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役背景】 1940年8月底,德國陸軍總參謀部第1軍需部長保盧斯起草了進攻蘇聯(lián)的計劃,12月5日,希特勒批準了這個計劃,并將其命名為巴巴羅薩行動。 希特勒批準巴巴羅薩行動 為了迷惑蘇聯(lián),1940年11月14日,德國向蘇聯(lián)提出加入軸心國。而蘇聯(lián)則很認真的考慮了這個邀請,并在11月25日提出了一份修正版本,要求德軍先在蘇德邊境撤軍,再進行下一步談判,然而德國沒有對此進行任何回復。 德國為攻擊做了充分準備,陸續(xù)將320萬人調至德蘇邊界,在東線儲備了大量軍事物資,并多次派飛機潛入蘇聯(lián)領空。盡管蘇聯(lián)情報部門報告德軍有可能發(fā)動戰(zhàn)爭,斯大林拒絕相信,他認為這是英國故意放出的假情報,目的是挑撥蘇聯(lián)和德國的關系。 德國政府也向蘇聯(lián)保證,德軍的調動只是為了遠離英國轟炸機。 德國集結軍隊 1941年4月,德國大張旗鼓地調動海軍,假裝向挪威集結,向蘇聯(lián)聲稱要進攻英國。 因此,直到戰(zhàn)爭爆發(fā)前,斯大林都沒有正視德軍可能入侵的問題。 1941年6月22日凌晨,320萬德國地面部隊在500英里長的戰(zhàn)線上同時對蘇聯(lián)發(fā)起進攻,蘇德戰(zhàn)爭爆發(fā)。 【德軍進攻計劃】 德軍的入侵部隊分為三個集團軍群: ◎北方集團軍群,由威廉·里特爾·馮·勒布元帥指揮,包括第16集團軍、第4裝甲集團軍、第18集團軍、第1航空艦隊。計劃在1000多架飛機的掩護下,由東普魯士出發(fā),經德文斯克、奧斯特洛夫,穿越蘇聯(lián)中西部地區(qū),占領列寧格勒,總兵力為29個師; ◎中央集團軍群,由費多爾·馮·博克元帥指揮,包括第4集團軍、第2裝甲集團軍、第3裝甲集團軍、第9集團軍、第2航空艦隊。計劃在1600多架飛機的掩護下,由華沙以東出發(fā),經布列斯特、明斯克、斯摩棱斯克,進攻莫斯科,總兵力為51個師; ◎南方集團軍群,由倫德施泰特元帥指揮,包括第17集團軍、第1裝甲集團軍、第11集團軍、第6集團軍、第4航空艦隊。計劃在1400多架飛機的掩護下,攻往烏克蘭,攻下基輔,再向頓巴斯進攻,接著攻入伏爾加河以及高加索地區(qū),總兵力為63個師。 德軍進攻示意圖 【中路雙方力量對比】 在中路方向,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司令馮·博克元帥打算以強大的裝甲部隊實施鉗形突擊,圍殲比亞韋斯托克突出部和明斯克地域的蘇聯(lián)紅軍集團。 蘇聯(lián)方面,與德軍中央集團軍群相對的是蘇聯(lián)紅軍西方特別軍區(qū),開戰(zhàn)后,改編為西方面軍,司令為D.G.巴甫洛夫大將,奉命固守突出部及其以南共470公里寬的邊境地帶,掩護主力展開。 蘇德開戰(zhàn)前軍隊位置 德國中央軍群下轄4個集團軍和1個航空艦隊,總兵力達到了145.3萬人,坦克1700輛,作戰(zhàn)飛機910架,各型火炮3000門; 蘇聯(lián)的西方特別軍區(qū)下轄24個步兵師,2個騎兵師,12個坦克師和6個機械化師,3個傘兵旅,總兵力為62萬人,2900輛坦克。 蘇聯(lián)在人數(shù)上比德國要少很多,另外,蘇聯(lián)的坦克多為輕型坦克,而且有很多正在維修保養(yǎng),還不能馬上投入戰(zhàn)斗。 【德軍發(fā)起閃擊】 1941年6月22日凌晨,最先出動的是德軍的飛機,數(shù)百架飛機同時對蘇聯(lián)西方特別軍區(qū)的26個機場發(fā)動了轟炸,蘇聯(lián)的飛機在跑道上燃起大火,然后爆炸,當天就有738架飛機被擊毀,德國完全掌握了制空權。 緊接著,德軍步兵在坦克和飛機的掩護下,對蘇聯(lián)的國境線發(fā)起沖擊(如下圖): 德軍進攻路線圖 ◎德軍第3裝甲集群從蘇瓦烏基出發(fā),在蘇聯(lián)紅軍西方面軍與蘇聯(lián)西北方面軍之間的薄弱地帶,突破蘇軍防御,爾后迅速向維爾紐斯方向推進,進攻明斯克,第9集團軍跟進; ◎德軍第2裝甲集群從華沙以東出發(fā),渡過蘇聯(lián)與波蘭交界的布格河,攻克毫無防備的布列斯特要塞,而后迅速向斯盧茨克方向推進,進攻明斯克,第4集團軍隨后跟進。 【格羅德諾爭奪戰(zhàn)】 德軍發(fā)起突襲后,蘇聯(lián)西方面軍的指揮系統(tǒng)也遭到破壞,巴甫洛夫大將完全聯(lián)系不到前線部隊,他心急如焚,親自前往比亞韋斯托克的第10集團軍司令部指揮。 巴普洛夫命令,第10集團軍馬上展開反擊,在比亞韋斯托克附近的奧索維茨、維斯納一線展開陣線;然后,又命令第3、第4集團軍和第6、第11機械化軍,向格羅德諾集結,準備在這里和德軍進行一次對決,遏止德軍快速推進的局面。 蘇軍與德軍進軍方向 但是德軍的進軍卻并沒有按照巴普洛夫設想的進行,德國第2裝甲集團軍以極快的速度繞過蘇軍部隊,向明斯克方向繼續(xù)進發(fā),僅留下一部分裝甲隊伍與蘇軍對抗。 當蘇軍的3個集團軍集結到格羅德諾附近時,事實上已經被德國第2裝甲集團軍包圍,被切斷了與明斯克第13集團軍的聯(lián)系。 6月23日,德軍占領格羅德諾。巴普洛夫命令第10集團軍和第3集團軍對格羅德諾實施反突擊,一直到25日,仍未奪回該城市。 在格羅德諾爭奪戰(zhàn)中,蘇第3集團軍庫茨涅夫中將發(fā)現(xiàn)了德軍的企圖,感到有被德軍合圍的危險。由于缺少必要的通訊手段,巴甫洛夫仍未掌握德軍的部隊活動細節(jié),他認為德軍在格羅德諾沒有穩(wěn)固前,不可能孤軍深入到明斯克;而同樣是因為通訊中斷,此后庫茨涅佐夫再也聯(lián)系不上巴甫洛夫,無法向他報告最新戰(zhàn)況。 巴普洛夫 6月24日,德軍占領維爾紐斯,事實上已經將合圍的態(tài)勢完成了大半,巴甫洛夫大將仍命令西方面軍預備隊投入戰(zhàn)斗,前往比亞韋斯托克。 6月25日,德軍繼續(xù)向西方面軍后方推進,蘇軍左右兩翼已經被德軍包圍,隨時面臨被合圍的危險。蘇軍統(tǒng)帥部發(fā)現(xiàn)了這一危機情況,德軍已經接近明斯克,馬上命令巴普洛夫停止爭奪格羅德諾。 此時,德軍的包圍圈只剩下不到60公里寬的空擋,巴普洛夫此時也意識到情況不妙,命令蘇軍第3、第4、第10集團軍撤出亞維斯托克;而德國的第2、第3裝甲集群也加速從南北雙向夾擊,迅速扎緊口袋。 最終,只有三分之一的蘇軍撤退出來,其余20多個師都被德軍包圍,最終成了德軍的俘虜。 【德軍攻占明斯克】 駐守明斯克的是蘇軍第44步兵軍,指揮官是尤什科維奇將軍和艾福列夫將軍,22日德軍發(fā)起閃擊當天,明斯克就遭到了德國轟炸機的空襲,許多建筑物燃起大火,火車站被炸毀。 由于巴普洛夫把大量軍隊都投入到格羅德諾的反擊戰(zhàn),明斯克的防線非常脆弱,第44步兵軍一個軍的兵力要防守80公里寬的陣地,而第64步兵師要防御50公里寬的陣地。 明斯克的裝備情況也非常糟糕,蘇軍堡壘中的重武器只有重機槍,而陣地上的鐵絲網都被巴普洛夫下令撤到西部邊境防線了。 6月24日,德國第3裝甲集團軍逼近明斯克,他們并未急于對蘇軍發(fā)起進攻,而是先對明斯克的防御做了充足的調查。 6月25日,第3裝甲集團軍的指揮官赫爾曼·霍特上將決定繞過明斯克西部防線,先擊潰南北兩面的蘇軍防御部隊,截斷明斯克東部的鐵路和公路,切斷蘇軍和東部俄羅斯地區(qū)的聯(lián)系,把這里徹底變成一座孤城。 6月25日晚上8點,德軍首先對明斯克北側的蘇軍第100步兵師和第161步兵師發(fā)起攻擊,由于缺乏重武器,戰(zhàn)斗到26日上午,蘇軍的幾門76.2毫米加農炮都被德軍擊毀,戰(zhàn)士們只能用燃燒瓶對付德軍的坦克。 德軍很快突破了蘇軍防線,來到明斯克東部的達斯洛博達交通樞紐地帶,蘇軍在這里的防守幾乎等于零,達斯洛博達隨即被德軍第7裝甲師占領,明斯克被德軍包圍。 6月26日,德軍斯圖卡轟炸機一共對明斯克的蘇軍第44步兵軍陣地實施了254次空襲,蘇軍的大部分火力點都被摧毀。 6月26日晚,巴甫洛夫向莫斯科求援,但此時已經為時過晚。 6月27日上午6時,明斯克守軍集結了所有能動用的坦克,向德軍第5和第7裝甲師發(fā)起了最后一波反擊,但是在德軍的四號坦克面前,蘇軍的輕型坦克根本沒有還手之力,加上德國空軍在蘇軍坦克群上方丟下大量炸彈,蘇軍的反擊很快被擊退了。 6月28日,德軍第12裝甲師也突破了蘇軍的防御。 6月28日下午16時,德軍各部隊對明斯克發(fā)動全面進攻,當天晚上20時30分,德軍占領明斯克。 【蘇聯(lián)西方面軍殘部被滅】 明斯克被德軍占領后,從格羅德諾撤出的西方面軍的十幾個師,也在比亞韋斯托克和明斯克之間的新格魯多克陷入德軍合圍。 從格羅德諾撤出的蘇軍被德軍合圍 6月29日,德軍第9和第4集團軍在比亞韋斯托克以東地域會合,將被圍蘇聯(lián)紅軍分割為兩部分。 蘇軍的這十幾個師,被德軍重重圍困,進行了艱苦的作戰(zhàn),一直到7月9日,被圍蘇軍大部分被德軍消滅,一小部分分散突圍成功,此后在德軍后方開展游擊活動。 【戰(zhàn)役結果】 明斯克戰(zhàn)役前后進行了十幾天,蘇聯(lián)紅軍32.4萬人被俘虜,損失了坦克3332輛、火炮1809門,白俄羅斯全境幾乎都被德軍占領;而德軍在這場戰(zhàn)役中僅傷亡了5萬人。 西方面軍司令德·格·巴甫洛夫、參謀長弗·葉·克里莫夫斯基赫、通信主任安·捷·格里高里耶夫和第四集團軍司令亞·安·科羅布科夫經蘇聯(lián)軍事法庭審判,以驚慌失措、擅離戰(zhàn)略崗位、指揮不力等罪名,被判處槍決。 明斯克戰(zhàn)役中,德軍將快速機動的優(yōu)勢發(fā)揮到極致,取得了極大的成功;蘇聯(lián)紅軍則因準備不足、指揮不當和后撤過遲,蒙受重大損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