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個風雨飄搖的年代里,心懷天下立志救國于危難之中的知識分子 求學的經歷也 不是一帆風順,選擇國家的需要是自己的選擇,終成為讓中國人挺直腰桿子的大佬。 1、于敏(1926年8月16日—2019年1月16日):中國“氫彈之父”,今天津市寧河區(qū)人?。 中學先后就讀于天津木齋中學和耀華中學。 1944年-1949年?本科?就讀于?北京?大學 于敏 2、王大珩(1915年2月26日-2011年7月21日):中國?光學?科學家?,生?于日本東京,原籍江蘇蘇州。 1929年就讀于青島禮賢中學 1936年畢業(yè)于清華大學物理系 1938年赴?帝國理工學院攻讀?應用光學, 1941年轉入謝菲爾德大學進行有關光學玻璃的研究 王大珩 3、王希季(1921年7月26日-):生于云南昆明,中國衛(wèi)星與返回技術專家 初中畢業(yè)后在?昆華高級工業(yè)職業(yè)學校讀書一年 1942年本科?畢業(yè)于?國立西南聯(lián)合大學機械系 1947年-1949年?研究生?畢業(yè)于?弗吉尼亞理工大學動力和燃料專業(yè) 王希季 4、朱光亞(1924.12.25~2011.2.26):中國核科學事業(yè)的主要開拓者之一,湖北武漢人。 1931年后在漢口第一小學、圣保羅中學學習。 1938年-1941年?就讀于合川崇敬中學、今重慶清華中學、重慶南開中學。 1941年-1942年?夏?本科?就讀于?國立中央大學(今南京大學)物理系 1942年?-1945年就讀于?國立西南聯(lián)合大學物理系 1946年9月-1949年秋博士畢業(yè)于美國密執(zhí)安大學研究生院物理系原子核物理專業(yè) 朱光亞 5、孫家棟(1929年4月8日~):運載火箭與衛(wèi)星技術專家,遼寧省瓦房店市人。 1942年考入哈爾濱第一高等學校土木系 1948年考入哈工大預科學習俄語,后轉入汽車系。 1951年-1958年畢業(yè)于蘇聯(lián)茹科夫斯基空軍工程學院飛機設計專業(yè)。 孫家棟 6、任新民(1915年12月5日~2017年2月12日):中國導彈與航天技術的重要開拓者之一,湖北省襄陽市人,出生于安徽省寧國市。 1927年畢業(yè)于寧陽小學 1928年春考入安徽省宣城第四中學 1934年高中畢業(yè)考入國立中央大學(東南大學前身) 1937年考入重慶兵工學校大學部造兵系 1945年赴美國密歇根大學研究院留學,先后獲機械工程碩士和工程力學博士學位 任新民 7、吳自良(1917年12月25日-2008年5月24日):材料科學家,浙江浦江人。 1926年就讀于浦江縣浦陽小學 1929年赴杭州入浙江省立第一中學初中學習 1935年考入北洋工學院,先讀礦冶,后轉學航空機械。 1943年赴美國匹茲堡卡內基理工學院(今卡內基·梅隆大學)冶金系讀研究生,獲理學博士學位 吳自良 8、陳芳允(1916年4月3日-2000年4月29 日):中國衛(wèi)星測量、控制技術的奠基人之一。浙江臺州黃巖人。 1928年在黃巖縣立中學(今黃巖中學)讀初中 1931年到上海浦東中學讀高中 1934年考入清華大學,先在機械系,后轉入物理系 1938年初進入西南聯(lián)合大學物理系學習 陳芳允 9、陳能寬(1923年4月28日~2016年5月27日):金屬物理學家,湖南慈利人。 1942年畢業(yè)于雅禮中學, 1942年-1946年就讀于唐山交通大學礦冶系 1947年-1950年赴美國耶魯大學研究院學習,獲得物理冶金博士學位 陳能寬 10、楊嘉墀(1919年7月16日-2006年6月11日):空間自動控制學家,江蘇吳江人。 1932年考取上海中學 1937考入交通大學電機系 1947年1月-1949年赴美國哈佛大學工程科學系與應用物理系攻讀博士學位,被授予哈佛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楊嘉墀 11、周光召(1929年5月15日-):理論物理、粒子物理學家,湖南長沙人。 1946年至1951年在清華大學先修班、物理系物理專業(yè)學習 1951年-1954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理論物理研究院 周光召 12、錢學森(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 世界著名科學家,浙江省杭州市人,出生于上海。 1923年9月進入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學習 1929年-1934年畢業(yè)于鐵道部交通大學上海學校機械工程學院鐵道工程系 1935年9月-1936年9月畢業(yè)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獲得航空工程碩士學位 1939年畢業(yè)于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航空系,獲得航空、數學博士學位。 錢學森 13、屠守鍔(1917年12月5日—2012年12月15日):導彈和火箭專家,浙江湖州人。 1924年—1928年就讀于南潯絲業(yè)小學 1936年畢業(yè)于埭溪中學 1936年-1940年畢業(yè)于清華大學航空系 1941年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攻讀碩士學位 屠守鍔 14、黃緯祿(1916年12月18日~2011年11月23日):導彈與火箭控制技術專家,被譽為“巨浪之父”、“東風-21之父”,安徽蕪湖市人。 小學就讀于蕪湖市蕪關小學,初中在蕪關中學就讀 1933年8月入江蘇省省立揚州中學高中部就讀 1936年8月-1940年8月畢業(yè)于南京中央大學電機系無線電專業(yè) 1945年-1947年9月英國倫敦大學帝國學院無線電系獲碩士學位。 黃緯祿 15、程開甲(1918年8月3日-2018年11月17日):中國核武器事業(yè)的開拓者之一,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qū)人。 1931年畢業(yè)于盛澤觀音弄小學,中學就讀于浙江嘉興秀州中學 1937年入浙江大學物理系學習 1946年8月-1950年8月赴英國愛丁堡大學留學,獲哲學博士學位。 程開甲 16、彭桓武(1915年10月6日—2007年2月28日 ):物理學家,湖北省麻城市人,生于吉林長春。 1928年至1930年,先后在長春自強中學、吉林毓文中學讀書 1931年-1935年就讀于清華大學物理系本科畢業(yè) 1935年-1937年6月清華大學物理系研究生肄業(yè) 1937年赴英國愛丁堡大學理論物理系學習。 1940年和1945年分獲哲學博士和科學博士學位 彭桓武 17、王淦昌(1907年5月28日—1998年12月10日):中國核科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江蘇常熟人。 1916年入太倉縣沙溪小學就讀 1920年就讀于浦東中學 1924年高中畢業(yè)后進入一所技術學校,學習汽車駕駛和維修技術 1925年8月-1929年6月畢業(yè)于清華大學物理系 1930年赴德國柏林大學威廉皇家化學研究所讀研究生 1932年獲得博士學位 王淦昌 18、鄧稼先(1924年6月25日—1986年7月29日):核物理學家,安徽懷寧人。 1929年入讀于北京武定侯胡同小學 1935年入讀于志成中學 1941年-1945年就讀于西南聯(lián)合大學物理系 1948年10月赴美國普渡大學物理系學習,畢業(yè)后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 鄧稼先 19、趙九章(1907年10月15日—1968年10月26日):空間物理學家,浙江湖州人,生于河南開封。 1918年—1921年就讀于開封北倉小學 1922年9月考入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 1925年8月考入浙江工業(yè)??茖W校電機系 1929年—1933年就讀于清華大學物理系 1935年—1938年赴在德國柏林大學學習,畢業(yè)獲博士學位 趙九章 20、姚桐斌(1922年9月3日-1968年6月8日):冶金學、航天材料專家,江蘇省無錫市人。 1934年7月畢業(yè)于黃土塘小學 1934年取無錫縣立初級中學 1937年8月入上海私立成康中學、私立匯南中學讀高中 1939年2月就讀于江西省吉安國立13中學高中部 1941年考取交通大學唐山工學院 1945年7月以全校第一的總評成績畢業(yè)交通大學貴州分校(現(xiàn)西南交通大學) 1947年10月進入英國伯明翰大學工業(yè)冶金系攻讀研究生 1951年獲英國伯明翰大學工學博士學位 姚桐斌 21、錢驥(1917年12月27日—1983年08月18日):中國空間技術的開拓者,中國地球物理學科的主要創(chuàng)業(yè)者,東方紅衛(wèi)星和返回型衛(wèi)星總體負責人,江蘇省金壇縣人。 1929年夏考取了金壇縣立書院小學 1930年7月畢業(yè)同年8月考取江蘇省立南京中學 1932年8月-1934年7月初中畢業(yè)于金壇縣立初級中學 1935年考入無錫師范學校 1938年8月在北碚國立四川中學師范部畢業(yè) 1938年-1943年就讀于國立中央大學(現(xiàn)南京大學)理化系 錢驥 22、錢三強(1913年10月16日—1992年6月28日):中國原子能科學事業(yè)的創(chuàng)始人,浙江湖州人,出生于浙江紹興。 少年時代就讀于孔德中學 1929年-1932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理科預科 1936年畢業(yè)于清華大學 1937年9月到巴黎大學鐳學研究所居里實驗室攻讀博士學位 1940年獲得法國國家博士學位 錢三強 23、郭永懷(1909年4月4日—1968年12月5日):近代力學事業(yè)的奠基人之一,山東省榮成市人。 1926年考取了青島大學附屬中學 1929年考取了南開大學預科理工班 1933年7月進入北京大學物理系學習 1940年8月來到加拿大的多倫多大學應用數學系學習 1941年赴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立理工學院學習,和錢學森是同門師弟。 1945年獲得了博士學位 郭永懷 |
|
來自: 昵稱42665848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