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方脈總論 九道病脈 細 為氣血俱虛。為病在內(nèi)。為積。為傷濕。為后泄。為寒。為神勞。為腹?jié)M。為憂傷過度。 細而緊。為癥瘕積聚。為刺痛。細而滑。為僵仆。為發(fā)熱。為嘔吐。 數(shù) 為熱。為虛。為吐。為痛。為煩渴。為煩滿。 動 為痛。為驚。為攣。為泄。為恐。 虛 為寒。為虛。為腳弱。為食不消化。為傷暑。 促 經(jīng)并無文。釋曰。其促有五。一曰氣。二曰血。三曰飲。四曰食。五曰痰。但藏?zé)釀t脈數(shù)。以氣血痰飲留滯不行則止。促止非惡脈也。 結(jié) 為痰。為飲。為血。為積。為氣。釋曰。氣寒脈緩則為結(jié)。數(shù)則為促。雖緩數(shù)不同。結(jié)亦當(dāng)如促脈分別可也。 散 經(jīng)無文。釋曰。六府氣絕于外。則手足寒上氣。五臟氣絕于內(nèi)。則下利不禁。甚者不仁。其脈皆散。散則不聚。病亦危矣。 革 為滿。為急。為虛寒相搏。婦人半產(chǎn)漏下。釋曰、革者革也。固結(jié)不移之狀。三部應(yīng)之。亦皆危脈也。 代 一藏絕他藏代至。釋曰、代真死脈。不分三部。隨應(yīng)皆是。 如前所列。皆本圣經(jīng)。學(xué)者當(dāng)熟讀。令心開眼明。識取體狀。然后交絡(luò)互識。所謂六經(jīng)流注。五藏相傳。各以部位推尋。使了然不昧。其如隨病分門諸脈證狀。尤當(dāng)參對審詳之。如是精誠、方可為醫(yī)者。不爾。則傍倚圣教。欺罔賢良。為含靈之巨賊。幸宜勉旃。 九道脈名 一。長者有余而過也。故屬于陽。其脈舉按皆有余。冉冉尋之。往來流利。出于三關(guān)。如持竿之狀。是謂長也。病應(yīng)渾身壯熱。坐臥不安。神思恍惚。甚則陽虛內(nèi)勝。三焦不利。法宜汗而散之。 二。短者不及之脈。故屬于陰。凡物短長。各有所宜。適當(dāng)其可。然后為中。夫長短未始有定體。質(zhì)于中而過者為長。質(zhì)于中而不及者為短。有中。短乃見焉。其脈按舉之間。雖往來洪盛。而不及本位。故曰短。病應(yīng)邪氣內(nèi)結(jié)。宿食成瘕。心腹切痛。三關(guān)不利。陽邪虛搏。三焦氣厥。外為寒熱。內(nèi)則便硬。于法宜引而竭之。 三。虛者陰也。不實之象。陽為實。陰為虛。陽氣自得傳。肝氣不勝。則少力多驚。故其脈動為虛。指下尋之不足。舉之亦然。往來無力。似浮而弱。不欲內(nèi)固之意。是謂虛狀。原其病本陽邪內(nèi)結(jié)。恍惚無定。故發(fā)狂熱厥。與夫譫言妄謬。夢寢虛驚。在小兒則主驚風(fēng)。 四。促者陽盛也。陽邪上忤。氣有偏盛偏衰故也。其脈指下按之有余。舉之洪數(shù)。下游三關(guān)。并朝寸口。雖盛疾如此。必時一止而乃復(fù)來。謂之促。夫脈之行度。亦有陰陽之從。陽邪奔止。血朝于心。榮衛(wèi)趨蹶。徐疾不常。脈則因之時止而促爾。其病令人三焦不和。積聚憂思。氣逆而厥。故上盛下虛。上溢下絕。其候宜脈退不宜進。故法以退之者生。進之者死。 五。結(jié)者陰盛也。真陽已極衰弱也。夫脾布中和。因陽而發(fā)。陽衰陰盛。則脾氣忤而不能施化。故脈來緩緩然。時一止而復(fù)來?;蛲騺??;蚓刍蛏ⅰV^之結(jié)。凡以膠塞而不可解。陰盛故也。病應(yīng)四肢勞倦。憂悶煩躁。切痛上下。連連相續(xù)。氣忤不施。故法宜通導(dǎo)以去其結(jié)也。 六。代者陰也。內(nèi)經(jīng)曰。代則氣衰。蓋心散則氣衰。不能下應(yīng)于土。脾不得安其常。故脈代也。說文曰。代者更也。脾不安常而然。其脈按之動而復(fù)起。冉冉尋之不能自還。病應(yīng)形容羸瘦不能言。正氣欲絕。神無所居。 七。牢者堅也。固圍之象。氣之郁結(jié)故若是。仲景云。寒則牢堅而沉結(jié)。指下尋之不見。舉之全無。重按尋之、小而有力。斷續(xù)不常見故曰牢。蓋重陰之所入。以陰包陽。故似無而按有。病應(yīng)骨中疼痛。氣血不守。榮衛(wèi)解散。是以胸中氣促而并。夫脾與胃相為表里。十二經(jīng)脈之所本。而平人之常氣皆稟于胃。今已脾胃不能符合。則生生之道。曷可全乎。法以牢為水火相刑、必死之候。 八。動者陽與陰相搏也。仲景云。陰陽相搏。名曰動。又曰。數(shù)脈見于關(guān)上下無頭尾。厥厥搖者。曰動。以其脈混混然。指下尋之似有。舉之全無。冉冉尋之不離其處。病應(yīng)四體虛勞。煩滿崩中。及久病血虛于內(nèi)。溢而自利。歌曰。舉無見處覓方逢。體倦虛勞利血膿。女子崩中宜速救。血虛崩潰藥無功。 九。細者精氣虛弱之極。而形容不足。內(nèi)經(jīng)曰。細則氣少。其脈之狀。稍稍應(yīng)指。往來如綿。至微而不絕。謂之細脈。雖為虛弱之極。然必應(yīng)于診者為正。要之精氣既已怯弱。陽道由是衰微。病必脛痠髓冷。力乏精遺。皮毛焦乾。形容枯瘁。溫之以氣。補之以味。豈可緩也哉。歌曰。指下尋之極細微。脛痠髓冷不支持。遺精發(fā)槁形枯瘁。速灸關(guān)元豈可遲。 九道脈主治 一。長者陽也。潔古云。長法乾。此陽明脈。故尺寸俱長。身熱目痛鼻乾不得臥。當(dāng)汗。陽化氣也。 長脈迢迢度三關(guān)。指下時來又卻還。陽毒在臟三焦熱。徐徐發(fā)汗始能安。 云岐曰。陽毒在臟。何由言發(fā)汗。非在五臟之本。陽毒之氣在五臟之標(biāo)。何為五臟之本。肝心脾肺腎是也。何為五臟之標(biāo)。血毛皮脈肌肉筋骨是也。以其在五臟之標(biāo)。故徐徐發(fā)汗者。為在標(biāo)之深遠也。急則邪不能出。發(fā)之以升麻湯。發(fā)在陽明標(biāo)。一法加羌活麻黃。中治法以地骨皮散。治渾身壯熱。 地骨皮 茯苓各半兩 柴胡 黃芩 生地黃 知母一兩 石膏二兩 如自汗已多。加知母。口□父咀。入生姜煎。徐徐發(fā)者。汗之緩也。 二。短者陰也。主四肢惡寒。腹中生氣。宿食不消。短法坤。腹中有宿食當(dāng)下之。短主陰成形。陰不化谷也。 短脈陰中有伏陽。氣壅三焦不得昌。臟中宿食生寒氣。大瀉通腸必得康。 宿食生寒氣。何由通暢。謂陰中伏陽故也。使三焦之氣宣行于上下。故用巴豆動藥也。外藥隨見證應(yīng)使之。此在上脈交論內(nèi)細說之。病久溫白丸。新病備急丹。 三。虛者陰也。主少力多驚。心中恍惚。小兒驚風(fēng)。虛怯離。虛脈者離火也。中虛之象。心主血也。血虛則脈息難成。驚風(fēng)治以瀉青丸。 恍惚心中多悸驚。三關(guān)定息脈難成。血虛臟腑生煩熱。補益三焦便得寧。 恍惚者。陽主動之貌。脈難成。往來之象。煩熱者。血虛也。欲令氣血實。故補益三焦命門。以助心神之氣也。是以男子藏精。女子系胞。宜以加減小柴胡湯主之。 柴胡去苗 黃芩各一兩 地骨皮 人參 知母 半夏制 茯苓各一兩炙甘草三錢 白芍藥八錢 右口□父咀。每服一兩。生姜水煎。久疾虛煩不得眠。酸棗仁湯治之。 四。促者陽也。促脈象坎。主中盛滿之象。遇坎而退。則是脈八九至并寸口。漸漸退則活。退則陰生。逆之促而散也。一云。促者熱數(shù)。并居寸口。陽太過陰不及也。 促脈前來已出關(guān)。常居寸口血成斑。忽然漸退人生也。若要痊除命在天。 升多而不降。前曲后居如操帶鉤。曰死。漸退者。以陽得陰則解。如散絲者、獨陽脫陰。知命在天也。 五。結(jié)者陰也。主四肢氣悶。連痛。時來結(jié)脈。象兌金。動而有止曰結(jié)。應(yīng)腹中之右傍。故曰結(jié)聚也。血流而不行。氣滯而不散。脾主四肢。結(jié)而不通故悶痛。 積氣生于脾臟旁。大腸疼痛陣難當(dāng)。漸宜稍瀉三焦火。莫謾多方立紀(jì)綱。 生氣。是三焦之氣。旺于脾臟旁。脾受濕而反熱。傳至大腸。故發(fā)疼痛。乃大腸金受三焦火邪。故入大腸。藥瀉三焦火邪則愈。禁暴用寒藥急攻。當(dāng)緩緩下之。 六。代者陰也。主形容羸瘦??诓荒苎浴2灰虿≠?。脈有止曰代。代真死脈也。若暴損氣血。以至元氣不續(xù)而止。可治以人參黃耆湯。 人參 白茯苓 熟生黃 甘草炙 地骨皮各半兩 黃耆 白芍藥 桔梗 天門冬 半夏制 當(dāng)歸各一兩 陳皮去白二兩 右口□父咀。入生姜十片。水煎一兩。去滓。食前服。滋養(yǎng)血氣。調(diào)和榮衛(wèi)。和順三焦。通行血脈。若傷寒代者。炙甘草湯。 代脈時時動若浮。再而復(fù)起似還無。三元正氣隨風(fēng)去。魂魄冥冥何所居。 浮甚陽太過。沉甚陰太過。浮甚八至九至死在外。沉甚一至二至死在內(nèi)。脾脈居中土之象。生三元正氣。代者似有似無曰代。風(fēng)邪害于脾。故云正氣隨風(fēng)去。 七。牢者陰也。牢脈象震。其脈不來不往曰牢。其性緊而急。前后水火相乘之象。水能克火。得相勝則死。 脈入皮膚辨息難。時時氣促在胸前。只言水火相刑克。欲要痊除更問天。 牢者木也。前后有水火相乘之象。以牢為陰。助水克火。故云命在天。又云。水火并于胸。寒熱發(fā)于表之象。以為牢脈也。 八。動者陰也。主四體虛。崩中血痢。動脈象艮山也。不來不往曰動。山止之貌。動而不移也。崩中血痢、治之以赤石脂丸。及禹余糧湯。 動脈根源氣主陰。三關(guān)指下礙沉沉。血山一倒經(jīng)年月。志士名醫(yī)只可尋。 以衛(wèi)為葉。榮為根。血去則根亡而葉凋。此脈寸有尺無。絕無根葉。此尺脈第三同斷病也。宜內(nèi)補丹。出元戎方。一云。動主血敗不止。面色無光。治之以養(yǎng)血氣八物湯。 當(dāng)歸 白芍藥 地黃熟用 白術(shù)各一兩 人參 乾姜炮 茯苓 桂各半兩 右口□父咀。每服一兩。生姜七片。水煎。食前服。 九。細者陰也。主腰酸髓冷。乏力折精。腎無所養(yǎng)。陽不榮于下。陰不榮于上。陰陽不能相守。乏力無精。治法春夏地黃丸。秋冬八味丸主之。 乏力無精脛里痠。形容憔悴發(fā)毛乾。如逢冬季經(jīng)霜月。不療其疴必自痊。 細脈象巽風(fēng)也。為木。風(fēng)主發(fā)。陽氣內(nèi)不潤于皮毛。致毛發(fā)乾。至秋則失。秋時氣平。故不療自愈。此諸陽發(fā)于春夏。諸陰發(fā)于秋冬故也。普濟茴香丸主之。上氣浮腫本在表。宜解肌湯。 葛根 黃芩各一兩 麻黃去節(jié)半兩 赤芍藥四錢 右口□父咀。一兩。生姜七片。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熱服。食前。若汗出浮腫。是邪從汗出。浮者。陽也。當(dāng)發(fā)散而解之。若不愈。諸消腫藥治之。肩息頻者。喘者。脈浮而滑。亦在于表。宜麻黃湯發(fā)表也。 十怪脈名 一。釜沸之狀。如湯涌沸。指下尋按之。中央起四畔傾流。有進有退。殊無息數(shù)。但見其為涌沸而起。是為釜沸而已。故曰如湯如羹。蓋水火之相沸。有激而為之者。水勝火也?;饛纳险咭病6c水相沸。不得其已而終亡也。脈至若是。三陽之?dāng)?shù)極而亡陰之候。蓋火為陽。水為陰。以陽亡陰。以水勝火。所以取于釜沸者。名與義俱得之者也。夫陰在內(nèi)陽為之守也。陽數(shù)極而亡陰。則氣無所守。故奔騰而沸涌。氣亡則形亡。此所以為必死。且榮衛(wèi)周流乎一身。凡五十度。是為百刻之常。此以呼吸往來計之也。釜沸之狀。氣有出而無入。有來而無往。則計二十五度而終。是為百刻之半。故診見之。旦占夕死。夕占旦死。 二。魚翔之狀。宛如魚游于水面。但尾掉而身首俱不動。其脈浮于膚上。不進不退。指下尋之。其首定而尾緩搖。時起時下。有類乎魚之游于水。是為魚翔也。夫魚之為物。浮陽者也。陽潛則在于淵未翔也。陽升則在乎渚斯翔也。脈至若是者。乃以三陰數(shù)極。不能與陽相使。故動翔。應(yīng)診于膚表。主腎與命門俱絕。衛(wèi)氣與榮血兩亡。陰陽別論曰。別于陽者。知病從來。別于陰者。知死生之期。脈至于此。陰極而亡陽。則不可期以日矣。故夜半占日中死。日中占夜半死。 三。彈石之狀堅而促。來遲去速。指下尋之。至搏而絕。喻如指彈石。辟辟然堅而不可入。故曰彈石。此真臟脈見也。夫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四時之常也。故腎欲石。然石而有胃氣為可治。但石而無胃氣則死矣。石之為物。堅而且實。方冬時氣沉而在骨。故脈欲堅而實。素問云。冬日在骨。蟄蟲周密。君子居屋。然而有胃氣存焉。故曰應(yīng)四時。今胃氣先絕。真脈獨見。命本已喪。何可久也。不可期以時日。惟見戊己日即死矣。 四。解索之狀。指下散亂。息數(shù)無準(zhǔn)?;蚓刍蛏?。如繩索之解、而無收約。由腎與命門氣皆亡。形枯髓竭。故脈之應(yīng)如是也。夫索之為物。糾而成之者也。糾則合。解則散。合則包而實。散則利而流。內(nèi)經(jīng)曰。冬脈如營。萬物之所以合藏。故兩尺之脈。則宜糾而合包而實者為正。今也根本離索。真氣無所結(jié)固。而解散不能以糾合矣。則脈亦如之。故解索之脈形于兩尺者。以戊己日篤。辰巳日死。 五。屋漏之狀。如屋之漏。滴滴然不相連續(xù)?;騺砘蛑?。時動時復(fù)。其診亦如之。謂之虛屋漏。此脾胃已絕。谷氣空虛。失于長養(yǎng)之令者然耳。夫脾主中州。呼吸之間。脾受谷氣。脈行有常。今胃氣與榮絡(luò)俱絕。而呼吸不得其常。則脈以應(yīng)之。如屋之漏。時滴時止。豈復(fù)能有常哉。期以八日而死。 六。蝦游之狀。指下尋之。若蝦游于水面。不進不退。瞥然驚掉而去。冉冉尋之。杳然不見。須臾復(fù)于指下隱隱而來。應(yīng)診不動。倐爾還去。脈之異狀。間忽有全類此者。故目之曰蝦游。病應(yīng)其人魂魄飛揚。而形獨存。但略有少谷氣。而無所附托也。夫谷氣以真氣為本。相附而周榮于一身。以應(yīng)十二脈之動。今也真氣既喪。而谷氣獨存。則神無所依。故魂魄飛揚矣?;觋栆?。游而無定。魄陰也。止而有守。魂魄之所依。真氣而已。若無所依而飛揚。則形與神不能相保。遠者期以七日。近者二日而死矣。 七。雀啄之狀。來而急數(shù)。頻絕而止。良久準(zhǔn)前復(fù)來。若雀啄食之狀。蓋來三而去四也。由脾元谷氣已絕于內(nèi)。腸胃虛乏。無所稟藏。而不能散于諸經(jīng)。則諸經(jīng)之氣隨而亡竭矣。夫五臟六腑。生于真氣。養(yǎng)于谷氣。真氣亡則無所本。谷氣亡則無所養(yǎng)。無所本者死。無所養(yǎng)者亦死。四十三難曰。平人不食飲七日而死。胃中谷氣俱盡。則雀啄之脈可見也。 八。偃刀之狀。尋之如循刀刃。責(zé)責(zé)然無進無退。其數(shù)無準(zhǔn)。故曰偃刀。由心元血枯。真火之象。無所歸宿。而胃氣獨居。不能相為導(dǎo)續(xù)。是傷于真心者如此。心主血也。肺主氣也。血榮氣衛(wèi)。脈之所依以行。血枯而衛(wèi)氣獨居。則心不能克制。而肺金勝矣。刀金也。金之為物、剛而利也。其脈之狀應(yīng)于診者。皆氣之使然也。故有取于偃刀焉。若是者期以四日而死。 九。轉(zhuǎn)豆之狀。脈來應(yīng)指?;烊蝗缍怪苄罐D(zhuǎn)。不進不退。殊無息數(shù)。故謂之轉(zhuǎn)豆者。不通之象也。血氣雖已敗。然其動必轉(zhuǎn)焉。及三元正氣已散。五臟六腑空虛。中無所流矣。象曰行尸。其死可立而待也。 十。麻促之狀。應(yīng)指如麻子之戚促。散亂分雜。殊無均和之意。蓋麻之生也。其徵不一。谷之甚細而分錯者也。由肺元已絕。衛(wèi)氣已枯。榮氣獨澀。而陰陽錯亂。故取于麻促之狀也。輕者三日而死。重者寅時死矣。 辨脈動止投數(shù)法 脈一動一止二日死。一經(jīng)云一日死。脈二動一止、三日死。脈三動一止四日死?;蛭迦账?。脈四動一止六日死。脈五動一止七日死。脈六動一止八日死。脈七動一止九日死。脈八動一止十日死。脈九動一止十一日死。經(jīng)云十三日死。若立春死。脈十動一止立春死。一經(jīng)云立夏死。脈十一動一止、立夏死。一經(jīng)云夏至死。脈十二動十三動一止者立秋死。又一經(jīng)云立冬死。脈十四動十五動一止者立冬死。一經(jīng)云立夏死。脈二十動一止一歲死。又一經(jīng)云立秋死。脈二十五動一止二歲死。一經(jīng)云一歲死。又云立冬死。脈三十動一止三歲死。脈四十動一止四歲死。脈五十動一止五歲死。 脈來四十投而一止者一藏?zé)o氣。卻后春草生而死。脈來三十投而一止者二藏?zé)o氣。卻后三歲麥?zhǔn)於馈C}來二十投而一止者三藏?zé)o氣。卻后二歲桑葚赤而死。脈來十投而一止者四藏?zé)o氣。歲中死。 脈一來而久住者宿病在心主中。脈二來而久住者病在肝支中。脈三來而久住者、病在脾下。脈四來而久住者病在腎間。脈五來而久住者病在肺支間。 五脈病。虛羸人得之者死。所以然者。藥不得而治。針不得而及。如是壯盛人可治。氣全故也。 五用乖違病脈 察脈必以人迎氣口分內(nèi)外所因者。乃學(xué)診之要道也。所以脈贊云。關(guān)前一分。人命之主。然既有三因。固不可盡詳。而考之于理自備。且如疲極筋力。盡神度量。飲食饑飽。叫呼走氣。房室勞逸。及金瘡挫折。虎狼毒蟲。鬼疰客忤。畏壓溺水等。外非六淫。內(nèi)非七情。內(nèi)外不收。必屬不內(nèi)不外。雖難經(jīng)曰。人迎緊盛傷于寒。氣口緊盛傷于食。殊不知飲食入胃。能助發(fā)宿蘊。其所以應(yīng)于氣口者。正由七情郁發(fā)。因食助見。本非宿食能應(yīng)氣口。且如宿食脈。有浮大而微澀者。有數(shù)而滑實者。在陰則澀。在陽則滑。宿食不化。脈則沉緊。宿食成瘕脈則沉重。此等各證。皆曰傷胃。曾何關(guān)于氣口耶。且如疲極筋力。其脈弦數(shù)而實。筋痛則動。皆傷肝也。凝思則滑。神耗則散。皆傷心也。弦動耗氣。脈濡而弱。叫呼走氣。脈散而急。皆傷于肺也。房勞失精。兩尺浮散。男子遺精。女子半產(chǎn)。弦大而革。皆傷腎也。 況藏寒蛔厥。脈自微浮。及為緊滑。胃虛不食。其脈必緩。亦有微濡。五飲停伏。浮細而滑。久畜沉積。沉細而軟。形虛自汗。脈皆微濡。揮霍變亂。脈自沉伏。僵仆墜下。脈則細滑。踒折傷損。瘀血在內(nèi)。疝瘕癥癖。五內(nèi)作痛。脈皆弦緊。中寒癥結(jié)。脈則遲澀。五積六聚。食飲痰氣。伏留不散。隧道積滯。脈皆促結(jié)。三消熱中。尺中洪大。癲狂神亂。關(guān)上洪疾。氣實脈沉。血實脈滑。氣血相搏。脈亦沉實。婦人妊娠。脈則和滑。遁尸尸疰。脈沉而不至寸?;蛉烤o急。鬼祟附著。脈兩手乍大乍小。乍短乍長。陽邪來見。脈則浮洪。陰邪來見。脈則沉緊。鬼疰客忤。三部皆滑。洪大裊裊。沉沉澤澤。但與證不符者。皆五尸鬼邪遁疰之所為也。 如診得此等脈證。雖與人迎氣口相應(yīng)。亦當(dāng)分?jǐn)?shù)推尋。三因交結(jié)。四句料簡。所謂單內(nèi)單外。不內(nèi)不外。亦內(nèi)亦外。亦不內(nèi)外。脈理微妙。藝能難精。又如忽見異像。驚惑眩亂。脈多失序。急虛卒中。五臟閉絕。脈不往來。譬如墮溺。脈不可察。與夫金瘡踒折。頓走血氣。脈亦無準(zhǔn)。學(xué)者當(dāng)看外證。不必拘脈。 診百病決死生法 診人溫病。三四日不得汗出。脈大疾者生。脈細難得者死。 診人溫病。穰穰大熱。其脈細小者死。 診人病甚。而脈不調(diào)者難差。 診人病甚。而脈洪易差。 診人頭痛目痛。卒視無所見者死。 診人溫病下利。腹中痛甚者死。 診人病汗不出。出不至足者死。 診人病瘧。腰脊強急瘛痵者。不可治。 診人熱病七八日。氣不喘脈不數(shù)者。當(dāng)后三日溫汗。汗不出者死。 診人熱病七八日。其脈微細。小便赤黃。口燥舌焦乾黑者死。 熱病未得汗脈盛躁。得汗者生。不得汗者難差。 熱病已得汗。脈靜安者生。脈躁者難治。 熱病脈躁盛、而不得汗者。此陽之極也。十死不治。 熱病已得汗。脈常躁盛。陽之極也亦死。 熱病已得汗。常大熱不去者死。熱病已得汗。熱未去脈微躁者。慎不得刺治也。 熱病發(fā)熱甚。熱者其脈陰陽皆竭。慎勿刺。汗不出。必不治。 診癲病。脈實堅者生。脈沉細小者死。 診人心腹積聚。其脈堅急者生。虛弱者死。 若腹大脹、四肢逆冷。其人脈形長者死。 診人心腹痛。痛不得息。脈細小遲者生。堅大疾者死。 診人腸澼下膿血。脈沉小流連者生。數(shù)疾大熱者死。 診人腸澼下白沫。脈沉者生。浮者死。 診洞泄食不化下膿血。脈數(shù)微小者生。堅急者死。 診腸澼下膿血。脈弦絕則死?;髣t生。凡腸澼之屬。身不熱。脈不弦絕?;蠼陨?。弦澀皆死。 診諸腸澼下膿血。有寒者生。熱者死。 診諸腸澼其脈滑者生。浮者死。弦絕澀者皆死。 診咳嗽。脈沉堅者死。浮直者生。 診吐血衄血。脈滑小弱者生。實大者死。 診唾血。脈堅強者死?;呱?。 病吐血而嗽上氣。其脈數(shù)。有熱不得臥者死。 病咳嗽羸瘦。脈堅大者死。 診傷寒咳嗽上氣。其脈散者死。謂其形損故也。 診嗽。脫形發(fā)熱脈堅急者死。 診嗽而嘔。腹脹而洩。其脈弦細欲絕者死。 診諸咳嗽。其脈浮軟者生。沉伏者死。 診上氣。脈數(shù)者死。 診人肌瘦脫肛。形熱不去者死。 診上氣面浮腫肩息。其脈大不可治。加力必死。 診人消渴。脈實大病久可治。脈小緊急不可治。 診人病蟲下蝕肛陰。其脈虛小者生。脈緊急者死。 診人腸澼筋攣。其脈小細安靜者生。浮大堅者死。 診人被風(fēng)不仁痿厥其脈虛者生。堅急疾者死。 診人上氣。喘息低昂。其脈滑手足溫者生。脈澀四肢寒者死。 診人汗出若衄。其脈小滑者生。大躁者死。 診人陰陽俱竭者。見其齒上如熟豆、其脈小躁者死。 診人寒熱瘛痵。其脈代絕者死。 診金瘡血出太多。脈虛細者生。實大者死。 診人從高頓仆內(nèi)傷臟腑。其脈堅強者生。小弱者死。 診傷寒熱盛。脈浮大者生。沉小者死。 診傷寒已得汗。脈沉小者生。浮大者死。 診心腹積聚。其脈勁強者生。沉小者死。 診厥逆汗出。脈堅強急者生。虛緩者死。 診水病。脈洪者可治。微細者不可治。 診水病陰閉。其脈浮大者生。沉細虛小者死。 診水病腹大如鼓。脈實者生。虛者死。 診洩注。脈緩時小結(jié)者生。浮大數(shù)者死。 診人內(nèi)外身體俱冷而汗出。微嘔而煩擾。手足厥逆。不得安靜者死。 診寒氣上攻。脈實而順滑者生。實而逆澀者死。 診金瘡出血。脈沉小者生。浮大者死。 診人卒得中惡。脈大而緩者生。堅而浮者死。堅細而微者亦生。 診中惡吐血數(shù)升。脈沉數(shù)細者死。浮大而疾者生。 診人為百藥所傷。脈微細者死。洪大而速者生。 診老人脈微。陽羸陰強者生。脈躁大加息者死。陰弱陽強。脈至而代。期月而死。 診熱病。三五日身體熱腹?jié)M頭痛。食飲如故。脈直而疾者八日死。 尺脈澀如堅。為血實氣虛也。其發(fā)病腹痛逆滿氣上沖。此為婦人胞中絕傷。有惡血。久成結(jié)瘕。黍穄赤而死。 脈來細而微者。血氣俱不足。細而來有力者。谷氣不充。得即轉(zhuǎn)動。棗葉生而死。 左手寸口脈偏動。乍大乍小不齊。從寸口至關(guān)。關(guān)上至尺。三部之位。處處動搖。各異不同。其人仲夏得此脈。桃葉落而死。 右手寸口脈偏沉伏。乍小乍大、朝來浮大。暮夜沉伏。浮即太過魚際。沉浮即不至關(guān)中。往來無常。時時復(fù)來者。榆葉枯落而死。 左手尺部脈三十動一止。又須臾還三十動一止。乍動乍痚。不與息數(shù)相應(yīng)。其人雖食谷猶不愈。蘩草生而死。 右手尺部脈。三十動而一止。止而復(fù)來。來如循直木。如循張弓弦。絙絙然如兩人共引一索。至立春而死。 扁鵲診諸反逆脈法 脈浮短者。其人肺傷。諸氣微少。不過一季死。法當(dāng)嗽也。 脈涌涌不去者死。 脈分絕者死。蓋上下分散也。 脈來洪大。盛而堅硬者。血氣俱盛實也。 病若閉目不欲見人。脈當(dāng)?shù)酶蚊}強急而長。而反得肺脈浮短而澀者死。 病若開目而渴。心下牢者。脈當(dāng)?shù)镁o實而數(shù)。反得濡而微者死。 病若吐血復(fù)鼽衄。脈當(dāng)?shù)贸良?。而反浮大牢者死?病若大腸泄。脈當(dāng)微細澀。而反得緊大而滑者死。 又形脈與病相反者死。 病若頭痛目痛。脈反澀者死。病若四肢厥逆。脈反浮大而短者死。 病若腹痛。脈反浮大而長者死。 病若腹?jié)M而喘。脈反滑利者死。 病若耳聾。脈反浮大而澀者死。 病若腦痛。脈反大而緩者死。 左有病右痛。下有病上痛。此為逆。逆者不可治。 脈來沉之即濡。浮之不止推手者。半月死。 人形病脈不病者生。脈病形不病者死。 人病尸厥。呼之不應(yīng)。脈絕者死。 脈當(dāng)大反小者死。 肥人。脈細小如絲欲絕者死。 羸人。得躁脈者死。人自澀。而脈來往滑者死。 人自滑。而脈來往澀者死。 人自小。而脈來往大者死。 人自短。而脈來往長者死。 人自長。而脈來往短者死。人自大。而脈來往小者死。 尺脈上應(yīng)寸口大遲者、半日死。 診五臟六腑十二經(jīng)脈。皆有相反逆。即為死候也。 辨七診脈法 七診脈。諸家經(jīng)論不盡分別。今顯脈形狀并疾病。有可療者不可療者同論于中。 獨大者。皮膚壯熱。喘息上沖。其脈通度三關(guān)。多出少入。與太過相似。兩手并極。此乃不治之疾。 獨小者。四體微寒。中膈氣閉。腹沖兩脅。其脈沉度于三關(guān)。名曰獨小。小者氣也。不治之疾。 獨寒者。惡寒也。四肢俱冷。伏陽在內(nèi)。其脈指下沉沉如爛綿。按之不知所在。此不治之疾。 獨熱者。四肢俱熱。臟腑亦熱。其脈洪數(shù)。故曰獨熱??芍沃?。 獨遲者。其脈三部俱遲。氣在脾膚。致有不安??芍沃病*毤舱?。寸關(guān)急數(shù)。尺脈微虛。熱在于胃。致使口乾心燥鼻塞頭痛??芍沃?。 獨陷者。其脈軟。隱在肌肉。陰陽并然。四肢不舉。疼痛在骨。名曰獨陷。可治之疾。 診三部脈虛實決死生法 三部脈實。長病得之不治。 三部脈虛。長病得之不治。虛而澀。長病亦死。虛而滑亦死。虛而緩亦死。虛而弦急。癲癵亦死矣。 三部脈浮而結(jié)。長病得之死。浮而滑、長病亦死。 三部脈弦而數(shù)。卒病得之死。 三部脈微而伏。長病得之死。 三部脈粗。長病得之死。卒病得之生。 三部脈潎潎如羹上肥。長病得之死。卒病得之生。 三部脈連連如蜘蛛絲。長病得之死。卒病得之生。 三部脈軟。長病不治自愈。卒病得之生。 三部脈如革。長病得之死。卒病得之生。 三部脈累累如貫珠。長病得之死。 三部脈如水淹然流。長病不治自愈。 三部脈如水之流者。長病得之生。卒病得之死。 三部脈實而滑。長病得之差。卒病得之死。 三部脈羸。非其人得之死。 三部脈堅而數(shù)。如張弓弦。蠱毒病必死。 三部脈浮而數(shù)。長病得之生。卒病得之死。 三部脈數(shù)軟。蠱毒病得之生。 三部脈細長軟。長病得之生。微而緊亦生。 三部脈芤。長病得之生。 三部脈細而數(shù)。長病得之生。 三部脈弦急。長病得之生。 三部脈實而滑。長病得之生。實而緩則生。實而緊亦生。 三部脈緊急。癲病可治。 辨脈虛實法 人有三虛三實者。謂有脈之虛實。有病之虛實。有診之虛實也。脈有虛實者。脈來濡者為虛。緊牢者實。病有虛實者。出者為虛。入者為實。言者為虛。不言者為實。緩者為虛。急者為實。有診之虛實者、濡者為虛。牢者為實。癢者為虛。痛者為實。外痛內(nèi)快。為外實內(nèi)虛。內(nèi)痛外快。為內(nèi)實外虛。又邪氣盛則實。精氣脫則虛。何者是重實。大熱病氣熱脈滿者是也。脈盛。皮熱。腹脹。前后不通。為五實。脈細。皮寒。氣少。泄痢。飲食不入。為五虛。 辨損至脈法 脈有損至何謂也。曰。至之脈。一呼再至曰平。三至曰離經(jīng)。四至曰奪經(jīng)。五至曰困。六至曰命絕。何謂損。一呼一至曰離經(jīng)。二呼一至曰奪經(jīng)。三呼一至曰困。四呼一至曰命絕。此損之脈也。至脈從下上。損脈從上下也。損脈之為病奈何。曰。一損于皮毛。則皮聚而毛落。二損于血脈。血脈虛少則不能榮于五臟六腑。三損于肌肉。肌肉消瘦。則飲食不為肌膚。四損于筋。筋緩則不能自收持。五損于骨。骨萎則不能起于床。反此者至脈之病也。從上下者、骨萎不能起于床者死。從下上者、皮聚而毛落者死。治損之法奈何。曰損于肺者益其氣。損于心者調(diào)其榮衛(wèi)。損于脾者調(diào)其飲食。適其寒溫。損于肝者緩其中。損于腎者益其精。此治損之法也。 察色論 論曰。聲合五音。色合五行。聲色符同。然后定臟腑之榮枯。若滋榮者其氣生。如翠羽。雞冠。蟹腹。豕膏。烏羽是也??葚舱咂錃鈹?。如草滋。衃血。枳實??莨?。如火□臺是也。至于青赤見于春。赤黃見于夏。黃白見于長夏。白黑見于秋。黑青見于冬。是謂五藏之生者。以五行之相繼也。得肝脈色見青白。心脈色見赤黑。脾脈色見黃青。肺脈色見白赤。腎脈色見黑黃。是謂真藏之見者。以五行之相克也。若肺風(fēng)而眉白。心風(fēng)而口赤。肝風(fēng)而目青。脾風(fēng)而鼻黃。腎風(fēng)而肌黑。以風(fēng)善行數(shù)變故也。肝熱而左頰赤。肺熱而右頰赤。心熱而顏赤。脾熱而鼻赤。腎熱而頤赤。以諸熱皆屬火故爾。以至青黑為痛。黃白為熱。青白為寒。以五氣不同故爾。鼻青為腹水氣。白為無血。黃為寒。赤為有風(fēng)。鮮明為留飲。而五色取決于此故爾。然審病者。又皆以真脾為本。蓋真脾之黃。是謂天之氣。五色修明。病雖久而面黃必生者。以其真氣外榮故也。 察聲色決死生法 凡人赤者。欲如帛裹朱砂。不欲如赭色也。白者。欲如白璧之色。不欲如白堊也。青者。欲如蒼璧之色。不欲如藍也。黃者。欲如羅裹雄黃。不欲如黃土也。黑者。欲如漆。不欲如炭也。 凡色青如草滋。黑如火□臺。黃如枳實。赤如衃血。白如枯骨。有此五色者。并為死候也。 凡青如翠羽。黑如烏羽。赤如雞冠。黃如蟹腹。白如豚膏。有此五色者。并為生候也。 病人耳目鼻口。有黑色起入口者必死。 病人兩目皆有黃色起者。其病當(dāng)愈。 病人耳目及頰顴上赤者五日死。 病人有黑色。出于額上及發(fā)際。至鼻脊兩顴上。五日死。 病人及健人。黑及白色入目鼻口者。五日而死。 病人及健人。面忽如馬肝色。望之如青。近之如黑者死。病人口如魚口。不能復(fù)閉。而氣出多不返者死。 病人妄語錯亂。及不能語者不可治。熱病可治。 病人循衣縫譫言者不可治。 病人尸臭甚者不可治。 病人目回回直視。肩息者一日中死。 病人面青。人中反者三日死。 病人面無精光似土色。不能食者四日死。 病人目無精光。及牙齒黑色不可治。 病人面黃目黑。九日死。 病人面白目黑者不可治。 病人面赤目白者十日死。 病人但張其口不能閉者三日死。 病人面赤目青者立即死。 病人面黑目白者八日死。 病人目系傾者七日死。 病人齒忽變黑者。十三日死。 病人發(fā)直者。十五日死。 病人遺尿不覺者死。 病人唇口忽乾者必死。 病人爪甲青者必死。 病人頭目久痛。卒視物不見必死。 病人舌卷及卵縮者死。 病人面黑。目直視惡風(fēng)者死。 病人面黃目白者不死。 病人面黃目青者死。 病人面黃目赤者不死。 病人面色青目白者死。 病人面目俱黃即不死。 病人面目俱白者即死。 病人面青唇黑者死。 病人發(fā)如乾麻。喜怒者死。 病人發(fā)與眉沖起者死。 病人面色黑。兩脅下滿不能自轉(zhuǎn)反者死。 病人卒腫。面色蒼黑者死。 病人手掌腫無文者死。 病人臍腫反出外者死。 病人陰囊莖俱腫者死。 病人手足爪甲下肉黑者死。 病人汗出不流舌卷者死。 病人唇反。人中滿者死。 病人陰陽絕。目眶陷者死。 病人五藏已奪。神氣不守。聲嘶者死。 病人陰結(jié)陽絕。目精脫?;秀闭咚馈?病人陰陽俱絕。裂衣掇空。妄言者死。 病人陰陽俱洩絕。失音不能言者死。 病人榮衛(wèi)竭絕。面浮腫者死。 病分氣血晝夜衰旺 夫百病晝則增劇。夜則安靜。是陽病有余。乃氣病而血不病也。百病夜則增劇。晝則安靜。是陰病有余。乃血病而氣不病也。晝則氣行。晝者陽也。主行陽道也。氣也。無形質(zhì)而象天也。熱也?;鹨?。動輕也。主外也。動而不息者也。氣主呴之。春也。浮也。夜者陰也。主行陰道也。血也。有形質(zhì)而象地也。寒也。水也。靜重也。主內(nèi)也。靜而濡潤者也。血主濡之。秋也。降也。冬也。沉也。病有夜則惡寒。晝則安靜。是陰氣自旺于本部也。有夜則安靜。晝則惡寒。是陰氣上溢于中也。有夜則惡寒。晝亦惡寒。此陰部太盛。兼有其陽。乃病之極矣。亟瀉其陰。峻補其陽。病有晝則發(fā)熱。夜則安然。是陽氣自盛于本部也。有晝則安然。夜則燥煩。是陽氣下陷于陰中也。名曰熱入血室。病有晝則操作。夜則煩躁。是陽極太盛。兼有其陰。當(dāng)亟瀉其陽。峻補其陰。為陰氣將竭。重陽者生。重陰者死。宜亟攻之。病有晝則惡寒。夜則煩躁。飲食不入。病名曰陰陽交。交者死矣。 病機論 論曰。察病機之要理。施品味之性用。然后明病之本焉。故治病不求其本。無以去深藏之大患。故掉眩收引。膹郁腫脹。諸痛癢瘡。皆根于內(nèi)。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風(fēng)寒暑濕燥火。以知化之變也。經(jīng)言盛者瀉之。虛者補之。余昔以方士用之。尚未能十全。余欲令要道必行。桴鼓相應(yīng)。猶拔刺雪污。工巧神圣。可得備聞。靈樞經(jīng)曰。刺久而猶可拔。污久而猶可雪。莊子曰。雪猶洗也。岐伯曰。審察病機。無失氣宜。此之謂也。 黃帝曰、愿聞病機何如。岐伯對曰。諸風(fēng)掉眩。皆屬于肝。少慮無怒。風(fēng)勝則動。肝者。罷極之本。魂之藏也。其華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氣。其味酸。其色蒼。為將軍之官。謀慮出焉。此為陰中之少陽。通于春氣。其脈弦。王注曰。肝有六大葉、一小葉。如木甲坼之狀。經(jīng)所謂其用為動?;鹉四局疄閯印;鹛^之政亦為動。蓋火木之主暴速。所以掉眩也。掉搖也。?;鑱y也。旋運皆生風(fēng)故也。是以風(fēng)火皆屬陽。陽主動。其為病也。胃脘當(dāng)心痛。上支兩脅。膈咽不通。食飲不下。甚則耳鳴眩轉(zhuǎn)。目不識人。善暴僵仆。里急緛戾。脅痛嘔泄。甚則掉眩癲疾。兩脅下痛引少腹。令人怒也。虛則目視目□巟目□巟無所見。善恐如人將捕之。凡病肝木風(fēng)疾者。以熱為本。以風(fēng)為標(biāo)。故火本不燔。遇風(fēng)烈乃焰。肝本不甚熱。因金衰而王。肺金不勝心火。木來接于金。故諸病作矣。其為治也。燥勝風(fēng)。王注曰。風(fēng)自木生。燥為金化。風(fēng)余則制之以燥。肝勝治以清涼之氣也。木氣之下。金氣承之。又曰。風(fēng)淫于內(nèi)。治以辛涼。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故木主生榮。而主春。其性溫。故風(fēng)大則反涼而毀折。是兼化制其木也。故風(fēng)病過急。反而中外燥濕。是反并金化也。故非為金制其本。是甚則如此。中風(fēng)偏枯者。由心火暴甚。而水衰不能制。則火實克金。金不能平木。則肝木勝而兼于火熱。則卒暴僵仆。凡治消癉仆擊。偏枯痿厥。氣滿發(fā)逆肥貴人則膏粱之疾也。故內(nèi)藏氣平則敷和。太過則發(fā)生。不及則委和。 諸痛癢瘡瘍。皆屬于心。靜則神明。熱勝則腫。心者生之本。神之象變也。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為陽中之太陽。通于夏氣。其脈鉤。其味苦。其色赤。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此為主官。陽中之陽也。王注曰。心形如未敷蓮花。中有七空。以導(dǎo)引天真之氣。神明之宇也。經(jīng)所謂其用為燥火。燥性動。其明于外。熱甚火赫。爍石流金?;鹬畼O變也。燔<?火苪>山川。旋及屋宇?;鹬疄?zāi)眚也。故火非同水。水智而火愚。其性暴速。其為病也。當(dāng)胸中熱。嗌乾。右脅滿。皮膚疼痛。寒熱咳嗽。唾血。血洩。鼽衄。嚏嘔。溺色變。甚則瘡癢胕腫。肩背臑痛。缺盆中痛。瘍疼身熱。驚惑惡寒。戰(zhàn)栗譫妄。悲忘衄蔑。語笑。瘡瘍。血流狂妄。目赤。胸中痛。脅支滿。脅下痛。胸膺肩胛間痛。背痛。虛則胸腹大。脅下與腰背相引而痛。其為治也。以寒勝熱。王注曰。小熱之氣。涼以和之。大熱之氣。寒以取之。甚熱之氣。汗以發(fā)之。發(fā)之不盡制之。制之不盡求其屬以衰之。又曰。壯水之主。以制陽光。經(jīng)曰。氣有多少。病有盛衰。治有緩急。方有大小。此之謂也。是以熱淫于內(nèi)。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發(fā)之。心欲聏。急食咸以聏之。君火之下。陰精承之。木氣之下。是故火主暴虐也。故燥萬物者。莫熯乎火。夏月火熱極。甚則先失氣薰味。而萬物反潤以水。出液林木。津流及體。熱極而反汗液出。是火極而反兼水化。俗以難辨。認是作非。不治巳極。反攻王氣。是不明標(biāo)本。但隨兼化之虛象。妄為其治。反助其病。而害于生命多矣。故此藏平則昻明。太過則赫曦。不及則伏明。王注曰。百端之起。皆自心生。 諸濕腫滿。皆屬于脾。味知氣化。濕勝則濡泄。脾者倉廩之官。本營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轉(zhuǎn)味而出入者也。其華在唇。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黃。又名諫議之官。五味出焉。此至陰之類。通于土氣。為陰中至陰。脾也。其脈緩。王注曰。脾形象馬蹄。內(nèi)包胃腕。象土形也。其用為化兼四氣。聚散復(fù)形。群品以生。溉灌肝心腎肺。主于時。寄王四季。經(jīng)所謂善不可見。惡可見也。其液入驟注。其災(zāi)霖潰。其為病也。胕腫骨痛。陰痹按之不得。腰脊頭頸痛。時眩。大便難。陰氣不用。飲食不欲??韧賱t有血。積飲痞。膈中滿?;魜y吐下。為善饑。肉痿。足不收。脅月□真。嘔吐。洩注下。王注曰。脾熱之生。虛則腹?jié)M。腸鳴。飧洩。食不化者。有胃之寒者。有胃之熱者。色白澄澈清冷。皆屬于寒。色黃水赤渾濁。皆屬于熱。故仲景曰。邪熱不殺谷。水性疾速。此之謂也。其為治也。風(fēng)勝濕。濕自土生。風(fēng)為木化。土余則制之以風(fēng)。脾盛治之以燥。故濕傷肉。濕勝則濡泄。甚則水閉胕腫。王注曰。濕為水。水盛則腫。水不行。肉色已消。又曰。濕氣為淫。皆為腫滿。但除其濕。腫滿自衰。若濕氣在上。以酸吐之。濕氣在下。以苦泄之。以淡滲之。治濕之法。不下小便。非其治也。故濕淫所勝。平以苦熱。佐以酸辛。以苦燥之。以淡泄之。若濕上甚而熱。治以苦溫、佐以甘辛。以汗為散而止。濕淫于內(nèi)。治以苦熱。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又曰。土氣之下。木氣承之。本草曰。燥可去濕。桑皮赤小豆之屬。王注曰。半身已上。濕氣有余?;饸鈴?fù)郁。所以明其熱能生濕。經(jīng)所謂風(fēng)寒在下。燥熱在上。濕氣在中?;鹩涡衅溟g。是以熱為用矣。故土主濕。云雨霒而宏靜。雨熱極甚。則飄驟散落。是反兼風(fēng)木制其土也。若脾濕土自壅。燥去其濕。以寒除熱。脾土氣衰。以甘緩之。所以燥泄。積飲痞膈滿腫濕熱乾涸消渴。慎不可以溫藥補之。故積溫成熱。性之溫乃勝氣之藥也。藏喜新而惡陳。常令滋澤。無使乾涸。故此土平則備化。太過則敦阜。不及則卑監(jiān)。 諸氣膹郁。皆屬于肺。肺氣常清利。燥勝則乾。肺者。氣之本。魄之處也。其華在毛。其充在皮。其味辛。其色白。而為相傅之官。治節(jié)出焉。為陽中之少陽。通于秋氣。其脈毛。王注曰。肺之形象人肩。二大葉、一小葉。中有二十四空行列。以布分諸藏清濁之氣。經(jīng)所謂其用為固。其變肅殺。其眚蒼落。其為病也。骨節(jié)內(nèi)變。左胠脅痛。寒積于中。感雪太涼。變候咳。腹中鳴。注泄鶩溏。咳逆。心脅滿。引小腹。善暴痛不可反側(cè)。嗌乾面塵。色惡腰痛。丈夫<?疒頹>疝。婦人少腹痛。浮虛鼽。尻陰股髀月□聑胻皆病皴揭。實則喘咳逆氣、肩背痛。汗出尻陰股膝髀。虛則少氣不能報息。耳聾嗌乾。其為治也。熱勝燥。燥自金生。熱為火化。金余則制之以火。肺勝則制之以苦。又曰。金氣之下。火氣承之。燥淫于內(nèi)。治以苦溫。佐以苦辛。以苦下之。若肺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王注曰。制燥之勝。必以苦溫。故受乾病生焉。是以金主于秋而屬陰。其氣涼。涼極。天氣清明。而萬物反燥若火。是金極而反兼火化也。故病血液衰也。燥金之化。極甚則煩熱氣郁。痿弱而手足無力。不能收持也。凡有聲之痛。應(yīng)金之氣。故此藏氣平則審平。太過則堅成。不及則從革也。 諸病寒熱。皆屬于腎。水靜養(yǎng)動耗。寒勝則堅。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其華在發(fā)。其充在骨。其味咸。其色黑。為作強之官。伎巧出焉。為陰中之陰。通于冬氣。其脈石。王注曰。腎藏有二。形如二豆相并。而曲附于膂筋。外脂里白表黑。主藏精。故仙經(jīng)曰。心為君火。腎為相火。是言在腎屬火。而不屬水也。經(jīng)所謂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故膻中者在乳之間。下令在于腎。是火居水位。得升則喜樂出焉。雖君有二火之氣。論其五行造化之理。同為熱也。故左腎屬水。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右腎屬火。游行三焦。興衰之道。由于此故。七節(jié)之旁。中有小心。是言命門相火也。經(jīng)所謂其變凝冽。其清冰雹。其為病也。寒客心疼。腰腿痛。大關(guān)節(jié)不利。屈伸不便??嘭誓嫫浴8?jié)M寢汗。實則腹脛腫。喘咳身重。汗出憎風(fēng)。虛則胸中痛。大小腹痛。清厥意不樂。王注曰。大小腹。大小腸也。此所謂左腎水發(fā)痛也。若夫右腎命門相火之為病。少氣。瘡瘍疥癬。癰腫脅滿。胸背首面四肢浮腫。腹脹嘔逆。瘛痵骨節(jié)痛引動注下。溫瘧腹中暴痛。血溢流注精液。目赤心熱。甚則瞀昧暴痛。瞀悶懊憹??凇踅▏I瘡瘍。驚躁喉痹耳鳴。嘔涌暴注。瞤瘛暴死。瘤氣結(jié)核丹熛。皆相火熱之勝也。其為治也。寒勝熱。熱勝寒。若熱淫于內(nèi)。治以咸寒?;鹚鶆?。平以咸冷。故相火之下。水氣承之。如寒淫于內(nèi)。治以甘熱。佐以甘辛。寒淫所勝。平以辛熱。又曰。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腎欲堅。食苦以堅之。故水本寒。寒極則冰。水如地而能載物。冰發(fā)而雹雪。是水寒亢極。反似克水之土化。是謂兼化也。所謂寒病極者。反腎滿也。左腎不足。濟之以水。右腎不足。濟之以火。故此藏水平則靜順。不及則涸流。太過則流衍。 諸厥固泄。皆屬于下。厥謂氣逆。固謂禁固。氣逆則肝腎失守。失守則不能禁固。出入無時。燥濕不恒。故氣下則愈也。經(jīng)所謂厥氣上行。滿脈去形。 諸痿喘嘔。皆屬于上。肺者藏之長也。為心之華蓋。故肺熱葉焦發(fā)痿躭。是氣郁不利。病喘息而嘔也。嘔謂嘔咸水?;饸庋咨现笠?。胃膈熱甚則為嘔也。若衰火之炎。痿躭則愈。利肺之氣。喘息自調(diào)也。道路開通。吐嘔則除。凡病嘔涌溢食。皆屬之火也。王注曰。內(nèi)格嘔逆。食不得入。是有火也。經(jīng)所謂三陽有余。則為痿易。王注曰。易有變易。常用自痿弱無力也。故此者熱之明矣。諸熱瞀瘛。皆屬于火。熱氣甚則濁亂昏昧也。瞀瘛乃昏也。經(jīng)所謂病筋脈相引而急名曰瘛者。故俗謂之搐是也。熱勝風(fēng)。搏并于經(jīng)絡(luò)。故風(fēng)主動而不寧。風(fēng)火相乘。是以熱瞀瘛而生矣。治法祛風(fēng)滌熱之劑。折其火勢。熱瘛可立愈。若妄加灼火?;蝻嬕园l(fā)表之藥。則取死不旋踵。 諸禁鼓栗如喪神守。皆屬于火。禁栗驚惑。如喪神守。悸動怔忡。皆熱之內(nèi)作。故治當(dāng)以制火劑。其神守血榮而愈也。 諸痙項強。皆屬于濕。寒濕同性。水火同居。故足太陽膀胱經(jīng)屬水。而下所以濕可傷也。其脈起目內(nèi)眥。上額。交于顛上。其支者、從顛入絡(luò)于腦、還出別下項。故主項強。太陽表中風(fēng)。加之以濕??陀诮?jīng)中。內(nèi)挾寒濕。則筋脈搐急。故頸項強而不柔如此。太陽傷濕。當(dāng)詳有汗。治以疏濕祛風(fēng)。緩發(fā)表而愈也。 諸逆沖上。皆屬于火。沖攻也?;饸庋咨?。故熱甚則郁于內(nèi)也。諸脹腹大。皆屬于熱。肺主于氣。貴乎通暢。若嘔涌溢。食不下也。肺脹而腹大。是以火主長而高茂。形見彰顯。升明舒葉。皆腫之相也。熱去則見順利也。 諸躁狂越。皆屬于火。胃實則四肢實而能登高也。故四肢者諸陽之本。經(jīng)所謂陽勝陰則脈流薄疾。病乃狂。是以陽勝則使人妄言罵詈。不避親痚。神明之亂也。故上善若水。下愚若火。此之謂也。治之當(dāng)以補陰瀉陽。奪其食則病已也。 諸暴強直。皆屬于風(fēng)。暴虐而害也。強勁有力、而不能和柔也。乃厥陰風(fēng)木勢甚而成此。王注曰。陽郁于內(nèi)。而陰行于外。千金曰。強直為風(fēng)。治瀉火補金。木能自平也。 諸病有聲。鼓之如鼓。皆屬于熱。腹脹大。而敲之有聲如鼓者。熱氣甚則然也。經(jīng)所謂熱勝則腫。此之類也。是以熱氣內(nèi)郁。不散而聚。所以扣之如鼓也。諸腹脹大。皆為里證。何以明之。仲景曰。少陰病腹脹大不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所謂土勝水則乾。急與大承氣湯下之。以救腎水。故知無寒。其熱明矣。 諸病胕腫。疼酸驚駭。皆屬于火。胕腫。熱勝于內(nèi)。則傷氣滯故也。疼酸。由火實制金。不能平木。則木王而為酸者。肝之味也。故經(jīng)所謂二陽一陰。發(fā)病主驚駭。王注曰。肝主之原?;鹌浔疽?。自心火甚則善驚。所以驚則動而不寧也。故火衰水平。治之本也。 諸轉(zhuǎn)反戾。水液渾濁。皆屬于熱。熱氣燥爍于筋。故筋轉(zhuǎn)而痛應(yīng)風(fēng)。屬于肝也。甚則吐不止。暍熱之氣。加之以泄。濕勝也。若三氣雜。乃為霍亂。故仲景曰。嘔吐而利。名為霍亂。故有乾霍亂。濕霍亂。得其吐利。邪氣得出。名曰濕霍亂也。十存八九。若不得吐利。揮霍撩亂、邪無所出。名曰乾霍亂。十無一生者。皆以冒暑中熱。飲食不節(jié)。寒熱氣不調(diào)。清濁相干。陰陽乖隔。則為此病。若妄言寒者大誤矣。故熱則小便渾而不清。寒則潔而不濁。故井水煎湯。沸則自然混濁也。 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屬于寒。水液為病寒也。故水清凈。其氣寒冷。水谷不化而吐利。其色白腥穢。傳化失常、食已不饑。雖有邪熱不殺谷而不饑者。無倦而常好動。其便色黃而酸。王注曰。寒者。上下所以出。及吐出溺出也。又曰。小寒之氣。溫以和之。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于熱。流而不腐。動而不蠹。吐嘔吐酸者。胃膈熱甚。則郁滯于氣。物不化而為酸也。酸者。肝木之味?;蜓酝滤釣楹哒`也。暴注者是注泄也。乃腸胃轉(zhuǎn)化失常。經(jīng)所謂清氣在下。則生飧泄。下迫者后重里急。窘迫急痛也?;鹦约彼?。而物不化故也。俗云虛坐弩責(zé)而痛也。 諸澀枯。涸乾。勁皴揭。皆屬于燥。澀枯者水液氣衰少。血不榮于皮肉。氣不通利。故皮膚皴揭而澀也。及甚則麻痹不仁。涸乾者火多水少。系辭云。燥萬物者莫熯乎火。故火及熱甚。水溢乾而不調(diào)潤于身。皮膚乃啟裂。手足有如斧傷。而深二三分者。冬月甚而夏月衰。故法曰。寒能收斂。收斂則燥澀皴揭。熱能縱緩。則滋榮潤澤。此皆屬燥金之化也。王注曰。物之生滑利。物之死枯澀。其為治也。宜開通道路。養(yǎng)陰退陽。涼藥治之。榮血通流。麻木不仁。澀涸。乾勁。皴揭。皆得其所。慎勿服烏附之藥。經(jīng)所謂金木水火土運行之?dāng)?shù)。寒暑燥濕火風(fēng)臨御之化。則天道可見。民病可調(diào)。凡受諸病者。皆歸于五行六氣勝復(fù)盛衰之道矣。王注曰。人生有形。不能無患。既有其患。亦常有逃生化。出陰陽者也。故曰謹(jǐn)守病機。各司其屬。有者求之。無者求之。盛者責(zé)之。虛者責(zé)之。必先五勝。痚其血氣。令得調(diào)達。而致和平。此之謂也。 三因論 夫人稟天地陰陽而生者。蓋天有六氣。人以三陰三陽而上奉之。地有五行。人以五臟六腑而下應(yīng)之。于是資生皮肉。筋骨。精髓。血脈。四肢九竅。毛發(fā)。齒牙。唇舌??偠审w。外則氣血循環(huán)。流注經(jīng)絡(luò)。喜傷六淫。內(nèi)則精神魂魄志意。喜傷七情。六淫者。寒暑燥濕風(fēng)熱。七情者。喜怒憂思悲恐驚。若將護得宜。怡然安泰。役冒非理。百病生焉。病癥既成。須尋所自。故前哲示教。謂之病源。經(jīng)不云乎。治之極于一者。因得之閉戶塞牖。系之病者。數(shù)問其經(jīng)。以從其意。是欲知致病之本也。然六淫天之常氣。冒之則先自經(jīng)絡(luò)入內(nèi)。合于腑臟。為外所因。七情人之常性。動之則先自藏腑郁發(fā)。外形于肢體。為內(nèi)所因。其如飲食饑飽。叫呼傷氣。盡神度量。疲極筋力。陰陽違逆。乃至虎狼毒蟲。金瘡踒折。疰忤附著。畏壓溺等。有背常理。為不內(nèi)外因。金匱有言。千般痬難。不越三條。以此詳之。病源都盡。如欲救療。就中尋其類例。別有三因?;騼?nèi)外兼并。淫情交錯。推其深淺。斷以所因為病源。然后配合諸證。隨因施治。藥石針艾。無施不可。 內(nèi)外傷論 辨脈。古人以脈上辨內(nèi)外傷于人迎氣口。人迎脈大于氣口、為外傷。氣口脈大于人迎為內(nèi)傷。此辨固是。但其說有所未盡耳。外感風(fēng)寒有余之證。是從客邪來也。其病必見于左手。左手主表。乃行陽二十五度。內(nèi)傷飲食。及飲食不節(jié)勞役所傷。皆不足之病也。必見于右手。右手主里。乃行陰二十五度。故外感寒邪。則獨左寸人迎脈浮緊。按之洪大。緊者急甚于弦。是足太陽寒水之脈。按之洪大而有力。中見手少陰心火之脈。下與壬合。內(nèi)顯洪大。乃傷寒脈也。若外感風(fēng)邪。則人迎脈緩而大?;虼笥跉饪谝槐丁;騼杀度丁?nèi)傷飲食。則右寸氣口脈大于人迎一倍。傷之重者過之。少陰則兩倍。太陰則三倍。此內(nèi)傷飲食之脈。若飲食不節(jié)。勞役過甚。則三脈遍見于氣口。是心火刑肺。其肝木挾心火之勢亦來薄肺。經(jīng)曰。侮所不勝。寡于畏者是也。故氣口脈急大而數(shù)。時一代而澀也。澀者肺之本脈。代者。元氣不相接。脾胃不及之脈。洪大而數(shù)者。心脈刑肺也。急者。肝脈挾心火而反克肺金也。若不甚勞役。惟右關(guān)脾脈大而數(shù)。謂獨大于五脈。數(shù)中微緩。時一代也。如飲食不節(jié)。寒溫失所。則先右關(guān)胃脈損弱。甚則隱而不見。惟內(nèi)顯脾脈之大數(shù)微緩時一代也。宿食不消。則獨右關(guān)脈沉而滑。經(jīng)云。脈滑者有宿食也。以此辨之。豈不明白易見乎。 辨寒熱。外傷寒邪之證。與飲食不節(jié)勞役形質(zhì)之病。及內(nèi)傷飲食。俱有寒熱。舉世盡將飲食失節(jié)勞役不足之病。作外傷寒邪有余表實之證。反瀉其表。枉死者多矣。外傷寒邪。發(fā)熱惡寒。寒熱并作。其熱也翕翕發(fā)熱。又謂之拂拂發(fā)熱。發(fā)于皮毛之上。羽毛之拂。明其熱在表也。是寒邪犯高之高者也。皮膚毛腠者。陽之分也。是謂之元氣所滋養(yǎng)之分也。以寒邪乘之。郁遏陽分不得伸。故發(fā)熱也。其面赤。鼻氣擁塞不通。心中煩悶。稍似袒裸露其皮膚。已不能禁其寒矣。其表上虛熱。止此而已。其惡寒也。雖重衣下幕。逼近烈火。終不能御其寒。一時一日。增加愈甚。必待傳入里作下證乃罷。其寒熱齊作。無有間斷也。其內(nèi)傷飲食不節(jié)?;騽谝鬯鶄R嘤蓄^痛項強腰痛。與太陽表證。微有相似。余皆不同。論中已辨之矣。內(nèi)傷不足之病。表上無陽。不能御風(fēng)寒也。此則常常有之。其燥熱于腎者間而有之。與外中寒邪略不相似。其惡風(fēng)寒也。蓋脾胃不足。營氣下流而乘腎肝。此痿厥氣逆之漸也。為胃氣平常飲食入胃。其營氣上行以輸其心肺。以滋養(yǎng)上焦之皮膚腠理之元氣也。既下流。其心肺無所稟受。皮膚間無陽。失其營衛(wèi)之外護。故陽分皮毛之間虛弱。但見寒?;蚓雨幒帯o陽日處。便惡之也。此常常有之無間斷者也。但避風(fēng)寒。及溫暖處或添衣蓋。溫養(yǎng)其皮膚。所惡風(fēng)寒便不見矣。是熱也。非表傷寒邪皮毛間發(fā)熱也。乃腎間受脾胃下流之濕氣。閉塞其下。致陰火上沖。作蒸蒸而燥熱。上徹頭頂。旁徹毛皮。渾身燥熱作。須待裸衣露居。近寒涼處則已?;驘針O而汗出亦解。彼外傷惡寒發(fā)熱。豈有汗出者乎。若得汗出則病愈矣。以此辨之。豈不如黑白之易見乎。當(dāng)內(nèi)虛而傷之者燥熱也。或因口吸風(fēng)寒之氣郁其陰火。使咽鬲不通。其吸入之氣欲入。為鬲上沖脈之火所拒。使陰氣不得入。其胸中之氣。為外風(fēng)寒所遏。郁郁而不得伸。令人口開目瞪。極則聲發(fā)于外。不能上下。塞于咽中。而氣欲絕。又或噦嘔咽吐。而燥熱發(fā)。必有所因。凡有此證。其表虛惡風(fēng)寒之證復(fù)見矣。表虛之弱。為陰火所乘。燥發(fā)須臾而過。表虛無陽。不任風(fēng)寒復(fù)見矣。是表虛無陽。常常有之。其燥熱則間而有之。此二者不齊作。燥作寒已。寒作燥已。非若外傷之寒熱齊作。無有間斷也。百病俱有身熱。又謂之肌熱。又謂之皮膚間熱。以手捫之方知者是也。乃肌體有形之熱也。亦須皆待陰陽既和。汗出則愈矣。慎不可以此上辨之。以其虛實內(nèi)外。病皆有之。故難辨耳。只依先說病人自覺發(fā)熱惡寒之熱。及躁作之熱上辨之、為準(zhǔn)則矣。 辨外感內(nèi)傷惡風(fēng)。外感八風(fēng)之邪。乃有余之證也。內(nèi)傷飲食不節(jié)。勞役所傷。皆不足之病也。其內(nèi)傷亦惡風(fēng)自汗。若在溫暖無風(fēng)處。則不惡矣。與外傷鼻流清涕頭痛自汗頗相似。細分之時異耳。外感風(fēng)邪。自汗頭痛。鼻流清涕。常常有之。一日一時。增加愈甚。直至待入里作下證。乃罷。語聲重濁。高厲有力。鼻息壅而不通。能食腹中和??趧e味。大小便如常。筋骨疼痛。不能動搖。便著床枕。非扶不起。其內(nèi)傷。與飲食不節(jié)勞役所傷者。亦惡風(fēng)。居露地中。兼大漫風(fēng)起卻不惡也。惟門窗隙紙中賊風(fēng)來大惡也。與傷寒傷風(fēng)。俱不同矣。況鼻流清涕頭痛自汗間而有之。鼻中氣短。少氣不足以息。語則氣短而怯弱。妨食或不下?;虿伙嬍?。三者互相有之。腹中不和?;蚋怪屑倍荒苌臁?诓粍e五谷之味。小便頻數(shù)而不渴。初勞役得病食少。小便赤黃。大便常難。或秘或結(jié)或虛坐。只見些小白膿。時有下氣?;蛐裹S如糜?;蜾缧股?。或結(jié)而不通。若心下痞?;蛐刂虚]塞。如刀劙之痛。二者亦互相見、不并出也。有時胃脘當(dāng)心而痛。上肢兩脅痛。心臍下相火之勢。如巨川之水不可遏而上行。使陽明之經(jīng)逆行。亂于胸中。其氣無止息。甚則高喘。熱傷元氣。令四肢不收。無氣以動。而懶倦嗜臥。其外感風(fēng)寒。俱無此證。故易為分別耳。復(fù)有一等。乘天氣大熱之時。在于路途田野中勞形得之。更或有身體薄食少。勞役過甚。又有修善長齋之人。有氣久虛而因勞役得之者。皆與陽明熱白虎湯證相似。必肌體捫摸之壯熱。必躁熱悶。大惡渴而飲水。以勞過甚之故。亦身疼痛。始受病之時。特與中熱得有余之病相似。若誤與白虎湯。旬日必死。此證脾胃太虛。元氣不足。鼻口中氣。皆短促而上喘。至日轉(zhuǎn)以后。足陽明得時之際。病必可減。若是外中熱之病。必到日晡之際。大作言□嚴(yán)語。其熱增加。大渴飲水。煩悶不止。其勞役不足者。皆無此證。尤易為分解。若得有難決疑似之證。必當(dāng)待一二日而求醫(yī)治療。必不至錯矣。或因勞役動作。腎間陰火沸騰。事閑之際。于大舍之內(nèi)?;蛴陉帥鎏帯;蚪饷撘律?。更有新浴?;蛏黹e于背陰處坐臥。其陰火不行。還歸腎間。皮膚腠理。極虛無陽。但風(fēng)來或為寒涼所遏。表虛不任其風(fēng)寒。自認外感風(fēng)寒。求醫(yī)解表。以重絕元氣。取禍如翻掌。茍幸而免者。致虛勞氣血皆弱。不能完復(fù)。且表已虛之人。為風(fēng)寒所遏。亦是虛邪犯表。始病一二日之間。時與外中賊邪有余之證。頗有相似處。故致疑惑。諸醫(yī)者只于氣少氣盛上辨之。其外傷賊邪。必語聲前輕后重。其聲高厲而有力。若是勞役所傷。飲食不節(jié)。表虛不足之病。必短氣。氣促上氣。高喘懶語。如有所問難。勉強對答一兩句。其聲困弱而無力。至易見也。 分內(nèi)外傷治法 內(nèi)經(jīng)調(diào)經(jīng)篇云。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陰?;蛏陉枴F渖陉栒?。得之風(fēng)雨寒暑。乃天之邪。感則傷人五臟。是八益之邪。故曰。風(fēng)從上受之。其中人也高。俗言傷風(fēng)傷寒者是也。治法。邪在皮者。汗而發(fā)之。 其生于陰者。得之飲食居處。陰陽喜怒。乃水之寒熱。感則害人六腑。是七損之病。故曰。濕從下受之。經(jīng)言飲食勞倦則傷脾。俗言內(nèi)傷飲食是也。又云。勞則氣耗。熱伏榮中。陽氣不得伸。故頭痛耳鳴。九竅不利。皆腸胃之所生也。治法。邪在下者。引而竭之。 帝曰風(fēng)雨之傷人奈何。岐伯曰。風(fēng)雨之傷人也。先客于皮膚。傳入于孫脈。孫脈滿則傳入絡(luò)脈。絡(luò)脈滿則輸于大經(jīng)脈。血氣與邪。并客于分腠之間。其脈堅大。故曰實。實者外堅充滿。不可按之。按之則痛。 此重明八益之邪傷人中人也。高是客邪表受風(fēng)寒。 帝曰寒濕之傷人奈何。岐伯曰。寒濕之中人也。皮膚不收。肌肉堅緊。榮血泣。衛(wèi)氣去。故曰虛。虛者聶辟。氣不足。按之則氣足以溫之。故決然不痛。 此清虛之地氣傷人也。必從足始。故曰。地之濕氣。感則害人皮肉筋脈。夫百病之變。皆生于風(fēng)雨寒暑。及飲食居處。陰陽喜怒。針經(jīng)解云。若身形不虛。外邪不能傷。故知百病皆由喜怒不節(jié)。勞役形體。飲食不調(diào)。胃氣一失。榮氣不生。陰火乘之。清氣伏匿于下焦。陰火陰血上涌。閉塞九竅。元氣逆行。百病之變。由是來矣。是知清靜之氣。不可妄勞。胃氣不可不養(yǎng)。若能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乃天清地,凈。百骸和暢。得盡天年。 帝曰善陰之生實奈何。岐伯曰。喜怒不節(jié)。則陰氣上逆。上逆則下虛。下虛則陽氣走上。故曰實矣。 夫陰氣逆上者。盛怒得之。非喜也。喜則氣和。此喜之一字。傳寫誤矣。前已有說。血之與氣。并走于上。則為大厥。厥則暴死。是謂盛怒也。先說熱中一段內(nèi)云。血并于上為善怒。舉此兩段為證。言喜者誤矣。 帝曰陰之生虛奈何。岐伯曰。喜則氣下。悲則氣消。則脈虛空。因寒飲食。寒氣熏滿。則血泣氣去。故曰虛矣。 辨云。陰虛者。說飲食居處。陰陽喜怒。按陰陽應(yīng)象大論云。喜怒傷氣。今言喜氣下行者非也。喜則氣和。以此證之。飲食勞倦。是為陰病。非陽喜之病。皆陽氣不足。陰氣有余。但遇天陰寒。心不樂。病必增加。故言悲則氣消。若遇晴暖、心喜樂。或美食充口。其病皆去。圣人立法。只宜補陽。復(fù)其陽道。知非喜傷氣也。 帝曰經(jīng)言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nèi)熱。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nèi)寒。余已聞之矣。不知其所由然也。 此一段帝問。在表陽病。在里陰病四證。陽虛則外寒。陽勝則外熱。此明客邪傷表六淫有余之證。陰虛則內(nèi)熱。陰盛則內(nèi)寒。飲食脾胃病。始于熱中。終于寒中。 岐伯曰陽受氣于上焦。以溫皮膚分肉之間。今寒氣在外。則上焦不通。則寒氣獨留于外。故寒栗。 陰栗、謂心寒栗也。非戰(zhàn)動。又明陽虛生外寒。此風(fēng)寒傷表。有余病也。 陰虛生內(nèi)熱奈何。岐伯曰。有所勞倦。形氣衰少。谷氣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氣熱。熱氣薰胸中。故內(nèi)熱。 此再明濕從下受之病之形狀。乃水谷之寒熱。則害人六腑。此中焦不足。脾胃先受病。乃飲食勞倦。始受熱中。 陽盛生外熱奈何。岐伯曰。上焦不通利。則皮膚致密。腠理閉塞。不通。衛(wèi)氣不得泄越。故外熱。 此乃末傳客寒化熱。當(dāng)下也。故經(jīng)云。人之傷于寒則為病熱是也。 陰盛生內(nèi)寒奈何。岐伯曰。厥氣下密。寒氣積于胸中而不瀉。不瀉則溫氣去。寒獨留則血凝泣。凝則血脈不通。其脈盛大以澀。故中寒。 此再明脾胃不足。勞役形體。中焦榮氣受病。末傳寒中。惟宜補陽瀉陰。 帝曰陰與陽并。血氣以并。病形以成。刺之奈何。岐伯曰。刺此者取之經(jīng)隧。取血于營。取氣于衛(wèi)。用形哉。因四時多少高下。 此一段明脾胃榮氣不足。從陰引陽。并瀉血絡(luò)經(jīng)隧。榮者主血。陰氣也。衛(wèi)者主氣。陽氣也。夫行針之道。必先知形之長短。骨之廣狹。循三備法。通計身形。以施分寸。故曰用形也。四時多少高下、具在下篇。此脾胃不節(jié)。榮衛(wèi)不行。始病熱中。經(jīng)隧陰血。三里陽氣。 帝曰血氣以并。病形以成。陰陽相傾。補瀉奈何。 此復(fù)問八風(fēng)表邪。及傷寒客邪、在外有余之證。惟宜瀉之。血氣以并。及陰病勞役。脾胃濕從下受。中虛不足之證。 岐伯曰。瀉實者氣盛乃內(nèi)針。針與氣俱內(nèi)。以開其門。如利其戶。針與氣俱出。精氣不傷。邪氣乃下。外門不閉。以出其疾。搖大其道。如利其路。是謂大瀉。必切而出。大氣乃屈。 言欲開其穴而泄其邪氣。切。謂急也。言急出針也。予詳切字之義。非急出針也。切其穴路。以防真氣泄。止出其針。以利其路。獨令邪氣出。令針頭引出其邪??轴槑С稣鏆?。此切之意也。針解論云。疾而徐則虛者。疾出針而徐按之也。大氣。謂大邪氣也。屈、謂退伏也。有余外證。 帝曰。補虛奈何。岐伯曰。持針勿置。以定其意。候呼內(nèi)針。氣出針入。針空四塞。精無從去。方實而疾出針。氣入針出。熱不得還。閉塞其門。邪氣布散。精氣乃得存。動氣候時。近氣不失。遠氣乃來。是謂追之。 此治法不足內(nèi)病脾胃也。 帝曰、夫子言虛實者有十。生于五藏五脈耳。夫十二經(jīng)脈皆生其病(按、甲乙經(jīng)曰。皆生百病。太素同)。今夫子獨言五藏。夫十二經(jīng)脈者。皆絡(luò)三百六十五節(jié)。節(jié)有病必被經(jīng)脈。經(jīng)脈之病。皆有虛實。何以合之。岐伯曰。五藏者。故得六腑以為表里。經(jīng)絡(luò)之節(jié)。各生虛實。其病所居。隨而調(diào)之。病在脈調(diào)之血(心主脈。脈主血。榮病治在心。調(diào)血脈)。病在血調(diào)之絡(luò)(肝主血。血病治在肝。調(diào)之絡(luò))。病在氣調(diào)之衛(wèi)(肺主氣。其病治在衛(wèi)。此五藏之氣也。視何藏以調(diào)之)。病在肉調(diào)之分肉(脾主肉。病在血絡(luò)。以鋒針決之。故曰血實宜決之)。病在筋調(diào)之筋(肝主筋。病在筋治在肝血)。病在骨調(diào)之骨(腎主骨。骨病治在腎。熱則疾之。寒則留之)。燔針劫刺其下及與急者(筋病在脾者。以燔針劫刺治在經(jīng)。筋急者熨絡(luò)。先令氣行也)。病在骨焠針?biāo)庫?腎主骨。以大寒為骨痹者。先藥熨焠刺。焠刺即燔針也)。病不知所痛、兩躥為上(病在陰躥陽躥。癲癵瘛痵。不知所苦。兩躥為上者。取中脈穴。是足太陽太陰外踝下也)。身形有痛。九候莫辨。則繆刺之。病在于左。而右脈病者巨刺之(大氣不能過關(guān)尺者。巨針刺之必矣)。謹(jǐn)察其九候。針道備矣。 調(diào)經(jīng)篇云。夫邪之生也?;蛏陉??;蛏陉?。其生于陽者得之風(fēng)雨寒暑。其生于陰者得之飲食居處陰陽喜怒。夫風(fēng)雨寒暑者。自外而感傷其形。傷形為有余。當(dāng)瀉之。仲景之書已備。至于飲食居處、陰陽喜怒、自內(nèi)而致傷其氣。傷氣為不足。當(dāng)補之。諸書所載。略而未詳。今隨證立方。并四時加減詳論之(諸方載脾藏門飲食勞倦類)。 醫(yī)學(xué)發(fā)明沖督任脈云。二十八難曰。奇經(jīng)八脈者。既不拘于十二經(jīng)。皆何起何繼也。然督脈者。起于下極之兪。并于脊里。上至風(fēng)府。入屬于腦。任脈者。起于中極之下。以上毛際。循腹里。上關(guān)元。至咽喉。沖脈者。起于氣沖。并足陽明之經(jīng)。夾臍上行。至胸中而散。 夫督任沖。三脈者為一源。始于二陰之間。分為三脈。任脈者。起于會陰穴。根于曲骨。入前陰中。出腹里、過臍上行。附足厥陰之經(jīng)。為生化之源也。貫穿諸經(jīng)。無所不系焉。沖者。分為二道。起于會陰。根于氣沖。為二道入腹中。夾臍兩旁上行。附足陽明之脈。至胸中而散。一說上至腦耳上角。下至足內(nèi)踝絡(luò)跗上。若搐如引繩之狀。上下動之。若一貫諸經(jīng)之脈。無所不到。以其從胃脈故也。十二經(jīng)之海也。并為生化升降之主。督脈者。出于會陰。根于長強。上行脊里至于巔。附足太陽膀胱之脈。膀胱者。謂陽之首。又曰巨陽。榮衛(wèi)之氣系焉。督脈為附。督者都也。能為表里上中下十二經(jīng)之病焉。此督任沖三脈之起末也。今邪客沖督二脈。系根在下焦。下焦者。里也地道也血也陰分也。自臍已下至足少陰分。下至骨髓。主行陰二十五度于夜。所受之邪??椭趦?nèi)。俗呼為雜病焉。散于十二經(jīng)絡(luò)。百病形相。無有定止。其邪之張也。有若流水。犯于少陰之脈。甚則煩心。神明不安。加勞役則如乾霍之狀。瞋目則魂如去浪。甚則內(nèi)閉九竅。外壅肌肉。衛(wèi)氣散解。陽道不行。名曰煎厥。乃陰氣大盛。大勢之來也。其苦百端。不可名狀。病之重者。無過于此。折人天年。治當(dāng)從陰引陽。先瀉沖督。以三棱針挈其陰火。是治其源。瀉以苦寒之劑。佐以辛熱。乃寒因熱用。為下焦如瀆。經(jīng)云。在下者引而竭之。圣人之法。以其近于二陰。故從權(quán)也。然閉于便溺者可也。如便溺已通。不當(dāng)利大小便。宜泄之于其內(nèi)。急宜苦酸味薄者。從陰中以升發(fā)陽氣。佐以辛甘溫?zé)嵊陉柗?。使得徹于皮毛衛(wèi)氣之分。亦是助榮衛(wèi)之氣。此藥若服。當(dāng)一大瀉。此一瀉反助陰氣。從權(quán)泄熱。不得已而用之。不極勿用。當(dāng)從火郁。是為上治。從陰發(fā)陽。候其陽道升。氣平乃止。骨空論三脈為此類頗異。 三十六難曰、藏各有一耳。腎獨有兩者何也。曰。腎兩者非皆腎也。左為腎右為命門。命門者。諸精神之舍。元氣之所系也。故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故知腎有一也。 潔古云。一者男子婦人皆以左為腎右為命門。男子藏精者氣海也。婦人系胞者血海也。所主者二。受病者一也。東垣云。夫腎有兩者。分水火之異。左腎屬水。腎氣通于耳。又主骨。又主大便難。取足少陰。右腎屬火。男子藏精施化。婦人系胞有孕。啟玄子曰。男曰作強。女曰技巧。造化形容。生化則異。受病則同。叔和云。尺脈第三同斷病。又云。積液多成唾。水勝也。焦煩水易虧?;饎僖病K畡賱t瀉水?;饎賱t瀉火。仲景以姜附湯瀉水。大承氣湯瀉火。是傷寒變證也。人人生命。皆系于此。得不辨乎。 三十七難曰、邪在六府。則陽脈不和。陽脈不和。則氣留之。氣留之則陽脈盛矣。邪在五藏。則陰脈不和。陰脈不和。則血留之。血留之則陰脈盛矣。陰氣太盛。則陽氣不得榮也。故曰格。陽氣太盛。則陰氣不得榮也。故曰關(guān)。陰陽俱盛。不得相榮也。故曰關(guān)格。關(guān)格者。不得盡其命而死矣。經(jīng)言氣獨行于五藏不榮于六府者何也。曰。氣之所行也。如水之流不得息也。故陰脈營于五藏。陽脈營于六府。如環(huán)之無端。莫知其紀(jì)。終而復(fù)始。而不覆溢。人氣內(nèi)溫于藏府。外濡于腠理。 解云。邪在五藏者、以明水谷之寒熱。感則害人六府。是飲食不節(jié)。勞役形體。以傷六府。元氣有虧。陽氣不行。便為七損之病。五藏乃傷。內(nèi)經(jīng)云。陰虛生內(nèi)熱。傳變之極。則陰盛生內(nèi)寒者。是也。邪在六府者、是明天之邪氣。感則傷人五藏。是外生風(fēng)邪八風(fēng)之變。天有八風(fēng)。人有五藏。乃八益之邪。外傷筋骨。筋骨疼痛。非扶不起。謂系屬五藏。故以五藏明之也。內(nèi)經(jīng)復(fù)解之云。陽虛生外寒。傳變甚。則云陽甚生外熱。與此意同。故外傷風(fēng)寒者。謂之寒傷形。筋骨乃應(yīng)。內(nèi)傷飲食勞役者。謂之熱傷氣。肺之元氣乃應(yīng)。皆始受病之邪也。又曰。五藏不和。則九竅不通。正謂飲食不節(jié)。勞役形質(zhì)。脾胃有傷。奇邪陰火之作過也。六腑不和。則留結(jié)為癰。陽氣盛有余之邪也。經(jīng)曰。風(fēng)寒傷形。憂恐忿怒傷氣。氣傷臟乃病。臟病形乃應(yīng)。形傷筋骨乃應(yīng)。此形氣內(nèi)外之相應(yīng)也。天之邪氣。風(fēng)寒六淫客邪有余之變。始則陽受外寒。暮傳下行入里。而為陽盛生外熱。飲食所傷水谷之寒熱。先為憂喜忿怒所傷元氣。飲食勞役為之變應(yīng)諸病。從此變而不出矣。故憂喜忿怒飲食。不可不慎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