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聽外國人說中文,總是覺得陰陽怪氣。比如“你好”,我們經(jīng)常聽到他們念成“妮浩”,究其原因,是他們很難掌握漢語的“聲調(diào)”。
大家從小都學過,普通話有四個聲調(diào):第一聲、第二聲、第三聲、第四聲。如:“妖搖咬藥”。
再專業(yè)一點的人,還知道第一聲的學名叫做陰平;第二聲叫做陽平;第三聲叫做上(讀作“賞”)聲、第四聲叫做去聲。
其實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幾個聲調(diào)的名稱:陰、陽、上、去,本身就是第一聲、第二聲、第三聲、第四聲的。
“聲調(diào)”的變換,使得漢語讀起來可以變得抑揚頓挫,具有音律美。比如我們試著慢慢讀以下的句子:
“今天聽他說蘇東坡書中詩歌相當憂傷?!?br>
這句話全是第一聲,完全沒有聲調(diào)起伏,聽起來和機器人說話一樣沒有靈魂,雖然很有喜感,但完全不能體現(xiàn)漢語的音律美。而古代的讀書人寫文章,非常講究音律。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詩詞,詩詞本來是可以唱出來的,即便后來不唱了,也需要朗誦出來。
為了追求唱的時候、朗誦的時候能夠抑揚頓挫、高低起伏、音律變幻,聽上去更美。所以就進行硬性規(guī)定:在詩歌的哪些字上需要用什么樣聲調(diào)的字,這就是格律詩的平仄。通俗來講,“平”就是聲調(diào)平緩悠長的,比如:“陰、當、郎、長”,“仄”就是聲調(diào)曲折短促的,比如“酒、我、路、放”。
掌握了這個,讀詩和寫詩就基本算過了第一道關(guān)。
舉個例子: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有人問:這里可不可以改成“夕陽依山盡”呢,意思沒變化啊。
答案是不能。因為在這句詩里:第二個字“日”,就是仄聲。在這個字的位置上,是不可以用平聲的。你用“夕陽”代替“白日”,就是不符合平仄了。因為“陽”字是平聲。
幾年前我參加一個活動時,現(xiàn)場選手和評委都為了一句詩爭論了起來:究竟“滿園春色關(guān)不住”“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哪句是正確的,是原詩。
這句詩大家都很熟,但我估計很多人也都很懵。其實答案很簡單,古人寫詩尤其是絕句律詩,是非常講究平仄相對的,所以只要想想下一句是“一枝紅杏出墻來”,第二個字是“枝”,平聲,就可以知道上一句第二字應該是“仄”聲,必須是“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
唐宋人說的當然不是普通話,但是唐宋人也有四聲,分別是:平、上、去、入。
其中平就是平聲,包含了陰平陽平?!吧?、去、入”都算是仄聲。
這里面,最難理解的就是“入”這個聲調(diào)。入聲字是一種發(fā)音很短促、很快就結(jié)束在喉部的喉塞音。在普通話里是沒有這樣的發(fā)音的。所以入聲字在普通話里就分化到“陰平、陽平、上聲、去聲”這四個聲調(diào)里去了。
比如:
“一”,過去是入聲字,但是普通話里是陰平,第一聲的。
“毒”,過去是入聲字,但是普通話里是陽平,第二聲的。
“百”,過去是入聲字,但是普通話里是上聲,第三聲的。
“劇”,過去是入聲字,但是普通話里是去聲,第四聲的。
這就導致了用普通話去對應古代詩詞的平仄,有時候會不準,一大原因就是因為入聲字的消失和分化。
但是用南方方言去讀這些入聲字,還是能讀出那種發(fā)音短促、結(jié)束在喉部的感覺的。
使用南方方言的朋友,可以試著念以下一些詞匯:“八角”、“吃粥”、“食物”、“閱讀”、“出血”。很快就能找到入聲字的感覺。
其實,古代人也不一定都搞得懂四聲,曾經(jīng)有個皇上搞不清這四聲,問大臣:平上去入是怎么一回事呢?大臣就順便拍了個馬屁說:就是“天子萬?!薄K囊馑际牵骸疤熳尤f?!边@四個字,恰好就是平聲、上聲、去聲、入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