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陽副主任醫(yī)師中醫(yī)科 安徽醫(yī)科大學(xué)第一附屬醫(yī)院 三甲 | 全國第75 去咨詢 位置背俞穴全部分布于背部足太陽膀胱經(jīng)第一側(cè)線,即后正中線旁開1.5寸,大體上根據(jù)臟腑所處位置的高低排列,并主要依據(jù)臟腑的名稱來命名,如肺俞、厥陰俞、心俞、肝俞、膽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腎俞、大腸俞、小腸俞、膀胱俞。 肺俞:位于脊柱區(qū),第三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線旁開1.5寸處。 厥陰俞:位于脊柱區(qū),第四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線旁開1.5寸處。 心俞:位于脊柱區(qū),第五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線旁開1.5寸處。 肝俞:位于脊柱區(qū),第九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線旁開1.5寸處。 膽俞:位于脊柱區(qū),第十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線旁開1.5寸處。 脾俞:位于脊柱區(qū),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線旁開1.5寸處。 胃俞:位于脊柱區(qū),第十二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線旁開1.5寸處。 三焦俞:位于脊柱區(qū),第一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線旁開1.5寸處。 腎俞:位于脊柱區(qū),第二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線旁開1.5寸處。 大腸俞:位于脊柱區(qū),第四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線旁開1.5寸處。 小腸俞:位于骶區(qū),橫屏第一骶后孔,骶正中嵴旁開1.5寸處。 膀胱俞:位于骶區(qū),橫平第二骶后孔,骶正中嵴旁開1.5寸處。
背俞穴位置圖 作用背俞穴與臟腑有特殊聯(lián)系,在臨床上最能反映五臟六腑的虛實盛衰。當背俞穴局部出現(xiàn)各種異常反映,如結(jié)節(jié)、陷下、條索狀物、壓痛、過敏、出血點等變化時,往往反映相關(guān)臟腑的異常功能。因此,背俞穴對臟腑病癥也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肺俞穴:有宣肺理氣、滋陰清熱、疏經(jīng)活絡(luò)、祛風(fēng)止癢的功效,主治咳嗽、氣喘、咯血、骨蒸潮熱、盜汗等病癥。 厥陰俞:有疏通心脈、寬胸理氣的功效,主治心絞痛、心律不齊、胸痛、咳嗽、神經(jīng)衰弱、嘔吐、胃炎等癥病。 心俞:有寧心安神、寬胸理氣、滋陰降火的功效,主治心痛、驚悸、失眠、健忘、癲癇、咳嗽、吐血等病癥。 肝俞:有疏肝利膽、清肝明目、息風(fēng)定志、活血止痙的功效,主治黃疸、胸脅脹痛、目疾、背脊痛等病癥。 膽俞:有疏肝利膽、養(yǎng)陰補虛的功效,主治黃疸、口苦、肋痛、肺癆、潮熱病癥。 脾俞:有健脾利濕、舒筋活絡(luò)的功效,主治腹脹、腹瀉、嘔吐、痢疾、便血、背痛等病癥。 胃俞:有健脾和胃的功效,主治胃脘痛、嘔吐、腹脹、腸鳴、背痛等病癥。 三焦俞:有調(diào)三焦、利水道、益元氣、強腰膝的功效,主治水腫、小便不利、遺尿、腹水、腸鳴泄瀉等病癥。 腎俞:有補腎填精的功效,主治腰痛、遺尿、遺精、陽痿、月經(jīng)不調(diào)、帶下、耳鳴、耳聾等病癥。 大腸俞:有疏經(jīng)活絡(luò)、通調(diào)腸腑的功效,主治腰腿痛、腹脹、腹瀉、便秘等病癥。 小腸俞:有清熱利濕、通調(diào)二便的功效,主治痢疾、泄瀉、疝氣、痔疾等病癥。 膀胱俞:有通調(diào)膀胱、疏經(jīng)活絡(luò)、清熱利濕的功效,主治小便不利、遺尿、腰骶痛、腹瀉、便秘等病癥。
|