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九縣即今洛陽市直轄的偃師、孟津、新安、伊川、嵩縣、汝陽、欒川、宜陽、洛寧等九個縣,茲略述九縣沿革如下。 1.偃師 公元前2200年,帝嚳高辛氏建都于亳(偃師縣城南高莊)。夏王朝建都斟鄩(今二里頭村)。商王朝建都偃師縣城西南,史稱西亳。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紂勝利后在偃師偃旗息鼓,偃師因此得名。東周時今偃師縣境內(nèi)置邑,有偃師、緱氏(今偃師緱氏鎮(zhèn))兩個邑。秦始皇十二年(公元前235年),置偃師、緱氏兩縣。王莽元年(公元9年),改偃師縣為師氏縣、改緱氏縣為中亭縣。東漢光武帝建武元年(25),恢復(fù)偃師縣、緱氏縣原名。西晉武帝泰始元年(265),偃師縣并入洛陽,單設(shè)緱氏縣。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緱氏縣并入洛陽。隋文帝開皇十六年(596),廢緱氏縣置偃師縣,其后緱氏縣和偃師縣多次分合并入洛陽或單列。明代洪武元年(1368),單設(shè)偃師縣至今。 述評:偃師縣是中國最古老的縣之一,是華夏文明的發(fā)源地之一,如果說夏啇周三代之居皆在河洛間,也可以說多在偃師境內(nèi)。夏王朝建都斟鄩,斟鄩即“枕鄩”,斟鄩是古代鄩城和鄩谷水的統(tǒng)稱。商都西亳,《括地志》:“宋州穀熟縣(穀熟縣,又名谷熟縣,位于今河南商丘市虞城縣)西南三十五里南亳故城,即南亳,湯都也。宋州北五十里大蒙城(河南寧陵縣)為景亳,湯所盟地,因景山為名。河南偃師為西亳,帝嚳及湯所都,盤庚亦徙都之。”從而可知偃師縣的古老。 2.孟津 孟津縣北依黃河,是洛陽的北部門戶,是貫通洛陽南北特別是洛陽通往山西省、河北省的重要戰(zhàn)略通道,也是中國歷史上的軍事戰(zhàn)略要地。 孟津、盟津原本是渡口名,不是縣名。孟津縣名歷經(jīng)沿革,平陰、榖城、河陰、平縣、治平、大基、柏崖、河清、河陽、洛陽、河南、陶州、孟津等,均在今孟津縣境內(nèi),也是孟津縣的前身。孟津設(shè)縣稱名孟津縣自金熙宗天眷三年至今。 述評:孟津縣因龍馬負(fù)圖、伏羲畫卦、一畫開天、赫蘇氏之墟、有嬌氏故鄉(xiāng)、炎黃故里、黃河古津、武王伐紂會盟、周公卜洛、漢魏故城、北邙帝陵、名人墓葬、名人宅第、名人園林、王鐸故居、擬山園碑刻、釋源祖庭白馬寺等聞名于世界。孟津文化,是河洛文化中華文化之源頭和重要組成部分。詳見空山落葉公眾號《孟津沿革解讀》篇。 3.新安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置新安縣。漢高祖二年(前205)分新安縣東境為谷城縣。東漢攺谷城縣為谷城。晉武帝泰始元年(265),撤消谷城縣,谷城縣的西部為新安縣,東部歸河陰縣(今孟津縣)。孝武帝太元九年(384),新安縣東境置東垣縣。魏孝文帝太和十二年(488),升新安為新安郡,轄東垣、西東垣兩縣。北周孝閔帝元年(557),改新安郡為中州。唐武德四年(621),廢東垣縣入新安。新安縣曾一度并入大基縣、柏崖縣,隸懷州。新安縣還多次并入河南郡(洛陽)。自宋代靖康二年(1127),歷經(jīng)元、明、清,新安縣并入洛陽,先后受金昌府(洛陽)、河南府(洛陽)、河陜?nèi)甑垒?/span>。 述評:新安縣是建縣歷史2000余年的歷史文化名縣。新安縣東接洛陽,西據(jù)崤函,陸路扼洛陽通往秦晉的咽喉,是漢唐絲綢之路上的鎖鑰,唐代安史之亂之后,東通東西的官方驛道改走北線,新安縣的戰(zhàn)略地位再次突顯。黃河流經(jīng)新安縣北,自漢唐以至明清,黃河新安縣段是聯(lián)結(jié)東西兩京漕運(yùn)的黃金水道,由于戰(zhàn)略位置的重要,中國決定國家命運(yùn)的重大戰(zhàn)事大多與新安縣有關(guān)。黃帝密都青要山載于《山海經(jīng)》,炎黃文明肇始于新安縣,河洛文化勃興于新安縣。自中國隋唐實行科舉取士以來,有確切中式年份可考的新安縣籍進(jìn)士如吳少微、錢若水、孟化鯉、呂維祺等共36名,其中多有朝廷重臣;武職如將軍楊仆、魏玄、韓擒虎、張鈁等風(fēng)云人物燦若群星。中國歷史上的帝王將相、文人騷客吟詠新安的詩文不下一萬首(篇)。 4.伊川 伊川,神農(nóng)時期稱伊國。唐堯時期稱伊侯之墟。夏稱伊闕,伊川東部建輪國。周稱伊川。戰(zhàn)國改稱新城,輪國屬韓國地。漢惠帝四年(前191),置新城縣。東漢章帝時,伊川改稱輪氏縣,晉代時,伊川屬河南尹(洛陽)。北魏時,改伊川為堙陽縣。東魏改新城縣為伊川郡,隋開皇初廢伊川郡,置伊州;唐睿宗時,分登封、伊闕、河南(洛陽)之一部設(shè)武林縣。唐開元年間,改武林縣為穎陽縣,后伊川并入洛陽。宋代今伊川境內(nèi)置伊陽、伊闕兩個縣。紹興九年(1130),改伊陽縣為順州,又改為嵩州。明清時期,伊川縣屬嵩縣轄。民國十六年(1927),分登封、嵩縣、伊陽(汝陽)、臨汝等一部置自由縣,數(shù)年后復(fù)改名伊川縣至今。 述評:伊川是洛陽的南大門,是伏牛山、熊耳山南下洛陽的戰(zhàn)略通道,歷代兵家必爭。伊闕關(guān)、大谷關(guān)是洛陽的咽喉;萬安山、娘娘山形勢險峻,易守難攻;白沙、鳴皋、白元等鄉(xiāng)鎮(zhèn)扼守要隘,歷代駐有重兵。唐代詩人宋之問、劉禹錫、李白、白居易、李德裕等,都在伊川縣留下了很多不朽詩篇。宋代“二程”創(chuàng)新理學(xué),對中國文化影響深遠(yuǎn)。伊川縣人文薈蘋,有近百年的革命斗爭史,中州大俠王天縱、共產(chǎn)黨人翟盤石、申金璽、張思賢,音樂家時樂濛等都是伊川人,他們名揚(yáng)河洛,影響遍及中國。 5.嵩縣 夏代時,嵩縣為伊闕地。商代稱有莘之野,又名空桑。秦晉遷陸渾戎于嵩縣。漢代置陸渾縣,東魏改置北陸渾縣,又改稱北荊州。后周改北荊州為和州,隋開皇初改置伊州,廢北陸渾縣改南陸渾,又改名伏流。隋大業(yè)初,改為陸渾縣。唐先天元年(712),分置伊陽縣,與陸渾縣并存。宋紹興九年(1139),升伊陽縣為順州。金皇通元年(1141),更名嵩州。明洪武二年(1369),定名嵩縣。民國時,置伊魯嵩縣。1960年,仍改稱嵩縣至今。 述評:嵩縣總面積2981平方公里,為洛陽所轄九縣中面積最大的縣。嵩縣人文薈萃,嵩縣志分別纂修于明萬歷十年(1582)、清康熙二年(1663)、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光緒三十二年(1906),是洛陽所轄九縣中纂修的較為完備的志書。南宋紹興二十六年(1156),嵩縣所建的嗚皋書院,在河洛地區(qū)享有盛名。宋代理學(xué)家程頤、清代嵩縣籍少年才子傅而師都曾留下吟詠嵩縣的不朽詩篇。早在漢代時,嵩縣就因盛產(chǎn)黃金而著名。新中國建國后修建的陸渾水庫,至今仍然是洛陽市的重要水資源地。 6.汝陽 春秋時期,汝陽先后屬陳國、蔡國。秦代時,汝陽屬穎川郡轄。漢高祖五年(前208),汝陽地置平輿縣、宜春縣,今汝陽東北地置汝陽縣。晉代汝陽縣升格為汝南郡。東魏置汝南縣。隋大業(yè)三年,移汝陽于懸瓠。后周改汝南縣為舒州,又改溱州。唐代改汝南縣為汝陽。元代廢平輿仍稱汝陽。明代洪武初年,改汝陽置真陽縣,屬汝寧府轄。清代之后改稱汝陽至今。 述評:兩千多年前的詩經(jīng)中有《汝墳》篇,汝陽負(fù)山襟淮,控扼穎蔡,風(fēng)土當(dāng)天下之中,規(guī)模擅東南之勝。汝陽唐建開元寺、清戒寺、觀音寺等天下著名。東漢蔡邕、三國應(yīng)瑒、應(yīng)璩,唐代裴度、李商隱等都在汝陽留有不朽篇章。汝陽杜康酒天下聞名,是中國白酒之祖。懸瓠城是一座古城,酈道元《水經(jīng)注》:“汝水東逕懸瓠城北,形若垂瓠,故取其名?!鼻迦它S煒《寄汝南紳士》詩:“一別瓠城三十年,南湖秋月夢依然。歲無恙也民無恙,誰念山翁枕石眠?!?/span> 7.欒川 伊水發(fā)源于欒川,源頭稱鸞水。宋代之前欒川通寫作“鵉川”,元人寫宋史始有欒川之名,使用至今。夏商時期,今欒川稱有莘之野。宋徽宗崇寧三年(1104),欒川置縣,一百五十年后撤縣降格的鎮(zhèn),元明清均為鎮(zhèn),一直隸屬陜州盧氏縣轄。新中國建國后始置欒川縣。 述評:欒川歷史悠久,2012年,孫家洞舊石器遺址發(fā)現(xiàn)了“欒川人”,“欒川人”為東亞地區(qū)人類起源地。孫家洞舊石器遺址是2012年河南省五大考古新發(fā)現(xiàn)之一,列2012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xiàn)榜首。欒川礦產(chǎn)資源豐富,鉬礦、鉛鋅礦中國著名。欒川老君山古名鼎室山,是老子隱居處。魚庫、雞冠洞、養(yǎng)子溝、重渡溝等均為旅游度假勝地,“全境欒川”中國著名。欒川蕙蘭是蘭草中的仙品,為中華蘭草之首。商相伊尹生于伊源,輔商伐桀,世所尊崇。欒川民風(fēng)純樸,務(wù)實創(chuàng)新,是洛陽最具發(fā)展?jié)摿Φ目h之一。 8.宜陽 宜陽縣古屬豫州,秦建宜陽縣。兩漢、三國仍稱宜陽縣。東魏升格為宜陽郡,西魏仍稱宜陽,后周改稱昌陽縣。隋置洛水、宜陽兩縣;又更名壽安、興泰兩縣,俱屬宜陽郡轄。唐代更名為福昌、壽安;五代后唐更名為壽安、福慶。宋代之前,仍稱福昌、壽安。金改名為宜陽、福昌。元明清稱宜陽至今。 述評:宜陽縣境內(nèi)的山水勝跡遺墟遺址屢見于《尚書》《山海經(jīng)》,女幾山、錦屏山等名揚(yáng)天下。宋建勝因寺、金建靈山寺、晉建云蓋寺名動河洛。唐代詩人李賀是宜陽人,連昌宮詞華夏聞名。唐代詩人白居易、劉禹錫、元稹、李賀,宋代詩人司馬光、黃庭堅、邵雍,金元時期詩人元好問等,都在宜陽縣留下了不朽篇章。明代兵部侍郎、太子少保王邦瑞《題甘棠驛》詩:“舊驛今為寺,紅塵己入空。甘棠思召伯,雙樹定禪宗。代異川陵別,云閑殿閣通。夜來重感慨,岸幘坐松風(fēng)。” 9.洛寧 今洛寧秦代為宜陽、盧氏兩縣轄地;漢至?xí)x為宜陽、澠池、盧氏三縣管。北魏太和十一年(487),今洛寧縣境置崤縣,同年改置南澠池縣。北魏延昌二年(513),今洛寧縣境置陜縣。東魏太平初(534),改置金門郡。西魏大統(tǒng)三年(537),改置北宜陽縣;552年,廢南陜縣名,更名長淵縣;又改北宜陽縣為熊耳縣。北周明帝二年(538),今洛寧置崤郡,管轄陜中、北陜、崤縣三縣。唐武德元年(618),熊耳縣更名永寧。之后,永寧縣的歸屬頻繁變更。清道光元年(1821),改永寧為“永甯”。民國二年(1913),改永寧為洛寧至今。 述評:洛寧縣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洛出書”處是中華文化的源頭,洛書的傳說是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倉頡造字臺、崤山古道等遺址遍布縣境。明清士人總結(jié)洛寧縣有八大景:洛浦晴舟、金門竹韻、鳳翼秋風(fēng)、龍頭夜雨、玄滬異書、峣巔仙跡、大觀勝概、香泉雨霽。洛寧縣人文薈萃,人才輩出,元明時期的政治家薛友諒、張論、張鼎延,民國革命先驅(qū)許幼平、近現(xiàn)代農(nóng)民反抗斗爭領(lǐng)袖賀貞(張寡婦)等,在河洛地區(qū)影響巨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