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齊桓公 齊桓公(?~公元前643年),姜姓,呂氏,名小白。姜姓齊國第十六位國君(公元前685~公元前643年在位),春秋五霸之首,姜太公呂尚的第十二代孫,齊僖公第三子,母為衛(wèi)姬。 齊襄公時,齊國政治混亂。管仲、召忽保護公子糾逃到魯國,鮑叔牙保護小白逃到莒國避難。在齊襄公和公孫無知相繼死去后,搶先回國,奪取君位。任內(nèi)勵精圖治,起用管仲為相,推行改革,實行軍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促使齊國逐漸強盛。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九合諸侯,平定宋國內(nèi)亂,北擊山戎,南伐楚國,滅掉譚、遂、鄣等小國,成為第一個中原霸主,受到周天子賞賜,晚年昏庸,在管仲去世后,任用易牙、豎刁、開方、常之巫等人。公元前643年病死。 關鍵詞:1,管仲,尊王攘夷;2,齊桓公,跟好人學好,跟壞人學壞; 二、宋襄公 宋茲甫(?-公元前637年),子姓宋氏,春秋時期宋國第20位國君。春秋五霸之一,宋桓公嫡子,宋成公之父。公元前650—公元前637年在位,在位14年。齊桓公死后,齊國發(fā)生內(nèi)亂,宋襄公率領衛(wèi)國、曹國和邾國等四國人馬打到齊國,齊人里應外合,擁立齊孝公,宋襄公因此聲名鵲起。宋襄公雄心勃勃,想繼承齊桓公的霸業(yè),與楚國爭霸,一度為楚國所拘。公元前638年,宋襄公討伐鄭國,與救鄭的楚兵展開泓水之戰(zhàn)。楚兵強大,宋襄公講究“仁義”,要待楚兵渡河列陣后再戰(zhàn),結果大敗受傷,次年傷重而死,后葬于襄陵。 三、晉文公 晉文公(約前697年[1]-前628年),姬姓,晉氏,名重耳,是中國春秋時期晉國的第二十二任國君(前636年-前628年在位),晉獻公之子,母為狐姬。[2]重耳初為公子,謙虛而好學,善于結交有才之人。驪姬之亂時被迫流亡在外十九年,晉文公元年(前636年)春在秦穆公的支持下回晉殺晉懷公而立。重耳在位期間任用狐偃、先軫、趙衰、賈佗、魏犨等人,實行通商寬農(nóng)、明賢良、賞功勞等政策,作三軍六卿,使晉國國力大增。對外聯(lián)合秦國和齊國伐曹攻衛(wèi)、救宋服鄭,平定周室子帶之亂,受周襄王賞賜。晉文公五年(前632年),在城濮之戰(zhàn)以少勝多,大敗楚軍,并召集齊、宋等國于踐土會盟,成為春秋時代的第二位霸主,開創(chuàng)了晉國長達百年的霸業(yè)。晉文公九年(前628年),重耳逝世。重耳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與齊桓公并稱“齊桓晉文”。[3]除卓越的事功外,他還留下了“退避三舍”“志在四方”“貪天之功”等典故。 關鍵詞:1,諸葛亮劉琦:申生在內(nèi)而亡,重耳在外而安;2,徳薄:燒山燒死介子推,當天寒食節(jié),后一天清明節(jié);3,秦晉伐鄭:燭之武退秦師,地圖上從西到東依次:秦晉鄭;4,孔子:“齊桓公正而不譎,晉文公譎而不正?!弊Hjue二聲,詭詐,狡詐; 四、秦穆公 秦穆公(?-前621年),嬴姓,趙氏,名任好,春秋時期政治家,秦國第九位國君(前659年-前621年在位)。秦成公四年(前660年),秦穆公繼位。秦穆公五年(前655年),授國政于五羖大夫百里奚,迎蹇叔為上大夫。秦穆公十年(前650年),暗中重用自晉國逃到秦國的丕豹。秦穆公十三年(前648年),為救濟晉國旱災,興起“泛舟之役”。秦穆公十五年(前645年),與晉國發(fā)生韓原之戰(zhàn),生擒晉惠公,而后送回晉國,與晉國相盟。秦穆公二十四年(前636年),扶持晉國公子重耳為晉文公。秦穆公三十年(前630年),與晉文公出兵圍攻鄭國,經(jīng)燭之武勸說而與鄭國結盟。秦穆公三十三年(前627年),出兵襲擊鄭國未果,秦軍反遭晉襄公出兵襲擊,經(jīng)歷崤之戰(zhàn)的慘敗,開始與晉國相爭。而后,為報崤之戰(zhàn)的仇,又經(jīng)彭衙之戰(zhàn)的慘敗。秦穆公三十四年(前626年),采用內(nèi)史廖的建議,西取由余。秦穆公三十六年(前624年),發(fā)動王官之戰(zhàn),大敗晉軍。秦穆公三十七年(前623年),采用由余的計謀,生擒戎王。秦穆公三十九年(前621年),秦穆公去世,安葬于雍城(今陜西鳳翔東南),謚號為“穆”(一作“繆”)。在位期間,秦穆公審時度勢,在內(nèi)政方面善于任用人才,加強國內(nèi)的發(fā)展。在外交方面采取以和為主的方針,與晉國保持相對友好,同時向西發(fā)展,使十二個戎國服于秦國,秦國疆域增加了周邊千里的土地,稱霸西戎,并被周襄王賜予金鼓。 關鍵詞:1,百里奚,“五羖大夫”,到楚國用五張羊皮換回了百里奚,羖gu三聲,公羊,關聯(lián)人物:蹇叔;百里奚本是虞國大夫。晉獻公假途伐虢后,滅亡了虞國,俘獲百里奚。 五、楚莊王 楚莊王熊旅(?—公元前591年),又稱荊莊王(出土戰(zhàn)國楚簡作臧王),羋姓,熊氏,名旅(一作侶、呂),楚穆王之子,春秋時期楚國國君,楚莊王元年(前613年)到楚莊王二十三年(公元前591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楚穆王十二年(公元前613年),穆王去世,莊王熊旅即位,莊王即位時年齡尚不足20歲,國內(nèi)矛盾重重,爆發(fā)了公子燮與公子儀的叛亂。在復雜的形勢下,他采取了以靜觀動、以感辨奸的對策,表現(xiàn)出沉湎于聲色犬馬、不問政事的狀況。三年后,他對楚國的政局和各類人物有了一個基本的了解。他重用了伍舉、蘇從等忠直之臣,攻滅了前來進犯的庸國,使楚國的勢力向西北擴展,任用孫叔敖為令尹,重視社會生產(chǎn),發(fā)展經(jīng)濟,充實國力。楚國在北林打敗晉國軍隊后,鄭國開始聽命于楚國。為了爭當霸主,楚晉之間進行了長時間的戰(zhàn)爭,雙方互有勝負,楚國在楚莊王十七年(前597年)的邲之戰(zhàn)中大獲全勝。使楚國的聲威大振,國勢日強,而晉國在中小國中威信下降,失去了支配他們的能力。不久,楚莊王滅掉了蕭國,又連續(xù)三年攻伐宋國,迫使宋國向楚求和。楚莊王飲馬黃河,問鼎中原,實現(xiàn)了自己稱霸的愿望。楚莊王二十三年(公元前591年),楚莊王去世,謚號莊,葬于紀山。后世對其多給予較高評價,有關他的一些典故,如“一鳴驚人”等也成為固定的成語,對后世有深遠的影響。 關鍵詞:1,孫叔敖為令尹,即宰相;2,楚為南蠻轉化,拜周朝為父,史料多有“楚子”字樣; 典故一: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楚莊王坐位未穩(wěn),韜光養(yǎng)晦,大夫伍舉說:“謎語是'楚京有大鳥,棲在朝堂上,歷時三年整,不鳴亦不翔。令人好難解,到底為哪樁?’您請猜猜,不鳴也不翔。這究竟是只什么鳥?”楚莊王聽了,心中明白伍舉的意思,笑著說:“我猜著了。它可不是只普通的鳥。這只鳥啊,三年不飛,一飛沖天;三年不鳴,一鳴驚人。你等著瞧吧。” 典故二:問鼎中原,楚王問鼎。先秦·左丘明《左傳·宣公三年》:“楚子伐陸渾之戎,遂至于雒,觀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孫滿勞楚子,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 典故三:絕纓之宴。楚莊王依靠名將養(yǎng)由基一次平定叛亂后大宴群臣,直到黃昏仍未盡興。楚莊王乃命點燭夜宴,還特別叫最寵愛的兩位美人許姬和麥姬輪流向文臣武將們敬酒。忽然一陣疾風吹過,筵席上的蠟燭都熄滅。這時一位官員斗膽拉住許姬的手,拉扯中,許姬撕斷衣袖得以掙脫,并且扯下那人帽子上的纓帶。許姬回到楚莊王面前告狀,讓楚王點亮蠟燭后查看眾人的帽纓,以便找出剛才無禮之人。 楚莊王聽完,卻傳令不要點燃蠟燭,而是大聲說:“寡人今日設宴,與諸位務要盡歡而散?,F(xiàn)請諸位都去掉帽纓,以便更加盡興飲酒?!?聽楚莊王這樣說,大家都把帽纓取下,這才點上蠟燭,君臣盡興而散。 席散回宮,許姬怪楚莊王不給她出氣,楚莊王說:“此次君臣宴飲,旨在狂歡盡興,融洽君臣關系。酒后失態(tài)乃人之常情,若要究其責任,加以責罰,豈不大剎風景?” 《詩經(jīng)》是春秋時代的標志,貴族流傳如今之現(xiàn)代歌曲,臣民頗以之為法-申包胥哭秦庭。楚殺伍子胥全家,伍子胥借吳國大兵滅楚,申包胥哭秦庭七天,求秦發(fā)兵,秦哀公派人念無衣篇,申報胥明白秦要發(fā)兵救楚。 《無衣》先秦佚名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以上內(nèi)容絕大多數(shù)來源于百度(如有侵權,聯(lián)系刪除)。其余較少的注釋是聽了李山教授在百家講壇講的《春秋五霸》,在其中摘抄幾句。 之前總想著多看看歷史,但是打開三國志、史記等,是真的枯燥乏味,看不下去還看不懂,所以一再擱置。碰巧在喜馬拉雅聽完了三國演義,又沒有其他想聽的,正好瞄上了春秋五霸(戰(zhàn)國七雄也下載了,后續(xù)再發(fā))。百家講壇講的,自然是通俗易懂,老少皆宜。因此從頭到尾,斷斷續(xù)續(xù)地聽了兩遍,以前只知道個名字,現(xiàn)在能把其中的一些人物串聯(lián)起來,典故也記錄了一些。百家講壇講的是這五位霸主,對于整個春秋,可謂鳳毛麟角,所以這次聽書學到的并不多。但是感想還是有些的。 上學學了篇課文,是孟子寫的《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其中說到百里奚舉于市,也就是說百里奚是從市場上買回來的,那么實際呢?百里奚人家本來就是一國的大夫,雖然虞國只是個小國。后來虞國被晉獻公滅國否,百里奚逃到了楚國,被楚人抓到了養(yǎng)牛,是求賢若渴的秦穆公好才,聽說百里奚大才,想花重金贖回來,又怕楚人懷疑,這才扯謊用五張公羊皮換回來了百里奚。孟子寫文沒點透,上課老師沒講,那我們只能學個糊里糊涂。這樣的文章,應該展開了講,先把歷史講一遍,再講文章的引申意,這樣才吃得透?,F(xiàn)在回想一下,那時學的很多課文,放到現(xiàn)在品悟也不為過,甚至正合適。讓一些少不經(jīng)事,沒有閱歷的人學,他怎么學得懂。 罵完了教材,痛快了不少,還是說點別的吧。于此還要引一句話:學史使人明智,我覺得不貼切,應該叫思考歷史使人明智。就比如說,我把春秋戰(zhàn)國的歷史都記住了,你問我什么我都知道,可是你問我為什么這樣,我就蒙住了。以前我就是這樣看歷史的,看完了就一個樂呵,過了;為什么?不知道。這就結束了,看了跟沒看一樣。說到這想起孔子的一句話:學而不思則罔,突然發(fā)現(xiàn)這孔夫子總結的還不賴,是那么回事兒。 聽了兩遍,只能粗知大略,權當消遣,下一部戰(zhàn)國七雄,來日再寫。 |
|
來自: 八金Halfhand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