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個消費品牌來說,靠感性消費、靠情懷、靠炒作,可以解決一時的銷量增長,但無法維持長久的銷量增長。沉寂很久的方便面行業(yè)最近半年很熱鬧,連續(xù)上了三次熱搜。 一次是鄭州720暴雨,資金困難的白象食品捐贈了500萬元方便面用于救災登上熱搜。 一次是北京殘奧會期間,白象山東濟寧工廠 1/3 生產工人為殘疾人登上熱搜。 一次是2022年央視 "3.15" 晚會上 " 老壇酸菜 " 翻車登上熱搜。 特別是土坑酸菜被曝光后,在互聯網的放大效應下,消費者開始野蠻、感性的消費白象產品。從線下商超、社區(qū)店,到電商、再到直播帶貨,都擋不住消費者的沖動消費。 網絡的力量將白象抬到了萬眾矚目的高度,為白象帶來了幾何級增長的品牌曝光和銷量轉化。似乎白象成為土坑酸菜事件中的最大贏家。 土坑酸菜坑了統一、康師傅,老大和老二一起摔跤,讓沉悶已久的老四:白象突然爆紅。 于是網上有很多討論:白象會不會超越康師傅、統一? 土坑酸菜擊倒不了統一、康師傅,也不可能讓白象成為泡面之王! 野性消費、感性消費都是不持久的,熱搜之后都是寂寞。 在鄭州720水災期間,鴻星爾克因默默捐款 5000 萬沖上熱搜。網友不顧一切的沖進鴻星爾克的直播間,肆無忌憚地買、買、買,讓鴻星爾克銷量瞬間起飛。 可網絡熱潮總是一波接著一波,消費者不可能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鴻星爾克的身上。 當新的網絡熱點出現后,鴻星爾克又迅速沉寂下去。 感性消費的背后是盲從,它能短期內給品牌帶來巨大的曝光和銷量轉化,可并不能扭轉一個品牌的市場地位。白象所面臨的情況也大抵如此。 白象面對的對手很強大。 2021年康師傅方便面銷售額284億,統一方便面90億,今麥郎方便面70億,白象40億。 2021 年中國大陸方便面總銷量(出廠價)約637億,康師傅、統一、今麥郎、白象銷售額分別占 46%、15%、11%、7%,白象遠遠落后于前三位。 白象的大單品打造、大單品集群打造、產品沉淀和康師傅、統一相比差距太大。 產品沉淀是一個企業(yè)走向成功的起點。 產品沉淀就是企業(yè)在某一個相對較長的時間段內持續(xù)的去推廣一個產品,形成單品突破,最終完成銷量積累和消費認知積累:品牌認知。 康師傅方便面10大系列,100多個單品,但1992年上市的紅燒牛肉面,目前仍然是方便面行業(yè)最大的大單品,長盛不衰! 形成:方便面=紅燒牛肉面=康師傅的消費認知和品牌沉淀。 康師傅不僅有消費大單品,還形成了大單品集群:“面霸120”、“料珍多”、“新面族”、“巧玲瓏”、“勁爽拉面”、“亞洲精選”、“福滿多”、“江南美食” “好滋味”、“小虎隊”、“勁爽”“湯大師”等系列產品,滿足各類消費階層的需求,每一個系列都成活下來,形成暢銷,形成沉淀。 不僅有經典的紅燒牛肉口味,還有暢銷的香辣牛肉、鮮蝦魚板、香菇燉雞、黑胡椒牛排、鹵香牛肉等暢銷口味。 統一2008年下半年開始聚焦老壇酸菜牛肉口味突圍,從此開掛發(fā)展。 經典產品:統一100、來一桶、滿漢大餐、湯達人、巧面館、冠軍榜、都會小館、茄皇、藤嬌、小當家、小浣熊等。 康師傅和統一產品的共性: 我們再看看白象: 2000年左右暢銷的是白象方便面,廣告語:白象方便面,不到一塊錢。 2003年左右暢銷的是好好吃面,再之后是金白象、大辣椒、大骨面、珍骨煲,現在暢銷的是多半袋、多半桶、湯好喝。 產品戰(zhàn)略不清晰,不穩(wěn)定,一直在漂移,不能給消費者留下清晰的產品記憶符號。 也沒有形成大單品沉淀,幾乎所有的產品都是短期的戰(zhàn)術性產品,推出一個新產品,丟掉一個老產品。 不停的推廣新產品,沒有一支完成真正意義上的單品突破。核心產品也是不停的換包裝,變換賣點,終端產品形象也一直在變。 最終是廣告費沒有少花,營銷費用沒有少投入,但并沒有產品形成消費沉淀和認知。 康師傅、統一在品質、味道上吸引消費者,白象還在實惠上吸引消費者。 玩實惠的能干過玩品質的?有這樣的案例嗎? 百年企業(yè),百億以上企業(yè)的共性:有經典的大單品和大單品集群。 比如有135年歷史的可口可樂,因為有碳酸飲料可口可樂、雪碧、美汁源;有184年歷史的寶潔因為有幫寶適、佳潔士、汰漬等經久不衰的品牌。 白象缺的不是品牌曝光,而是缺能代表白象的、有競爭力的、核心大單品,缺的是產品創(chuàng)新和升級,缺的是和康師傅、統一同臺競爭的產品。 白象的市場沉淀和康師傅、統一差距太大。 企業(yè)競爭到最后就是終端掌控的競爭,也就是根據地市場的競爭。誰的根據地多,根據地大,未來市場就是誰的,誰的銷量就大。 康師傅在近20個省年銷量超過10億元,掌控終端售點近400萬個。從最南端的三亞,到最北端的漠河,從最西端的伊利到最東端的上海,你能看到的便利店,超市都能買到康師傅。 統一在華東,華南、華中也建立了自己的G10根據地。 河南、山東、江蘇、山西作為白象的根據地市場,現在紛紛淪陷。曾經和今麥郎一個體量的企業(yè),現在被今麥郎遠遠甩在后面。 產品形成不了沉淀造成的結果:花了大代價建立的大市場、根據地,隨著老產品的銷量萎縮,今天根據地是你的,明天變成別人的。 白象還沒有形成自己清晰的市場管理系統和模式。 康師傅1998年引入通路精耕模式,今麥郎有四合一系統,統一在執(zhí)行通路精耕和“大包賺”系統。 這些企業(yè)不管職業(yè)經理人如何變動,模式一直在延續(xù)和執(zhí)行。 悲催的白象、模式一直在搖擺和變動,換一任總經理導入一種新的系統,現在在導入今麥郎的四合一系統,問題是你用今麥郎正在使用的系統能打敗今麥郎? 此外,市場競爭策略也存在缺陷。 白象采用的是農村包圍城市策略,而康師傅、統一采用城市引爆農村策略。毛主席采用農村包圍城市策略的前提:農村人口占比95%,城市只要5%。而現在城鎮(zhèn)人口占比已經超過60%。 還有最關鍵的,現在的消費是城市流行什么,農村馬上跟進。所以造成白象方便面進不了城,即便進了城,擺上貨架,動銷也不好。 白象的中高層管理團隊汰換頻繁。 企業(yè)的發(fā)展不是取決于員工數量的多少,而是取決于精英員工數量的多少,也就是人才的數量。 從人力資源的角度分析,所有的大企業(yè)都有一個共性:老板身邊都有一群忠誠的人才,而且創(chuàng)業(yè)路上身邊人才越來越多。而且人才聚集的速度和數量和企業(yè)發(fā)展的速度和規(guī)模成正比。 白象老板很大氣,也舍得給員工高薪。但由于戰(zhàn)略的不穩(wěn)定性,和產品力不足,造成核心員工流失率過高。 核心高管的穩(wěn)定性決定經營決策的穩(wěn)定性,員工的穩(wěn)定性決定客戶和市場的穩(wěn)定性。 對于一個消費品牌來說,靠感性消費、靠情懷、靠炒作,可以解決一時的銷量增長,但無法維持長久的銷量增長。 因為消費者的熱情只有一瞬,抓住消費者的唯一方法,就是當他的注意力與熱情關注品牌之時,企業(yè)能持續(xù)研發(fā)有競爭力的產品,讓消費者產生美好的消體驗,自動產生復購。 感性消費最好的結局:消費者最開始是因為情懷購買,但體驗過后,會因為產品質量自發(fā)產生復購,并愿意推薦給身邊的人。 沒有核心大單品,不能搶占消費者心智,沒有自己的管理系統,沒有清晰的商業(yè)模式,沒有穩(wěn)固的根據地市場,白象拿什么打敗康師傅、統一? 產品是1,營銷是0,1做不好,其它再多的投入都是浪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