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49年10月,笛卡爾風塵仆仆的來到了瑞典的斯德哥爾摩——他接受了瑞典女王克里斯蒂的邀請,來到斯德哥爾摩做她的私人教師。 女王的老師并不好當。由于體質的緣故,笛卡爾自幼喜歡待在溫暖的臥室,而且習慣晚些起床——他基本上大半輩子都是這么生活的。但女王業(yè)務實在太多,沒有太多空閑時間跟這位老師請教,便請他清晨去上課。這可使他的眉頭皺了起來,一來自己“賴床”已成習慣,二來擔心早上五六點鐘那刺骨的寒風會要了他的命。不過他也沒有耍大牌,女王學生這么熱情,身為老師的自己豈能膽怯,于是他鼓起勇氣開始早起上課。 這位的好學女王可能并不知道這位老師的身體實在太差勁了,而笛卡爾本人大概是沒有預料到瑞典的冬天會有那么的寒冷,果不出所料,他很快就患了肺炎。1650年2月,在他達瑞典僅四個月后,被病魔奪去了生命。盡管關于他的關鍵死因有不同說法,但瑞典嚴寒的天氣無疑是最直接的因素,假如他在春天去,或許還可以看看瑞典的夏天,可惜沒有如果,他孱弱的體質終究沒有扛過瑞典的寒冬。 1596年3月31日,笛卡爾出生于法國一個地方議員家庭,家境富裕。按照當時的社會階層來說,他本人并非貴族之后,但對他而言,當時流行的貴族派頭他都沒有落下,比如出門必配長劍,隨行必有仆從——甚至在他兩度投筆從戎之時亦是如此。當然,這一方面可能是當時的社會風氣使然,另一方面也說明他的家境十分優(yōu)渥,這不僅為他的成長提供了很好的環(huán)境,也是他成年后悠哉遠游荷蘭、意大利等地的重要條件。 笛卡爾自幼體弱多病,家里人都擔心這小男孩很難養(yǎng)活,為此可以說是百般呵護,唯恐夭折。據(jù)說他早年在學校接受教育時,由于不適應冬日嚴寒,不肯早起,家人就去找老師說情,學校乃破例允許他在家自習。這一點,對他養(yǎng)成終生沉思的習慣和任性孤僻的性格應該說也是分不開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