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文章
發(fā)文工具
撰寫
網(wǎng)文摘手
文檔
視頻
思維導(dǎo)圖
隨筆
相冊
原創(chuàng)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圖片轉(zhuǎn)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雖行于空,而殖眾德本,是菩薩行。”雖然在空的境界中,但是處處行有,每一個細(xì)行都做,善是要累積的?!?strong>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笔恰兑捉?jīng)系辭》的話。所以叫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不管小乘大乘,都崇尚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三法印,一切修行人不論在家出家,起心動念要念念歸空。如果做不到這一點,我代表在家的居士講,就不算是修行人。看人的行為,就要在起心動念為人處世之間去看,能空掉的,什么事情算了就算了,想都不用再想的,這個起碼要能做到啊!這雖然不是性空境界,卻是行空的行門,提得起放得下,放掉了就放掉了。前天一個朋友說:“我辛辛苦苦一百萬就這么沒有了?!?/span>我說:“你貪嘛?”他否認(rèn),說只是想放點利息吃飯。我說:“這不是貪是什么?就一點也是貪!要貪就有果報的。原來那一百萬本來也沒有的,有什么稀奇!”一個學(xué)佛的人還這么放不掉,起碼要行于空,本來一切皆空。 可是有一點,你最后證到了真空,偏空之果的小乘羅漢聲聞有個大毛病,不肯動,不肯修功德,不敢起行。因為真到了空是很樂很舒服的,這種樂境恐怕你們青年同學(xué)沒辦法了解。但有一種同空差不多的,有點空的影子,你們想不想學(xué)?想。就是睡大覺,當(dāng)然這不是真空,可是真舒服,懶得起床。其實睡覺還不是空,只算是空的第三重影子,還不是第二重反映,人睡下去都不想起來,何況真證到了空。所以貪著于定,貪著于空,是犯菩薩戒律的,因為菩薩道是起行,可以說是入世,入什么世?就是'雖行三界,而不壞法性'。一切菩薩證到了空,第一,不會被空耽誤,不會貪著于空的境界,性空要起用,真空要起妙有。第二,更不會偏向于空,落在頑空之中撥無因果。 所以菩薩'雖行于空,而殖眾德本'。注意這個'殖'是繁殖的殖,這個殖包括了很多東西,譬如培養(yǎng)細(xì)菌、養(yǎng)魚、養(yǎng)牛、養(yǎng)羊,生出更多來,是殖。怎么殖呢?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小善不要放棄,言行上的小善都要修持好。 真正行菩薩道的人要念念歸空,還能做到步步行有。要善護(hù)念,起心動念遍行功德,不是萬事不管,反而更管事,為什么?要入世,'殖眾德本'?!?/span> 我常說,中國宋明以后的理學(xué)家講規(guī)規(guī)矩炬做人,是佛教的律宗,老莊道家是佛教的禪宗,講解脫的。舉這些例子,你說菩薩在哪里?不一定在廟子,不一定在宗教中,社會上很多人行的就是菩薩道。倒是穿上宗教外衣的人,常常聽聞佛法的人,卻做不到。社會上很多不信宗教的人,我看了肅然起敬,他們真是菩薩。 ——南懷瑾先生《維摩詰的花雨滿天》
編輯:文化與體育(healthbeing)
轉(zhuǎn)載請注明
來自: Jamiuw > 《WG上人AMT經(jīng)》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南師他說:菩薩境界的初步
南師他說:菩薩境界的初步。南懷瑾:真修行人在夢中的起心動念,與平常醒著一樣清楚,而且能做得了主?!滋觳桓蚁雺氖?,到了夢中都...
南懷瑾都沒有說透的奢摩他修止法門,到底該如何理解和運用
如果我們讓獨影意識發(fā)起作用,就是讓明了意識不起心動念、不起思念、不起妄念了,用獨影意識來背了經(jīng)文,明了意識也就不再產(chǎn)生雜念了,...
南懷瑾老師講呼吸法門之“十六特勝”(三)
南懷瑾老師講呼吸法門之“十六特勝”(三)再下去“心作攝,心作解脫”,到禪定境界,就是心了,到了心就是第七識了,第六意識分別思想的根根在第七識。所以《楞伽經(jīng)》諸大菩薩贊佛,“無有涅槃佛,無...
南懷瑾:魏伯陽說真空妙有
南懷瑾:魏伯陽說真空妙有。
佛與道的區(qū)別
佛教和道教最大的區(qū)別實際上是在實現(xiàn)終極關(guān)懷的方式上,也就是區(qū)別在人如何面對死亡的方法上.實際上,人最大的精神痛苦就是面臨死亡.佛教和道教各自用自己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佛教認(rèn)為人生是苦海,人的...
知
雖有瞥見此靈覺本性者,又無法恒久不散的安住在這個“知”上,因守不住這個空明無狀的“知”,念頭就開始妄動亂竄,對境生心,對塵起念...
KnowArt丨鄭小語佛畫 《普賢菩薩》
KnowArt丨鄭小語佛畫 《普賢菩薩》知道書畫丨鄭小語佛畫 《普賢菩薩》大日經(jīng)疏一曰:“普賢菩薩者,普是遍一切處,賢是最妙善義。謂菩提...
南懷瑾:止觀的境界
南懷瑾:止觀的境界。
轉(zhuǎn):什么叫做觀照?
乃至于我們的意(心里會想),起心動念我們都叫它作法。換句話說,眼見外面的境界,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zhí)著,而外面境界清清楚楚,明明了了,這叫觀照;假如我們對外面境界,起心、動念、分別...
微信掃碼,在手機(jī)上查看選中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