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給自己定下一個目標,2023年,要嘗試給自己建立和固化一套原則用來指導生活和工作。今天我要分享的第五條原則就是——“先肯定對方,再提出建議”。在上課的時候,有時會安排一個小組匯報環(huán)節(jié)。每次同學們在匯報結束之后,我作為老師通常都會作出點評。后來,有一位同學對我說,“老師,我發(fā)現(xiàn)你點評的時候都有一個套路。每次你都會先提出優(yōu)點,然后再指出問題和不足。”其實,“先肯定對方,再提出建議”是我一直要求自己去堅持的一項原則。這項原則不僅適應于課堂點評,還適用于日常交流過程中的各種不同的場合。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如果你一上來就給別人提出批評或建議,哪怕是出于好心,也很容易讓對方產生防御心理。這個時候,無論你的建議多么有價值,對方可能都已經無法接受了。而假如我們能夠堅持“先肯定對方,再提出建議”的原則,就很容易讓對方卸下防御機制,有機會認真地聆聽你的建議。這個感覺,就有點像給一顆苦澀的藥丸包裹上了一層糖衣。我所欣賞的幾位老師,他們幾乎都有這樣一種說話風格或溝通方式。每次聽到他們肯定的時候,我都會感覺如沐春風。這個時候我會在心里想,我也要成為這樣的老師。這條原則聽起來簡單,做起來卻并不容易。因為有的時候,我們很容易因為自己一時心急,或者是在自己感覺不爽的時候,掌控不了情緒,脫口而出一些很難聽的話,忘記去肯定對方了。比方說,作為老師,當有學生在課堂非討論環(huán)節(jié)不停講話,影響其他同學聽課的時候,可能就會脫口而出一句批評:“請你不要再講話,打擾別人好嗎?”但是這種說法往往沒有什么效果,尤其是對于一些逆反心理較強的同學來說。后來,我按照“先肯定對方,再提出建議”的方式在課堂上實驗了另外一種說法:“我注意到有同學在課堂上具有十分強烈的討論熱情,這一點非常棒。同學們是有疑問嗎?有疑問的話可以舉手提出,如果沒有疑問的話,待會兒到了討論環(huán)節(jié),期待大家繼續(xù)發(fā)揮這股討論的熱情,好嗎?”其實,很多時候,課堂說話的時候學生只是因為某個話題而感到很興奮,同時擁有強烈的分享欲望,只要合理地利用這份分享欲望,就可以轉化為課堂上非常精彩的發(fā)言。讀到這里,也許會有朋友說,我也知道“先肯定,再提出建議”的道理,可是我總找不到對方可以肯定的那個點,該怎么辦?。?o:p>有時候,我們要暫停一下缺陷搜索模式,開啟一下優(yōu)勢發(fā)現(xiàn)模式。其實,任何事情都有積極的一面和消極的一面,只要我們花點心思,總能找到積極的一面。 比方說,有一位同學,上臺演講的時候,低著頭,從頭到尾照著PPT念,一個字不落,坦白說,這種演講的效果并不好。這個時候,直接批評學生往往沒有太好的效果。如果我們能夠嘗試運用“先肯定對方,再提出建議”的原則,可能會更有效果一些。我們可以先肯定學生,畢竟,一字不落地念PPT,這背后其實也有一種認真和執(zhí)著的態(tài)度。但是我們同時也要告訴學生:“為了保證演講的效果,僅僅把PPT念完還不夠,在今后的演講中,還可以嘗試和聽眾之間有一些眼神交流,或者設置幾個問題進行一下互動。下一次,只要再做出一點點改變,演講效果就會更好一些?!?/span>這樣去說,既能讓學生的自尊心感覺沒有受到打擊,同時也愿意試著去作出一點點的改進。從心理咨詢的角度來分析,“先肯定對方,再提出建議”這條原則也是有理論依據(jù)的。當咨詢師積極去肯定來訪者的時候,來訪者就會感到被欣賞、被關注、被理解,這樣有助于促進咨詢師和來訪者之間的關系,這個時候來訪者對咨詢師說的話不容易產生防御心理,心理咨詢也更加容易達成效果。也許,“先肯定對方,再提出建議”這條建議看起來十分普通,但是堅持在生活中踐行卻有很大威力。為了不斷提醒自己知行合一,今天就寫成文章和大家分享與共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