確的觀點。方法是將各材料的內(nèi)涵加以分析綜合,找出它們之間的對立統(tǒng)一點,進而歸納出一個全面正確的觀點來。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材料一 2020年5月,中國農(nóng)民豐收節(jié)組織指導委員會正式設立“中國農(nóng)民豐收節(jié)推廣大使”,袁隆平、李子柒等六人受聘擔任首批推廣大使。其中,袁隆平和李子柒“同框”引發(fā)了網(wǎng)友熱議。 材料二 2020年6月,李子柒被寫入小學語文考卷,再次和袁隆平“同框”,引起家長熱議,沖上微博熱搜榜。 注 李子柒:中國知名短視頻博主,以錄制制茶造酒、養(yǎng)蠶繅絲、做竹子家具、展示活字印刷等富含文化韻味的網(wǎng)絡短視頻迅速走紅網(wǎng)絡。她所展現(xiàn)的田園牧歌式的生活令人向往,火遍全球。 讀了以上材料,你有哪些感受、認識和思考?請聯(lián)系時代和生活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審題立意:
答案
活動二 關系型作文的審題立意之法所謂關系型作文,就是在材料中以概念為基礎提出二元或三元關系,要求考生辯證、立體地分析多元關系,以此考查考生面對多元關系所體現(xiàn)的思辨性思維。無論是2021年的“強與弱”的新材料作文,或是“可為與有為”的主題作文,還是2022年的“本手、妙手與俗手”“選擇·創(chuàng)造·未來”“移用、化用與獨創(chuàng)”等,都鮮明地突顯了這一考向。面對關系型作文,我們在審題立意時要做到兩點。 1.從材料中拎出核心概念,并確立其含義 關系型作文所給材料中或明或暗地提供了一組或多組概念,審題的第一步就是找出這些核心概念,并迅速、準確地確立其含義。試以2022年全國甲卷作文題為例,材料給的是《紅樓夢》大觀園一個亭子的三種命名,初讀有點兒“繞”,而材料提示語提示得很明白:眾人給匾額題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鑒化用,或根據(jù)情境獨創(chuàng),產(chǎn)生了不同的藝術(shù)效果。這里的“移用”“化用”“獨創(chuàng)”就是三個核心詞語,這道題其實就是要求考生思考這三者的關系。 在結(jié)合材料理解核心概念的含義時,要注意不少涉及其“比喻義”,如2022年新高考 Ⅰ 卷中出現(xiàn)的“本手”“妙手”“俗手”三個概念本是圍棋術(shù)語,在審題立意時要還原其本義。 2.運用思辨思維,建構(gòu)多元關系 (1)二元關系的建立 按照思辨思維,二元關系存在著無限的可能性,而一上來想到的關系往往是最淺顯、最表層的,如果能立體、深入地思考,則會使審題立意走向深刻。如“苦與樂”,一上來可能思考是并列關系,“人生既有苦,又有樂”;再想想可能為因果關系,“因為苦,所以樂”;接著想可能為條件關系,“只有苦,才能樂”;深入再想可能為轉(zhuǎn)化關系,“苦可以轉(zhuǎn)化為樂,樂也可以轉(zhuǎn)化為苦”。如果多點兒深入思考,何愁立意不深刻多元? 二元關系,存在著先后、并列、遞進、因果、條件、假設、目的、主次、轉(zhuǎn)化等種種聯(lián)系,面對關系型作文,審題立意時要想想這些可能的關系。 (2)三元關系的建立 三元關系的建立要比二元關系更復雜,三者的關系必須兼顧,否則可能偏題;不過,也有竅門,就是善于把三元關系轉(zhuǎn)化為大的主次輕重型二元關系。如2022年全國甲卷作文題,題目存在著“移用”“化用”“獨創(chuàng)”三元關系,應如何處理呢? ①移用、化用固然重要,但唯有“獨創(chuàng)”才是根本與靈魂。 ②移用為基礎,化用為翼,獨創(chuàng)方為魂。 ③獨創(chuàng)固然重要,但離不開移用與化用,否則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④移用為基礎,獨創(chuàng)為目標,而化用則是橋梁。 無論是怎樣的立意,都有一個以其中一個為主,以其余二者為輔的問題。 因此,二元思辨是三元思辨的基礎,要闡述好三元關系,基礎還是要闡述好三者各自彼此之間的二元思辨關系,處理好三元誰為主、誰為輔的問題。 在關系型作文中,能夠全面、深刻、立體地分析二元或三元關系的,方為審題立意的佳構(gòu)。但在實際寫作中存在著“非此即彼”“顧此失彼”“平分秋色”“關系曖昧”等單項思維模式。如果在平時的審題立意訓練中,有意識地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運用這種思辨性思維,就會發(fā)現(xiàn)二元或三元之間存在的多種關系。 (2022·新高考Ⅰ)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本手、妙手、俗手”是圍棋的三個術(shù)語。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規(guī)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從全局看通常會受損的下法。對于初學者而言,應該從本手開始,本手的功夫扎實了,棋力才會提高。一些初學者熱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視更為常用的本手。本手是基礎,妙手是創(chuàng)造。一般來說,對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現(xiàn)妙手;否則,難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 以上材料對我們頗具啟示意義。請結(jié)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審題立意:
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