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接觸《孟子》一書以來,開始了近六年的傳統(tǒng)文化閱讀史,起初覺得晦澀難懂,現(xiàn)在可以比較順暢地閱讀,還能提出自己的看法,經(jīng)常覺得越讀越喜歡,越看越簡單。不過身邊有很多人依然看不進(jìn)去,對傳統(tǒng)文化的理解停留在比較淺的層面,他們咬文嚼字卻難懂背后的真意,我想分享自己閱讀時的三個訣竅,簡單來說就是十二個字:心量要大,內(nèi)心真誠,互相參照。 01 心量要大 首先說心量要大,在我看來這是讀懂道家和禪宗的訣竅,莊子的《逍遙游》開篇提到“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 莊子為何開篇要提這樣一條大魚,形狀有幾千里,搖身一變成為大鳥,形狀也是幾千里,翅膀展開如同遮天的云,如此巨大的魚和鳥在現(xiàn)實中是不存在的,而莊子開篇就提出來,我認(rèn)為就是要突破讀者常規(guī)的想象力,擴展讀者的心量,只有心量打開并突破常規(guī)的想象力,才能在心中放下這樣巨大的魚和鳥,才能理解莊子的思想。 《六祖壇經(jīng)》中也提到了心量廣大才能領(lǐng)悟大智慧,比如下邊兩段文字,如果心量不夠大,即使逐字逐句的翻譯也看不懂;如果心量廣大,即使不識字也能明白是什么意思。 節(jié)選1:何名摩訶?摩訶是大,心量廣大,猶如虛空,無有邊畔,亦無方圓大小,亦非青黃赤白,亦無上下長短,亦無嗔無喜,無是無非,無善無惡,無有頭尾,諸佛剎土,盡同虛空。 節(jié)選2:此法門是最上乘,為大智人說,為上根人說。小根小智人聞,心生不信,何以故?譬如天龍下雨于閻浮提,城邑聚落,悉皆漂流,如漂草葉;若雨大海,不增不減。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聞?wù)f《金剛經(jīng)》,心開悟解。 02 內(nèi)心真誠 其次說內(nèi)心真誠,在我看來這是讀懂儒家的訣竅,閱讀《論語》時不能把它看作講解知識和技巧的書,而要看作孔子為人處世的親身經(jīng)驗。在孔子看來,為人處世最重要的品質(zhì)不是察言觀色和能說會道,而是仁,什么是仁呢?很難給出定義,可以簡單理解為人與人相處之道,那么什么是人與人的相處之道呢?如果我給出另一些文字上的解釋,比如仁愛、良知、中庸等,其實沒什么用,看完還是不明白。仁這個東西,可以意會而難以言談,如何意會呢?就是兩個字“真誠”。因此要想讀懂《論語》,掌握文言文是基礎(chǔ),核心在于真誠,如果你閱讀的時候雜念很多,比如想著“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那你是很難讀懂的,只有放下雜念,恭敬而有誠意,站在孔子的視角去讀,才能有所收獲。 03 互相參照 《周易·系辭傳》上說“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簡單來講就是條條道路通羅馬,儒家也好、道家也好、禪宗也好,雖然學(xué)派不同,但本源是相同的,也是相通的,閱讀的時候可以互相參照和印證,有時候我讀儒家的東西感到疑惑,結(jié)果讀道家的時候明白了?;蛘咦x道家的時候有疑惑,結(jié)果讀禪宗的時候明白了。這樣的事情經(jīng)常發(fā)生,讓我感到驚喜,內(nèi)心的疑惑也越來越少,所以我認(rèn)為這也是一個訣竅。 結(jié)語 心量要大、內(nèi)心真誠、互相參照,這三個訣竅是我閱讀過程中摸索出來的,看起來只有十二個字,但要做到并不容易。若想心量變大,就要足夠包容,忍耐很多不喜歡的事情;若想內(nèi)心真誠,就要做到不自欺和不欺人,盡心盡力地做事;若想互相參照,就要廣泛涉獵,能讀得進(jìn)儒釋道三家的書??梢哉f每個訣竅都包含著挑戰(zhàn),我分享出來只是指明一種方向,希望對一些人有幫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