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時期清政府倒臺,曾經(jīng)的皇親貴胄一時之間全部淪為普通人。這些皇族享受慣了富貴生活,被貶為平民之后生活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很多貴族為了活命,只能選擇隱瞞自己的真實身份。 有一個名叫金友之的老人,他的哥哥就是溥儀。按照輩分算,慈禧是他的奶奶,但這位老人一生都很低調,而且不遺余力地發(fā)光發(fā)熱…… .一、出生貴族,家道中落金友之原名愛新覺羅人溥任,出生于1918年,是溥儀同父異母的弟弟。于攝政王府長大,幼年時生活無憂,自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沒過多久清王朝覆滅,溥儀來到了東北,金友之和父親前去探望。但是當他去了之后,親眼見到日本人對自己哥哥如何怠慢侮辱,他深感不快,于是便想著離開。 當時溥儀并不愿意讓他走,打算將他們強行留下來。但是沒想到金友之和父親竟然以絕食為要挾,無奈之下,溥儀只好放他們離開。 雖然金友之出身于貴族,但是為人低調。當他從東北返回北京之后,他就打算憑自己的力量做些什么。 金友之的父親載灃是一個很開明的人,非常支持兒子的這一決定。載灃當時曾勸過溥儀,不讓他做滿洲國的皇帝,但是無奈他并不聽勸,所以他只好帶著金友之回到北京。 為了讓兒子不再涉足清政府的事務,他幫助金友之創(chuàng)辦了“競業(yè)小學”。 由于金友之身份特殊,所以起初有不少人都鼓動他一起復辟清王朝統(tǒng)治。但是金友之并不這么想,他只想好好地辦這所學校,所以拒絕了這些人的請求。 小學的運轉需要資金,載灃將自己手中值錢的東西全都變賣,苦苦支撐。建國之后,金友之將學校的管理權主動上交政府,但是政府覺得這所學校是他創(chuàng)辦并經(jīng)營的,所以還是任命他做校長。 就這樣,金友之一直奮斗在教學崗位,直到退休。 二、一生低調,平安度日退休之后,金友之也沒有閑著,他努力地成為政協(xié)委員,希望盡自己所能為百姓做事。由于他出身愛新覺羅人氏,對于清朝的歷史十分熟悉,而且手中也掌握有不少古董文物和文獻資料,金友之將這些東西全部無償捐獻了出來。 尤其是他上交的文獻資料對于我們了解清朝的歷史具有極大的貢獻。 雖然出身不凡,但是金友之生活卻十分低調樸素。他日常出行幾乎都是靠自己的自行車,即使單位會給他報銷,他也盡量選擇便宜的交通工具。 他有一個愛好就是練習書法,曾經(jīng)多次前往國外辦展,目的就是將他的作品展示給更多的人。 金友之常說,自己的家族犯了一些錯誤,所以一直想盡自己所能彌補。他之所以選擇教育事業(yè)也是希望能夠將自己的所學傳授給更多的人。 雖然退休了,但是金友之并沒有停下來享受生活,而是繼續(xù)貢獻自己的余熱,這樣的精神令人贊揚。 結語:滿清貴族后裔眾多,但是真正能夠做到金友之這樣的少之又少。他們突然從高位跌落,更多的是抱怨和不甘。金友之就是意識到,自怨自艾并無法改變自己的生活,只能徒增煩惱。 所以他選擇放下曾經(jīng)身份的羈絆,安心做一個普通人,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正是因為這一心態(tài),讓他能夠長壽,直至2015年才離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