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一說到科舉制度,相信學(xué)沒學(xué)過歷史的都對其有所耳聞,有些人甚至能對其以及其衍生出的中國教育滔滔不絕,但如果再深究一下科舉制度的細節(jié),或許那些高談闊論的人就開始吞吞吐吐語焉不詳了。畢竟科舉制從隋朝一直延續(xù)到清朝時期,歷史實在悠久,因此很多細節(jié)便越來越不為人所知了。比如同為進士,“及第”“進士出身”“同進士出身”有什么區(qū)別呢?如果您也不知道,那就動動手指多劃兩下,看完這篇保證你對這些知識了如指掌。 一、科舉制:童試、鄉(xiāng)試、會試、殿試 在了解進士的分類之前,讓我們將眼光鎖定在文化發(fā)展欣欣向榮的宋代,為什么是宋代呢?隋朝是開端,明清是主流也是結(jié)束,而在處于中間的宋朝,科舉制度正在逐漸發(fā)展壯大。當(dāng)時的科舉制分為四個階段:童試、鄉(xiāng)試、會試、殿試。顧名思義其難度是由淺入深的。童試在州縣舉辦,考中即為秀才;鄉(xiāng)試在省會舉辦,考中即為舉人;會試在京舉辦,進京趕考的舉人若能中選便成貢士;只有貢士中德才兼?zhèn)涞馁卟拍軌蛲ㄟ^最難的殿試,成為最高等級的進士。 二、北宋時期:從擇優(yōu)到全錄 北宋時期為何要將所有貢士全部錄用呢?據(jù)說是因為當(dāng)時的皇帝目光嚴(yán)苛,勤懇備考的貢士們很難順利通過殿試,其中就有一個叫張元的人,他連考幾次,每次都是止步會試,無論怎么努力就是無法中舉,忿忿不平的他一氣之下便投靠了西夏,西夏可是北宋的宿敵??!但無論如何,造化弄人,在北宋勤懇科舉的他不受重用,到了西夏卻很受重視,他在西夏一路平步青云做到了相國的位置。 由于對北宋朝廷的不滿,張元也在“使壞”路上不遺余力,專門針對宋朝想出了一系列陰謀詭計,也給宋廷制造了一系列麻煩,很是難受的宋仁宗這才開始反思殿試的漏洞,為了避免“科舉不成便報復(fù)”的現(xiàn)象再次發(fā)生,也為了留住人才、招賢納士,宋廷開始對科舉制度進行改革,從此,只要是殿試就成為了全員錄取,也不知道后來的考生有沒有暗戳戳感謝過這位促成改革的張元呢? 三、雖然全員錄取,但仍是“等級分明” 既然皇帝下旨決定將貢士們?nèi)珕T錄用了,那朝廷也必須出臺相應(yīng)的政策來完善其他的部分,比如全員錄用后的等級劃分問題。封建制度等級的森嚴(yán)程度是我們現(xiàn)代人難以想象的,況且進士每年那么多,可要職就那么幾個,僧多粥少,必須要有一套可靠的等級政策來劃分才行,因此就說到了我們今天討論的話題——進士的分類。 如果直接說進士及第可能大家不是很熟悉,那說到“狀元”“榜眼”“探花”大家就一定不陌生了,沒錯,進士及第就是指殿試的前三名,也叫一甲。若能高中狀元,則以后可以就職翰林院,做些編撰工作,官居從六品;榜眼和探花則是在翰林院做編修工作,官居從七品。要知道翰林院在古代政治體系中的地位可是很高的,翰林院的官員們可不是簡單的做些修史書寫文章的文書工作,更重要的是他們可以參與政務(wù)的處理,幫皇帝出謀劃策,在皇帝眼皮底下工作,升官的機會自然也多,因此進士及第完全就是“贏在了起跑線上”。 大家都知道前三名叫什么,第四名的別稱“傳臚”或許就很少有人知道了。從第四名往后的幾十名就被稱為進士出身,也就是二甲,別稱老虎班。第四名還算幸運,也可以進入翰林院,官居七品,但二甲的其他人就沒那么幸運了,換算到現(xiàn)代來說他們呢相當(dāng)于是“翰林院實習(xí)生”,有考核期還有考試,通過這些才能擔(dān)任編修職位或是其他地方的職位。雖然肯定是沒辦法和一甲的三位相比,但不得不說其還是有一定的就業(yè)優(yōu)勢的。 再往后就是“同進士出身”,也就是三甲,這些人幾乎沒有進入翰林院的機會,也只能去一些偏僻地方就職,其處境可見一斑。 四、本末倒置的清朝科舉 科舉制度本該是為朝廷選拔堪當(dāng)大任的人才,明朝科舉尚且還注重文章本身的內(nèi)容,可到了清朝,卻成為了“花拳繡腿”的形式主義,誰能把當(dāng)時朝廷的官方字體寫得端正美觀,考官就會對其多加照拂,科舉制也就失去了其原本的意義。歷史上不乏因不擅書法未能高中的舉人,蔡元培之所以能中二甲也是因為苦練了兩年書法。 結(jié)語:科舉制是封建階級統(tǒng)治的衍生物,也是國家選拔人才的重要渠道,其正如一把雙刃劍,遇到明君,則能遍攬?zhí)煜沦t才,如遇庸君,不僅不能發(fā)揮其選拔人才的作用,甚至還會釀成懷才不遇的遺憾收場。俯瞰歷史長河,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以史為鑒,不斷提升自身能力,不斷找尋新的機會,不斷朝著自己向往的道路前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