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別稱榕城、三山、東越,位于福建東部,因為境內有一座福山而得名“福州”。福州背山依江面海,氣候宜人,地理環(huán)境優(yōu)越,有榕城、溫泉城之雅稱,還有“江南勝地”之美譽。福州人文鼎盛,從唐代到清代,福州曾培養(yǎng)出成百上千位進士。這里也是許多的文化名人的故鄉(xiāng),涌現(xiàn)出了如林則徐、沈葆楨、嚴復、冰心、林徽因等著名人物,因此享有“海濱鄒魯”的美譽。 1920年代的福州城遠眺,那時候的福州城里深藏著粉墻黛瓦的明清古厝,青山碧水,老巷古宅,它們安靜古樸,卻驚艷了時光。 1920年代,從南臺島高蓋山上遠眺福州城。滔滔閩江穿城而過,使城內水源豐沛,河網(wǎng)縱橫。南臺島為閩江中第一大島嶼,位于閩江福州段南北兩港之間,高蓋山為全島的最高點。 1920年代的福州城街景,街上人來人往,街道兩側商鋪林立。上世紀20年代的福州商貿發(fā)達,是富商巨賈的匯集地,也是閩商的發(fā)祥地之一。 1920年代的福州,六個教會學校的女學生的合影。這幾個女生穿著白色的上衣,素凈嫻雅,有著南方女子特有的清秀和美麗。 1920年代的福州,在碼頭上停泊著的船只。福州造船業(yè)歷史悠久,早在秦漢時期,閩越人“以船為車,以楫為馬,擅長制舟駕舟”。三國時期,福州就有東吳設的造船廠。到了明朝時期,福州的造船業(yè)發(fā)展到了鼎盛時期,當時的福州最有名的船是“福船”。 1920年代的福州,生活在水上的疍族人家。疍民,也稱連家船民,早期文獻也稱他們?yōu)橛瓮ё?、白水郎、蜒等,生活于福建閩江中下游及福州沿海一帶水上的疍民,終生漂泊于水上,以船為家,以閩東語福州話為母語,有別于當?shù)氐母V葑迦?,有許多獨特的習俗,是個相對獨立的族群。 1920年代的福州,閩江上疍族人家的漁船。從清代雍正年間起,開始有少量福州疍民上岸定居,這些人被稱為歇家,清末民初之后,上岸的疍民漸多,現(xiàn)在的疍民已經(jīng)幾乎沒有再以船為家的了。 1920年代的福州郊外,穿著短褲腿、頭插三支匕首形銀簪發(fā)飾的婦女和孩子們在菜地里的勞作的身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