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就像一面鏡子 登珠峰從來都不是單純比拼體力和專業(yè),而是需要大量金錢支撐。 為此,他和隊友謝如祥承諾夏爾巴向導,只要將這名女子送回C4營地,就給1萬美元的獎勵,無論生死。 幸運的是,女子轉危為安,可她卻只愿承擔救援費中的4000美元。 此事一出,引發(fā)各方熱議。 在珠峰救人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一方面,因為環(huán)境極其惡劣,一不小心就會賠上自己的性命。另一方面,登珠峰實質上是一場金錢游戲,一次至少四五十萬,救人意味著所有投入付諸東流。 范江濤的行為,讓我們看到人性閃光的一面,也讓我們窺見登珠峰背后的成本和代價。 “8000米以上無救援”,是登山界的慣例。 這個高度又被稱為“死亡區(qū)”,空氣極為稀薄、氣溫極低且地形險惡,冰崩和雪崩隨時可能發(fā)生。 遇見這名女子時,范江濤的夏爾巴向導勸他不要施救,可他在走出20米后,依舊選擇折返回去救人。 因為出發(fā)不久,他的體力還很足,氧氣和水也消耗不多,于是為女子更換了氧氣、補充了糖和水分。 救援時,范江濤甚至哭起來。此前,他為登頂投入的近50萬元金錢和大量精力,都白費了,任誰也難以割舍。何況,今年是人類首次登頂珠峰70周年,頗有紀念意義。 不過,善良戰(zhàn)勝了一切,“都是湖南人,我作為領隊和指揮,陳學斌(貴州登山者,今年5月18日在珠峰遇難)的事我也比較清楚。當時看到是中國人,下意識地還是要了解一下情況?!?/span> 可事情的走向,卻出乎他的意料。最終,是他和隊友謝如祥承擔了費用。 “救了人,放棄了幾十萬元,放棄了這么長時間的準備,最后還是我自己出錢。但是我不好多說什么,但我非常想知道這是為什么?!?/span> 登珠峰的費用,為何如此高昂呢?錢主要花在了這4個地方。 尼泊爾政府規(guī)定,所有的外國登山者,都需要配備一個夏爾巴向導,他們的工資超過8000美元。 多年來,夏爾巴人數一直生活在海拔3000米到4600米之間的地帶,在高海拔地區(qū)的表現比普通人更好。 他們會判斷什么時候該沖頂、什么時候該下撤,盡量保證游客在山上的安全。歷史上第一個登頂的兩人小隊里,就有一個是夏爾巴人。 這是一份拿命換錢的工作,很多夏爾巴人死在登山的過程中,留給他們家人的只有可怕的回憶。 2014年,16名夏爾巴人的生命在昆布冰川被奪走,他們一度拒絕繼續(xù)登山,整個商業(yè)登山季都因此取消。 攀登裝備是最能拉開差距的項目,豐儉由人。食物、高山靴、8000米羽絨服、手套、睡袋、背包等是剛需,一個好的高山靴、羽絨服,價格都在五位數以上。 氧氣也是大頭,一瓶氧氣550美元,起碼要5-6瓶才夠用,這次范江濤就給每個隊員配備6個氧氣瓶。除此以外,還需要一個 450美元的氧氣面罩和一個450 美元的調節(jié)器。 有數據統(tǒng)計,97%以上的登山者要在氧氣上花近4000美元。 |攀登許可(16000-21500美元) 目前,珠峰主要有兩條商業(yè)攀登路線,一條是從日喀則出發(fā),從珠穆朗瑪峰北坡登頂,另一條是從尼泊爾盧克拉地區(qū)出發(fā)的南坡路線。 因為北坡需要在巖石上攀爬,難度較大,所以大多數人選擇從南坡攀登。 尼泊爾政府會向每位國外攀登者收取1.1 萬美元的許可證費用,還有2500美元申請費、3000美元聯絡費、4000美元垃圾押金、1000美元保險。 光這些加起來,就已經21500美元了。雖然申請費和聯絡費可以和團隊成員AA,可依舊不是筆小數目。 今年3-5月,尼泊爾獲得580萬美元的許可費,珠峰收入達到500萬美元。 從國內去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交通很方便,成都、昆明、西安、廣州等城市都有直達航班,價格從一千多到幾千不等。 以上海為例,直達加德滿都的機票在2000元左右,來回總計約4000元。抵達加德滿都后,還需要轉機到距離珠峰大本營最近的機場盧卡拉,往返機票300到500美元。 盧卡拉距離大本營的這段距離,只能徒步。在路上一周時間,沿途食宿預計500美元。畢竟離珠峰越近,物價越高。 這些費用都是無法節(jié)省的,還有些其他零星費用。比如移動網絡,大本營只能用通訊公司的 Wifi ,10G 流量200美元。在去之前,還要進行體能訓練等,也需要金錢支撐。 也因此,登珠峰的大多數人,都有極強的“鈔能力”。 在《第三極》一書中,就提到了這一現象:以前登珠峰的人,是年齡在25歲到35歲之間的專業(yè)登山者,現在則增加了不少40-60歲的業(yè)余愛好者,他們有足夠的財力去支付龐大的開銷。 無獨有偶,有位叫特蕾莎·庫巴卡的數據科學家,專門研究過登上珠穆朗瑪峰的到底都是些什么人。她發(fā)現登珠峰的人數之所以劇增,是受到50多歲男性人口的推動,男性人數是女性的4倍。 因為人數激增,去珠峰的費用每年都在水漲船高。 這兩年,登珠峰成為一件很時髦的事。 這項原本屬于冒險家的游戲,每年吸引著近10萬名游客“扎堆”前往。 攀登世界之巔,真的變得容易了嗎? 答案是否定的,在剛剛過去的春季登山季,有上千人嘗試沖頂珠峰,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然而根據最新數字,有12人死亡、5人失蹤,尼泊爾旅游局形容這是“有記載以來最兇險的登山季之一。 因為疫情,前些年很多人的登頂計劃被擱置,今年終于成行,但沿途危機叢生。 從人類攀登珠峰至今,超過300人在這里遇難,大部分尸體還在失事地點。因為在珠峰處理尸體,實在太難、太花錢了。 直升機無法降落,也無法運轉,只能依靠人力。保守估計,把遺體從珠峰搬運下來,至少需要14萬美元,很多家庭無力承擔。 因此,一些逝者直接暴露在路邊,成為“彩色路標”。1996年遇難的“綠靴子”遺體,一直是東北山脊上的著名地標,遇到他就代表你已經身處8500米。 還有一名“睡美人”,是第一位沒有借助氧氣成功登頂的美國女性,在下山途中因為低溫和缺氧喪命。 有的尸體無法辨認,只能靠穿著命名,比如一具被稱為“牛仔褲”的女子,死于1979年,距今44年了。 登珠峰如此花錢,又如此危險,人們?yōu)楹我琅f樂此不疲地前去呢? 人類可以為夢想付出很多,但還是要衡量自身情況,理性攀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