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現(xiàn)象和抽象就算找遍整個宇宙,我們也找不出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問題來了,既不相同,為什么都叫樹葉? 原來,每天都有無數(shù)新的樹葉生長出來,難道我們要給每一片樹葉都起一個名字?就算但是,這些樹葉很快又變樣了,難道我們又得換一個名字?就算但是,一陣風過后,我們還能記住哪個是哪個嗎?就算但是,還有其他無數(shù)的“人事物”也有同樣的問題;就算但是……,算了算了,老子早就說過:“名可名非常名”。 這就是現(xiàn)實,也叫表象,現(xiàn)實和表象合并一下,稱為【現(xiàn)象】。 你看,管你什么千變?nèi)f化、千軍萬馬,我們只用兩個字就把它們給乖乖收服了。簡直就像西游記里的乾坤袋:“空間之大似能將天地收納于內(nèi)”。什么法術(shù)這么厲害? 你看這個現(xiàn)象啊就像孫悟空,一根毫毛就能變出無數(shù)不帶重樣的化身,而且這些猴子還老是變來變?nèi)?、動來動去的,相當不老實。不老實怎么辦呢?抽它唄,必須得狠狠地抽,抽到它現(xiàn)出真身、打回原形、變老實為止。所以這個法術(shù)就稱之為【抽象】。
那么問題來了,現(xiàn)象和抽象究竟誰“真”誰“假”? 二、真假美猴王為了搞清楚這個“真假美猴王”問題,我們繼續(xù)取經(jīng)。先來看看三款經(jīng)典珍藏版的“乾坤袋”,簡稱三藏:
不錯,但感覺還可以再“抽”一下:
再“抽”:
這下不僅取到了“實事求是”四字真經(jīng),“真假美猴王”的問題也有了答案: 當然現(xiàn)象是真實,現(xiàn)象就是事實;而抽象是“如”實,抽象只是真“理”。 否則,我們哪來那么多的是非真假對錯要日常處理呢?這一切的根源都是來自于“抽象”。
三、事實和實事
嚴格來說真正的“事實”只是一堆無意義的物理信號,但我們會把它“抽象化”、“信息化”,也就是對它進行有意義的描述,這種描述它不是事實本身,就像一張照片它再“逼真”也只是一張照片。 既然“名可名非常名”,那么什么樣的描述可稱之為“事實”? 大概有兩項指標:
所以“實事”就是把“事實”或“事物”給描述“準確”。 實際上,我們的所有的語言、文字、思考,甚至感覺,都不是事實本身,都是抽象的產(chǎn)物,都是我們從事實、現(xiàn)象里面提取、抽象出來的“信息”。 為什么要抽象呢?除了表面上符號不夠用的原因,抽象還與我們的生存息息相關(guān)。 四、生命和演化植物沒有行動能力,因此也不需要“大腦”和“思考”,“思考”了也沒有用,動不了。 動物則比較“悲催”,既要到處尋找食物,又要避免成為食物;既要到處尋找配偶,又要設(shè)法勾引上手;既要猥瑣發(fā)育,又要膽大心細。這就意味著,要想生活好,既要有判斷、又要有溝通、還要有學習力。 沒辦法,生命,就是“生”的使命。“生存”、“生育”和“生長”的使命。 先來看看“生存”。作為動物就要覓食,為了搶食物打架還事小,就怕成為別的動物的獵食對象。那么到底是要覓食,還是要覓食,還是要覓食呢?一不小心路上碰到某些食肉動物怎么辦呢?正所謂“生死存亡之地不可不察也”,“察”就是為了判斷,到底誰是食物。 都說“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其實,不僅動作要快,“預判”更是要快。是敵是友,不能等到敵人已經(jīng)伸出獠牙,或者獵物早就一溜煙不見蹤影,才作出判斷。 但是太快了必然容易出錯,后果同樣嚴重。以為是食物去追結(jié)果自己成了送外賣,本來可以飽餐一頓卻奪命狂奔不僅沒吃到結(jié)果還更餓了。 這就是動物競爭演化的底層邏輯和根本矛盾,慢也不行錯也不行,要快速判斷就容易出錯,要準確判斷就需要時間;要么沒得吃,要么就可能被吃。究竟要快速還是要準確?究竟什么時候要快速?究竟什么時候要準確? 我們就是按照這樣的劇本,在一幕幕生與死的抉擇中,上演著生存的藝術(shù),在否定之否定的增強回路中,演繹著生命的奧義。 再來看看“生育”。要想配對成功,至少一邊得會“發(fā)信息”,一邊得會“收信息”;好不容易聯(lián)絡(luò)上,不見得就干柴烈火,往往還得經(jīng)過一系列的“測試”;好不容易有了后代,也還得養(yǎng)育、教育等等;總之離不開“通信”能力。 最后來看看“生長”。與植物不同,除了長身體之外動物還具有長本事,即“學習”的能力。
廣義來說,生長的內(nèi)涵包括了生存和生育,即“存”和“育”都是為了“長”,為了基因在時空中的“長”,這種內(nèi)涵強行用兩個字來概括,就叫精神。
五、智能和語言生命智能,從誕生到現(xiàn)在,大概經(jīng)歷了4代版本:
其他動物還停留在「2.0感覺版」,而我們?nèi)祟愐呀?jīng)進入「4.0智慧版」。這種升級遵循什么樣的邏輯呢?邏輯就是前面所說的,在快速判斷和準確判斷之間所能達到的極致。 「2.0感覺版」雖然很快,但有個“致命”的缺陷,非常依賴“經(jīng)驗”,如果遇到陌生的事物,沒有“經(jīng)驗”,就只能靠“體驗”,這在殘酷的生存競爭中,面對變化無窮的環(huán)境、層出不窮的新花樣、新策略、新物種時(判斷出錯),足以“致命”。 人與動物最大的差異在于,人會使用語言和文字,進行思考和交流。 從「3.0理智版」開始,對“經(jīng)驗”的依賴,逐步降低。一個人可以不必要親身“體驗”,也能“理解”到另一個人的愛恨情仇、喜怒哀樂、經(jīng)驗知識等等。當越來越多的人都在分享和交流彼此的“經(jīng)驗”和“體驗”時,每一個人就像是擁有了遍布各地的無數(shù)的“分身”,在“體驗”和“經(jīng)驗”著這個世界的點點滴滴。 從“智能”的角度來講,這就是一張“互聯(lián)網(wǎng)”,一種分布式的“數(shù)據(jù)收集和計算網(wǎng)絡(luò)”。也正是從這一版開始,人類把其他動物遠遠甩在身后,在“智能”上實現(xiàn)了完全的碾壓,而這一切都要歸功于語言和文字的出現(xiàn)。
那么問題來了,究竟為什么有“文化”(語言和文字)的人類就這么厲害呢?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完全沒有“文化”時的情形。 作為個體,沒“文化”就沒法“思考”,也沒法交流,只能靠自己,“用心”一點點地去感受、去體驗以形成經(jīng)驗。 這種模式需要一點點地調(diào)、一點點地改,有點類似于現(xiàn)在的“非通用人工智能”,需要有“大數(shù)據(jù)”才能形成相對較為“正確”的“程序”。就像阿法狗那樣,在經(jīng)過大量迭代之后下圍棋很厲害了,但到了別的領(lǐng)域、換了一下規(guī)則,就不行了,得從頭學起。
有了“文化”之后,人們得以“思考”和“交流”?!敖涣鳌保喈斢凇巴ㄐ拧?、“聯(lián)網(wǎng)”和相互傳遞“數(shù)據(jù)”;“思考”,相當于“編碼”、“編程”,這也是得以“交流”的前提。 那么,沒“文化”時的模式,可稱為“模擬”,有“文化”之后的模式,可稱為“編程”。 那么“思考”的本質(zhì)是什么呢?就是“抽象”。
有了理智的思考和交流,人們得以擺脫體驗和經(jīng)驗的束縛,跳出依賴代際傳承演化循環(huán)的升級模式,進入了思維的、“文化”的、集體的、加速度的“程序”(生長、精神)迭代中。 但是,「3.0理智版」也存在著一些問題。
「4.0智慧版」正是朝著解決上述三個問題的方向而發(fā)展。
從4.0智慧版開始,借助計算機和數(shù)字互聯(lián)網(wǎng),整個世界仿佛被折疊在一部手機里,“足不出戶知天下事”早已成為現(xiàn)實。 稀缺的不再是信息而是有限的腦容量,人們漸漸不再需要找信息而變成等待信息來找上門。 這也帶來了一些問題,大量虛假信息充斥其中并造成“劣幣驅(qū)逐良幣”的現(xiàn)象,那么如何在海量信息中快速且準確地判斷出有用或有害的信息,成為了新的主要矛盾。 不過,根本矛盾是不變的,依舊是快速和準確的矛盾,這就對我們的哲學和智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
來自: 新用戶15472188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