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漢語詩律學(xué)》(增訂本) 第二章 古體詩 第二十九節(jié) 七古的平仄29.1 七古的平仄,也像五古一樣,以下三字為主;下三字的四種常式,平平平,平仄平,仄平仄,仄仄仄,都和五古相似。又可以是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只須上四字配起來不入律就是了。不過,七古比五古多了兩個字,所以變化較多。總計除了律句之外,可分為二十九個大類,一百一十四個小類?,F(xiàn)在分類并舉例如下。 29.2 (甲)平腳。 (子)平平平?!咀窒掠?strong>·號】 1.a.平平仄仄平平平?!咀窒掠?/span>·號】 未知肝膽向誰是,令人卻憶平原君。(高適《邯鄲少年行》) 商聲廖亮羽聲苦,江天寂歷江楓秋。(劉長卿《聽笛歌》) 紅纓紫鞚珊瑚鞭,玉鞍錦韉黃金勒。(岑參《衛(wèi)節(jié)度赤驃馬歌》) 都門柳色朝朝新,念爾今為江上人。(李頎《送從弟游江淮》) 1.b.仄平仄仄平平平?!咀窒掠?/span>·號】 朔方健兒好身手,昔何勇銳今何愚!(杜甫《哀王孫》) 聞道故林相識多,罷官昨日今如何?(李頎《送陳章甫》) 且與少年飲美酒,往來射獵西山頭。(高適《邯鄲少年行》) 將軍族貴兵且強(qiáng),漢家已是渾邪主。(高適《送渾將軍出塞》)【“主”當(dāng)作“王”】 自憐棄置天西頭,因君為問相思否。(岑參《與獨孤漸道別》) 1.c.仄平平仄平平平?!咀窒掠小鹛枴?/span> 屈平詞賦懸日月,楚王臺榭空山丘。(李白《江上吟》) 木蘭之枻沙棠舟,玉簫金管坐兩頭。(同上) 國家成敗吾豈敢?色難腥腐餐風(fēng)香。(杜甫《寄韓諫議注》) 眾中牽出偏雄豪,騎將獵向南山口。(岑參《衛(wèi)節(jié)度赤驃馬歌》) 1.d.平平平仄平平平。【字下加——號】 遙想故園今尚爾,家人應(yīng)念行人歸。(劉長卿《客舍喜鄭三見寄》) 石鼓之歌止于此,嗚呼唔意其蹉跎!(韓愈《石鼓歌》) 1.a.和1.b.都是正例,因為第一字的平仄是不拘的。1.c.是變例,因為第三字應(yīng)仄而反平,所以比較少用。1.d.則因共有六個平聲,仄字恰在當(dāng)中,這是所謂“孤仄”。七古不忌孤平,而忌孤仄。在盛唐七古中,孤仄的句子極為罕見。自韓愈以后,用者較為多些,然而比之其他三式,仍舊差得很遠(yuǎn)。 2.a.仄仄仄仄平平平?!咀窒掠?/span>· 號】 絆之欲動轉(zhuǎn)欹側(cè),此豈有意仍騰驤?(杜甫《瘦馬行》) 似聞昨日赤松子,恐是漢代韓張良。(杜甫《寄韓諫議注》) 夜發(fā)猛士三千人,清晨合圍步驟同。(杜甫《冬狩行》) 卻顧海客揚云帆,便欲因之向溟渤。(李白《同族弟金城尉》) 2.b.平仄仄仄平平平。【字下有○ 號】 草中狐兔盡何益?天子不在咸陽宮。(杜甫《冬狩行》) 狂客落魄尚如此,何況壯士當(dāng)群雄?。?/span>李白《梁父吟》) 腰下寶玦青珊瑚,可憐王孫泣路隅。(杜甫《哀王孫》) 2.c.平仄平仄平平平。 已經(jīng)百日竄荊棘,身上無有完肌膚。(杜甫《哀王孫》) 楊花雪落覆白蘋,青鳥飛去銜紅巾。(杜甫《麗人行》) 2.d.仄仄平仄平平平。【字下有○ 號】 當(dāng)時歷塊誤一蹶,委棄非汝能周防。(杜甫《瘦馬行》) 喜君士卒甚整肅,為我回轡擒西戎。(杜甫《冬狩行》) 邇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李白《蜀道難》) 虜塞兵氣連云屯,戰(zhàn)場白骨纏草根。(岑參《輪臺歌》) 此類因為第二第四字同聲,有些詩論家認(rèn)為拗句。但是,李杜最喜歡用這種平仄,尤其是仄仄仄仄平平平。2.c.較為少見。 3.a.仄仄平平平平平。【字下加—— 號】 君臣相憐加愛恩,命黑螭偵焚其元。(韓愈《陸渾山火》) 3.b.平仄平平平平平。【字下加—— 號】 其時月黑猿啾啾,微雨沾衣令人愁。(王昌齡《箜篌引》) 3.c.平仄仄平平平平?!咀窒录印?/span> 號】 (這種句子未見) 【按:此式在啟功先生《詩文聲律論稿》中列為“B非24”(即B類第24式),以李白《鳴皋歌送岑徵君》中“望不見兮心氛氳”為例,并注明“'望’有平讀”。(見該書第九節(jié)《五言、七言句式總例》)】 3.d.仄仄仄平平平平?!咀窒录印?/span> 號】 助汝五龍從九鯤,溺厥邑囚之昆侖。(韓愈《陸渾山火》) 4.a.平平平平平平平?!咀窒录印?/span> 號】 淮西有賊五十載,封狼生??生羆。(李商隱《韓碑》) 4.b.仄平平平平平平?!咀窒录印?/span> 號】 幕前生致九青兕,馲駝嵓峞垂元熊。(杜甫《冬狩行》)【“嵓”之“品”原作“畾”】 用為羲和天為成,用平水土地為厚。(杜甫《可嘆》) 4.c.仄平仄平平平平?!咀窒录印?/span> 號】 4.d.平平仄平平平平。【字下加—— 號】 肉味不足登鼎俎,何為見羈虞羅中。(杜甫《冬狩行》) 以上兩大類八小類都是“下四平調(diào)”。五古忌下四平(見上節(jié)),七古亦忌下四平,所以極為罕見。韓愈的《陸渾山火》是柏梁體,平仄規(guī)律和普通七古稍有不同,而且在語法上是上三下四,所以故意在平仄上也造成上三下四的局面。李商隱的《韓碑》有意用些奇句,如七平七仄之類,下四字更是不忌。剩下來只有王昌齡杜甫的四個例子可說是不知不覺地造成的。 29.3 (丑)平仄平。【字下有· 號】 5.a.仄仄平平平仄平。【字下有· 號】 誰家且養(yǎng)愿終惠,更試明年春草長。(杜甫《瘦馬行》) 非但慷慨獻(xiàn)奇謀,意氣兼將身命酬。(王維《夷門歌》) 孤城日落見飛鳥,馬上時聞漁者歌。(李頎《欲之新鄉(xiāng)》) 俠客猶傳朱亥名,行人尚識夷門道。(高適《古大梁行》) 5.b.平仄平平平仄平?!咀窒掠小?/span> 號】 穆陵關(guān)帶清風(fēng)遠(yuǎn),彭蠡湖連芳草春。(李頎《送從弟游江淮》) 古城莽蒼饒荊榛,驅(qū)馬荒城愁殺人。(高適《古大梁行》) 冰片高堆金錯盤,滿堂凜凜五月寒。(岑參《與獨孤漸道別》) 5.c.平仄仄平平仄平。 男兒在世無產(chǎn)業(yè),行子出門如轉(zhuǎn)蓬。(李頎《欲之新鄉(xiāng)》) 青山朝別莫還見,嘶馬出門思舊鄉(xiāng)。(李頎《送陳章甫》)【莫:暮】 5.d.仄仄仄平平仄平。【字下有○ 號】 功名富貴若長在,漢水亦應(yīng)西北流。(李白《江上吟》) 向風(fēng)刎頸送公子,七十老翁何所求? (王維《夷門歌》) 空歌漢代蕭相國,肯事霍家馮子都! (李頎《放歌行》) (5.c. 5.d. 兩種形式在律詩中為孤平拗救) 6.a.平平仄仄平仄平。【字下有○ 號】 看君失路尚如此,人生貴賤那得知?(岑參《送費子歸武昌》) 羽書紛紛來不息,孤城望處增斷腸。(劉長卿《疲兵篇》)【一本“羽書”句屬上聯(lián)對句,“孤城”句為下聯(lián)出句。“陣云泱漭屯塞北,羽書紛紛來不息。孤城望處增斷腸,折劍看時可沾臆?!薄?/span> 辛勤不見華蓋君,艮岑青輝慘幺么。(杜甫《憶昔行》) 劉侯嘆我攜客來,置酒張燈促華饌。(杜甫《湖城東遇孟云卿》) 6.b.仄平仄仄平仄平?!咀窒掠小?/span> 號】 吾觀費子毛骨奇,廣眉大口仍赤髭。(岑參《送費子歸武昌》) 四月南風(fēng)大麥黃,棗花未落桐葉長。(李頎《送陳章甫》)【一本“葉”作“陰”】 豫章太守高帝孫,引為賓客敬頗久。(杜甫《可嘆》) 小臣魯鈍無所能,朝廷記識蒙祿秩。(杜甫《憶昔》) 6.c.仄平平仄平仄平?!咀窒掠小?/span> 號】 谷永直言身不顧,郤說高地名轉(zhuǎn)香。(韓翃《別汜水縣尉》) 劍鋒可惜虛用盡,馬蹄無事今已穿。(岑參《送費子歸武昌》) 以茲感嘆辭舊游,更于時事無所求。(高適《邯鄲少年行》) 古藤池水盤樹根,左攫右拿龍虎蹲。(李頎《愛敬寺古藤歌》) 6.d.平平平仄平仄平。【字下加—— 號】 廟令老人識神意,睢盱偵伺能鞠躬。(韓愈《謁衡岳廟》) 曲江荷花蓋十里,江湖生目思莫緘。(韓愈《酬司門盧四兄》 以上兩大類八小類,除6.d.外,都是正例。其中以5.a.為最常見,5.c.比較少見。6.d.最為罕見,所舉韓愈例子中,“偵”字還是有平去兩讀的。大約因為近似孤仄,所以詩人們不大喜歡用它。 7.a.仄仄仄仄平仄平。 斯須九重真龍出,一洗萬古凡馬空。(杜甫《丹青引》) 東郊瘦馬使我傷,骨骼硉兀如堵墻。(杜甫《瘦馬行》) 7.b.平仄仄仄平仄平。 昔隨劉氏定長安,帷幄未改神慘傷。(杜甫《寄韓諫議》) 山石犖確行徑微,黃昏到寺蝙蝠飛。(韓愈《山石》) 7.c.平仄平仄平仄平。【字下加—— 號】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杜甫《麗人行》) 山紅澗碧紛爛漫,時見松櫪皆十圍。(韓愈《山石》) 7.d.仄仄平仄平仄平。 朝廷雖無幽王禍,得不哀痛塵再蒙!(杜甫《冬狩行》) 紫蓋連延接天柱,石廩騰擲堆祝融。(韓愈《謁衡岳廟》) 8.a.平平平平平仄平。【字下加—— 號】 長安城頭頭白烏,夜飛延秋門上呼。(杜甫《哀王孫》) 8.b.仄平平平平仄平。 紫髯胡雛金剪刀,平明剪出三鬉高。(岑參《衛(wèi)節(jié)度赤驃馬歌》) 8.c.仄平仄平平仄平。【字下加—— 號】 擺磨出火以自燔,有聲夜中驚莫原。(韓愈《陸渾山火》) 8.d.平平仄平平仄平。 全盛須臾那可論?高臺曲池無復(fù)存。(高適《古大梁行》) 樗蒱百金每一擲,平生有錢將與人。(岑參《送費子歸武昌》)【一本“樗蒱”句為上聯(lián)對句。“平生”句為下聯(lián)出句。“知君開館常愛客,樗蒱百金每一擲。平生有錢將與人,江上故園空四壁?!薄?/span> 以上兩大類八小類都是比較少見的形式,其中尤以7.c.8.a.8c.三類更為罕見。8.a.是六平句,罕用是有理由的。7.c.8c.則因連用平仄相間,7.c.前六字為平仄平仄平仄,8c.前四字為仄平仄平,末兩字又為平仄,倒反不和諧。(上節(jié)所述仄仄平仄平比平仄平仄平為常用,也是這個道理。) 29.4.(寅)仄仄平。 9.a.仄仄仄平仄仄平。 又向人家啄大屋,屋底達(dá)官走避胡。(杜甫《哀王孫》) 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杜甫《寄韓諫議注》) 岸上種蓮豈得生?池中種槿豈得成?(韋應(yīng)物《橫塘行》) 9.b.平仄仄平仄仄平?!咀窒掠小?/span> 號】 今我不樂思岳陽,身欲奮飛病在床。(杜甫《寄韓諫議注》) 美人胡為隔秋水?焉得置之貢玉堂?(同上) 冬夜夜寒覺夜長,沉吟久坐坐北堂。(李白《夜坐吟》) 星歲再周十二辰,爾來不語今為君。(韋應(yīng)物《白沙亭逢吳叟》) 這是孤平調(diào)。七古也像五古一樣不避孤平。非但不避,有些詩人還喜歡用它。試看杜甫在《寄韓諫議注》一首詩里共用三個孤平調(diào),可證。 10.a.平平平平仄仄平。 飄然時危一老翁,十年厭見旌旗紅。(杜甫《冬狩行》) 哀哉王孫慎勿疏,五陵佳氣無時無。(杜甫《哀王孫》) 10.b.仄平平平仄仄平。 玉京群帝集北斗,或騎騏驎翳鳳皇。(杜甫《寄韓諫議注》) 莫言墻陰數(shù)尺間,老卻主人如等閑。(劉禹錫《墻陰歌》) 10.c.仄平仄平仄仄平。 況今攝行大將權(quán),號令頗有前賢風(fēng)。(杜甫《冬狩行》) 欲來不來夜未央,殿前青鳥先回翔。(韋應(yīng)物《漢武帝雜歌》)【《漢武帝雜歌三首》其一】 10.d.平平仄平仄仄平。 昨夜東風(fēng)吹血腥,東來橐駝滿舊都。(杜甫《哀王孫》) 柏梁沈飲自傷神,猶聞駐顏八十春。(韋應(yīng)物《漢武帝雜歌》)【《漢武帝雜歌三首》其二】 11.a.平平仄仄仄仄平。 去歲奔波逐馀寇,驊騮不慣不得將。(杜甫《瘦馬行》) 齊王不忍觳觫牛,簡子亦放邯鄲鳩。(柳宗元《放鷓鴣詞》) 11.b.仄平仄仄仄仄平。 星宮之君醉瓊漿,羽人稀少不在旁。(杜甫《寄韓諫議》【未見“稀”讀仄聲?!?/span> 左右六翮利如刀,踴身失勢不得高。(柳宗元《跂烏詞》) 11.c.仄平平仄仄仄平。 乃言圣祖奉丹經(jīng),以年為日億萬齡。(韋應(yīng)物《驪山行》) 梓中豪俊大者誰?本州從事知名久。(杜甫《相逢歌》) 11.d..平平平仄仄仄平。 東西南北百里間,髣髴蹴踏寒山空。(杜甫《冬狩行》) 今來蕭瑟萬井空,唯見蒼山起煙霧。(韋應(yīng)物《溫泉行》) 12.a.仄仄仄仄仄仄平。 壯士有仇未得報,拔劍欲去憤已平。(韋應(yīng)物《五弦行》) 欲囀不囀意自嬌,羌兒弄笛曲未調(diào)。(韋應(yīng)物《聽鶯曲》) 云龍風(fēng)虎盡交回,太白入月敵可摧。(李白《胡無人》) 12.b.平仄仄仄仄仄平。 士卒多騎內(nèi)廄馬,惆悵恐是病乘黃。(杜甫《瘦馬行》) 北方竫人長九寸,開口抵掌更笑喧。(柳宗元《行路難》) 12.c.平仄平仄仄仄平。 堯舜之事不足驚,自馀囂囂直可輕。(李白《懷仙歌》 12.d.仄仄平仄仄仄平。 鐘鼎玉帛豈足貴?但愿長醉不愿醒。(李白《將進(jìn)酒》) 《聲調(diào)四譜圖說》把11認(rèn)為拗句,10認(rèn)為單拗,12認(rèn)為雙拗。其實。凡下三字用仄仄平者,若不用孤平又不用拗,就變成律句了。這三個大類在七古中較“平仄平”為少見。 29.5 (卯)仄平平。 13.a.仄仄平平仄平平。 苦竹嶺頭秋月輝,苦竹南枝鷓鴣飛。(李白《山鷓鴣詞》 邑西有路緣石壁,我欲從之臥穹嵌。(王昌齡《奉贈張荊州》 13.b.平仄平平仄平平。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闕前開二峰長。(李白《廬山謠》)【《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悲臺蕭颯石巃嵷,哀壑杈枒浩呼洶。(杜甫《王兵馬使二角鷹》) 13.c.平仄仄平仄平平。【字下加—— 號】 13.d.仄仄仄平仄平平。【字下加—— 號】 (此二例未見) 【按:在啟功先生《詩文聲律論稿》中,13.c.被列為“B非16”(即B類第16式),以杜甫《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中“天地為之久低昂”為例。13.d.則為“B非15”,以李白《蜀道難》中“以手撫膺坐長嘆”為例。均見該書第九節(jié)《五言、七言句式總例》】 14.a.仄仄仄仄仄平平。 寺門高開洞庭野,殿腳插入赤沙湖。(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 太守頃者領(lǐng)山南,邦人思之如父母。(杜甫《可嘆》) 14.b.平仄仄仄仄平平。 昔遭衰世皆晦跡,今幸樂國養(yǎng)微軀。(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 嗟爾石筍擅虛名,后來未識猶駿奔。(杜甫《石筍行》) 14.c.平仄平仄仄平平。【字下加—— 號】 (此例未見) 【按:此式在啟功先生《詩文聲律論稿》中列為“B非12”,以杜甫《丹青引贈曹將軍霸》中“先帝天馬玉花驄”為例。均見該書第九節(jié)《五言、七言句式總例》。可能因此句中“天”字或作“御”字,故王力教授未采用?!?/span> 14.d.仄仄平仄仄平平。 潭府邑中甚淳古,太守庭內(nèi)不喧呼。(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 15.a.平平平平仄平平。【字下加—— 號】 重聞西方止觀經(jīng),老身古樹風(fēng)泠泠。(杜甫《別李秘書》 ) (“重”字有平去兩讀,若讀去聲則不合例) 15.b.仄平平平仄平平。 玉泉之南麓山殊,道林林壑相盤紆。(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 15.c.仄平仄平仄平平。 謝朓已沒青山空,后來繼之有殷公。(李白《訓(xùn)殷明佐》)【“訓(xùn)(訓(xùn))”字誤,當(dāng)作“詶”?!霸棥惫磐俺辍薄H}為“詶殷明佐見贈五云裘歌”】 15.d.平平仄平仄平平。 王君飛舄仍未去,蘇耽宅中意遙緘。(王昌齡《奉贈張荊州》) 深閨女兒莫愁年,玉指泠泠怨金碧。(常建《古興》) 七古平仄句式,以“仄平平”腳為最罕見。因為與其用仄平平,不如索性用平平平。 七古有一個規(guī)矩:如果第四字用平,第六字就必須用仄。仿照這個標(biāo)準(zhǔn),則3.4.13.15.都是不合通例的的,因此也就非常罕見了。 29.6(辰)仄平仄。【錄者按:字下有· 號】 16.a.平平仄仄仄平仄。【字下有· 號】 干戈戰(zhàn)罷數(shù)功閥,周蔑方召堯無皋。(歐陽修《答謝景山遺古瓦》) 詩人猛士雜龍虎,楚舞吳歌亂鵝鴨。(蘇軾《九日黃樓作》) 青山偃蹇如高人,常時不肯入官府。(蘇軾《越州張中舍》)【《越州張中舍壽樂堂》】 16.b.仄平仄仄仄平仄。【字下有○ 號】 洛陽舊友一時散,十年會合無二三。(歐陽修《圣俞會飲》) 永辭角上兩蠻觸,一洗胸中九云夢。(蘇軾《同正輔表兄游》)【《同正輔表兄游白水山》】 韓公好古生已遲,我今況又百年后!(蘇軾《石鼓》)【《鳳翔八觀,并敘 其一 石鼓歌》】 16.c.仄平平仄仄平仄 鳥啼人去廟門闔,還有山月來娟娟。(歐陽修《晉祠》) 洞庭青草渺無際,天柱紫蓋森欲動。(蘇軾《送陳睦知潭州》) 16.d.平平平仄仄平仄。【字下有○ 號】 唐從天寶運中圮,廊廟往往非忠佳。(王安石《董伯懿示》)【《董伯懿示裴晉公平淮右題名碑詩用其韻和酬》,一作《和董伯懿詠裴晉公平淮西將佐題名》】 君時年少面如玉,一飲百觚嫌未痛。(蘇軾《送陳睦知潭州》) 我車既攻我馬同,其魚維鱮貫之柳。(蘇軾《石鼓》) 17.a.仄仄平平仄平仄。【字下有· 號】 二十年間幾人在? 在者憂患多乖睽。(歐陽修《寄圣俞》) 劈開翠峽走云雷,截破奔流作潭洞。(蘇軾《同正輔表兄游》) 我得生還雪髯滿,君亦老嫌金帶重。(蘇軾《送陳睦知潭州》) 17.b.平仄平平仄平仄。 而我官閑幸無事,北窗枕簟風(fēng)泠泠。(王安石《獨歸》) 象胥雜遝貢狼鹿,方召聯(lián)翩賜圭卣。(蘇軾《石鼓》) 此時軒然盍飛去,何乃巑屼立西壁?。?/span>黃庭堅《觀劉永年團(tuán)練畫》)【《觀劉永年團(tuán)練畫角鷹》】 17.c.平仄仄平仄平仄。【字下加—— 號】 高帝子孫盡隆準(zhǔn),龍種自與常人殊。(杜甫《哀王孫》) 17.d.仄仄仄平仄平仄。 渤海細(xì)書藝文草,精絕戈波絕回互。(虞集《為汪華玉題》)【《為汪華玉題所藏長江萬鴉圖》】 愬武古通作牙爪,儀曹外郎載筆隨。(李商隱《韓碑》) 貧窮老瘦家賣屐,好事就之為攜酒。(杜甫《可嘆》) 18.a.平平平平仄平仄。 東征徐夷闞虓虎,北伐犬戎隨指嗾。(蘇軾《石鼓》) 曹侯黃須便弓馬,從軍賦詩橫槊間。(黃庭堅《送曹子方》)【《送曹子方福建路運判兼簡運使張仲謀》】 18.b.仄平平平仄平仄。【字下有○ 號】 往來翰墨頗橫流,此公歸來有邊幅。(黃庭堅《次韻王炳之》)【《次韻王炳之惠玉版紙》】 指撝光顏戰(zhàn)洄曲,闞如怒虎搏虺豺。(王安石《董伯懿示》) 小夫偷安自非計,長者遠(yuǎn)慮或可懷。(同上) 18.c.仄平仄平仄平仄。 昨來杜鵑勸歸去,更得把酒聽提壺。(黃庭堅《次韻子瞻》) 是時旦公主舒卷,一二文士相交參。(虞集《題旦景初僉司圖》) 18.d.平平仄平仄平仄。【字下有· 號】 惟存祖宗圣功業(yè),干戈象舞被管弦。(歐陽修《晉祠》) 傾壺豈徒強(qiáng)君飲,解帶且欲留君談。(歐陽修《圣俞會飲》) 儒林丈人有蘇公,相如子云再生蜀。(黃庭堅《次韻王炳之》) 19.a.仄仄仄仄仄平仄。【字下加—— 號】 不憂兒輩知此樂,但恐造物怪多取。(蘇軾《越州張中舍》) 19.b.平仄仄仄仄平仄。【字下加—— 號】 冬十一月歲辛丑,我初從政見魯叟。(蘇軾《石鼓》) 19.c.平仄平仄仄平仄。 皆云皇帝巡四國,烹滅強(qiáng)暴救黔首。(蘇軾《石鼓》) 張君眼力窺天奧,能遣荊棘化望宇。(蘇軾《越州張中舍》) 19.d.仄仄平仄仄平仄。 欲尋年歲無甲乙,豈有名字記誰某?。?/span>蘇軾《石鼓》) 壯心銷盡憶閑處,生計易足才蔬畦。(歐陽修《寄圣俞》) 這里大多數(shù)的例子是采自宋詩。宋人是模仿唐人的,所以沒有大出入。19.a.是六仄句,19.b.是它的變相,所以都非常罕用。17.c.和17.d.在宋代古風(fēng)里也是罕用的,理由未詳。 29.7(巳)仄仄仄。【字下有○ 號】 20.a.仄仄平平仄仄仄。【字下有○ 號】 枕中鴻寶舊所傳,飲我寧辭酒或索!(王安石《過劉貢甫》) 淮蝗蔽天農(nóng)久餓,越卒圍城盜少逸。(王安石《和中甫兄春日有感》) 20.b.平仄平平仄仄仄。 凡目矜新不重故,千錢酬直皆笑愚。(梅堯臣《何君寶畫》) 金印煌煌未入手,白發(fā)種種來無情。(陸游《長歌行》) 20.c.平仄仄平仄仄仄。【字下加—— 號】 (此例未見) 【啟功先生《詩文聲律論稿》中有此式詩例。一是杜甫《歲晏行》中的“高馬達(dá)官厭酒肉”,二是白居易七律《長樂亭留別中的“優(yōu)詔幸分四皓秩”。前者見于《詩文聲律論稿》第七節(jié)《古體詩》,后者見于同書第九節(jié)《五言、七言句式總例》。在《七言句式總例》中此式被列為“C非5”?!?span style=""> 20.d.仄仄仄平仄仄仄。 公子為嬴停駟馬,執(zhí)轡愈恭意愈下。(王維《夷門歌》) 且與少年飲美酒,往來射獵西山頭。(高適《邯鄲少年行》) 21.a.平平平平仄仄仄。【字下有○ 號】 清晨無風(fēng)浪自涌,中流歌笑倚半酣。(蘇軾《自金山放船》) 當(dāng)今人才不乏使,天上二老須人扶。(黃庭堅《次韻子瞻》) 21.b.仄平平平仄仄仄。【字下有○ 號】 杜陵評書貴瘦硬,此論未公吾不憑。(蘇軾《孫莘老求墨妙亭詩》) 自從周衰更七國,竟使秦人有九有!(蘇軾《石鼓》) 21.c.仄平仄平仄仄仄。【字下有○ 號】 大烹養(yǎng)賢有列鼎,豈久師門共藜藿?(歐陽修《讀張李二生文》) 舞干兩階庶可睹,跳空七劍今何庸?(晃補之《贈戴嗣良歌) 21.d.平平仄平仄仄仄。【字下有○ 號】 香新味全手自摘,玉潔沙磨軟還美。(歐陽修《初食雞頭有感》) 何當(dāng)凱還宴將士,三更雪壓飛狐城。(陸游《長歌行》) 22.a.平平仄仄仄仄仄。【字下有○ 號】 胡為我輩坐自苦,不念茲時去如失!(王安石《和中甫兄春日有感》) 同游盡返決獨往,賦命窮薄輕江潭。(蘇軾《自金山放船》) 參軍但有四立壁,初無臨江千木奴。(黃庭堅《次韻子瞻》) 22.b.仄平仄仄仄仄仄。【字下有○ 號】 得之?dāng)?shù)日未暇讀,意欲百事先屏卻。(歐陽修《讀張李二生文》) 遠(yuǎn)方不異輦轂下,詔遣中使哀恫鰥。(黃庭堅《送曹子方》) 豈其馬上破賊手?哦詩長作寒螀鳴。(陸游《長歌行》) 22.c.仄平平仄仄仄仄。【字下有○ 號】 大梁崔白亦善畫,曾見桃花凈初吐。(王安石《純甫出釋惠崇畫》) 短長肥瘠各有態(tài),玉環(huán)飛燕誰敢憎?(蘇軾《孫莘老求墨妙亭詩》) 撫軍監(jiān)國太子事,何乃趣取大物為?(黃庭堅《書磨崖碑后》) 22.d.平平平仄仄仄仄。【字下有○ 號】 紛紛爭奪醉夢里,豈信荊棘埋銅駝?。?/span>蘇軾《百步洪》)【《百步洪二首》 其一】 將軍掌勇饋不繼,痛惜靈武奇謀空。(晃補之《贈戴嗣良歌)【“掌”一作“拳”。此句中“掌”應(yīng)作“拳”?!罢啤睂偕下曫B(yǎng)韻,不合此式?!?/span> 23.a.仄仄仄仄仄仄仄。【字下加—— 號】 水邊小丘因古城,上有巨竹數(shù)百個。(陸游《城西接待院后竹下作》) 一勝一敗又苦似,勝者很逐敗者趨。(梅堯臣《何君寶畫》) 23.b.平仄仄仄仄仄仄。【字下加—— 號】 禽獸已斃十八九,殺聲落日回蒼穹。(杜甫《冬狩行》 23.c.平仄平仄仄仄仄。 持頤宴坐不出門,收攬奇秀得十五。(蘇軾《越州張中舍》) 23.d.仄仄平仄仄仄仄。 內(nèi)間張后色可否,外間李父頤指揮。(黃庭堅《書摩崖碑后》 羨子年少正得路,有如扶桑初日升。(歐陽修《送徐生之澠池》) 以上四大類,十六個小類中,第20.類因近似律句,一韻到底的七古頗為少用;用的時候只用20.a.類及20.b.類,至于20.d.類,只見于唐人的轉(zhuǎn)韻七古。20.c.類極為罕見。21.22.兩類較為常見。23.類因仄聲太多,最為罕見;此類之中,23.a.為七仄句,有人認(rèn)為落調(diào),所以罕見。但有時詩人故意制造七仄句,如李商隱《韓碑》“帝得圣相相曰度”,“入蔡縛賊獻(xiàn)太廟”,“愈拜稽首蹈且舞”(“稽”上聲)。又如梅堯臣的“一勝一敗又苦似,勝者狠逐敗者趨”,一聯(lián)之中共用十三個仄聲字,這是有意造成一種“極變”。23.b.連用六仄,反較七仄為罕見,大約因為沒有人故意制造的緣故。又仄仄仄腳多用于出句,很少用于對句。 29.8(午)平仄仄。 24.a.平平仄仄平仄仄。 平生半世看墨本,摩挲石刻鬢成絲。(黃庭堅《書摩崖碑后》 東馬嚴(yán)徐已奮飛,枚皋即召窮且忍。(韓愈《贈崔立之評事》) 24.b.仄平仄仄平仄仄。 立談左右俱動色,一語徑破千言牢。(蘇軾《送李公恕赴闕》) 上人澹泊何所好?工書草隸如飛蓬。(晁沖之《贈僧法一墨》) 畫史紛紛何足數(shù)?惠崇晚出吾最許。(王安石《純甫出釋惠崇畫》) 24.c.仄平平仄平仄仄。 覺來身世都是夢,坐久枕痕猶著面。(蘇軾《和子由》)【《和子由送將官梁左藏仲通》】 絕塵超日精爽緊,若失其一望路馳。(黃庭堅《詠李伯時摹韓干馬》)【《詠李伯時摹韓干三馬次子由韻簡伯時兼寄李德素》】 24.d.平平平仄平仄仄。 安能終老塵土下,俯仰隨人如桔槔?(蘇軾《送李公恕赴闕》) 細(xì)思物理坐嘆息,人生安得如汝壽?(蘇軾《石鼓》) 25.a.平平平平平仄仄。 朝庭清明天子圣,陽德匯進(jìn)群陰剝。(歐陽修《讀張李二生文》) 浮來山高回望失,武陵路絕無人送。(蘇軾《同正輔表兄》) 25.b.仄平平平平仄仄。 緬懷胡沙英妙質(zhì),一雄可將十萬雛。(黃庭堅《詠李伯時》)【《詠李伯時摹韓干馬》】 伏波論兵初矍鑠,中散談仙更清遠(yuǎn)。(蘇軾《和子由》) 古田小箋惠我百,信知溪翁能解玉。(蘇軾《次韻王炳之》)【按:作者一作黃庭堅】 25.c.仄平仄平平仄仄。 但應(yīng)此心無所住,造物雖駛?cè)缬嗪?。?/span>蘇軾《百步洪》)【《百步洪二首》 其一】 金盤磊落何所薦?滑臺撥醅如玉醴。(歐陽修《初食雞頭有感》) 25.d.平平仄平平仄仄。 金坡巨然山數(shù)堵,粉墨空多真漫與。(王安石《純甫出釋惠崇畫》) 一見真謂值芳時,安知有人槃礴裸。(王安石《徐熙花》) 26.a.仄仄仄仄平仄仄。 豈料生還得一處?引袖拭淚悲且慶!(韓愈《寒食日出游》) 當(dāng)今圣人求侍從,拔擢杞梓收楛箘。(韓愈《贈崔立之評事》) 26.b.平仄仄仄平仄仄。 強(qiáng)尋偏傍推點畫,時得一二遺八九。(蘇軾《石鼓》) 洞庭青草渺無際,天柱紫蓋森欲動。(蘇軾《送陳睦知潭州 》) 26.c.平仄平仄平仄仄。【字下加—— 號】 牧童敲火牛礪角,誰復(fù)著手為摩挲?(韓愈《石鼓歌》) 26.d.仄仄平仄平仄仄。 盡壞屏障通內(nèi)外,仍呼騎曹為馬曹。(蘇軾《送李公恕》) 辭嚴(yán)意正質(zhì)非俚,古味雖淡醇不薄。(歐陽修《讀張李二生文》) 漂知百戰(zhàn)偶然存,獨立千載誰與友?(蘇軾《石鼓》)【知(一作流)】 在七古里,平仄仄腳的句子多用律句;其不入律者略如以上諸例。26.c.非常罕見,因為它的前六字是“平仄平仄平仄”,連用平仄相間,倒反不諧。請參看7.c. 8.c.及其說明。 29.9(未)平平仄。 27.a.仄仄平平平平仄。 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岑參《走馬川行》 ) 憶昔周宣歌鴻雁,當(dāng)時籀史變蝌蚪。(蘇軾《石鼓》) 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氣動四方。(杜甫《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 27.b.平仄平平平平仄。【字下加—— 號】 (此例未見) 【此式在啟功先生《詩文聲律論稿》中列為“C非3”,以白居易《琵琶行》中“今夜聞君琵琶語”為例。見該書第九節(jié)《五言、七言句式總例》。】 27.c.平仄仄平平平仄。【字下加—— 號】 (此例未見) 【此式在啟功先生《詩文聲律論稿》中列為“C非1”,以杜甫《憶昔行》中“金節(jié)羽衣飄婀娜”為例。見該書第九節(jié)《五言、七言句式總例》。】 27.d.仄仄仄平平平仄。【字下加—— 號】 (此例未見) 【此式在啟功先生《詩文聲律論稿》中列為“C非4”,以李白《鞠歌行》中“玉不自言如桃李”為例。見該書第九節(jié)《五言、七言句式總例》。】 28.a.平平平平平平仄。【字下加—— 號】 朝廷雖無幽王禍,得不哀痛塵再蒙!(杜甫《冬狩行》) 28.b.仄平平平平平仄。【字下加—— 號】 (此例未見) 【此式在啟功先生《詩文聲律論稿》中列為“A非10”,以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中“霓為裳兮風(fēng)為馬”為例,并注明“'霓’有仄讀”。見該書第九節(jié)《五言、七言句式總例》 按:“霓”分屬平聲齊韻、去聲霽、入聲屑韻??赡堋澳蕖倍嘧髌阶x,故王力教授沒有采用此句為例。“裳”一作“衣”。】 28.c.仄平仄平平平仄。【字下加—— 號】 君家赤驃畫不得,一團(tuán)旋風(fēng)桃花色。(岑參《衛(wèi)節(jié)度赤驃馬歌》) 28.d.平平仄平平平仄。 四邊伐鼓雪海涌,三軍大呼陰山動。(岑參《輪臺歌》) 秦兵益圍邯鄲急,魏王不救平原君。(王維《夷門歌》) 長河浪頭連天黑,津吏停舟渡不得。(李頎《送陳章甫》) 29.a.仄仄仄仄平平仄。【字下有○ 號】 秋來倍憶武昌魚,夢著只在巴陵道。(岑參《送費子歸武昌》) 錦囊深貯幾春風(fēng)?借問此木何時果?(王安石《徐熙花》) 遂因鼓鼙思將帥,豈為考擊煩矇瞍?(蘇軾《石鼓》) 去年相從殊未足,問道已許談其粗。(蘇軾《寄劉孝叔》“粗”上聲) 29.b.平仄仄仄平平仄。【字下有○ 號】 吾輩碌碌飽飯行,風(fēng)后力牧長回首。(杜甫《可嘆》) 桐葉最晚今已繁,君不強(qiáng)起時難更。(韓愈《寒食日出游》) 黃蘆低摧雪翳土,鳧雁靜立將儔侶。(王安石《純甫出釋惠崇畫》) 自從四方冠蓋鬧,歸作二浙湖山主。(蘇軾《寄劉孝叔》) 29.c.平仄平仄平平仄。【字下加—— 號】 (此例未見) 【此式在啟功先生《詩文聲律論稿》中列為“C非19”,以李白《鸚鵡洲》中“鸚鵡來過吳江水”為例。見該書第九節(jié)《五言、七言句式總例》?!?/span> 29.d.仄仄平仄平平仄。【字下有○ 號】 借問苦心愛者誰?后有韋諷前支遁。(杜甫《韋諷錄事宅》) 晉水今入并州里,稻花漠漠澆平田。(歐陽修《晉祠》) 勸君韜養(yǎng)待徵招,不用雕琢愁肝腎。(韓愈《贈崔立之評事》) 舊聞石鼓今見之,文字郁律蛟蛇走。(蘇軾《石鼓》) “平平仄”腳也像“仄平平”腳一樣,是比較最少見的一種形式。而且,多數(shù)“平平仄”腳是入律的。(但《聲調(diào)四譜》認(rèn)為“平平仄仄平平仄”是七古正句,不算入律。)當(dāng)其不入律的時候,以29.a.29.b.29.d.為較常見,因為全句雖不入律,但后面五個字卻是入律的。29.c.因為平仄相間,反而罕用。28.a.連用五平,28.b.中五字連用平聲,詩論家認(rèn)為不可輕用。其他如27.b. 27.c. 27.d. 28.c. 也都非常罕見。 29.10 轉(zhuǎn)韻七古和一韻到底的七古,在平仄上大不相同。大致說來,轉(zhuǎn)韻七古以入律為常;一韻到底的七古以不入律為常。前者即使不完全入律,也不過第五字的平仄和律句相反而已,后者則往往用所謂“拗句”(四六同聲),“單拗”(二四同聲),或“雙拗”(二四六同聲)。前者以王維、李頎、高適、岑參、崔顥、劉長卿、錢起、韓翃、白居易、元稹諸人為代表;后者以杜甫、韓愈、李商隱為代表。李白的五古多系仿古,七古卻多入律。唐人一韻到底的七古不多;宋人漸尚此體,歐王蘇黃都學(xué)韓杜,于是平仄多“拗”。關(guān)于入律,參看下文第三十一節(jié)。 29.11 這節(jié)和上節(jié)的平仄句式統(tǒng)計起來,五古不入律的句式共有十三大類,卄五小類;七古不入律的句式共有卄九大類,一百十四小類。如果連律句也算在內(nèi),則五言和七言的平仄句式(小類)總數(shù)如下: 五言的平仄句式:三十二類; 七言的平仄句式:一百卄八類。 但其中有些是常用的,如三平調(diào)等;有些是罕用的,如四平腳 、孤仄、平仄相間等。經(jīng)過了這一番分析之后,可見古風(fēng)的平仄也不是隨意亂用的。 P398—417 【附記】本材料由 鄧旺林(網(wǎng)名“芙蓉書閣”)錄入、上傳。【】內(nèi)是錄入者的相關(guān)說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