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第6次失業(yè),49歲的他做回了農民

 為什么73 2023-07-04 發(fā)布于北京

第6次失業(yè),49歲的他做回了農民

原創(chuàng) 孟菽 全民故事計劃 2023-07-03 21:26 發(fā)表于北京
幾十年的掙扎抉擇,父親終于找到了自己的路,過上了他夢寐以求的穩(wěn)定而體面的生活。
圖片
這是全民故事計劃的第717個故事—



老人們都說本命年是個坎兒。父親的48歲,就像是奧運會上的跨欄比賽。一向身體康健的奶奶毫無征兆地垮在年初,緊接著是“雙減”落地,再然后是疫情反復……鈍刀子一刀一刀割走父親的學生,到了49歲的春天,父親的學生從原來的百余人,只剩下不到十人;而他的職業(yè),也從一名課外書法老師,“轉型”為一個農民,兼偶爾刮大白的小工。
很遺憾,父親在經(jīng)歷這些“陣痛”的時候,我正在外地上大學。角色轉換帶來的落差肯定不小,只是父親從不肯與我言說。到了暑假我回到家,從襯衫加牛仔褲轉型成褪色棒球帽加舊工作服打扮的父親還是那個快樂老爸。迎接我回家的第一件事,是給我展示他今年辛辛苦苦種出來的“光桿兒玉米”。
盡管生長在農民家庭,但父親成為“全職農民”還是頭一遭。從前有爺爺奶奶的幫襯,選種、育苗和播種幾乎不用父親掛心。而今年,奶奶突然病倒,每個流程都要他親力親為。
我和父母一家三口住在市區(qū),距離奶奶家所在的郊區(qū)有將近15公里的路程。為了方便往返,父親花7000塊錢買了一輛農用三輪。有了“私家車”,總算將原本坐兩個小時的公交車程縮短到四十分鐘。
農忙的時候,父親在城鄉(xiāng)之間來回奔波,每天開著三輪車早出晚歸;農閑的時候,父親跟著姑奶一起,在城里找活計做刮大白的小工;每到周日還要給他那不到十人的小班上書法課。整天忙得像陀螺,還要立志當“技術型新農民”。
父親嫌種子商店的種子太貴,執(zhí)意在APP上網(wǎng)購種子,哪家便宜買哪家。結果,有的店家把白菜錯發(fā)成了花菜;有的店家因為疫情原因遲遲不發(fā)貨,讓父親的菠菜生生錯過了播種時間;玉米種子是最便宜的,卻全是殘次品,不但出芽慢,結出來的棒還坑坑洼洼,每棒上能有個二十粒都要謝天謝地。

圖片

干農活的父親丨作者供圖

就這樣折騰了一整個春天。育苗播種時,父親過得兵荒馬亂;夏收作物成熟時,父親又過得啼笑皆非。親戚鄰居每一位上門來,父親都要主動展示一下倉庫里收成的“光桿兒玉米”,給人家枯燥的農忙生活增添一味笑料。
“哎,明年可不在網(wǎng)上買種子了?!毕募具^去,父親給這場鬧劇做總結。
父親的學習能力一向強悍,到了明年,他大概就會從一個新手農民,變成一位“老農民”。

圖片

父親的農用三輪車丨作者供圖

只是,他對這新角色適應得如此之快,快得人幾乎忘了,過去的三十年間,挖空心思想要擺脫農民生活的父親,經(jīng)歷過怎樣痛苦的掙扎。


1995年,父親從中專畢業(yè)。1997年,父親下崗了。
“諸事不順”四個字能完美概括父親的這段職業(yè)生涯。父親畢業(yè)那年,就業(yè)政策從入學時的包分配毫無征兆地變成了“雙向選擇就業(yè)”。在九十年代末的遼寧撫順,工廠效益越來越差,就業(yè)政策一時一變,父親只能回到農村老家,一邊種地,一邊跟著叔爺爺干管工。
拿著寒窗苦讀13年換來的城市戶口,父親必須擺脫那種極不穩(wěn)定的、祖祖輩輩靠天吃飯的農民生活。遠房親戚在人事局工作,家里連托關系帶花錢,前前后后打點了小一萬,本來想跟大姑一樣,把父親安排進效益最好的石油部門,可是父親學歷不夠,石油部門的效益也大不如前,實在是安排不進去,最后只能安排父親去一間小型耐火材料廠當車間技術員,工資每月150元。
過了不到一年,廠里的效益急轉直下,第一次裁員就裁掉了父親所在的黏土車間,所幸技術崗到哪都吃香,父親有驚無險地被調到不定型車間繼續(xù)盯技術??墒沁@份運氣并沒有維持多久。又一年過去,國有企業(yè)大規(guī)模關停并轉,廠里“放假回家等通知”的公告隨之而來,工人每個月到廠里領120元的補助。沒過多久補助便停了,只領回來一張下崗證。
那是東北國有企業(yè)“眾神隕落”的大時代,在我家,大姨、姨夫、姑父、舅媽相繼從不同的工廠下崗。
父親說,當時分批下崗的人太多,輪到自己時 “根本沒什么感覺”,只一門心思想著下一份工作的著落。待業(yè)沒多久,他就被工廠里的一位同事拉去一家小私企幫忙——三倍于工廠的工資讓父親難以拒絕。
結果到了辦公室才發(fā)現(xiàn),那是一家對接鋼材原料的“皮包公司”。改革春風剛剛吹開東北的大門,市場亂象如雨后春筍。剛開始老板還讓父親時時出差買點材料,一年多過去,公司徹底成了一個空殼。
虛度了近一年的青春,父親無論如何也待不下去了。寧可辭職回農村,跟著姑奶去刮大白。姑奶是村里最早一批進城務工的農民,朋友多,找活兒的渠道也多。只是,正值下崗工人和農民大規(guī)模涌入勞動力市場,體力活廉價又寒磣。當時父親和母親正在談戀愛,母親領父親回家見家長,大姨和姥爺都是一輩子穩(wěn)定體面的工廠職工,得知父親的家庭和工作情況,說什么也不同意兩人結婚。
“所以還是得學技術?!惫适旅看沃v到這里,父親總是會跟我總結,“體力活兒今兒有明兒沒的,沒法養(yǎng)家糊口?!?/span>
1999年夏天,在母親的堅持下,父親與母親喜結連理。對父親來說,這場婚禮是雙喜臨門:中專同學從大連趕來參加婚禮,聽說父親下崗,一力勸父親去他的培訓班學電腦。
系統(tǒng)組裝、硬件維修、office應用、五筆打字,這些現(xiàn)在只需搜索引擎就能搞定教程的常規(guī)操作,在當時都需要找電腦培訓班的老師手把手教學。撫順的城市發(fā)展畢竟要晚于大連,父親跑遍全市,發(fā)現(xiàn)“整個撫順還沒有成氣候的培訓班”,他決定追逐這個“行業(yè)風口”。
這是父親這一生中第一次追逐風口。在一輩子千篇一律的工人、農民家庭,父親的決定沒有任何可以參考的先例。家人雖然沒有反對,但其實都不太看好。母親和姑姑都說,這個東西“太新了,誰都不了解”。只有父親堅信,電腦培訓將來會成為大趨勢。
像每個武俠小說里的主人公那樣,背上水壺、泡面和盤纏,父親向大連出發(fā),在同學家門市房二層的小閣樓里蝸居學藝,一住就是大半年。
“很巧,回撫順來的時候正好趕上這邊有一家游戲廳外兌,”這個巧合總能讓父親眉飛色舞,“我就跟同學借了點錢,買了五六臺586的二手電腦?!?/span>
這個微不足道的巧合在父親看來,大約是命運對這次“冒險”的肯定。那時我剛剛出生,家里的房子僅有四十余平,姑姑主動將自己家的客廳借給父親做教室。買上幾套桌椅,掛上一張大條幅,新的生活像剛開機的顯示器一般慢慢點亮,又極其迅速地歸于黯淡。
在父親“拜師學藝”的半年時間里,市里的幾家老牌電腦學校已經(jīng)陸續(xù)有了規(guī)模,而父親的電腦學校才剛剛起步,只能在夾縫中生存。父親只顧著追逐風口,卻忘記了對大部分人來說,電腦技術沒有終身學習的可能。學校經(jīng)營了一年多,五六十個學員來了又走,總是攢不起來。一年之后沒辦法回本,父親又不愿再占用大姑家的客廳,只能關門大吉。
所幸,天無絕人之路。2000年,教育部下發(fā)文件,要求“2005年前,所有的初級中學以及城市和經(jīng)濟比較發(fā)達地區(qū)的小學開設信息技術必修課”。當時的小學沒錢買設備,很多老師更是連計算機設備都沒見過,只能跟電腦培訓學校搞合作,由培訓機構提供設備和教學,小學提供教室,培訓機構直接向小學生收費。
父親決定借鑒這個模式。市區(qū)的好學?;径急淮蟮碾娔X機構占領,父親只能去鄉(xiāng)鎮(zhèn)小學試點,第一個就是他的母校,當年的班主任已經(jīng)當上校長,二話沒說便與父親簽了合同。后來又陸續(xù)簽了兩個鄉(xiāng)鎮(zhèn)學校,每個學生每年200塊錢,課程自愿參加。
頭兩年辦得挺不錯,雖然鄉(xiāng)鎮(zhèn)小學離家遠了一點,每次坐公交車要一個多小時,但父親樂在其中??墒牵瑵u漸地,鄉(xiāng)鎮(zhèn)小學的學苗一年比一年少。那幾年學籍政策寬松,稍有點門路的家長都舍得花錢給孩子轉學進城,去教育資源更優(yōu)質的學校。合同陸續(xù)到期,父親也就沒再續(xù)簽。又過了不到兩年,這幾所鄉(xiāng)鎮(zhèn)小學全都跟附近的中心小學合并成了一所。
時間轉到2005年,信息技術的普及和發(fā)展已經(jīng)遠超父親當初的設想。單位和學校里的計算機設備已經(jīng)基本普及,市面上教電腦技術的教材也俯拾即是。父親只能再換個思路,加盟北京的一家電腦培訓機構。那時候全國連鎖的培訓機構還很少,父親又沒有根基,折騰了幾個月沒有人上門,父親不但沒賺到錢,反倒賠進去一年的房租。
互聯(lián)網(wǎng)越來越發(fā)達,電腦培訓學校式微已經(jīng)是大勢所趨。折騰了將近六年,沒有本錢轉型成電腦配件零售商的父親再一次失業(yè)了。幾個耐火廠的同事得知此事,找到父親,勸他撿起老本行,去一家私人耐火廠當車間主任。
老耐火廠關停之后,最后一任廠長和幾個技術員一起出錢買了塊地,在西山頭建了個私人耐火廠。在老耐火廠時,父親有當代理團委書記的經(jīng)驗,這次便應下老同事的邀,去新耐火廠當車間主任。
父親對于工作一向不敢懈怠,勤懇負責,從生產、技術到日常考勤,大事小情一律親力親為。父親回憶,那時候他跟工人感情好,日常從不克扣工資,干得好的工人一個月還給五塊十塊獎錢。工人感激父親,要請他吃飯,父親拒絕;工人給他煙,他也不抽。工人們對父親是發(fā)自心底的尊重。
可是沒干幾個月,父親便迎來了第三次失業(yè)。這一次,時代的洪流沒有拋下他,讓他失望的是人。父親干得好好的,一個老板突然讓他的同學來接父親的班兒,讓父親去當副主任;另一個老板又把他媳婦麻友的丈夫安插進來管生產,讓父親單管技術。兩個關系戶時??丝酃と斯べY去喝酒,父親看不慣,又覺得老板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不愿受這氣,索性便辭職走人。


而我對父親職業(yè)的第一個印象,是上小學時,他在清原縣的一家電器公司當采購部長。
這份工作是父親從私人耐火廠辭職后,一位遠房姨奶給父親介紹的。按姨奶的話說,雖然工資少點,但“起碼有個事兒干”。電器公司的主營業(yè)務是電腦CPU散熱片的維修與生產,而立之年的父親再一次從頭學起,學著用CAD繪制產品圖,練習跟銅鐵鋁鋅打交道。
父親做事認真,原料廠家看得起父親,動不動就拉他出去應酬。那時候我剛剛上小學一年級,只記得父親總是很晚才帶著一身酒氣回家,晚飯的飯桌上永遠只有我和母親。父親的啤酒肚就是那段時間喝出來的。后來公司搬遷,從撫順城區(qū)遷到98公里外的清原縣,父親更是一個星期才能回家一次。
小孩子沒有定性,父親又不善于表達感情,小學時我與父親的關系總是親密而又疏遠。父親每隔兩三天會給母親打一次電話,心情好的時候我總會在一旁撒著嬌問父親什么時候回來,心情不好的時候我往往會因為不知道跟父親說什么而難為情,就算母親將聽筒遞到我耳邊,我也扭捏著不肯開口。每當我拒絕與父親通話,母親總會嘆息著說,我的性格像極了父親,倔強、執(zhí)拗、心事重、遇事愛“鉆牛角尖”。
四年級的一個周末,早上起床時我驚奇地發(fā)現(xiàn),本該在清原工作的父親竟不聲不響地回來了!從那天開始,父親便一直賦閑在家,一面在母親上班時分擔照顧我的任務,一面給奶奶家的舊屋翻新房子。
父親常年離家,這一次的賦閑讓我很不習慣。好幾次想開口詢問,可是話到嘴邊,又退縮了。頻繁的工作動蕩終于蔓延到了家庭。自父親從清原縣回家的那一刻起,父親與母親開始了一場結婚以來時間最長的冷戰(zhàn)。在長達數(shù)月的時間里,兩人彼此之間沒有一句交流。我害怕得到一個無法面對的答案,于是強忍著不去問任何緣由。
直到父親決定啟程去廣東,父親與母親才和好如初,從此對這次長達數(shù)月的冷戰(zhàn)絕口不提。后來我屢屢嘗試去理解那時的父母——他們瞞著我,是因為不想讓生活和家庭中那些亂七八糟的壓力打擾到我學習。父親和母親都是那種不愿將工作中的煩心事帶回家中的人,他們一直在努力為我營造一個真空的環(huán)境,讓我對學習之外的事都不必操心。
十二年后,一個契機出現(xiàn),我終于問出了當年恐懼至深的問題。父親對我說,那時他跟電器公司的老板辭職了,原因是老板把外甥女婿安排在父親手下,外甥女婿給父親穿小鞋,把父親排擠到銷售部門。從采購部長變成銷售職員,工資一下子降了800塊,父親無法接受,跟老板辭職,連夜從縣城往家里趕。母親得知此事,覺得父親不能總是逃避公司人際關系,父親卻覺得母親不理解自己,兩人大吵一架,就此冷戰(zhàn)。
我想,母親的話最終還是對父親產生了影響,第四次失業(yè),父親也在反思自己。賦閑的幾個月,父親依舊勤勤懇懇地忙碌,奶奶家的舊屋煥然一新,窗框門框從木質的換成鋁合金的,大棚后面的土坯倉房用紅磚重新砌好,抹上水泥地面。而與此同時,清原那邊的電器公司改旗易幟,張老板變成了趙老板,聽說父親做事認真,始終在找父親回去。
趙老板特地開車過來請父親吃飯。老板有點野心,想在廣東開辦一個分廠,請父親過去廣東跑跑市場。老板出錢給父親買了一張機票。那是父親人生中第一次坐飛機,從沈陽桃仙坐到廣州白云,四個小時,1300塊錢,貴得令人咂舌。此后父親從廣東往返遼寧,只坐五天四夜才能到站的綠皮火車。
父親到了廣州,趙老板派的任務是跟著這邊的老板跑市場、找客戶。2010年以前,深圳華強北是全國最成熟的電子元件市場,近水樓臺先得月,趙老板的電器公司便是看中這么一塊肥肉,也想來廣州和深圳淘一淘金。
父親兢兢業(yè)業(yè)地跑市場,很快成了各大電子城的??停瑱C緣巧合之下,父親在華強北結識了一位姓成的老板。父親牽線搭橋,清原的老板,廣州的老板,和成老板,三個人共出資200萬元,在東莞清溪合辦了一間工廠。
不巧,時代的浪潮又與父親開了個玩笑。這年正是2010年,中國電子商務正是在這一年開始步入快速發(fā)展階段。商務部《中國電子商務報告(2010-2011年)》顯示,2010年,中國網(wǎng)購人數(shù)達到1.60億人,較2009年底增長48.6%,網(wǎng)絡零售呈現(xiàn)出爆發(fā)式增長,網(wǎng)購成為中國人重要的消費形式。電商的崛起瓜分了本屬于線下零售商的大部分市場,華強北難以避免地受到了強烈沖擊,父親工廠生產的電子元件找錯了銷路,銷量大幅下跌。合作不到一年,三個合伙人便紛紛撤資,合作非常不愉快。
三人撤資后設備還在,父親憋著一口氣,不想就這樣鎩羽而歸。他想在廣東開辦一家自己的工廠。父親跟清原的老板打了欠條,自己出錢買出一部分設備拉到當?shù)嘏笥训膹S房里,老板還支持了父親一萬元的創(chuàng)業(yè)費,一間小廠就這樣開始運轉起來。
那是父親最忙碌的一段時間,一年到頭才能回家一次。我對父親的印象開始漸漸模糊,最終抽象為三個最明顯的標簽:電腦、毛筆、染發(fā)膏。父親的筆記本電腦可以聯(lián)網(wǎng)打小游戲;父親的愛好是練書法,尤其是顏真卿的楷書;父親不到三十歲的時候,頭發(fā)就從根上全白了,為了出去應酬體面,每半個月就要在家里染一次頭。
十五年過去,經(jīng)濟改革的紅利像是胡蘿卜吊著父親向前跑,卻不肯分給他一點甘甜。轉眼到了2012年,小廠整體運轉得不錯,父親躊躇滿志,打算一點點將廠子做大。就在這當口,老板卻忽然退縮了。
東南亞經(jīng)濟危機正在蔓延,老板害怕自己二百多萬的資金血本無歸,打算撕掉父親手中的欠條,把設備收回來賣掉。當時父親還有十多萬的資金沒有收回來,經(jīng)濟危機下,資金鏈斷裂在小微企業(yè)是常有的事。父親想堅持,想爭取,可是靠自己的積蓄不但根本補不上漏洞,還容易虧損,幾經(jīng)權衡,最終只得將設備還給了老板。這位老板是個實在人,有始有終,最后幫父親買了張機票,將父親送回了家。


從廣東回來,我覺得父親變了。
即將步入初中,我不再像兒時那樣沒心沒肺,也隱隱感受到一點危機。這已經(jīng)是父親第五次經(jīng)歷失業(yè),肉眼可見的迷茫與頹喪包圍著他。三年前那次賦閑,父親在我面前極力收斂著情緒,可是這次回來,父親低沉的情緒無論如何也收斂不住。
這年父親39歲。在外闖蕩近十年,年近不惑,中專學歷,沒有光鮮的工作經(jīng)驗,沒有拿得出手的技術。女兒馬上就要升入初中,妻子的單位效益越來越差。生活的壓力像煙霧一般纏繞在父親身上。
父親整日蹲在陽臺上抽煙。剛開始是10塊錢一包的人民大會堂,后來換成6塊錢的黃山,再后來換成5塊錢的七匹狼。父親的煙越抽越多,最多的時候一天能抽掉將近一盒。我擔心父親的身體,晚飯后一家三口出門散步,我跟父親提起戒煙,父親也知道對身體不好,卻總是對我的建議一笑了之。
母親是最看不慣父親不良生活習慣的人,可是在抽煙的問題上,母親卻一反常態(tài),不僅不反對,還總是主動給父親買。
很多年后我才理解母親。父親性格沉悶,又好面子,總是將心事都悶在心里,連親人也不愿傾訴,抽煙至少是一種發(fā)泄情緒的方式,如果連這個方式也被剝奪,那對父親未免太過殘忍。
命運似乎向來對父親缺少眷顧。如今誰又能看出,在很久很久以前,父親也曾是全家人的驕傲,也曾是天之驕子。
1973年,父親出生在撫順市郊的一個小村莊,生在二月初二,北方傳統(tǒng)中“龍?zhí)ь^”的好日子,又是長房長孫,可以說背負了當時全家人的希望。父親打小特別聰明,記憶力好,書看過一遍就能記住,聽過一遍的評書馬上就能模仿出來;小男孩長得帥,濃眉大眼,入學開始就一直是班長,老師同學都喜歡他,那時東北的學校冬天在教室里生火爐取暖,父親永遠是挨著爐子最近的學生。小學五年級,父親被評為區(qū)級三好學生,那一枚小小的三好學生獎章,父親一直留到現(xiàn)在。
父親說,小時候的理想很簡單,就是考學出去上班,有個城市戶口。如果不出意外,父親也許會像姑姑一樣考入一所大專,或許比姑姑還要優(yōu)秀,成為整個鎮(zhèn)子里屈指可數(shù)的本科生。
直到1989年,成績一向優(yōu)異的父親中考落榜。
這是父親一生中唯一一次主動放棄成為“城里人”的機會。那年爺爺在探親途中遭遇車禍,雙腿粉碎性骨折。對一個農民家庭來說,失去勞動力就是毀滅性的打擊。奶奶要在醫(yī)院照顧爺爺,太爺爺太奶奶已經(jīng)七十多歲,姑姑還在外地念大專。面對突如其來的家庭變故,父親一心只想著回家?guī)鸵r,中考落榜便不想再讀,干脆就在家種地。
姑姑得知父親的情況,那年暑假回家時,給父親帶回一套《平凡的世界》,不知從哪兒借來的,沒有第一部,就從第二部開始,看孫少平在工棚里讀書的故事。父親至今記得,那是他閱讀的第一部名著。
后來父親在村口遇見初中同學,也勸他回去復讀。父親決定回去試試。為了早日畢業(yè)回家?guī)鸵r,父親沒有考高中,而是報名了中專。家里的舊屋十分逼仄,冬天,太奶奶一群人在南炕玩牌九,隔著一個大木箱子,父親在北炕上復習。周六周日騎車去長途車站接姑姑回家補習英語。
那年農村往屆生中專最低錄取分是538,父親最終考了579——而如果不是往屆生無法報考師專,這個成績足以支撐父親當一輩子穩(wěn)定體面的教師。
走過一條長長的彎路,父親終于實現(xiàn)了兒時的夢想,考出農村成為一名“城里人”,可是,他并沒有過上想象中那種穩(wěn)定而體面的生活,此后的二十年,父親在城市的岸邊輾轉騰挪,偶爾幸運地上岸走走,更多的時候還是浮在水中。
很多時候我也會想,服務員、外賣員、快遞員、出租車司機,這些工作一樣可以賺錢,可是父親為什么不去做呢?
父親從廣東回來后,母親旁敲側擊地到處詢問出租車司機的行情,可父親總是一口回絕母親的提議,父親說,出租車的前期投入至少要十五萬,太貴??墒俏铱傆X得這只是借口。真正的原因是:父親無法接受自己與未接受過教育的人過著同一種生活。
這并非是一種優(yōu)越感,而是父親一直奉為圭臬的價值觀。父親始終堅信知識改變命運,如果他甘愿以賣苦力為生,那就是對自己價值觀的背棄,這樣的代價,那時的父親承受不起。
父親對人對事都有一套自己的原則,父親就是這樣一個執(zhí)拗到有些不可理喻的人。從廣東回來,姑姑建議父親跟著姑父去做藥品代理,父親勉強干了幾個月,一直不得要領。在職場上父親向來奉行的是以誠動人,看不慣那些推銷的話術和你來我往的虛與委蛇。
姑父不能理解父親的孤直,他是個直性子,每次家庭聚餐時總要揪著父親“教育”幾句,父親只是默默地聽,默默地喝酒,每次都把自己喝得酩酊大醉,我和母親怎么勸也勸不來。后來為了避免讓大家都難受,父親干脆祭出“躲”字訣——若非十分必要,對姑姑家絕不踏足。
父親不愿意依靠親人朋友,他還是希望可以自己創(chuàng)業(yè)?;剜l(xiāng)之前,父親在廣東的路邊看到一張小廣告,推銷一種設備,叫“垃圾處理器”,可以粉碎廚余垃圾,把魚刺、雞蛋皮、雞骨頭這類廚余打成粉末送進下水道。
父親覺得自己發(fā)現(xiàn)了商機,當即買下七八臺帶回了家。這大概算是父親第二次追逐風口。那段時間里父親一人“身兼數(shù)職”:他在網(wǎng)上發(fā)布了“上門修電腦”的帖子,偶爾接到電話去人家里修修電腦;姑奶刮大白的活兒缺人手,父親有空時也去幫幫忙。但主營業(yè)務還是推銷垃圾處理器。
晚上,我們一家三口帶著宣傳單出門散步,碰見面善的路人就發(fā)幾張。夫妻倆帶著孩子推銷產品,我至今還記得那種荒誕的窘迫。每次父親和母親跟路人聊得起勁,我的目光都暼得遠遠的,生怕人家寒暄到我身上。
可那畢竟還是2012年,上海打響中國垃圾分類第一槍要在七年后,沒人知道家用垃圾處理設備有什么用處。父親的這一創(chuàng)業(yè)計劃沒過多久就理所當然地宣告破產,機器一臺也沒賣出去,全送給了家里的親戚。
幾次創(chuàng)業(yè)都碰得頭破血流,父親終于覺得不能再這樣蠻干,還是要在熟悉的領域施展。走投無路之下,父親又聯(lián)系上了在耐火廠結識的老同事,他們提議父親干脆自己開個耐火廠。
幾個老哥們合計了一下,合伙出錢注冊了一個公司,父親當法人代表。設備和選址都搞定了,卻又折在了銷售上。撫順市的耐火材料供應幾乎被幾家老廠壟斷,父親根本打不開銷路,廠子一直接不到訂單,沒干幾個月就黃了鋪。算起來,這是父親第六次失業(yè)了。


也是在這一年,我們搬了家。
一年前,姑姑一家置辦了新房,120平的三室一廳,廠里分配的老房子就閑置了。當時她就想讓我們去住,父親沒答應。一家三口在45平一室一廳的小房子里擠了十二年,這次姑姑說,老房子再小也是60平的兩室一廳,在一樓,離公交車站又近,孩子上學方便。父親終于沒有拒絕,只是沉默。
父親和母親執(zhí)意要給姑姑房租,母親跟我說,雖然姑姑不要,但我們不能不給。母親把45平的老房子租出去,租金在她手里倒一遍手,再原封不動地交給姑姑。
十二年前,父親下崗后第一次“上岸”的嘗試,就是在這間房子的客廳起步;大概命運中真的有輪回,誰也不會想到,父親最后一次體面地站在干岸上,也會從這間客廳開始。
我小升初的那個暑假,家中的??统烁赣H那幾位合伙開耐火廠的老同事,還有一位王大伯。王大伯也是父親在老耐火廠時的舊識,他比父親大十三歲。
下崗前,王大伯是廠里的文藝骨干,能寫會畫,父親是團委宣傳干事,鐘愛書法,兩人因此成了十多年的莫逆之交。下崗后,王大伯也曾四處打零工,去柳州賣過藥,也被城管沒收過燒烤攤。
幾年前,王大伯借著家門口有所小學的優(yōu)勢,自己在家中辦了一家書法班。這幾年下來,積攢的收入不僅給兒子置辦了婚房,還給自己添了輛車。
父親在廣東的時候,王大伯就攛掇父親回來開書法班,可父親始終覺得自己比人家差一截。王大伯的書法是童子功,地主父親從小逼著他練魏碑,父親開始練書法是在考入中專那年,為了工作以后簽字體面,拿龐中華的字帖隨便描著開始練的,半路出家,旁門左道,他害怕誤人子弟。
父親的耐火廠注銷以后,王大伯常來家里找父親喝酒,兩人一聊就是一整天。王大伯讓父親放棄顏真卿去練歐陽詢,又拉著父親去他那聽了幾節(jié)課。父親表面上不置可否,其實背地里在家查了不少資料。
那段時間出門散步,父親總是提起田蘊章和田英章兩個當代書法大家的名字。父親說,他們哥兒倆是當代歐楷寫得最好的人,哥哥田蘊章在南開大學教書法,弟弟田英章在國務院,專門給表彰大會寫獎狀。父親將田英章的字帖拿給我看,我說:“真像打印,比打印好看多了?!备赣H有點興奮:“你看,寫字好也是可以有大用處的?!?/span>
父親終于決定也開一家書法班,我們一家三口都為此忙碌起來。父親打印出歐陽詢的《九成宮醴泉銘》碑帖,和田英章書法教學的講義,從此在家改練歐體,每日筆耕不輟。母親空閑時滿城跑,幫父親打聽市內各大書法學校的行情。母親擔心父親口才不好,攛掇我去做父親的第一個學生,每天晚上我都要坐在書桌前,聽父親講上一個小時的書法課。
大概過了半個月,父親在網(wǎng)上看到有個補習班外兌,花了不到50元把人家廢棄的桌椅淘回家。在客廳鋪上地板革,放上桌椅,打印好書法班的條幅掛在窗外,成本加在一起不到200元,書法班就算開好了。屋子里要裝飾裝飾,添點文化氛圍。父親沒有絲毫遲疑,提筆寫下一副對聯(lián),裝裱起來掛在黑板兩側:“學習改變命運,讀書變化氣質。”

圖片

父親給書法班寫的對聯(lián)丨作者供圖

當時父親自己也不會想到,這份書法老師的工作,父親一做就是十年。十年來,家里從門可羅雀漸漸變得門庭若市。最多的時候,父親的學生達到將近100人,每周要上四天書法課。
父親發(fā)揮自己認真誠懇的性格優(yōu)勢,一個半小時的課,父親經(jīng)常加時到兩個小時,收費也便宜,每人每節(jié)才40塊錢。父親記憶力好,這些年的不斷積累讓他對《論語》和《易經(jīng)》倒背如流,《東周列國志》的故事更是信手拈來,在講課過程中經(jīng)常插入一些有趣的歷史故事,學生們對這位嚴厲而博學的老師又怕又敬。
父親名聲漸響,很多孩子慕名從城東乘坐將近一個小時的公交車來上課。住得最遠的一個孩子跟著父母在澳大利亞生活,每次放假回中國探望老人,都要找父親補習書法。
幾十年的掙扎抉擇,父親終于找到了自己的路,過上了他夢寐以求的穩(wěn)定而體面的生活。家里的經(jīng)濟條件越來越好。我念高一那年,家里買了新房,一家三口終于從大姑家中搬了出來。上大學那年,父親又在家附近買下一套房子作為教室。

圖片

每年春節(jié),家里的對聯(lián)全都是父親的“墨寶”丨作者供圖

做老師久了,父親的性格也漸漸變得開朗健談起來,不知何時開始,那個沉悶的父親漸漸退場,我們家多了一位“快樂老爸”。在家附近,父親可以說是小有名氣,但凡有孩子的家長都愿意叫他一聲“孟老師”。每次我們晚上出門散步,總會遇到相識的學生家長,攀談時,父親總是難得地挺起常年微駝的腰背,一向嚴肅的臉上掛著隱隱的笑意,跟躲在家長身后的孩子打趣。


“跟我去賣菜不?”晚飯時間門禁響起,聽筒里準時傳來父親的聲音。
我穿好衣服下樓,開門登上父親的三輪車。父親高興地跟我夸夸其談,講他前天賣菜找錯零錢被小孩嘲笑,講他上周刮大白遇見的奇葩人家。我看著父親帶著微笑的嘴一張一合,不由自主地聯(lián)想,如果他的學生們看見他,大概很難將眼前這個穿著破舊工作服、戴著褪色棒球帽的賣菜老農,跟那個滿口經(jīng)史子集的孟老師聯(lián)系到一起。
距離上一次失業(yè)已有十年時間,兩年前,浪潮再度朝父親席卷而來。疫情反反復復,父親的書法班時停時開。屋漏偏逢連夜雨,奶奶突然患上神經(jīng)性耳聾,雙耳失聰。爺爺和奶奶兩位七十多歲的老人如今連自己都沒辦法照顧,更別說下田種地干活。也是在那年春天,姥爺與后老伴的兒女鬧得很不愉快,母親一氣之下將姥爺接到家中。
一下子承擔起三位老人的晚年,父親沒有時間在原地停留。姑奶也將近七十歲了,還是閑不下來,在干刮大白的工作。這兩年民工市場老齡化嚴重,像刮大白這類“技術工種”更是越發(fā)難尋,工錢也就跟著水漲船高,十年前一天30塊錢的工錢,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漲到每人每天180塊。之前開書法班的那幾年,父親得了空就會去幫姑奶干活兒,也相當于是一個副業(yè),現(xiàn)在,父親干脆將主業(yè)與副業(yè)顛倒過來。
父親說,現(xiàn)在自己最大的愿望,是讓爺爺奶奶和姥爺安享晚年。去年夏天,父親又萌生出改造奶奶家舊屋的想法。兩位老人辛苦了一輩子,父親想讓爺爺奶奶也享受享受干凈舒服的環(huán)境。

圖片

奶奶家的房子正在翻修丨作者供圖

這一次,父親花費半年時間,終于在過年之前讓屋子里里外外煥然一新。屋外的旱廁變成屋內的抽水馬桶,在原先的水泥地面上鋪上地磚和地熱,兩個屋的火炕重新打,水井加上水泵,讓井水直流到水龍頭中。大姑出錢,父親出力,如此繁瑣的工程,幾乎全靠父親一人支撐完成。
過年期間,一大家子人遵照慣例來奶奶家聚餐,連一向不舍得夸人的姑父都豎起大拇指,姑父說,如果他也像父親一樣,需要照顧三位老人,一定不會有父親做得好。父親依舊沉默,只是垂著眼微笑。
父親在外面追逐了半輩子的體面與成就感,最終在家庭中得以安放。而那份對求學的遺憾,也在我身上得到了彌補。2018年,我考入上海的一所985大學。父親表面上云淡風輕,可每次回奶奶家他總是憋不住似的跟親戚和鄰居炫耀:“你去問問,堡子里每年這么多大學生,哪個有我閨女考得高?”出門去干活兒,父親總要戴上我從學校拿回來的、印有學校logo的帽子,一戴三年,深紅色的棒球帽被刷墻的膩子和浮灰浸得發(fā)白,父親卻怎么也舍不得換。
今年我就要大學畢業(yè),在找工作與考研之間徘徊。父親還是希望我繼續(xù)求學。大概是怕我重蹈他當年的覆轍,最近這陣子,父親對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這個年紀只需要負責好好學習,家里這些事你都不用操心,你放心,想要讀到博士,老爸也供得起。
暑假,我們一家和大舅一家一起去火鍋店聚餐。在這座沒落的工業(yè)城市,四個50歲上下的中年人聚到一起的話題無外乎就是工齡、退休金和公積金,只有父親沒有這種煩惱,樂呵呵地聽著別人念叨。借著酒勁,父親隔著騰騰熱氣笑著看向我,說:“你看老爸,老爸就是個農民工?!?/span>
那一刻我知道,三十年過去,父親終于允許自己“上岸”了。

作者 | 孟菽

編輯|霧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