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天氣過于炎熱,這兩年身體明顯不如前幾年。古北口一帶的探尋只能先放下來。 先思考一些線索,以備冬春季節(jié)重啟探尋古北口的行程。 1、尋找古北口的緣由 回顧過往的話題,我們對古北口關的位置產生疑慮,是因為《讀史方輿紀要》有如下記載:“古北口縣東北百二十里。兩崖壁立,中有路僅容一車,下有深澗,巨石磊珂,凡四十五里,為險絕之道。” 又載:“今口北有潮河川新營”。 根據《密云縣志》,古北口正關在古北口河口東側,潮河由口入邊。 《密云縣志》的描述,與如今我們所能觀察到的古北口的關口是相符的,符合我們一般的認知。現(xiàn)今鐵門關甕城處的長城文保碑也是如此認定的。 然而,這卻不是《讀史方輿紀要》所述的古北口關,此處再往北,即是朵顏人的領地,無法再找到一座潮河川新營。 古北口關到底在哪兒?會不會《讀史方輿紀要》記錯了? 2、在《九邊圖》(屏)上找到了與《讀史方輿紀要》相符的古北口關 前次我們根據以嘉靖十三年許論的《九邊圖論》為底本繪制的《九邊圖》屏及《九邊圖》來分析潮河二寨的位置線索的時候,發(fā)現(xiàn)《九邊圖》和《九邊圖》屏上繪制出了嘉靖十三年以前的古北口關及潮河川新營(參見:《探討||探尋潮河二寨(四)借助史料中的線索重新審視》): 按照《九邊圖》的示意,早期的古北口關應該在古北口營城(密云后衛(wèi)營)的北門(又稱西門)處。這座城門是在兩山之間下切修建,根據早期的古北口營城北門的圖片,確實“中有路僅容一車”。 (下圖來源:胖昊) 而古北口營城北側,繪了一座潮河川新營,與《讀史方輿紀要》的敘述恰好相符! 3、早期古北口關與中晚期古北口關 由此,我們知道,早期的古北口關,即是古北口營城的北門;今古北口鐵門關,很可能屬于潮河川的轄區(qū)。潮河川新營的位置,大致在鐵門關內側。 其實古北口鐵門的設立時間,其實應當也不會太晚,很可能在弘治年間也已經設置。據《明實錄·孝宗實錄》,弘治十四年五月辛亥,巡按直隸監(jiān)察御史張烜奏:“都御史洪鐘建議修潮河川,功久不成。且今栢查山既以筑墻,則川乃在墻內,雖鑿之亦無大利”。栢查為蒙古語,意為陡崖,比如懷柔的柏查子,至今仍沿襲舊名。按上述記載,栢查山應為潮河關外圍新建的關口,很可能就是鐵門關潮河兩側的山崖。 4、潮河川新營與上營城的疑惑 實地探尋的結果,鐵門關內側確實有一座營城。這座營城被文物部門認定為上營城。 東墻內側,還倒伏有一塊巨大的拴馬樁,與古北口營城修復后的北門外的拴馬樁形制完全相同。 古北口營城北門外的拴馬樁 上營城的名稱,同樣來源于前述《密云縣志》的記載。 上座上營城,在《四鎮(zhèn)三關志》的《薊鎮(zhèn)地形圖》卻標識為古北口新營,而潮河川新營,另在潮河川營與潮河川關附近繪出。 如今潮關村的潮河川堡,文物部門認定為潮河川營城。 潮河川新營的位置,《九邊圖》(屏)、《讀史方輿紀要》兩種史料的記載與《四鎮(zhèn)三關志》的記載是沖突的。哪一種的記載才是歷史的真相? 5、根據實物遺存所做的判斷 但實地探查所發(fā)現(xiàn)的遺存,有可能支持《四鎮(zhèn)三關志》的記載。 實際上,潮關堡旁邊,至少還有2座城堡殘存:一座是東側稍遠一點的潮河五寨,另一座是緊帖潮河川堡的早期堡墻。另外,潮河五寨南側,還有一座大體呈方形的臺地,周圍散落有大量殘磚,需要進一步探查、確認! 潮河五寨的位置 潮河川堡旁邊的殘墻,疑為潮河川(舊)營 潮河川堡與其緊貼在一起的這座早期的堡墻,倒是與《四鎮(zhèn)三關志》所繪潮河川營、潮河川新營的位置關系相符! 潮河川堡旁邊的殘墻,年代更為古老,應是比潮河川堡早。因此,很有可能,現(xiàn)在的潮河川堡是潮河川新營,早期殘墻才是潮河川營(舊營)。 實物遺存的發(fā)現(xiàn)表明,《四鎮(zhèn)三關志》對各關口、堡寨的位置描述,與《密云縣志》相符,很可能更加接近歷史的真相。 因此,很大的可能,上營城就是《四鎮(zhèn)三關志》所記載的古北新營。潮河川新營并不在古北口營城北側,而在潮關附近。 之所以出現(xiàn)這種偏差,是因為許論繪制《九邊圖論》的時候,不可能把九個邊鎮(zhèn)的所有邊關全部實勘一遍,因此有些關口的位置只是示意,與實際的分布存在誤差。但前后不同時期的史料相對照,給了我們一個解惑的機會,再與實物遺存相對照,終于水落石出了。 6、潮河川關城的下落 除了潮河川營城、潮河川新營,還應有一座潮河川關城。這座關城很可能是跨潮河而建,大概早已被潮河水攜帶的泥沙掩埋,而且可能被水毀不止一次。 《明實錄·世宗實錄》載,嘉靖二十七年十月己未,吏科給事中鄭廷鵠應詔陳言:“黃花鎮(zhèn)、古北口、潮河川,皆京師后門。而潮河川乃元人避暑故道,平沙曠衍,可容萬馬,尤虜賊所垂涎者。近雖設有石匣營兵,然城孤力薄,不足為御。請修復先任撫臣洪鐘所筑關城遺址,增總兵一員守之?!?span style="outline: 0px;letter-spacing: 0.034em;">……疏入,下所司,議俱報可。于是增設潮河川總兵官。 弘治年間洪鐘所筑潮河川關城,到嘉靖二十七年也僅有遺址了,時間不過半個世紀。 從這面這段《明實錄》的記載也可以看出,當時潮河川守將的級別曾經很高,嘉靖二十七年曾經設總兵官。總兵是什么概念?薊鎮(zhèn)設總兵,下轄古北口路、石塘路、墻子路、曹家路等四路的薊鎮(zhèn)西協(xié)石匣城只設副總兵??梢姵焙哟ǖ牡貏菖c防御形勢極為沖要。 7、《明薊鎮(zhèn)長城考古報告》對潮河川新營及上營城的認定 《明薊鎮(zhèn)長城考古報告》的對上營城與潮河川新營的關系,應也是有疑慮的,將上營城命名為古北口關城,對其與潮河川新營的關系只留了一句疑問,但沒有給出結論。 2023-6-21 |
|
來自: 客舟聽雨 > 《拂去塵埃,揭秘古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