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慮 很多時候,我們每個人會像這個沙漏一樣。當一天開始的時候,有許多事情需要我們盡快完成。但我們只能一件—件地做,讓工作內(nèi)容像沙粒一樣均勻地慢慢通過下滑,否則我們的大腦和身體會深覺負累、緊張,然后損害身體健康。 如同挪威畫家蒙克的名畫《憂慮》一般,折射出我們內(nèi)心真實幽暗的心理元素。 《憂慮》 “活著走向死亡” 在這幅畫里,天空中鮮艷的血紅色顯示出路人心中隱喻的不安,一張張面孔透漏著空洞而混亂,像一片片黯然失色的混沌海。 《 憂慮 》 ______ 《憂慮》是挪威油畫家蒙克的一幅油畫作品,這幅畫是《吶喊》的延續(xù)之作,同樣是以血紅色天空和峽灣的曲線來表現(xiàn)難以言喻的不安。有一天傍晚,這位畫家在鎮(zhèn)上遇見一群默默走路、臉色蒼白的人們,滿臉的木然,沒有任何其他的表情,在他看來這簡直是在趕往目的地的送葬行列,這幅油畫也是表現(xiàn)蒙克的人生觀"活著走向死亡"的作品。 《憂慮》又名《不安》,它沿襲了《吶喊》的繪畫風格,天空中依然滾動著血色的波浪,色彩更為稠暗,大地仿佛陷入怪異的黃昏,也讓作品中的情緒更顯得壓抑。我們可以看到背后奇形怪狀的那張面孔,仿佛喻示作者對人群不可名狀的恐懼和陌感。畫里的主角以童年的面孔顯現(xiàn),暗示作者對自我心理年齡的認知,或者表達兒童期的傷害,那是另外一種憂慮。想必大家對世界名畫《吶喊》最為熟悉了吧,然而這幅畫與《吶喊》中的驚恐掙扎相比,他的黯然眼神更能傳達出那一份內(nèi)心的無助、憂慮,甚至是一種絕望。 The Worries Away. 不論是在哪個時代,“憂慮”就像影子一般圍繞在我們身邊,每個年紀好像都有躲不掉的憂愁,因為身負責任,因為這個社會給予的壓力,因為太多無法掌控和模糊不清的未來。 在很久以前,在國外有一位哲學家,流浪到一處貧瘠的鄉(xiāng)村,那里的人們過著非常艱苦的生活。一天,一群人在山頂上聚集在他的身邊。在這里,他說出了一段也許是有史以來引用最多的名言。這段話僅有30個字,卻經(jīng)歷了幾個世紀,世世代代地流傳了下來:“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受就足夠了?!?/span> 那么我想,如果我們想要避開這份焦灼不安的心情,重要的是不去思考瞻望遠處的事情,就考慮現(xiàn)在,一件一件把手邊的事情做好做完整。然后,當忙碌的一天結(jié)束之后,給自己一刻鐘冥想的時間,讓大腦舒展到最放松的狀態(tài)。 因為憂慮給人帶來的傷害絕不止是焦慮失眠,還會對腦神經(jīng)造成一定的壓迫,記憶受損,就會產(chǎn)生一大堆如達爾文所說的“胡思亂想”的東西,而這些“胡思亂想”就像傳說中的妖精一樣,會掏空我們的思想,摧毀我們的意志,嚴重的可導致為抑郁癥、精神分裂等癥狀,種種都會致使我們感到對人生的絕望。 其實,很多時候,有些小事情并沒有那么重要,而我們會把它放在心上,思前想后,最后也未得結(jié)果,也會產(chǎn)生這樣焦躁的情緒。豈不知杞人憂天、庸人自擾是憂慮產(chǎn)生的根本原因。所以,不要因為明天的事情而擔憂,揭開憂慮的謎底,讓憂慮到此為止。 如果我們將憂慮的時間用來尋找解決問題的答案,那憂慮就會在我們智慧的光芒下消失。 讀而思,明日繼續(xù)推送精彩內(nèi)容,請及時關(guān)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