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瓷器鑒定 真品,對各種款式的元青花瓷器怎么看?元青花多使用蘇麻離青顏料一種極為純正而又個性突出的顏料,用它描繪出的青花瓷器,因有鮮明、大方、瀟灑、立體感強等諸多優(yōu)點而倍受人喜愛。元青花的主色調以藍白為主,元青花可以說是開一代審美之先河,是一個大膽的創(chuàng)新。 元代青花瓷的胎質白,重而堅,器壁較厚,大器較多。由于含雜質多,胎上大多有鐵褐色小點。器底不施釉,稱之糙底或砂底,在糙底上呈有紅色斑,俗稱火石紅,元瓷白釉泛青色,釉質雖瑩潤,但常有積釉處,積釉有時如淚痕,青花常有暈散現象。 元青花大多為寬而較矮的圈足,一般器底、蓋內不施釉,器胎輪旋紋粗糙,接合處有明顯凸起接口。青花發(fā)色有濃艷、淡雅、青灰三種。濃艷是用進口蘇泥勃青料,淡雅是進口料與國產料混合使用。相當部分的青花燒成后有黑色斑點、且較深。元青花紋飾繁密,層次較多,通常說是“滿畫”,這是元至明特有的繪畫技法。各種技巧對照來看,樓主所發(fā)元青花罐為真品,很有收藏價值。下面發(fā)幾張博物館真品圖,供大家參考學習。 怎樣鑒別元青花瓷器氣泡真?zhèn)危?/h3>到中國鑒寶協(xié)會專業(yè)部門去鑒真?zhèn)?/p> 你在古玩市場里遇到了哪些辣眼睛的山寨貨?辣眼睛的“山寨貨”,不足為奇,那是太多,還很多臆造穿越貨。 玩古玩需腳踏實地,不斷學習。 上手真品的量,看過真品的量,買過真品的量,有了量的沉淀,才會有眼力的提高。 沒有捷徑! 常到市場參觀考察,北方最大古瓷仿古市場在神垕,南方在景德鎮(zhèn)。 不發(fā)這類相對低仿的產品,沒有太多技術含量。 2016--2018收藏的重災區(qū)是清三代。 在各微信群及藏友展示中,出現最多的是清三代官窯,多如獲至寶。 在景德鎮(zhèn)仿古街有幾十家店鋪在銷售清三代官窯仿品,清三代官窯仿制難度大,工序多,多是幾家合作完成,成本高但利潤也高。這是目前景德鎮(zhèn)最火的瓷種。 發(fā)出的圖不足我看到的百分之一。 清三代官窯年代近,《清宮檔案》多有記載,在清代不同時期是變賣不少,民國又流失不少。民間一定有真品,但不會量很大! 這些圖或會有警示,一定有躺著中槍的。 瓷器有死亡氣泡是老瓷器嗎?關于死亡氣泡是這幾年古瓷收藏中,一些藏友經常提到的話題。 “死亡氣泡”是通過放大鏡,所看到瓷器釉面、釉下的微觀影像。通過放大鏡看微觀,不是科鑒,只是目鑒的延伸,還是目鑒的范疇。 古瓷的目鑒是需要大量上手古瓷,觀摩館藏、出土物等資料,深入了解各時期制瓷工藝及傳承。用這些知識的沉淀,來對一件古瓷進行客觀的鑒別。 微觀既然是目鑒的延伸,也還是在目鑒的范疇,也是需要通過放大鏡對各類古瓷大量的微觀觀察,找到其胎、釉、彩料放大后的氧化、老化、使用痕跡等共性,以補充目鑒的依據。 目鑒首先是肉眼看其時代工藝特征(胎、釉、彩料、紋飾、形制等),然后再輔助放大鏡找到更多肉眼看不到的特征以佐證,微觀的老化痕跡有上百種,一般一件瓷器上能找到5--6種老化痕跡,基本可斷老,只有一種,那就是孤證難立。 下面介紹一些微觀氣泡的老化痕跡: 一,破泡:是指釉面的氣泡,因年久風化,硅膠化,經清洗,摩擦而產生的破裂,一般看到的是釉面上層的破泡,釉面損傷太嚴重時,才見到中下層破泡;宋瓷上,會有此現象,難仿。如在破泡里找到臭干黑或黃水斑,就可判定為古瓷了。 元代青花微觀:破泡(黃水斑) 元代青花微觀:破泡(黃水斑) 西晉越窯青瓷微觀:破泡、釉面老化 東晉越窯青瓷微觀:破泡、網格紋 宋青瓷微觀:此類在開片上的破泡、黃水泡、臭干黑,不能作為老化依據。 元代青花微觀:黃水泡 宋汝青瓷微觀:黃水斑 唐代魯花釉微觀:破泡 元青花微觀:黃水泡 元青花微觀:破泡 五代越窯青瓷微觀:破泡、黃水斑 另有種叫冰裂破泡的特征,很神奇美妙,氣泡的頂端呈放射性的冰裂,更難仿,也仿不出來。 二、臭干黑:是指腐敗的有機物沁染了古瓷,多數表現在素胎﹑破泡處。經長期水泡,會發(fā)軟,漲大,而被洗掉。作偽仿者,用河塘污泥。在放大鏡下有區(qū)別:臭干黑,無定形,河塘泥,有土粒。特別是微破泡里鉆進的臭干黑,是需上百年才能形成,一般是出現在明之前的古瓷上。清三代的瓷上也會有,但很少,用放大鏡尋找,也較難。晚清的,只有在欠火的低溫瓷上,才能找到一點點。 宋越窯青瓷微觀:臭干黑 宋青瓷微觀:臭干黑 清代青花微觀:破泡臭干黑 同治粉彩微觀:臭干黑 三、破泡眼:釉面大泡破裂后,釉里出現一個較大的洞,口小內大。內形不同于棕眼,破泡眼是呈園球狀的洞. 破泡眼內,常鉆有陳附跡和臭干黑,或有黃水斑。這也是古瓷的一個重要特征。 四、豆腐花:是前人用以此比喻釉﹑胎,因老化而分裂的形態(tài),相似鹽鹵點豆腐,而產生的花形,無法仿。缺點是需借助八十倍以上的放大鏡,才能觀察清楚。 ............. 對古瓷微觀微觀老化痕跡的辨別,如目鑒瓷器一樣,是需要大量上手,微觀觀察,總結共性。 就單一死亡氣泡來斷定新老,有失偏頗。特別是一些高古瓷如汝窯、原始青瓷等燒造溫度低,胎釉疏松,新燒的新瓷放到院子里風吹日曬,不長時間,即會出現破泡,在細細沙涂抹,即可看到死亡氣泡,黃水斑或臭干黑等。其他新瓷做舊很多方法都可產生“死亡氣泡”,這要量的沉淀、來分辨認識。 鑒別一件古瓷,就目前現狀,還是要以目鑒為主,微觀輔助,不要本末倒置。 流傳有序的拍品是否一定保真?在談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必須要承認一個現實,就是到目前為止對古玩的鑒定還沒有一個可靠的科學鑒定方法,發(fā)出不一樣的聲音是再正常不過了。不過對蘇富比這樣的全球數一的大拍賣行網上網下發(fā)出質疑聲好像還是第一次,真兮贗兮又從何解讀呢? 一、拍品情況: 拍品名稱: Lot 3620 東周 黃玉瑞獸玉珮飾 尺寸:22 cm 估價 25,000,000 — 30,000,000 港元 成交價:2657.5萬港元(包括傭金) 拍品來源:查爾.維涅(Charles Vignier,1863-1934年)收藏,巴黎 展覽: 《Exposition Vignier》,圣奧諾雷區(qū)街109號 Galeries Levesque & Co.,巴黎,1913年,編號209 《Radiant Stones. Archaic Chinese Jades / Pierres radieuses. Jades archa?ques chinois》,巴黎,2000年,紐約,2001年,編號108及封面 《Two Americans in Paris: A Quest for Asian Art》,蒙特利爾,2016年,編號15 《From the Lands of Asia: The Sam and Myrna Myers Collection》,蒙特利爾,2016年,金寶美術館,德州沃斯堡,2018年。 二、真?zhèn)蔚亩x 前面說過古玩這一行沒有可靠的科學鑒定法,既然沒有科學鑒定法又如何界定真?zhèn)文?,其實古玩這東西界定真贗并不難,古人之作為真,今人之作為偽。就是看器物上是否出現古人不可能出現的問題,出現了一定是仿品。再看器物上是否有現代人無法完成的東西。有,一定是真品,行內就叫大開門,如此說來真品仿品還是有天壤之別的。 三、此件拍品的問題 這次拍賣名為“東周黃玉瑞獸玉佩飾,不僅流傳有序,出版物、歷次展覽記錄等樣樣俱全,證明它是一件舊藏真品無疑。我們并不否認這件拍品是一件舊藏,但舊藏并不代表真品,或許是舊仿。 首先這件拍品定為東周就是個錯誤,從拍品的形制來看,身軀谷釘紋,腿部游絲毛雕鳳紋,這是典型的西漢形制,拍賣行竟然定義為東周,這是專業(yè)的團隊出現了不專業(yè)的情況。 在古代藝術品里,口銜物是古人常用的藝術手法。口銜之物,可以是自身的部分也可以是獨立之物,可以是具體的也可以是抽象之物,但絕對不可以是從下嘴唇生長出很難看的東西。此件拍品這方面的問題是今人不理解古人的藝術手法而造成的,古人是不會出現的。再者尾部的細陰線直接通向外緣,這也是古人不可能出現的。 還有這件配飾的前后兩條鏤空縫隙中間都有定位孔,這好像是當時工藝所致,其不知在漢代古玉上確有定位孔現象,定位孔畢竟是雕琢的瑕疵,古人在琢玉過程中會盡力避免留下痕跡,一般僅限于小件器物,而且是很不容易被發(fā)現的。這件配飾碩大還要留下如此明顯的定位孔必是今人故弄玄虛所為之,其它的紋飾等問題就不必再提了。 在17年香港佳士得秋拍的一件漢代玉璜上,古玩愛好者找出了諸多今人無法完成的地方。現在看看這件器物上有沒有今人所無法完成的痕跡。對高古玉的鑒定歷來要看玉質的水解和風化,這相當高古玉的身份證,也是仿者所無法完成的,可惜的是這件器物上沒有,如果真品沒有水解或風化只能說器物始終是一件沒有經過墓葬的傳世品。如果一件高古玉傳世至今那應該是什么樣子的就可想而知了。 四、傳承有序之始末 不知從何年何月拍賣行開始大炒流傳有序,好像什么都可能是仿品,只有傳承有序不能仿。這讓一些剛剛入市的古玩愛好者中招。其實傳承有序只不過百年,傳承有序之前又有誰保證呢?應該說從前的古玩圈子里藏者只看東西不問來歷,這行憑的就是眼力。自從近十多年來有大量的古玩愛好者涌入古玩市場,可是眼力并不是一兩天就能練出來的,他們只好聽故事相信傳承有序,最后吃虧上當的還是自己。等到古玩愛好者眼力練就的時候,傳承有序也只不過是個故事而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